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尿管后尿道不适及其护理对策

李梦雅

关键词:留置尿管, 尿道不适, 术后恢复, 泌尿外科, 微创手术, 继发性出血, 治疗护理, 医疗技术, 手术创伤, 护理不当, 性刺激, 尿道口, 并发症, 粘膜, 腔道, 科学, 机械, 患者, 感染, 报告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腔道手术及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正一步步发展起来.术后尿管留置是泌尿外科术后恢复的重要过程.但是,因尿道粘膜娇嫩,加上手术创伤、尿管的机械性刺激及术后护理不当,留置尿管后尿道不适,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易发生继发性出血,尿道口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现将我科46例留置尿管后诉尿道不适的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路;蔚芃;夏羿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母婴同室对出生体重极低婴儿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预防并及时发现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出生体重极低婴儿(VLBWI)的存活率.母婴同室在VLBWI并发症防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NICU自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48例VLBWI,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平;代惠英;张瀚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臀部巨大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1.1 患者,男性,76岁.因摔伤致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臀部巨大褥疮入院,一般情况差,表情痛苦,营养欠佳,心肺(-),腹部(-),右下肢外展、外旋位,肢体短缩3cm,右髋部畸形,局部肿胀、压痛,骶尾部有一16cm×7cm大小褥疮,疮面较深,组织呈黑褐色,渗血较多,经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张琳;廖玉英;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护理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手切除范围广,常造成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行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77例,23例出现尿潴留,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很快解除症状,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例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起源的淋巴瘤[1],非常罕见,临床上常被漏诊或误诊.我科于2004年5月至2004年7月诊治1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明确后经化疗和放疗,效果颇佳.

    作者:周业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加替沙星与头孢他啶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在体外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加替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72.3%、75%,耐药率分别为16.9%、14.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和头孢他啶相似,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作者:王健;刘刚;赵廷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哮喘患者痰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含量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痰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9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痰液MIP-1α水平,同步测定哮喘患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及肺通气功能(PEV1占预计值%).结果哮喘轻、中、重度发作期患者痰液MIP-1α水平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哮喘缓解期及发作期患者痰液中MIP-1α与FEV1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39,-0.447,P均<0.05),而痰液中MIP-1α与EC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1,0.527,P<0.05).13例中、重度哮喘患者治疗后,痰液MIP-1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痰液MIP-1α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作者:陈绍平;刘力兴;陈小兵;张国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HF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3例,发热期静脉滴注维生素C等;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少尿期给予利尿剂或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治疗组55例,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发热期治疗后热程平均少1.13d、P<0.01,越期率(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之和)增加17.80%、P<0.05;在低血压休克期抗休克治疗后0.5h、1h和 2 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30.05(P<0.05)、21.21%(P<0.05)和21.72%( P<0.05),难治性休克发生率降低5.30%、P>0.05;在少尿期少尿持续时间平均少1.63d、P<0.01,血压正常分别为15和8例、P <0.05;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数平均少1.32d 、P<0.01,病死率下降3.91%、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邓慧琳;邓天君;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不断提高围手术期治愈率.方法回顾1984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实施677例食管癌切除手术后,2小时-7天内19例死亡原因分析.结果早期死亡率为2.8%,其中呼吸衰竭死亡9例,吻合口瘘死亡4例,麻醉未复苏死亡2例,全身衰竭、胸内出血、气胸、不明死亡原因各一例.结论作者认为在本院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是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其他有多因素原因,也有单因素原因.

    作者:武福礼;何东权;万志渝;殷君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用于有机磷重度中毒抢救的护理体会

    血液灌流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通过具有广谱解毒剂吸附装置,清除血液中某些外源性或者内源性的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朱晓华;夏江林;周向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中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D-二聚体的水平及分析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凝血离心后分离血浆存放-30℃冰箱待测.UC 的疾病活动度、内镜分级分别用Truelove-Witts、Truelove标准评分.结果活动性UC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63.3%(19/30)升高.活动性全结肠炎的D-二聚体水平更高(0.79 ± 0.13 mg/l, p<0.01).不同疾病活动度、内镜分级无差异,P>0.05.结论 UC 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治疗时应考虑预防微血栓形成的措施.

    作者:贺国斌;魏锦;冯志松;周京国;杨明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质量保证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应用于临床,不仅减少了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同时又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全程检测的时间[1].ELISA试验的影响因素多,包括试剂、仪器、加样、孵育温度、洗板、显色、读值等,我们主要探讨加样针的携带污染、洗板方式的选择、反应板的进板等待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智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40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梅小平;敬雪明;李健;曾跃;常茂华;唐宁;谭赤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大部切除术617例临床回顾

    本文介绍我院1972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胃大部切除术617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辜天慧;于泽洪;张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创灼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127例疗效分析

    烧伤后期创面的处理,尤其是烧伤后感染创面、残余肉芽创面的处理,以往一直使用磺胺嘧啶银及抗生素作为创面用药, 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创面愈合缓慢且疗程延长,并加重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负担.我科采用创灼膏(四川普生药业有限公司)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朗;周国富;吕志敏;任章霞;向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都市某区居民高血压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GLu)、年龄、吸烟及饮酒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居民400人,按照现场测量血压按是否高血压分组,测定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询问家庭年收入、年龄、吸烟及饮酒情况.结果 (1)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组之间年龄、肥胖情况(体重指数、腰围、臂围、臀围)、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血糖间均有差异.高血压组年龄、肥胖情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及血糖均大于血压正常组,而HDL小于正常血压组.(2)收缩压与年龄、体重指数,肌酐和甘油三酯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收入呈现负相关.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吸烟量呈显著正相关.(3)多因素分析发现BMI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 (1)高血压与多种心血管病发病因素存在相关联系.(2)控制体重可能有效控制血压情况.

    作者:余海涛;陈怀恭;张学锋;刘发才;秦正积;栾荣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科护士工作应激问卷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工作应激情况,分析产生原因,寻求减轻的措施、以提高儿科护士应激水平.方法采用工作应激个人调查表,随机对我市三家医院的30名儿科护士和30名非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工作中的物理条件和工作兴趣高于非儿科护士.33%的儿科护士处于高应激工作.结论指导儿科护士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唐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阴茎头粘液表皮样癌1例

    粘液表皮样癌好发于涎腺导管上皮的腭腺,发生于阴茎头部,罕见报道.我院于2002年7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泽田;喻廷碧;朱治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内静脉置管术在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150例大中型手术病人行了颈内V置管术.该操作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对于监测病人的血液循环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琼;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

    目的研究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入喉点.方法在50具(10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喉的神经与甲状腺的血管及甲状软骨上角、下角的位置关系.结果①喉上神经入喉点在甲状软骨上角尖的前下方约13mm;②喉返神经入喉点在甲状软骨下角尖的后下方7mm;距喉结突出点水平线下方约3.5cm.结论术中以甲状软骨上角、下角和喉结为标志,是显露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容易、安全和实用的方法.

    作者:佘永华;张志栋;吴俊学;胡芸海;邱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