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邓慧琳;邓天君;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热程, 越期率, 原发性休克, 休克纠正率, 少尿, 肾功能, 病死率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HF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3例,发热期静脉滴注维生素C等;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少尿期给予利尿剂或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治疗组55例,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发热期治疗后热程平均少1.13d、P<0.01,越期率(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之和)增加17.80%、P<0.05;在低血压休克期抗休克治疗后0.5h、1h和 2 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30.05(P<0.05)、21.21%(P<0.05)和21.72%( P<0.05),难治性休克发生率降低5.30%、P>0.05;在少尿期少尿持续时间平均少1.63d、P<0.01,血压正常分别为15和8例、P <0.05;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数平均少1.32d 、P<0.01,病死率下降3.91%、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RA患者血浆和滑液中可溶性尿激酶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测定技术检测RA患者血浆及滑液中的suPAR含量,并与骨关节炎(OA)和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在正常人、OA和RA患者血浆中suPAR含量分别为(1.81±1.15),(8.16±3.73)和(36.21±32.74)ng/mL;OA和RA患者滑液中suPAR分别为(18.70±8.82)和(47.59 ±22.86)ng/mL.RA患者滑液中suPAR水平显著高于血浆(P<0.05),也明显高于OA滑液(P<0.01),且RA患者滑液及血浆中suPAR水平呈显著性相关(r=0.7906,0.8821)(P<0.01).结论 RA患者血浆和关节液中可溶性尿激酶受体的水平均显著高于OA和对照组患者,提示:suPAR在RA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郭晓兰;周京国;杨明辉;袁国华;何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90%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时机.对不能手术的肝癌,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首选治疗方法[1].

    作者:任洪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主动脉肾节的解剖

    目的为肾丛、主动脉肾节的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75具成人尸体标本主动脉肾节的位置、形状、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解剖观测,并追踪终于和发出此节的纤维.结果主动脉肾节位于腹腔神经节的下方,肾动脉附近,根据其形态分为椭圆形、长条形、星形、圆形和三角形;其长度为6.89±2.35mm,宽度为3.24±0.94mm,厚度为1.29±0.64mm.此节发出纤维参与组成肾丛、腹主动脉丛和睾丸(卵巢)丛.

    作者:蔡昌平;谢兴国;邱玉玲;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球形肺炎的CT诊断

    球形肺炎比较少见,有时在临床和普通X线表现上与周围型肺癌很相似,易于误诊,CT检查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本文收集我院20例CT及临床资料作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水平.

    作者:郭继勇;谢应清;刘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7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巡回护理体会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小儿常见的急诊手术,对巡回护理要求较高.现对我院1997-1999年间,气管异物取出术37例的巡回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吴雪莲;孙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策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肺炎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有学者报道入ICU机械通气3-5d,30%患者发生VAP,5-10d,60%患者发生VAP.发生VAP致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陈玉琴;鲁桂英;唐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76例头皮移植覆盖中小面积烧伤肉芽创面疗效观察

    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烧伤整形科在76例住院患者的深Ⅱ~Ⅲ度烧伤肉芽创面上,应用患者自体头皮(头皮无烧伤或Ⅱ度烧伤愈合后)行邮票样或大张皮移植,效果满意.

    作者:吕志敏;周国富;任章霞;陈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中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D-二聚体的水平及分析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凝血离心后分离血浆存放-30℃冰箱待测.UC 的疾病活动度、内镜分级分别用Truelove-Witts、Truelove标准评分.结果活动性UC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63.3%(19/30)升高.活动性全结肠炎的D-二聚体水平更高(0.79 ± 0.13 mg/l, p<0.01).不同疾病活动度、内镜分级无差异,P>0.05.结论 UC 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治疗时应考虑预防微血栓形成的措施.

    作者:贺国斌;魏锦;冯志松;周京国;杨明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加替沙星与头孢他啶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在体外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加替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72.3%、75%,耐药率分别为16.9%、14.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和头孢他啶相似,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作者:王健;刘刚;赵廷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颈髓损伤前路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颈椎及颈脊髓损伤是脊柱外科常见疾患,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一些病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神经功能恢复也有所增加.我院2001~2004年9月对32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蔚芃;赵吕国;郭春;宋超敏;张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泪腺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泪腺肿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泪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良性泪腺混合瘤8例,其中1例为双侧;恶性混合瘤2例;泪腺腺样囊性癌2例;炎性假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CT可清楚显示泪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强化特征,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姚倩东;杨春;莫显斌;郑敏文;张劲松;崔志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人麻疹52例临床分析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成人麻疹的比例相对增高.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与婴幼儿不尽相同,误诊率极高.在此,我们将我院和阆中市人民医院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52例成人麻疹分析如下:

    作者:罗文才;邱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质量保证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应用于临床,不仅减少了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同时又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全程检测的时间[1].ELISA试验的影响因素多,包括试剂、仪器、加样、孵育温度、洗板、显色、读值等,我们主要探讨加样针的携带污染、洗板方式的选择、反应板的进板等待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智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11例报告

    输尿管结石并发息肉较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往往满足结石的诊断而未作进一步检查,漏诊率较高.我院2000年8月至2004年9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者156例,并发输尿管息肉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诗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都市某区居民高血压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GLu)、年龄、吸烟及饮酒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居民400人,按照现场测量血压按是否高血压分组,测定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询问家庭年收入、年龄、吸烟及饮酒情况.结果 (1)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组之间年龄、肥胖情况(体重指数、腰围、臂围、臀围)、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血糖间均有差异.高血压组年龄、肥胖情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及血糖均大于血压正常组,而HDL小于正常血压组.(2)收缩压与年龄、体重指数,肌酐和甘油三酯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收入呈现负相关.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吸烟量呈显著正相关.(3)多因素分析发现BMI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 (1)高血压与多种心血管病发病因素存在相关联系.(2)控制体重可能有效控制血压情况.

    作者:余海涛;陈怀恭;张学锋;刘发才;秦正积;栾荣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常见病,临床上常采用牵引、按摩、药物等进行综合治疗,其中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常用有效方法.我科1999-2003年共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91例,疗效满意,现将牵引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超惠;王英;都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组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细胞介素-2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TCGF治疗,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X胸片、血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发热、发绀、呼吸困难的改善及其肺部啰音的消失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X胸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咳嗽、浮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TCGF对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未显出优越性(P>0.05),加用TCGF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CGF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敬天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的放射诊断及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磁共振血管成像、三维CT血管成像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开发和应用,使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更简便、快捷、清晰、直观.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因其创伤小,疗效好,能解决部分开颅手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现就颅内动脉瘤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血管内栓塞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戈;谢晓东;许国辉;王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脑电活动的偶极子定位及其在癫痫病研究中的应用

    电图在临床应用已有7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能反映出脑功能的变化,因而在神经电生理学及临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脑电图已进入数字化、多导联阶段,但仅能提供脑电活动正常与否,或病理波的定侧及某导联下所代表的病理波同步放电的大致范围(通常大于6cm2),此外,更无时间-空间概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场理论、数字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ethod,DLM)能对头皮脑电活动进行无创性病灶定位,本文特对此技术及其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进行简介.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母婴同室对出生体重极低婴儿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预防并及时发现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出生体重极低婴儿(VLBWI)的存活率.母婴同室在VLBWI并发症防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NICU自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48例VLBWI,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平;代惠英;张瀚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