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周天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H2O2诱导Hep-G2发生凋亡及其致凋亡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与特异性抗体初步探索了经H2O2处理的Hep-G2细胞Fas、bcl-2、P53、P21、Caspase3等与细胞凋亡和生长抑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结果表明H2O2处理的Hep-G2细胞的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增加, bcl-2基因表达减少,而P53、P21基因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提示Fas、Caspase3和 bcl-2基因在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bcl-2通过抑制诱导凋亡所致的细胞永生化,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53、P21、保持不变,可能反映了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不依赖P53途径.
作者:冯莉;苏奉发;李丽;任碧轩;杨健;张大容;唐恩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和狭窄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征表现,本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5例患者的颈动脉,探讨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常见的危险因素的关系.
作者:江涛;任学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电图在临床应用已有7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能反映出脑功能的变化,因而在神经电生理学及临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脑电图已进入数字化、多导联阶段,但仅能提供脑电活动正常与否,或病理波的定侧及某导联下所代表的病理波同步放电的大致范围(通常大于6cm2),此外,更无时间-空间概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场理论、数字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ethod,DLM)能对头皮脑电活动进行无创性病灶定位,本文特对此技术及其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进行简介.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肾丛、主动脉肾节的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75具成人尸体标本主动脉肾节的位置、形状、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解剖观测,并追踪终于和发出此节的纤维.结果主动脉肾节位于腹腔神经节的下方,肾动脉附近,根据其形态分为椭圆形、长条形、星形、圆形和三角形;其长度为6.89±2.35mm,宽度为3.24±0.94mm,厚度为1.29±0.64mm.此节发出纤维参与组成肾丛、腹主动脉丛和睾丸(卵巢)丛.
作者:蔡昌平;谢兴国;邱玉玲;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临床提供有关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甲醛固定处理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30具(男24,女6),解剖、观察腋动脉分支的起点及数目.结果胸上动脉(ST)起自腋动脉第1段者占85%,胸肩峰动脉(TA)起自第1、2段者,分别占5%和95%,胸外侧动脉(LT)主要起自第2段,占68.33%,肩胛下动脉(S)主要起自第2、3段,分别占23.33%和65%,旋肱前动脉(AH)主要起自第3段,占83.33%,旋肱后动脉(PH)直接起自第3段者为38.33%,主要与肩胛下动脉共干(41.67%),右侧桡动脉(RR)起自第2段者1例,占1.67%,胸背动脉(TD)和肱深动脉(DB)起自第3段,分别占3.33%.结论腋动脉的分支大多为6支,也有9支者;胸肩峰动脉起点及出现率恒定,胸外侧动脉发出部位不恒定,可发自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和胸背动脉.旋肱后动脉大多与肩胛下动脉共干.
作者:丁家明;雷英;黄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社会对视觉的要求是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看得持久,而从近几年各地对眼镜质量调查的情况看,眼镜的合格率仍然偏低.造成眼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眼镜配制质量差,其瞳距、屈光度和散光轴向不准.配戴这种低质量的眼镜连看得清楚都达不到,更不要说看得舒服,看得持久.为了进一步了解眼镜质量问题,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我们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饶小娟;甘宇业;兰长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TRUST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TRUST法.结论 ELISA法提高了检测血液梅毒的质量,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知秋;周广;吴林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上前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前牙缺如,可伴有邻牙扭转、倾斜、中线不齐等,常影响美观及发音,尽量保留埋伏牙使之正常排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晔;付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由过去的简单趋向复杂,年龄也日趋渐小.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对其术前尤其是术后严密的监护显得日趋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2003年11月成功治疗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共67例,现将监护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王万琼;邓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导管造影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乳头溢液.6例平片表现为乳晕下区肿块;乳导管造影片中37例表现为充盈缺损,3例导管完全阻塞、中断,39例导管不同形态及程度扩张.结论选择性乳导管造影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作者:戴萍;陈留斌;渝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彝族人群掌握HIV/AIDS防治知识的情况,为健康教育提供基线数据.方法从彝族聚居的布托县抽取三个行政村,用自制问卷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HIV/AIDS相关知识、性行为相关情况调查.结果彝族聚居地区HIV/AIDS知识相对缺乏,一定程度存在感染HIV/AIDS的多性伴、吸毒等高危行为.结论应该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对彝族地区给予关注,采取适当方式对彝族聚居地区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预防HIV/AIDS的认知水平.
作者:陈怀恭;余海涛;王亚男;张学锋;杨青;秦正积;栾荣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介绍我院1972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胃大部切除术617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辜天慧;于泽洪;张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血液灌流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通过具有广谱解毒剂吸附装置,清除血液中某些外源性或者内源性的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朱晓华;夏江林;周向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工作应激情况,分析产生原因,寻求减轻的措施、以提高儿科护士应激水平.方法采用工作应激个人调查表,随机对我市三家医院的30名儿科护士和30名非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工作中的物理条件和工作兴趣高于非儿科护士.33%的儿科护士处于高应激工作.结论指导儿科护士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唐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肾结核与肾脓肿均为肾实质的感染性病变,在不同病理时期,二者可出现相似或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笔者对1997~2003年期间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15例肾结核及肾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二者的CT表现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黄文光;蓝玉梅;雷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输尿管结石并发息肉较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往往满足结石的诊断而未作进一步检查,漏诊率较高.我院2000年8月至2004年9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者156例,并发输尿管息肉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诗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预防并及时发现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出生体重极低婴儿(VLBWI)的存活率.母婴同室在VLBWI并发症防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NICU自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48例VLBWI,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平;代惠英;张瀚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组细胞介素-2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TCGF治疗,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X胸片、血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发热、发绀、呼吸困难的改善及其肺部啰音的消失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X胸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咳嗽、浮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TCGF对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未显出优越性(P>0.05),加用TCGF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CGF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敬天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痰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9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痰液MIP-1α水平,同步测定哮喘患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及肺通气功能(PEV1占预计值%).结果哮喘轻、中、重度发作期患者痰液MIP-1α水平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哮喘缓解期及发作期患者痰液中MIP-1α与FEV1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39,-0.447,P均<0.05),而痰液中MIP-1α与EC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1,0.527,P<0.05).13例中、重度哮喘患者治疗后,痰液MIP-1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痰液MIP-1α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作者:陈绍平;刘力兴;陈小兵;张国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90%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时机.对不能手术的肝癌,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首选治疗方法[1].
作者:任洪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