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皖;孙吉林;兰艳芹;陈英敏;沈杉杉;李宝山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临床相对较罕见,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胃肠和胰腺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生长部位,其大小、位置和病理分型等各有不同,在免疫表型、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等方面亦各有特点,同时诊疗方法及其预后更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针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基本病理、检查诊断方法及不同病理分型可由于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采用GRADE系统评价方法评估临床实践中两种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联合治疗高血压的循证证据,以期建立一种可行的寻找药物治疗方案循证证据的工作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两种CCB联合治疗高血压这一临床问题根据PICO原则转换后,检索相关数据库,按设定标准对结果进行筛选和证据质量评级,再对每一个结局指标做综合性评价,终判断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结果:两种CCB联合治疗高血压有循证证据,但证据质量低.具体联合方案为二氢吡啶类(dihydropyridine,DHP)联合非二氢吡啶类(nondihydropyridine,NDHP).与单用DHP相比,DHP与NDHP联合治疗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单用NDHP相比,联合治疗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与单用DHP或NDHP相比,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结论:GRADE是一种可行的评估药物治疗方案循证证据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DHP与NDHP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但证据质量低,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联合用药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杨忆;匡扶;王娜;付钰莹;余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64/68)高于对照组的82.35%(5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和p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及呼吸衰竭,利于疾病的临床控制,避免病情加重发展.
作者:廖珍慧;刘霞;魏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20例AMI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同龄人群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2 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住院观察,1个月后根据是否出现不良事件将观察组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PCI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检测各组血清胆红素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以及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MI患者PCI术后死亡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BP、SDP、FBG、D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清 TBIL、IBIL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 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83%,随访6个月死亡率为10.83%;不良事件组血清TBIL、IBIL显著低于非事件组,死亡组TBIL、IBIL显著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BIL、IBIL水平是AMI患者PCI术后死亡的危险影响因素(OR=1.158、1.473,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和AMI患者PCI术后病情转归密切相关,术后积极监测血清TBIL、IBIL水平,可为临床评估不良事件风险和预后生存等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董博;秋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该用药方案对患儿肾功能以及凝血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共7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n=35例)、观察组(n=3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强的松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对比两组间肾功能指标、凝血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对比各项肾功能指标,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检出值分别为(7.0 ± 0.3)mmol/L、(76.5 ± 3.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检出值(P<0.05),血肌酐清除率为(63.8 ± 1.6)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值(P<0.05).对比各项凝血指标,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出值分别为(31.5 ± 1.6)s、(14.0 ± 0.6)s,均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 (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可改善肾功能,对凝血情况无明显不良影响,治疗疗效更较单用强的松更为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洋;赵小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80例拟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内具有高危感染因素患者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对照组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无直接效果,故在围手术期无需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大程度上降低抗生素盲目使用率.
作者:徐林;刘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膳食干预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护理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饮食护理,中医护理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膳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化疗后第1周、化疗后第2周中医护理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护理组能量、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膳食干预对改善淋巴瘤化疗患者的营养指标和心理状况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静脉置管模式对恶性血液病(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HM)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影响及导致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35例在4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HM患者行静脉置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数据,对可能与发生CRBSI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335例HM患者发生CRBSI 115例,感染发生率8.61%,股静脉发生CRBSI 48例(16.9%)与颈内静脉CRBSI 29例(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发生导管血流量不足及堵塞29例(10.21%)与颈内静脉11例(2.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发生局部血肿或出血31例(5.76%)与股静脉2例(0.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335例 HM 患者剔除同1患者的重复菌株共分离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0株(57.69%),革兰阳性菌62株(39.75%),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置管模式等因素与HM患者的CRBSI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其相对应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CRBSI发生率存在相关性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为诱发CRBSI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模式发生CRBSI感染率低(5.38%),股静脉置管感染率高(16.91%),临床上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CRBSI发生率较低的静脉置管模式置管可能是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的措施之一;患者年龄、穿刺次数、置管模式等均为引发CRBSI的危险因素,医院应针对性地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以降低CRBSI的发生率,提高HM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星;戢敏;刘娇;王川林;梅怡晗;敬雪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分析接受诊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p检测结果,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Hp阳性,40例)和对照组(Hp阴性, 3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在Hp感染的PU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价值,不但可以抑制细胞免疫、活跃体液免疫,而且有助于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病情进展情况的判断.
作者:谢屹;王翔;王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及观察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各5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血液指标、钙磷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相比较,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取得的疗效更佳,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梁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特点,分析季节变化对过敏性紫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32例患儿,并选取同期来本院儿童保健门诊的146例健康儿童,测定其血清25(OH)D,按季节分组,比较四季血清25(OH)D水平.结果:(1)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25 (OH)D水平为(16.42 ± 7.95)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31.55 ± 12.09)ng/mL(P<0.05);(2)维生素D受季节影响而波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冬春季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夏秋季.同季节的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比较,病例组均显著低于同季节的健康对照组.结论:过敏性紫癜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低,维生素D水平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可能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
作者:杨洁;王建军;陈芳;周小敏;陈伽豪;吕晓江;秦莉;梁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疗效及妊娠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EMT合并不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同时对患者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r-AFS分期、病理分型、术后是否规律用药及是否接受辅助生殖等临床因素与妊娠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个月22例痊愈,38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100.0%.术后2年累积妊娠45例,妊娠率为75.0%,术后1年内的妊娠率(56.7%)明显高于术后1~2年的妊娠率(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P=0.007);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患者在年龄、是否合并子宫腺肌病、术后是否规范用药、术后是否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孕时间、不孕类型、r-AFS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合并子宫腺肌病、术后未规律用药、术后未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是EMT腹腔镜妊娠预后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T安全有效,可提高妊娠率;年龄(≥35岁)、合并子宫腺肌病、术后未规律用药、术后未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是EMT腹腔镜妊娠预后独立性危险因素;EMT患者腹腔镜术后规律用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可能为提高妊娠几率理想的方法.
作者:巫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胃苏颗粒和莫沙必利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8例,予以胃苏颗粒5 g/次,3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帕罗西汀2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及治疗4周后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量表)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RDQ量表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第1天,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如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 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胃苏颗粒和莫沙必利为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癌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25在不同种属中代谢稳定性差异并确定S25药物的代谢表型.方法:将S25置于人、小鼠、大鼠、犬和猴的肝微粒体中孵育,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经过孵育代谢后S25剩余浓度,分析其代谢稳定性并推导出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及清除率;通过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同工酶特异性抑制剂的化学抑制剂方法鉴定S25在小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表型.结果:S25在人、小鼠、大鼠、犬和猴5个种属肝微粒体中半衰期(t1/2)分别为45.00、187.30、43.31、130.75、198.00 min;肝微粒体中固有清除率CLint分别为30.8、7.4、32、10.6、7/mL·min-1·mg-1;在人肝微粒体中S25主要通过CYP2E1、CYP2C9、CYP2C19催化代谢.结论:在肝微粒体研究体系中,S25通过多种酶催化而迅速代谢降解;该药在人和小鼠的代谢动力学无差异,小鼠肝微粒体代谢系统可用于S25在人体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
作者:温琥玲;田瑞敏;文丹;胥正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甲状腺癌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甲状腺转移癌却很少见, 其临床发生率仅为0. 05% ~3. 10% [1] .现将误诊为甲状腺癌的乳腺癌甲状腺转移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卫东;王贵民;金美善;孙萃;苏畅;柳麓崙;刘增光;苗忠莹;董丙飞;陈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法对115例HIV单独感染者、HIV/HBV、HIV/HCV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外周血的CD4 +T细胞、CD8 +T细胞表达水平、CD4 +T/CD8 +T细胞比值、HIV RNA、HBV DNA及HCV 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IV与HBV、HCV共感染者的肝功能异常、肝衰竭及死亡发生率均随着CD4 +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而增加,其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 4组间CD4 +T细胞计数与CD8 +T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单独感染者的CD8 +T细胞数与不同类型的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组间比较,除HIV/HBV共感染组与HIV/HCV共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组、HIV/HBV 组、HIV/HCV 组、HIV/HBV/HCV 共感染组的 CD4 +T 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载量比较呈负相关系(P<0.05).结论:HIV合并HBV、HCV感染会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降低对病毒的清除作用,促进HIV-RNA复制,加速HIV/AIDS的免疫损伤,从而加速疾病进程.
作者:刘娇;王川林;古雪;梅怡晗;李铃;梅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板成形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式(laminoplasty with for aminotomy,LF)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在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148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LF治疗,43例)和对照组(ACDF治疗,105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结束时颈椎神经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颈椎曲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及下肢感觉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提物及开车项目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明显低于对照组(28.6%)(χ2=4.850, P=0.03).结论: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LF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解除脊髓受压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高蔚;王羽丰;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糖尿病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类型分为3组,2型糖尿病组(A组,n=60);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B组,n=58)及脑卒中组(C组, n=61)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组患者入院时随机尿蛋白肌酐比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较单纯2型糖尿病和单纯脑卒中患者高,出院时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较好者随机尿蛋白水平较功能恢复较差者低.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较单纯的2型糖尿病及脑卒中患者更高,而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与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相关.对尿蛋白的检测可能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线索.
作者:彭茜;李玲;章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右咪托咪定对食管癌和良性肺部肿瘤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期指标、满意度及安全性影响关系.方法:选择78例需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及良性肺部肿瘤患者,按双盲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00 mL复方乳酸钠林格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0.5 μg/kg的右咪托咪定溶液;对照组患者相同体积的0.9%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在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复苏期间的指标、躁动评分、苏醒时间及苏醒2 h后Ramsay评分;统计患者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含量在T1~T3时,MBP在T0~T3时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躁动评分、苏醒时间、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恢复自主呼吸时的时间及拔出器官导管的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指令睁眼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咪托咪定可应用于食管癌和肺部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能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提升患者Ramsay评分,降低心率且稳定血流动力学,使患者的苏醒期较为平稳,便于提高患者康复.
作者:莫进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支架或导管缓解恶性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2例恶性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S组(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内镜架桥治疗,SEMS)和T组(经肛肠梗阻导置入内镜架桥治疗管,TDT),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T组与S组大肠梗阻缓解率分别为97.2%、94.4%.T组恢复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时间明显低于S组,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1).结论:SEMS与TDT在恶性大肠梗阻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TDT患者恢复ONS更快,功能状况恢复情况更优秀.
作者:杨银山;李林;李玉雯;李定坤;赵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