学术投稿

靶向超声微泡靶点和配体的研究进展

纪丽景;燕翼;宾建平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 分子成像, 靶点, 配体
摘要: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1]是利用超声微泡表面的固有生物学特性或将靶向病变组织特定分子的特异配体连接于微泡外壳构建成靶向超声微泡,并采用对比超声产生靶组织分子水平显影的一种新兴的超声成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枸橼酸铁铵对MRCP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常规MRI,综合口服对比剂后前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00%及95.4%.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胰胆管的显像效果,综合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对胆胰系统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盛练;余开湖;朱华浩;肖红慧;潘盛信;何家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检测心室强回声灶胎儿染色体核型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对分析胎儿心室强回声灶染色体核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204例心室强回声灶的胎儿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结果: 204例均穿刺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检出染色体异常2例.结论: 对心室强回声灶合并其他器官微小异常的胎儿行羊水穿刺术染色体检查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耿丹明;王鸿;涂学军;李慧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靶向超声微泡靶点和配体的研究进展

    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1]是利用超声微泡表面的固有生物学特性或将靶向病变组织特定分子的特异配体连接于微泡外壳构建成靶向超声微泡,并采用对比超声产生靶组织分子水平显影的一种新兴的超声成像技术.

    作者:纪丽景;燕翼;宾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纯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目的: 探讨单纯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SIEMENS R200多功能X线机进行单纯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并分析其表现.结果: 62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髂静脉均良好显示,髂静脉受压段管径增宽、局部密度减低、充盈缺损、管腔闭塞及侧枝循环形成、造影剂排空延迟.结论: 单纯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可作为常规首选检查.

    作者:王崟;卢简言;官云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价值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层螺旋CT平扫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多层螺旋CT平扫表现.结果: 27例CT平扫中,25例发现异常表现,其中21例见静脉窦高密度,其中上矢状窦、横窦各15例,乙状窦7例,直窦5例,大脑大静脉及内静脉2例; 17例出现脑实质内异常密度影,其中出血性静脉脑梗死10例,脑水肿3例,脑肿胀2例,静脉性血肿2例;累及2个以上静脉窦16例;2例CT平扫正常.21例静脉窦高密度区经MRV(13例)、CTV(19例)和/或DSA(13例)检查确诊为静脉窦栓塞部位.结论: 大部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可显示特征性直接征象,结合间接征象可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

    作者:曹代荣;游瑞雄;李银官;江飞;郑义浩;欧幼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内结节性脂膜炎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8岁.间断不规则发热,高体温39.3℃,关节酸痛,咳嗽,胸痛, 乏力,无盗汗、咳痰及咯血.在2个月内左侧下颌区及背部可触及多个直径约0.5~4cm大小结节,质地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结节自行破溃流出棕黄色油样液体.曾在外院静点头孢三代药物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刚;郭应林;姜慧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征像.结果: CT表现为不规则肿块,边界不清,呈混杂密度7例,其中囊变5例,钙化6例,呈散在或弥漫分布斑点样钙化5例,不规则形钙化1例.血管包埋、推移5例.6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增强.结论: 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王全永;龚健;陈念东;秦国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红外热像图监测分析

    目的: 应用自主研发的医用热成像诊断系统,采集冠心病病例术前及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心肌热成像数据加以对比分析,以期为冠心病诊疗提供新的方法.材料和方法: 对12例临床确诊冠心病(多支病变)行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于术前及术中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并与心电图、冠脉造影术、心肌断层核素显像结果相对比.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顺利采集到相应时段的心肌温度数据及热区分布变化图.红外热成像所显示的缺血心肌区域与心电图、冠脉造影术、心肌断层核素显像一致.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断手段,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诊疗过程的动态监测并具有指导治疗意义.

    作者:李克非;李钦传;范慧敏;刘中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肝病肝剪切波速与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剪切波速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以103例慢性肝病患者及26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分别定量测定肝脏的剪切波速;通过肝穿刺活检,以病理纤维化分级程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比较各纤维化分级与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结果: 103例肝病组患者中的94例进行肝穿刺活检;F0级的肝病患者与健康对照F0级之间剪切波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除肝纤维化F0级与F1级、F3和F4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剪切波速均值之间(F0与F2、F3、F4之间,F1与F2、F3、F4之间,F2与F3、F4之间)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肝纤维化F≥1、F≥2、F≥3 和 F=4分别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958、0.966、0.895,对应的肝脏剪切波速临界阈值分别为1.42m/s、1.60m/s、2.19m/s、2.41m/s,对应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2.0% 、93.2% 、96.3% 、93.9%;特异性分别为82.1%、86.4%、88.2%、81.9%.结论: 肝纤维化是影响肝脏剪切波速的主要因素;肝脏剪切波速随纤维化分级的增高而增快,是判断慢性肝病肝脏纤维化程度及分级的可靠指标.

    作者:孙德胜;孟繁坤;王金锐;邵金华;崔立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双巨输尿管1例

    1 病历简介患儿,男,5岁.因母亲触及小儿腹部包块于2008-02-25来我院就诊.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发育正常.查体: 患儿腹部左右侧均触及软包块,无压痛.

    作者:马文;毛莉;隋晓春;郭玲玲;王路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探测钙化灶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钙化灶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在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结节伴有钙化,并行手术治疗的 107例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个(54%)结节被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按钙化灶分型,甲状腺癌中伴周边环状钙化的结节7个,伴斑片状钙化的结节8个,伴沙粒样钙化的结节43个.结论: 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声像图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一个重要征象,其中伴沙粒样钙化征像有意义.

    作者:龙丽娟;胡蓉;邵波;徐欣;姚克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大量心包积液1例误诊分析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1岁.因疲乏、无力2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半年入院.2年前,因疲乏无力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脂增高,曾以高脂血症给予降脂治疗.近半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体重增加约15kg,伴有怕冷、少汗、懒言少语和精神萎靡.X线胸部透视,示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包积液.发病以来食欲减退,无发热、咳嗽及夜间盗汗.既往体健.

    作者:王书箱;石秀彩;徐桂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研究肾动脉及左肾静脉解剖变异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探讨肾动脉和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分类、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肾血管影像资料,观察肾动脉和左肾静脉的解剖变异并进行分类、分型.结果: 根据主肾动脉的数量将肾动脉的解剖表现分成两类并详细分型,ⅠA型(正常型)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62.9%(134/213)和77.9%(332/426),肾动脉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37.1%(79/213)和22.1%(94/426),其中ⅠB型、ⅠC型、ⅠD型和ⅠE型分别占9.6%(41/426)、10.8%(46/426)、0.2%(1/426)和0.5%(2/426);ⅡA型和ⅡB型分别占0.7%(3/426)和0.2%(1/426),未发现ⅡC型、ⅡD型和ⅡE型.性别、左右肾之间肾动脉变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2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5例左肾静脉汇合较晚以及1例左肾静脉回流入半奇静脉.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肾动脉和左肾静脉的解剖变异,不同的变异类型对指导肾脏手术、肾脏移植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诸静其;郝楠馨;常时新;汪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肾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48例拟诊小肾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瘤体是否引起肾脏轮廓的改变;瘤体的边界、回声强度、边缘和内部回声,并用 CDFI观察其边缘及内部的血流分布及强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8例拟诊小肾癌中,38例肾透明细胞癌,4例颗粒细胞癌,4例混合癌(透明细胞颗粒细胞),1例嗜酸性细胞瘤,1例肾囊肿(此2例术前被误诊为小肾癌).46例小肾癌中,CDFI显示瘤体血流丰富型者78.3%(36/46),少血流型21.7%(10/46).超声诊断小肾癌符合率95.8%(46/48),与手术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FI对小肾癌的诊断符合率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建红;文兴跃;李俊来;唐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子宫穿孔2例

    1 病例简介例1 患者,39岁. 因妊娠49天在某社区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后即感下腹痛、腹胀、阴道流血,次日腹痛加重、贫血貌,由诊所医生带到我院就诊.妇科检查: 宫颈充血、举痛,子宫前位,大小尚正常,触痛明显,子宫漂浮感,两附件区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

    作者:刘瑞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乳腺计算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系统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2006-01~2007-06 CR检查300例和2007-07~12 FFDM检查300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图像质量,统计受检者的照射剂量,比较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与后处理技术、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优势.结果: CR和FFDM同时清楚显示皮肤、皮下组织、血管及腺体和导管等结构分别为45.5%(300例)和99.2%(300例);检查时间(包括图像采集及后处理时间),FFDM为5~10min/人,CR为15~20min/人;摄影条件,FFDM为26~30kV,26~60mAs,CR为30~45kV,36~100mAs;FFDM照射剂量(乳房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为0.5~2.0mGy,CR照射剂量(乳房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1.0~2.5mGy.FFDM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75%、80%,与CR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 FFDM的图像质量、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患者吸收剂量及FFDM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R,更有利于乳腺检查.

    作者:封任冬;李绍林;啊家应;李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婴儿泌尿系结石1例

    1 病历简介患儿,男,8个月.突然哭闹不止来我院就诊.体检: 无发热,咳嗽等.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触诊: 腹部柔软.抗生素、能量各一组静滴.

    作者:买小军;晏铸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 评价肺内结节性病变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和CT灌注成像评价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血管生成作用.材料和方法: 71例肺结节患者(平均年龄55.5岁,男45例,女26例)行CT灌注成像,造影剂用量40mL.计算血流量(BF, ml/100g/min)、血容量(BV, ml/100g)、平均通过时间(MTT, s) 及表面渗透性 (PS, ml/100g/min).取患者的病理标本作免疫组化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将CT灌注参数与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恶性病变的BF, BV, MTT 和 PS分别为97.30、8.86、6.75、34.52;MVD为59.25.良性病变的灌注参数分别为75.43、12.36、15.35 、22.82;MVD为73.46.BF、BV、PS 与 MVD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543、0.375、0.346 ,P<0.05).结论: CT灌注参数与MVD相关,是在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理想方法.

    作者:邢宁;蔡祖龙;赵绍宏;杨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68例共116个甲状腺结节的纵、横切面超声弹性图,按弹性硬度将其分为5级,以0~II级作为判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III~IV级作为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弹性图纵切面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3.3%,准确性为76.8%;横切面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2.3%,准确性为75.9%.纵、横切面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综合常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信心.

    作者:周萍;詹维伟;任新平;周建桥;陈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胸腺瘤的MSCT与MRI诊断

    目的: 探讨MSCT、MRI联合诊断胸腺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MSCT和20例MRI表现.结果: 36例中,MSCT诊断侵袭性胸腺瘤9例,MRI诊断侵袭性胸腺瘤13例(13/20),手术病理证实侵袭性胸腺瘤17例.结论: CT是检出和诊断胸腺瘤的较佳方法之一,如怀疑侵袭性胸腺瘤,MRI检查能更准确地观察肿瘤边缘的改变与邻近组织间的关系,较明显地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谢君伟;王小燕;王文莉;姚毅;左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