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11例报告

蒋诗坤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息肉, 现报告如下, 术前诊断, 手术治疗, 漏诊率, 检查
摘要:输尿管结石并发息肉较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往往满足结石的诊断而未作进一步检查,漏诊率较高.我院2000年8月至2004年9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者156例,并发输尿管息肉11例,现报告如下: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策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肺炎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有学者报道入ICU机械通气3-5d,30%患者发生VAP,5-10d,60%患者发生VAP.发生VAP致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陈玉琴;鲁桂英;唐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食管动力改变

    目的通过食管测压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食管运动功能变化特点及临床表现上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8例SLE病人进行食管测压研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SLE患者存在食管运动异常,与正常人比较LEUP、UESP降低,食管远端蠕动压增加.结论多数SLE患者存在无症状性食管运动功能异常,且有无食管动力异常的SLE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上有可比性差异;早期用药物进行治疗干预是必要的.

    作者:刘宁涛;罗文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脏结核性空洞及化脓性空洞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肾结核与肾脓肿均为肾实质的感染性病变,在不同病理时期,二者可出现相似或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笔者对1997~2003年期间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15例肾结核及肾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二者的CT表现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黄文光;蓝玉梅;雷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对比分析

    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剂量也越来越大,快速注射大剂量造影剂所导致的副反应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非离子型造影剂的问世是碘造影剂发展的突破性进展,它可降低造影剂的渗透性、电离性及化学毒性.本文旨在对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时发生的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谢应清;郭继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护理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手切除范围广,常造成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行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77例,23例出现尿潴留,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很快解除症状,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大部切除术617例临床回顾

    本文介绍我院1972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胃大部切除术617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辜天慧;于泽洪;张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90%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时机.对不能手术的肝癌,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首选治疗方法[1].

    作者:任洪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11例报告

    输尿管结石并发息肉较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往往满足结石的诊断而未作进一步检查,漏诊率较高.我院2000年8月至2004年9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者156例,并发输尿管息肉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诗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在我国临床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效果,应建立一套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系统、完整的护理常规[1].

    作者:田小红;郭国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52%(p<0.01)和25.03%(p<0.01);难治性休克降低3.05%(P<0.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46%(P<0.05);病死率降低3.65%(P<0.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外伤性外阴血肿4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0年1月-2004年5月共收治外伤(骑跨伤及意外碰撞)引起外阴血肿40例,<10cm的13例采取保守治疗为主,而≥10cm的有27例均行清创缝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40例外阴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中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D-二聚体的水平及分析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凝血离心后分离血浆存放-30℃冰箱待测.UC 的疾病活动度、内镜分级分别用Truelove-Witts、Truelove标准评分.结果活动性UC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63.3%(19/30)升高.活动性全结肠炎的D-二聚体水平更高(0.79 ± 0.13 mg/l, p<0.01).不同疾病活动度、内镜分级无差异,P>0.05.结论 UC 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治疗时应考虑预防微血栓形成的措施.

    作者:贺国斌;魏锦;冯志松;周京国;杨明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肌钙蛋白T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情况及心力衰竭病因间的关系.方法使用Roche公司生产的Elecsys Systems 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56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同期非心血管病者对照绗的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清cTnT测定值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对照组(P<0.05);重度心衰(心功能Ⅳ级)组的血清cTnT测定值及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度心衰(心功能Ⅲ级)组,(P<0.01),中度心衰组血清cTnT测定值及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心衰(心功能Ⅱ级)组,(P<0.05);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患者cTnT测定值,冠心病组与肺源性心脏病组间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但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力衰竭病因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敏;李春艳;刘华伟;王娴;唐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9例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恶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且多为中老年患者易继发感染,加上近年来抗肿瘤化疗药物和激素的应用,医院感染增加.为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我们总结了1992年1月至200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7例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颖;熊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都市某区居民高血压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GLu)、年龄、吸烟及饮酒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居民400人,按照现场测量血压按是否高血压分组,测定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询问家庭年收入、年龄、吸烟及饮酒情况.结果 (1)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组之间年龄、肥胖情况(体重指数、腰围、臂围、臀围)、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血糖间均有差异.高血压组年龄、肥胖情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及血糖均大于血压正常组,而HDL小于正常血压组.(2)收缩压与年龄、体重指数,肌酐和甘油三酯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收入呈现负相关.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吸烟量呈显著正相关.(3)多因素分析发现BMI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 (1)高血压与多种心血管病发病因素存在相关联系.(2)控制体重可能有效控制血压情况.

    作者:余海涛;陈怀恭;张学锋;刘发才;秦正积;栾荣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22例.观察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彩色血流图或能量图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二维声像图上表现为内生肿块型14例,外生肿块型3例,弥慢浸润型5例.彩色血流图或能量图表现为肿块内血流丰富者22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睾丸精原细胞瘤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礼庭;顾鹏;张敏惠;陈欧迪;张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电子鼻咽镜活检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意义

    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是世界上鼻咽癌高发地区之一[1].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我科从2003年9月以来经电子鼻咽镜对可疑鼻咽癌而又未确诊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2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莉;曾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导管造影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导管造影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乳头溢液.6例平片表现为乳晕下区肿块;乳导管造影片中37例表现为充盈缺损,3例导管完全阻塞、中断,39例导管不同形态及程度扩张.结论选择性乳导管造影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作者:戴萍;陈留斌;渝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析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和狭窄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征表现,本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5例患者的颈动脉,探讨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常见的危险因素的关系.

    作者:江涛;任学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良性脑膜瘤抗孕激素治疗研究进展

    脑膜瘤占原发脑肿瘤的19.2%-38%,仅次于胶质瘤居第二位,且绝大多数是良性.对于良性脑膜瘤手术全切效果极佳.但由于生长位置等因素,约17-50%不能全切,放疗效果不确切且副作用大.显然对探寻这部分脑膜瘤的治疗方法极有意义.由于脑膜瘤的生物学特性,抗孕激素治疗(以米非司酮为代表药物)成了一种选择.但其疗效并不理想.这就提示还需要对脑膜瘤中类固醇激素受体的生物和生理作用以及孕酮拮抗剂的作用环节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王远传;雷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