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婴同室对出生体重极低婴儿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高小平;代惠英;张瀚丹

关键词:母婴同室, 出生体重, 婴儿, 并发症防治, 现报告如下, 监护技术, 新生儿, 存活率, 重症, 治疗, 预防
摘要: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预防并及时发现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出生体重极低婴儿(VLBWI)的存活率.母婴同室在VLBWI并发症防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NICU自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48例VLBWI,现报告如下: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酷似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肝癌CT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CT表现酷似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肝癌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以期提高非典型肝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年间误诊为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肝癌,均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共14例.经全肝CT平扫,然后于注射造影剂后30秒、60秒、2分钟、10分钟、25分钟后进行肝脏螺旋扫描,部分患者延时1小时扫描.结果平扫时,26/30个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病灶,4/30个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30秒、60秒表现明显强化或边缘不规则强化,强化区逐步向病灶中心推进;2分钟、10分钟表现为高密度或略高密度;25分钟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1/30个病灶延时1小时后扫描表现为等密度病灶.结论酷似肝血管瘤CT表现的肝癌易误诊,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结合B超、MRI等综合影像检查,AFP定量及临床随访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福洲;何孔明;吴俊辉;董国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哮喘患者痰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含量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痰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9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痰液MIP-1α水平,同步测定哮喘患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及肺通气功能(PEV1占预计值%).结果哮喘轻、中、重度发作期患者痰液MIP-1α水平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哮喘缓解期及发作期患者痰液中MIP-1α与FEV1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39,-0.447,P均<0.05),而痰液中MIP-1α与EC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1,0.527,P<0.05).13例中、重度哮喘患者治疗后,痰液MIP-1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痰液MIP-1α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作者:陈绍平;刘力兴;陈小兵;张国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泪腺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泪腺肿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泪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良性泪腺混合瘤8例,其中1例为双侧;恶性混合瘤2例;泪腺腺样囊性癌2例;炎性假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CT可清楚显示泪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强化特征,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姚倩东;杨春;莫显斌;郑敏文;张劲松;崔志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在我国临床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效果,应建立一套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系统、完整的护理常规[1].

    作者:田小红;郭国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的监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由过去的简单趋向复杂,年龄也日趋渐小.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对其术前尤其是术后严密的监护显得日趋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2003年11月成功治疗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共67例,现将监护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王万琼;邓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策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肺炎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有学者报道入ICU机械通气3-5d,30%患者发生VAP,5-10d,60%患者发生VAP.发生VAP致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陈玉琴;鲁桂英;唐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内静脉置管术在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150例大中型手术病人行了颈内V置管术.该操作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对于监测病人的血液循环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琼;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例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起源的淋巴瘤[1],非常罕见,临床上常被漏诊或误诊.我科于2004年5月至2004年7月诊治1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明确后经化疗和放疗,效果颇佳.

    作者:周业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NK/T细胞淋巴瘤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以便提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科1991-2001年收治的31例患者均行病理或病理加免疫组化检查,分别采用单纯放疗或放疗加全身化疗等治疗方法.结果随访1-10年,15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48.4%;5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16.1%;11例患者病情进展,35.5%.其中死亡7例,22.6%.结论鼻NK/T细胞淋巴瘤的恶性程度高,应首选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王轶;周天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641例眼镜瞳距、屈光度及散光轴向的分析

    现代社会对视觉的要求是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看得持久,而从近几年各地对眼镜质量调查的情况看,眼镜的合格率仍然偏低.造成眼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眼镜配制质量差,其瞳距、屈光度和散光轴向不准.配戴这种低质量的眼镜连看得清楚都达不到,更不要说看得舒服,看得持久.为了进一步了解眼镜质量问题,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我们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饶小娟;甘宇业;兰长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炎症性尿道狭窄48例报告

    炎症性尿道狭窄作为尿道狭窄中的一类,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近20年来诊治的48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学;谭廷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母婴同室对出生体重极低婴儿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预防并及时发现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出生体重极低婴儿(VLBWI)的存活率.母婴同室在VLBWI并发症防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NICU自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48例VLBWI,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平;代惠英;张瀚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观察

    目的为临床提供有关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甲醛固定处理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30具(男24,女6),解剖、观察腋动脉分支的起点及数目.结果胸上动脉(ST)起自腋动脉第1段者占85%,胸肩峰动脉(TA)起自第1、2段者,分别占5%和95%,胸外侧动脉(LT)主要起自第2段,占68.33%,肩胛下动脉(S)主要起自第2、3段,分别占23.33%和65%,旋肱前动脉(AH)主要起自第3段,占83.33%,旋肱后动脉(PH)直接起自第3段者为38.33%,主要与肩胛下动脉共干(41.67%),右侧桡动脉(RR)起自第2段者1例,占1.67%,胸背动脉(TD)和肱深动脉(DB)起自第3段,分别占3.33%.结论腋动脉的分支大多为6支,也有9支者;胸肩峰动脉起点及出现率恒定,胸外侧动脉发出部位不恒定,可发自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和胸背动脉.旋肱后动脉大多与肩胛下动脉共干.

    作者:丁家明;雷英;黄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52%(p<0.01)和25.03%(p<0.01);难治性休克降低3.05%(P<0.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46%(P<0.05);病死率降低3.65%(P<0.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质量保证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应用于临床,不仅减少了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同时又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全程检测的时间[1].ELISA试验的影响因素多,包括试剂、仪器、加样、孵育温度、洗板、显色、读值等,我们主要探讨加样针的携带污染、洗板方式的选择、反应板的进板等待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智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主动脉肾节的解剖

    目的为肾丛、主动脉肾节的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75具成人尸体标本主动脉肾节的位置、形状、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解剖观测,并追踪终于和发出此节的纤维.结果主动脉肾节位于腹腔神经节的下方,肾动脉附近,根据其形态分为椭圆形、长条形、星形、圆形和三角形;其长度为6.89±2.35mm,宽度为3.24±0.94mm,厚度为1.29±0.64mm.此节发出纤维参与组成肾丛、腹主动脉丛和睾丸(卵巢)丛.

    作者:蔡昌平;谢兴国;邱玉玲;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球形肺炎的CT诊断

    球形肺炎比较少见,有时在临床和普通X线表现上与周围型肺癌很相似,易于误诊,CT检查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本文收集我院20例CT及临床资料作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水平.

    作者:郭继勇;谢应清;刘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病理学对临床医学发展的意义及应用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认识疾病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医学科学.从19世纪以来,病理学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主要由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尸体解剖.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的放射诊断及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磁共振血管成像、三维CT血管成像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开发和应用,使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更简便、快捷、清晰、直观.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因其创伤小,疗效好,能解决部分开颅手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现就颅内动脉瘤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血管内栓塞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戈;谢晓东;许国辉;王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护理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手切除范围广,常造成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行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77例,23例出现尿潴留,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很快解除症状,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