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传;雷町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测定技术检测RA患者血浆及滑液中的suPAR含量,并与骨关节炎(OA)和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在正常人、OA和RA患者血浆中suPAR含量分别为(1.81±1.15),(8.16±3.73)和(36.21±32.74)ng/mL;OA和RA患者滑液中suPAR分别为(18.70±8.82)和(47.59 ±22.86)ng/mL.RA患者滑液中suPAR水平显著高于血浆(P<0.05),也明显高于OA滑液(P<0.01),且RA患者滑液及血浆中suPAR水平呈显著性相关(r=0.7906,0.8821)(P<0.01).结论 RA患者血浆和关节液中可溶性尿激酶受体的水平均显著高于OA和对照组患者,提示:suPAR在RA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郭晓兰;周京国;杨明辉;袁国华;何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和狭窄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征表现,本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5例患者的颈动脉,探讨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常见的危险因素的关系.
作者:江涛;任学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手切除范围广,常造成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行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77例,23例出现尿潴留,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很快解除症状,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食管测压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食管运动功能变化特点及临床表现上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8例SLE病人进行食管测压研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SLE患者存在食管运动异常,与正常人比较LEUP、UESP降低,食管远端蠕动压增加.结论多数SLE患者存在无症状性食管运动功能异常,且有无食管动力异常的SLE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上有可比性差异;早期用药物进行治疗干预是必要的.
作者:刘宁涛;罗文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150例大中型手术病人行了颈内V置管术.该操作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对于监测病人的血液循环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琼;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肾结核与肾脓肿均为肾实质的感染性病变,在不同病理时期,二者可出现相似或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笔者对1997~2003年期间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15例肾结核及肾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二者的CT表现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黄文光;蓝玉梅;雷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52%(p<0.01)和25.03%(p<0.01);难治性休克降低3.05%(P<0.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46%(P<0.05);病死率降低3.65%(P<0.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输尿管结石并发息肉较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往往满足结石的诊断而未作进一步检查,漏诊率较高.我院2000年8月至2004年9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者156例,并发输尿管息肉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诗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预防并及时发现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出生体重极低婴儿(VLBWI)的存活率.母婴同室在VLBWI并发症防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NICU自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48例VLBWI,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平;代惠英;张瀚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HF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3例,发热期静脉滴注维生素C等;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少尿期给予利尿剂或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治疗组55例,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发热期治疗后热程平均少1.13d、P<0.01,越期率(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之和)增加17.80%、P<0.05;在低血压休克期抗休克治疗后0.5h、1h和 2 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30.05(P<0.05)、21.21%(P<0.05)和21.72%( P<0.05),难治性休克发生率降低5.30%、P>0.05;在少尿期少尿持续时间平均少1.63d、P<0.01,血压正常分别为15和8例、P <0.05;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数平均少1.32d 、P<0.01,病死率下降3.91%、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邓慧琳;邓天君;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40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梅小平;敬雪明;李健;曾跃;常茂华;唐宁;谭赤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脑膜瘤占原发脑肿瘤的19.2%-38%,仅次于胶质瘤居第二位,且绝大多数是良性.对于良性脑膜瘤手术全切效果极佳.但由于生长位置等因素,约17-50%不能全切,放疗效果不确切且副作用大.显然对探寻这部分脑膜瘤的治疗方法极有意义.由于脑膜瘤的生物学特性,抗孕激素治疗(以米非司酮为代表药物)成了一种选择.但其疗效并不理想.这就提示还需要对脑膜瘤中类固醇激素受体的生物和生理作用以及孕酮拮抗剂的作用环节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王远传;雷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在体外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加替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72.3%、75%,耐药率分别为16.9%、14.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和头孢他啶相似,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作者:王健;刘刚;赵廷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下泪道阻塞主要手术方式,但其失败率可达3%-15%,对失败病例传统方式是再次手术切开皮肤,重建泪道引流,常因术后瘢痕形成,解剖层次不清等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失败.作者统计自1998年4月至2003年7月,本院收治14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病例,经鼻内镜下泪道重建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军;杜成东;黄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恶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且多为中老年患者易继发感染,加上近年来抗肿瘤化疗药物和激素的应用,医院感染增加.为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我们总结了1992年1月至200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7例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颖;熊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临床提供有关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甲醛固定处理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30具(男24,女6),解剖、观察腋动脉分支的起点及数目.结果胸上动脉(ST)起自腋动脉第1段者占85%,胸肩峰动脉(TA)起自第1、2段者,分别占5%和95%,胸外侧动脉(LT)主要起自第2段,占68.33%,肩胛下动脉(S)主要起自第2、3段,分别占23.33%和65%,旋肱前动脉(AH)主要起自第3段,占83.33%,旋肱后动脉(PH)直接起自第3段者为38.33%,主要与肩胛下动脉共干(41.67%),右侧桡动脉(RR)起自第2段者1例,占1.67%,胸背动脉(TD)和肱深动脉(DB)起自第3段,分别占3.33%.结论腋动脉的分支大多为6支,也有9支者;胸肩峰动脉起点及出现率恒定,胸外侧动脉发出部位不恒定,可发自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和胸背动脉.旋肱后动脉大多与肩胛下动脉共干.
作者:丁家明;雷英;黄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是世界上鼻咽癌高发地区之一[1].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我科从2003年9月以来经电子鼻咽镜对可疑鼻咽癌而又未确诊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2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莉;曾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剖宫率的上升,哺乳期疤痕子宫再妊娠率逐年上升,由此要求人工流产的病员也逐渐增加.我院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6月共行人工流产1800例,其中哺乳期疤痕子宫128例,占7.2%,均顺利完成人流,无人流失败及穿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燕;杨宁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22例.观察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彩色血流图或能量图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二维声像图上表现为内生肿块型14例,外生肿块型3例,弥慢浸润型5例.彩色血流图或能量图表现为肿块内血流丰富者22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睾丸精原细胞瘤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礼庭;顾鹏;张敏惠;陈欧迪;张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烧伤后期创面的处理,尤其是烧伤后感染创面、残余肉芽创面的处理,以往一直使用磺胺嘧啶银及抗生素作为创面用药, 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创面愈合缓慢且疗程延长,并加重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负担.我科采用创灼膏(四川普生药业有限公司)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朗;周国富;吕志敏;任章霞;向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