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疗效观察

敬天伯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细胞介素-2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TCGF治疗,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X胸片、血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发热、发绀、呼吸困难的改善及其肺部啰音的消失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X胸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咳嗽、浮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TCGF对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未显出优越性(P>0.05),加用TCGF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CGF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外阴血肿4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0年1月-2004年5月共收治外伤(骑跨伤及意外碰撞)引起外阴血肿40例,<10cm的13例采取保守治疗为主,而≥10cm的有27例均行清创缝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40例外阴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观察

    目的为临床提供有关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甲醛固定处理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30具(男24,女6),解剖、观察腋动脉分支的起点及数目.结果胸上动脉(ST)起自腋动脉第1段者占85%,胸肩峰动脉(TA)起自第1、2段者,分别占5%和95%,胸外侧动脉(LT)主要起自第2段,占68.33%,肩胛下动脉(S)主要起自第2、3段,分别占23.33%和65%,旋肱前动脉(AH)主要起自第3段,占83.33%,旋肱后动脉(PH)直接起自第3段者为38.33%,主要与肩胛下动脉共干(41.67%),右侧桡动脉(RR)起自第2段者1例,占1.67%,胸背动脉(TD)和肱深动脉(DB)起自第3段,分别占3.33%.结论腋动脉的分支大多为6支,也有9支者;胸肩峰动脉起点及出现率恒定,胸外侧动脉发出部位不恒定,可发自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和胸背动脉.旋肱后动脉大多与肩胛下动脉共干.

    作者:丁家明;雷英;黄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6例临床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为常见的类型,治疗不当,可发展为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严重可危及生命.为此我们自1997年以来探索用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96例,疗效满意,现将其中46例具有完整的门诊病历资料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渝瀚;王仁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内静脉置管术在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150例大中型手术病人行了颈内V置管术.该操作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对于监测病人的血液循环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琼;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间的临床综合症,具有病情变化快、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的特点,积极治疗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我们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元军;李晓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

    上前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前牙缺如,可伴有邻牙扭转、倾斜、中线不齐等,常影响美观及发音,尽量保留埋伏牙使之正常排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晔;付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大部切除术617例临床回顾

    本文介绍我院1972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胃大部切除术617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辜天慧;于泽洪;张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26例临床分析

    1991年至2003年,对26例股骨干骨折者实施内固定治疗失败,本文对其治疗失败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张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彝族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基线调查

    目的了解彝族人群掌握HIV/AIDS防治知识的情况,为健康教育提供基线数据.方法从彝族聚居的布托县抽取三个行政村,用自制问卷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HIV/AIDS相关知识、性行为相关情况调查.结果彝族聚居地区HIV/AIDS知识相对缺乏,一定程度存在感染HIV/AIDS的多性伴、吸毒等高危行为.结论应该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对彝族地区给予关注,采取适当方式对彝族聚居地区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预防HIV/AIDS的认知水平.

    作者:陈怀恭;余海涛;王亚男;张学锋;杨青;秦正积;栾荣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颈髓损伤前路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颈椎及颈脊髓损伤是脊柱外科常见疾患,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一些病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神经功能恢复也有所增加.我院2001~2004年9月对32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蔚芃;赵吕国;郭春;宋超敏;张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酷似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肝癌CT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CT表现酷似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肝癌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以期提高非典型肝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年间误诊为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肝癌,均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共14例.经全肝CT平扫,然后于注射造影剂后30秒、60秒、2分钟、10分钟、25分钟后进行肝脏螺旋扫描,部分患者延时1小时扫描.结果平扫时,26/30个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病灶,4/30个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30秒、60秒表现明显强化或边缘不规则强化,强化区逐步向病灶中心推进;2分钟、10分钟表现为高密度或略高密度;25分钟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1/30个病灶延时1小时后扫描表现为等密度病灶.结论酷似肝血管瘤CT表现的肝癌易误诊,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结合B超、MRI等综合影像检查,AFP定量及临床随访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福洲;何孔明;吴俊辉;董国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阴茎头粘液表皮样癌1例

    粘液表皮样癌好发于涎腺导管上皮的腭腺,发生于阴茎头部,罕见报道.我院于2002年7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泽田;喻廷碧;朱治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52%(p<0.01)和25.03%(p<0.01);难治性休克降低3.05%(P<0.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46%(P<0.05);病死率降低3.65%(P<0.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常见病,临床上常采用牵引、按摩、药物等进行综合治疗,其中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常用有效方法.我科1999-2003年共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91例,疗效满意,现将牵引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超惠;王英;都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达州市2004年度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TRUST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TRUST法.结论 ELISA法提高了检测血液梅毒的质量,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知秋;周广;吴林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的放射诊断及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磁共振血管成像、三维CT血管成像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开发和应用,使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更简便、快捷、清晰、直观.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因其创伤小,疗效好,能解决部分开颅手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现就颅内动脉瘤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血管内栓塞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戈;谢晓东;许国辉;王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不断提高围手术期治愈率.方法回顾1984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实施677例食管癌切除手术后,2小时-7天内19例死亡原因分析.结果早期死亡率为2.8%,其中呼吸衰竭死亡9例,吻合口瘘死亡4例,麻醉未复苏死亡2例,全身衰竭、胸内出血、气胸、不明死亡原因各一例.结论作者认为在本院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是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其他有多因素原因,也有单因素原因.

    作者:武福礼;何东权;万志渝;殷君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脏结核性空洞及化脓性空洞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肾结核与肾脓肿均为肾实质的感染性病变,在不同病理时期,二者可出现相似或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笔者对1997~2003年期间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15例肾结核及肾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二者的CT表现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黄文光;蓝玉梅;雷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路;蔚芃;夏羿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策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肺炎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有学者报道入ICU机械通气3-5d,30%患者发生VAP,5-10d,60%患者发生VAP.发生VAP致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陈玉琴;鲁桂英;唐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