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炜;邵宁一;孔文韬;徐寒子
目的:探讨胸部隐匿部位病变的数字化X线摄影方法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部隐匿部位的病变的数字化摄影片,并与CT对照.结果:35例中,纵隔肿瘤9例、中央型肺癌5例、周围型肺癌10例、气管肿瘤2例、胸椎爆裂性骨折2例、胸廓畸形纵隔变形心后感染性类圆形实变1例、椎体转移瘤2例、左第9后肋骨质破坏1例、第10、11后肋骨折错位1例及食道裂孔疝2例等.其中胸部CR正位平片漏诊5例(14.3%).CT扫描发现全部病灶,发现率为100%.结论: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可以通过调节亮度和对比,部分提高密度分辨力,较好的显示出隐匿部位病灶.
作者:顾晓林;龚沈初;沈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胰腺损伤并假囊肿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胰腺损伤并假囊肿5例的CT表现.结果:胰腺断裂和实质出血形成胰腺假囊肿1例,并发重症胰腺炎2例,合并脾脏、横结肠系摸和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CT表现为类圆形,密度均匀,薄壁单发囊肿3例,厚壁单发囊肿1例,不规则无包膜多发囊肿1例.胰腺体尾部3例,胰头部2例.结论:CT是诊断胰腺损伤并假囊肿的首选方法,结合临床、外伤病史可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地利木热提;张继军;段建国;邱晓丽;张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6岁.因头痛、恶心1个月余,伴走路不稳半个月而就诊.该患者时有头晕,偶有耳鸣、视物旋转,但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活动障碍,无二便失禁.查体:神智清楚,语言清晰,合作,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良好,无眼震,颈软,四肢肌力正常,指鼻试验(+),轮替试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均未引出.
作者:周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PURE技术校正MRI信号强度在亚临床期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亚临床期肝性脑病12例,分别使用鸟笼标准线圈和使用PURE技术校正前后的八通道线圈进行头颅T1flair像的扫描.选择苍白球、额叶白质和背景噪声作为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计算苍白球对额叶白质的信号强度比及苍白球对噪声的信号强度比.结果:在应用PURE技术前,8通道线圈测量的信号强度低于标准鸟笼线圈,应用PURE技术后,差别消失.8通道相控阵线圈测得的信噪比明显高于鸟笼标准线圈的信噪比.结论:PUR技术的应用可以满意地解决信号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亚临床期肝性脑的诊断.
作者:李涛;刘铁芳;马林;蔡幼铨;孙玮;梁丽;梁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SH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CT平扫示PSH呈类圆形,边缘清楚的结节/肿块影;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均匀增强,大平均增强值为68.9±7.3Hu.结论:CT增强检查对PS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宏伟;王书轩;丁长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单独和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14例乳腺肿瘤患者(其中乳腺癌86例,乳腺良性肿瘤28例)行超声和钼靶单独和联合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超声对乳腺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钼靶(P<0.05),而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钼靶或超声(P<0.05).结论:超声和钼靶检查各有其优势,选择性应用联合诊断可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
作者:任永富;阎若元;沈友洪;唐丽娜;尚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急腹症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急性胆囊炎116例,胆道蛔虫48例,急性胰腺炎60例,急性阑尾炎84例,胃肠穿孔8例,肠梗阻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2%,93.7%,88.3%,78.5%,87.5%,97.3%.结论:超声可为急腹症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梁君佐;程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0岁,未婚.发现左乳腺包块并左乳头凹陷1月余来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乳腺疼痛性包块,乳头渐进性凹陷.追问病史,左乳头凹陷与包块近乎同时发生.
作者:石爱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2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原发性胃淋巴瘤10例中,浸润型5例、溃疡型2例和肿块及混合型3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5例中,浸润型2例和肿块型3例.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5例中,浸润型2例、肿块型2例和混合型1例.原发性食道淋巴瘤1例为浸润型.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有的病变,如浸润型病变,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但确诊需依靠病理诊断.
作者:吴平;张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的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探讨其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3例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病例均采用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完成动脉期、门脉期三维重建,分析肝动-静脉瘘的增强特征及其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结果:13例肝癌肝动脉-门静脉分流中巨块型8例、结节型4例和弥漫型1例.肝癌合并主干型肝动静脉瘘9例、末稍型3例和混合型2例.13例中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显影密度大于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7例,门静脉左右分支的显影密度大于门静脉主干3例.结论: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有特征性的MCCT表现,MS能正确诊断并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阎文颖;张在人;王淑红;张金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1岁.主因左上腹间断性疼痛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左侧腹部可见膨隆,皮肤表面未见肠型及静脉曲张,局部可触及一包块,上至肋缘,下至髂窝,右缘越过中线5.0 cm,左后方达后腰部,质地硬,无压痛,活动差,边缘欠清晰,余未见异常.X线胸透、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B型超声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未见异常改变,右肾正常.
作者:张朝利;王宗烨;费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阻滞椎是指脊椎的先天性联合现象而言,它常累及两个或更多脊椎节段,临床表现为颈项部及肩背部疼痛,沉重并上肢放射疼、麻木,颈部活动受限尤为明显,甚至关节强直,还有椎弓间相互融合或骨性融合仅限于椎体或椎弓的一部分,受累椎体之间前后径变短粗且前面凹陷,阻滞椎的长度常与两个正常椎体加上一个椎间隙的长度相等.在骨性融合的两个椎体间相应的椎间隙都变窄[1].
作者:李晓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故障现象X线主机在正常待机时,高压发生器附近有异常响声,透视时高压指示灯亮,但无高压及图像,点片时出现故障代码E13.
作者:王力;周丹;肖峰;闫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脐带穿刺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4例超声引导下行脐带穿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均穿刺成功.14例发生一过性并发症,其中,子宫收缩5例,羊水混血1例,胎盘及脐带穿刺部位渗血7例,术后胎儿心动过缓1例.检出染色体异常6例,宫内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脐带穿刺术应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安全,有助于对染色体异常和宫内病毒感染的检出.
作者:耿丹明;王鸿;涂学军;李慧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网膜囊脾隐窝及胃脾韧带区胰源性假性囊肿形成的解剖学基础、病理机制及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网膜囊及胃脾韧带区胰源性假性囊肿的CT征象.结果:8例网膜囊区假性囊肿有2例延伸到网膜囊脾隐窝,6例胃脾韧带区假性囊肿均与脾门、胰尾部病变有联系,1例为胰周多发囊肿.结论:脾肾韧带及胃脾韧带的连续性是胃脾韧带区胰源性假性囊肿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囊肿与脾门是否连续是鉴别网膜囊脾隐窝与胃脾韧带区胰源性假性囊肿的重要依据;CT检查对胰源性假性囊肿的诊断、定位及其动态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琳;孟祥熙;冯自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6岁.于2004年11月12日以引产1死胎后,阴道流血3日为主诉入院.3日前因孕4个月,妊娠剧吐到当地的医院要求引产,医院曾给该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和静点催产素药物.患者自诉用药后腹痛剧烈,宫缩较强,而且破水和流血较多.
作者:马文;毛莉;刘藩;王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静脉造影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8例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8例行股静脉插管造影.结果:18例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髂静脉造影表现均为静脉血管受压改变及侧支循环的形成.结论: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髂静脉造影表现较典型,改变传统造影方式是发现并诊断CIVCS的关键.
作者:王红;闫国田;毛亚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片、CT和HRCT的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常规CT及HRCT表现.结果:2例胸片显示广泛的网格状、蜂窝状阴影.常规胸部CT见双肺野磨玻璃样改变,肺实质内多发囊状低密度灶.HRCT特征性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均匀分布的薄壁小囊状阴影.结论:常规CT可显示淋巴管肌瘤病部分肺部改变,而HRCT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熟悉其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韩强;杨学东;张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1例肝癌患者在开腹手术时行术中超声检查,并以超声作为射频针穿刺的引导手段,动态观察手术进程.结果:31例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完成治疗.其中7例术前未发现小病灶.1例排除术前MRI诊断的1处假阳性病灶.结论:术中超声可发现术前影像学检查遗漏的小病灶,避免胆管、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实时观察射频治疗过程并优化手术策略.
作者:张炜炜;邵宁一;孔文韬;徐寒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68岁,因全身黄染1年余,加重伴寒战发烧3天于2004-11-05入院.患者曾于2003-10-23因肝门部胆管癌,阻塞性黄疸入院行胆囊切除,左肝管引流术.术后引流管通畅,病情稳定出院.
作者:王彦华;王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