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综合征出血热多脏器损害的螺旋CT诊断

杨军妍;宗嵘;张鹏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螺旋CT, 多脏器损害
摘要: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伴发肾脏、肺、肝及心脏病变的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确诊的HFRS合并肾脏、肺、肝及心脏病变的螺旋CT表现,其中轻型9例、中型48例、重型22例、危重型7例和非典型型11例.结果:56例表现为双肾肿胀、肾破裂出血9例、肾周炎性改变51例、肺部感染45例、肺泡内出血7例和肺水肿3例,胸腔积液63例,心包积液10例,脂肪肝9例.结论:HFRS伴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CT检查为有效的影像筛查方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16层螺旋CT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多种成像技术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输尿管病变患者行螺旋CT泌尿系检查,图像传至ADW4.2工作站,获得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等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16例、肿瘤6例、肾及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先天性狭窄4例、迷走血管压迫1例和炎症1例.VR、MPR及CPR图像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双侧肾及输尿管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对输尿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红光;李月敏;钟涛;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多脏器损害的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伴发肾脏、肺、肝及心脏病变的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确诊的HFRS合并肾脏、肺、肝及心脏病变的螺旋CT表现,其中轻型9例、中型48例、重型22例、危重型7例和非典型型11例.结果:56例表现为双肾肿胀、肾破裂出血9例、肾周炎性改变51例、肺部感染45例、肺泡内出血7例和肺水肿3例,胸腔积液63例,心包积液10例,脂肪肝9例.结论:HFRS伴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CT检查为有效的影像筛查方法.

    作者:杨军妍;宗嵘;张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SPECT、EEG、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癫痫灶定位的价值

    目的:探讨SPECT、EEG和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癲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1例拟手术的癫痫患者行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其结果与EEG、MRI、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并综合各项检查结果确定致痫灶.结果:41例患者均行手术,有29例患者SPECT、EEG和MRI病灶定位一致,术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痊愈;12例患者三种检查病灶定位不完全一致,11例术后发作次数减少,1例无效.结论:三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价对定位致痫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手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作者:杨自更;郭勇;刘绍明;张阳;蔡冰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男3例,女5例)经病理证实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结果:8例均为单发,其中膝关节7例,髋关节1例.8例滑膜增厚均为弥漫型,无局灶型.增厚的滑膜T1WI呈等信号4例、稍高信号1例和低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2例,高、低混杂信号6例,其中T2*WI低信号显示更为明显.5例膝关节增生的滑膜突破关节囊进入腘窝,形成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异常信号.髌上囊滑膜边缘呈波浪状改变6例,髌下脂肪囊见结节状、片状异常信号4例,前后交叉韧带区见混杂信号影4例.增强扫描呈中度至明显增强.3例出现骨质侵蚀性改变(膝关节2例,髋关节1例).3例膝关节病变伴有关节积液.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较特征性的MRI表现,大部分病例可准确诊断.

    作者:张少平;黄永础;汪林;陈向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T诊断成人胆总管囊肿

    目的:探讨CT诊断成人胆总管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胆总管囊肿,CT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18例螺旋CT均准确做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其中包括胆总管囊肿或梭形扩张(Ⅰ型)12例、胆总管单发性憩室(Ⅱ型)1例、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壁内段囊状扩张(Ⅲ型)2例和多发性囊肿(Ⅳ型)3例.结论:CT诊断和鉴别诊断成人胆总管囊肿有很重要作用.

    作者:刘景昌;刘洪涛;马琪;孔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比较CT引导下两种穿刺针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CT引导下两种穿刺针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对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0例肺部肿物患者,使用细针穿刺和切割活检针术前经皮肺穿刺活检各60例,分析其确诊率、并发症的差异等.结果:120例肺部肿物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98例得到阳性结果,假阴性12例,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100%.细针穿刺组敏感性88.8%(48/54);切割活检针组敏感性89.3%(50/5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气胸发生率为10.0%,痰中带血或咳血发生率为11.7%,两组间亦无差异.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使用细针和切割活检针穿刺的阳性率和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宝东;支修益;刘磊;胡牧;钱坤;王若天;许庆生;张毅;苏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纵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23 岁.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加重1周,并出现胸闷气短,以活动后为重.病程中精神饮食可,体重下降约5kg.既往身体健康,无结核和肝炎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和外伤史.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中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较对侧明显减弱,心腹未见明显异常.化验检查无异常.

    作者:李成明;李洪亮;祝青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动脉造影分型及介入治疗

    目的:对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进行分型,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硬化性栓塞(PLE-IASE)方法治疗并评价其疗效.材料和方法:89例SCHL分为三型:Ⅰ型为富血型,Ⅱ型为乏血型,Ⅲ型为动静脉分流型(AVS).所有患者行PLE-IASE.结果:富血型51例,乏血型26例,AVS型12例.总体瘤体缩小率为46.6%,其中富血型56.2%,乏血型27.9%,动静脉分流型46.5%.动脉造影分型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CHL根据动脉造影表现可分为富血、乏血、AVS三种类型.富血型和AVS型瘤体缩小率较乏血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富血型和AVS型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曾庆乐;陈勇;赵剑波;朱桥华;李彦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DICOM标准医学图像文件解析及工具软件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个计算机软件工具,解析符合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标准的图像文件.材料和方法:详细分析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格式和数据元素结构,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并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C++6.0设计解析软件.结果:本软件能够解析所有DICOM格式文件(DICOM图像文件、DICOMSR文件、DICOMDIR文件)以及NEMA格式文件.结论:借助本解析软件工具,可以帮助PACS用户迅速了解医学影像设备和PACS厂商的图像文件具体内容以便顺利实施PACS系统.

    作者:邱明辉;刘海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胎儿肢体血管瘤超声表现1例

    1 病历简介孕妇,27岁.孕2产1,孕28周.超声检查见: 胎头位于右上腹,双顶径7.3 cm,胎心搏动良好,心率144次/min,律齐,股骨长径5.7 cm,羊水大深度8.3 cm,清晰,羊水指数21.9 cm.

    作者:李向农;和朝平;罗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8F-FLT和18F-FDG PET 显像早期评估荷肺腺癌小鼠放疗疗效

    目的:比较18F-FLT和18F-FDG早期评估荷肺腺癌小鼠放疗疗效.材料和方法:24只T739荷肺腺癌小鼠随机分为18F-FLT和18F-FDG两组,各组再分为对照组和放疗组.放疗组接受20Gy的X线放射治疗后2天,各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入18F-FLT和18F-FDG60min后行PET显像并井形探测仪测量活性分布.肿瘤增殖判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CNA.结果:放疗后肿瘤18F-FLT摄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7±0.12%和1.25±0.19%,P<0.01),而18F-FDG摄取变化不明显.PET显像18F-FLTSUVmax值低于对照组,18F-FDG摄取变化不明显.肿瘤18F-FLT摄取与PCNA指数显著相关(r=0.8805),18F-FDG摄取与PCNA无相关性.结论:放疗后18F-FLT摄取降低较18F-FDG明显,与PCNA指数显著相关,因而18F-FLT是一种监测肿瘤治疗疗效的有前途的示踪剂.

    作者:谭业颖;田嘉禾;汤义军;张锦明;李善春;王朝阳;徐志英;林乐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双源CT灌注成像诊断胃癌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双源CT大斜率法、Patlak肿瘤灌注成像诊断胃癌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腺癌患者行双源CT灌注扫描,获得灌注参数,比较胃癌和正常胃壁灌注参数的差异,评估胃癌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再分别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胃壁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成若干组,比较各组患者灌注参数的差异,探索其在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结果:MIP、AP、BV、BF、PC、CT增强值诸参数胃癌组织均高于正常胃壁组织(P<0.05).不同细胞分化程度、胃壁浸润不同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各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AP值与胃壁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能反应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胃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意义,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作用尚有限,AP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胃癌的胃壁浸润深度.

    作者:李春志;徐荣天;李响;金银华;刘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腺钼靶X线检查4例乳腺癌误诊分析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上升速度较快,据统计在我国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有些城市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乳腺钼靶X线摄片目前仍作为乳腺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误诊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进一步探讨乳腺癌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陈素明;郭一;巴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64排CT评估肺动脉栓塞严重程度的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定量评估肺动脉栓塞(PE)严重程度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根据临床的严重性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将95例怀疑PE的患者分为3组:严重肺动脉栓塞(SPE)组、非严重肺动脉栓塞(NSPE)组、无肺动脉栓塞(WPE)组.分别阅读各组的CTPA图像,采用CT动脉阻塞指数定量分析栓塞肺动脉的范围及程度,测量舒张期左、右心室短轴大径及中央肺动脉直径,并观察室间隔形态.结果:与肺动脉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因素有:血管阻塞指数(SPE组:74.7;NSPE组:23.0;WPE组:0)、左室短轴大径(SPE组:31.2mm;NSPE组:35.3mm;WPE组:36.6mm)、右室/左室短轴比(SPE组:1.24;NSPE组:1.04;WPE组:0.93)、中央肺动脉直径(SPE组:31.8mm;NSPE组:28.1mm;WPE组:25.9mm)和1、2级室间隔(SPE组:53.3%,13.3%;NSPE组:16.3%,0%).结论:64排螺旋CT不仅能正确诊断可疑的PE,而且能定量评估PE的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王晓华;陈亚红;谭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儿前列腺横纹肌肉瘤1例

    1 病历简介男,8个月.尿少,尿时费力1个月,加重4天,无尿半天.第一胎,足月顺产,体重3.2kg,无产伤及窒息史.母亲妊娠期无疾病史,生后母乳喂养.按时行计划免疫接种,无不良反应.小腹部明显膨隆可触及一巨大包块,质地硬,表面尚光滑,边界清,有压痛.直肠指诊: 直肠黏膜光滑,前方可触及一质硬包块,表面光滑,指套退出无染血.肾功、电解质: 尿素氮3.2mmol/L,钾4.9 mmol/L ,钠143.1 mmol/L ,氯110.1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7.5 mmol/L .血常规: 血白细胞14.2×109/L,中性0.359,淋巴0.53,血红蛋白74g/L.

    作者:胡佳寿;田洪梓;孙金凤;张立安;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肝脏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肝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GELightSpeedQX/i4层螺旋CT机,对152例患者行肝脏CT3时相增强扫描,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行三维薄建重建,分析其结果.结果:152例中,原发性肝细胞癌4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52例、肝脏囊肿15例、脂肪肝8例、肝脓肿5例、肝脏转移瘤8例、胆囊癌3例、胆管癌4例和正常16例.动脉期均成功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如腹腔干,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143例可清晰显示肝总动脉与脾动脉,胃左动脉显示清晰者123例(VR像显示108例,MPR像显示123例),发现异常的分支16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脏CT扫描中能直观地显示病变及周围血管的关系,对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贺永斌;马首雁;孙鹏;王东辉;王鑫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多层螺旋CT特征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CT特征.材料和方法:用16层螺旋CT机检查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按照Stanford分型本组5例为A型,13例为B型,共累及52节段的主动脉.18例均显示真假两腔及撕裂的内膜;16例可见内膜破口;18例均可见到鸟嘴征,且均位于假腔;88.5%(46/52)的假腔直径大于真腔;60处发生内膜方向改变,其中26处内膜突向假腔,24处内膜平直,10处内膜突向真腔;8例可见血栓形成;5例主动脉外壁钙化,均位于真腔;4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有分支受累及;1例合并心包积液.结论:MSCTA是检查主动脉夹层较好的影像学方法.鸟嘴征及真假腔大小比较对区分真假腔很有帮助.

    作者:秦卫和;陈燕萍;付飞先;龙宇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

    目的:探讨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二维超声检查疑有胎儿唇腭裂的孕妇进行TUI检查,观察分析胎儿唇腭裂在冠状切面、横切面及矢状切面的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对照.结果:检出胎儿唇腭裂7例,均获得较满意的胎儿唇腭部TUI图像,所显示的唇腭部畸形与胎儿实际畸形相符.结论:TUI技术可清晰地显示胎儿唇腭部,是二维超声有益的补充.

    作者:张晓莉;汪龙霞;孙长坤;王军燕;高学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介入性超声诊断膀胱淋巴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6岁.因间断性尿频、尿急、尿痛伴排尿困难3个月,肉眼血尿2天入院.查体: 无明显阳性体征.尿分析检查: 红细胞(++).免疫组化示: CD20(-)、 CD79A(-) 、CD45RO(+)、 CD3(++) 、CEA4.63↑.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 膀胱右前壁间见4.9cm×4.8cm×3.7cm边界清晰,形态尚规整的均匀低回声肿块,向膀胱腔内突出.局部膀胱黏膜欠规整,呈不规则增厚.CDFI: 肿块周边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 膀胱前壁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图1).膀胱镜检查: 膀胱前壁明显增厚,向膀胱内弧形凸起.诊断: 膀胱肿瘤.

    作者:郭建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脾脓肿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脾脓肿的好发部位以及不同病理阶段脾脓肿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脾脓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进展期脾脓肿7例,CT平扫表现为病灶密度较正常脾实质低,增强扫描表现为脓肿灶边界清晰,内可见低密度区中有迂曲细线样增强影;晚期脾脓肿1例,CT平扫表现为完全液化、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内有气体影,增强扫描囊壁有环形增强.共25个脓肿灶,其中4个位于脾门区,8个位于中间区,13个位于周围区.结论:脾脓肿好发于中间区及周围区,且在不同病理阶段的CT表现各不相同,结合临床可明确诊断.

    作者:康素海;范瑜;张政;刘炳茹;佟海;谢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