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勇;谢应清;刘旭东
随着中草药的广泛应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及对肝脏损害的了解愈来愈多,中草药导致的药源性肝病也逐渐引人注目.近4年来,我们先后收治11例中药何首乌相关的药物性肝炎,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祥慧;邱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40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梅小平;敬雪明;李健;曾跃;常茂华;唐宁;谭赤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工作应激情况,分析产生原因,寻求减轻的措施、以提高儿科护士应激水平.方法采用工作应激个人调查表,随机对我市三家医院的30名儿科护士和30名非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工作中的物理条件和工作兴趣高于非儿科护士.33%的儿科护士处于高应激工作.结论指导儿科护士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唐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手切除范围广,常造成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行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77例,23例出现尿潴留,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很快解除症状,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测定技术检测RA患者血浆及滑液中的suPAR含量,并与骨关节炎(OA)和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在正常人、OA和RA患者血浆中suPAR含量分别为(1.81±1.15),(8.16±3.73)和(36.21±32.74)ng/mL;OA和RA患者滑液中suPAR分别为(18.70±8.82)和(47.59 ±22.86)ng/mL.RA患者滑液中suPAR水平显著高于血浆(P<0.05),也明显高于OA滑液(P<0.01),且RA患者滑液及血浆中suPAR水平呈显著性相关(r=0.7906,0.8821)(P<0.01).结论 RA患者血浆和关节液中可溶性尿激酶受体的水平均显著高于OA和对照组患者,提示:suPAR在RA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郭晓兰;周京国;杨明辉;袁国华;何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H2O2诱导Hep-G2发生凋亡及其致凋亡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与特异性抗体初步探索了经H2O2处理的Hep-G2细胞Fas、bcl-2、P53、P21、Caspase3等与细胞凋亡和生长抑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结果表明H2O2处理的Hep-G2细胞的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增加, bcl-2基因表达减少,而P53、P21基因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提示Fas、Caspase3和 bcl-2基因在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bcl-2通过抑制诱导凋亡所致的细胞永生化,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53、P21、保持不变,可能反映了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不依赖P53途径.
作者:冯莉;苏奉发;李丽;任碧轩;杨健;张大容;唐恩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常见畸形,占新生儿先天畸形的首位.以往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新型封堵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介入治疗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先心病的治疗开辟了另一条崭新的途径.
作者:顾鹏;曹礼庭;张敏惠;张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临床提供有关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甲醛固定处理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30具(男24,女6),解剖、观察腋动脉分支的起点及数目.结果胸上动脉(ST)起自腋动脉第1段者占85%,胸肩峰动脉(TA)起自第1、2段者,分别占5%和95%,胸外侧动脉(LT)主要起自第2段,占68.33%,肩胛下动脉(S)主要起自第2、3段,分别占23.33%和65%,旋肱前动脉(AH)主要起自第3段,占83.33%,旋肱后动脉(PH)直接起自第3段者为38.33%,主要与肩胛下动脉共干(41.67%),右侧桡动脉(RR)起自第2段者1例,占1.67%,胸背动脉(TD)和肱深动脉(DB)起自第3段,分别占3.33%.结论腋动脉的分支大多为6支,也有9支者;胸肩峰动脉起点及出现率恒定,胸外侧动脉发出部位不恒定,可发自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和胸背动脉.旋肱后动脉大多与肩胛下动脉共干.
作者:丁家明;雷英;黄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不断提高围手术期治愈率.方法回顾1984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实施677例食管癌切除手术后,2小时-7天内19例死亡原因分析.结果早期死亡率为2.8%,其中呼吸衰竭死亡9例,吻合口瘘死亡4例,麻醉未复苏死亡2例,全身衰竭、胸内出血、气胸、不明死亡原因各一例.结论作者认为在本院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是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其他有多因素原因,也有单因素原因.
作者:武福礼;何东权;万志渝;殷君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GLu)、年龄、吸烟及饮酒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居民400人,按照现场测量血压按是否高血压分组,测定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询问家庭年收入、年龄、吸烟及饮酒情况.结果 (1)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组之间年龄、肥胖情况(体重指数、腰围、臂围、臀围)、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血糖间均有差异.高血压组年龄、肥胖情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及血糖均大于血压正常组,而HDL小于正常血压组.(2)收缩压与年龄、体重指数,肌酐和甘油三酯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收入呈现负相关.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吸烟量呈显著正相关.(3)多因素分析发现BMI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 (1)高血压与多种心血管病发病因素存在相关联系.(2)控制体重可能有效控制血压情况.
作者:余海涛;陈怀恭;张学锋;刘发才;秦正积;栾荣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是世界上鼻咽癌高发地区之一[1].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我科从2003年9月以来经电子鼻咽镜对可疑鼻咽癌而又未确诊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2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莉;曾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以便提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科1991-2001年收治的31例患者均行病理或病理加免疫组化检查,分别采用单纯放疗或放疗加全身化疗等治疗方法.结果随访1-10年,15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48.4%;5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16.1%;11例患者病情进展,35.5%.其中死亡7例,22.6%.结论鼻NK/T细胞淋巴瘤的恶性程度高,应首选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王轶;周天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肾丛、主动脉肾节的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75具成人尸体标本主动脉肾节的位置、形状、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解剖观测,并追踪终于和发出此节的纤维.结果主动脉肾节位于腹腔神经节的下方,肾动脉附近,根据其形态分为椭圆形、长条形、星形、圆形和三角形;其长度为6.89±2.35mm,宽度为3.24±0.94mm,厚度为1.29±0.64mm.此节发出纤维参与组成肾丛、腹主动脉丛和睾丸(卵巢)丛.
作者:蔡昌平;谢兴国;邱玉玲;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剂量也越来越大,快速注射大剂量造影剂所导致的副反应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非离子型造影剂的问世是碘造影剂发展的突破性进展,它可降低造影剂的渗透性、电离性及化学毒性.本文旨在对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时发生的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谢应清;郭继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TRUST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TRUST法.结论 ELISA法提高了检测血液梅毒的质量,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知秋;周广;吴林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52%(p<0.01)和25.03%(p<0.01);难治性休克降低3.05%(P<0.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46%(P<0.05);病死率降低3.65%(P<0.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成人麻疹的比例相对增高.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与婴幼儿不尽相同,误诊率极高.在此,我们将我院和阆中市人民医院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52例成人麻疹分析如下:
作者:罗文才;邱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颈椎及颈脊髓损伤是脊柱外科常见疾患,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一些病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神经功能恢复也有所增加.我院2001~2004年9月对32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蔚芃;赵吕国;郭春;宋超敏;张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泪腺肿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泪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良性泪腺混合瘤8例,其中1例为双侧;恶性混合瘤2例;泪腺腺样囊性癌2例;炎性假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CT可清楚显示泪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强化特征,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姚倩东;杨春;莫显斌;郑敏文;张劲松;崔志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30年代前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近年来在国内广泛应用,国内护理学者对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穿刺置管方法并发症预防及观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忽视了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健康教育,笔者就对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健康指导情况及病人的健康知识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丽君;魏雪梅;杨苓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