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替沙星与头孢他啶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王健;刘刚;赵廷坤

关键词:加替沙星, 头孢他啶, 体外抗菌活性, 革兰阴性菌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在体外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加替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72.3%、75%,耐药率分别为16.9%、14.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和头孢他啶相似,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加替沙星与头孢他啶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在体外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加替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72.3%、75%,耐药率分别为16.9%、14.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和头孢他啶相似,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作者:王健;刘刚;赵廷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留置尿管后尿道不适及其护理对策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腔道手术及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正一步步发展起来.术后尿管留置是泌尿外科术后恢复的重要过程.但是,因尿道粘膜娇嫩,加上手术创伤、尿管的机械性刺激及术后护理不当,留置尿管后尿道不适,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易发生继发性出血,尿道口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现将我科46例留置尿管后诉尿道不适的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梦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达州市2004年度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TRUST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TRUST法.结论 ELISA法提高了检测血液梅毒的质量,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知秋;周广;吴林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球形肺炎的CT诊断

    球形肺炎比较少见,有时在临床和普通X线表现上与周围型肺癌很相似,易于误诊,CT检查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本文收集我院20例CT及临床资料作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水平.

    作者:郭继勇;谢应清;刘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人麻疹52例临床分析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成人麻疹的比例相对增高.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与婴幼儿不尽相同,误诊率极高.在此,我们将我院和阆中市人民医院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52例成人麻疹分析如下:

    作者:罗文才;邱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大部切除术617例临床回顾

    本文介绍我院1972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胃大部切除术617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辜天慧;于泽洪;张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策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肺炎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有学者报道入ICU机械通气3-5d,30%患者发生VAP,5-10d,60%患者发生VAP.发生VAP致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陈玉琴;鲁桂英;唐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9例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恶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且多为中老年患者易继发感染,加上近年来抗肿瘤化疗药物和激素的应用,医院感染增加.为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我们总结了1992年1月至200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7例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颖;熊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外伤性外阴血肿4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0年1月-2004年5月共收治外伤(骑跨伤及意外碰撞)引起外阴血肿40例,<10cm的13例采取保守治疗为主,而≥10cm的有27例均行清创缝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40例外阴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组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细胞介素-2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TCGF治疗,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X胸片、血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发热、发绀、呼吸困难的改善及其肺部啰音的消失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X胸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咳嗽、浮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TCGF对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未显出优越性(P>0.05),加用TCGF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CGF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敬天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路;蔚芃;夏羿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存在的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30年代前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近年来在国内广泛应用,国内护理学者对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穿刺置管方法并发症预防及观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忽视了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健康教育,笔者就对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健康指导情况及病人的健康知识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丽君;魏雪梅;杨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

    目的研究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入喉点.方法在50具(10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喉的神经与甲状腺的血管及甲状软骨上角、下角的位置关系.结果①喉上神经入喉点在甲状软骨上角尖的前下方约13mm;②喉返神经入喉点在甲状软骨下角尖的后下方7mm;距喉结突出点水平线下方约3.5cm.结论术中以甲状软骨上角、下角和喉结为标志,是显露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容易、安全和实用的方法.

    作者:佘永华;张志栋;吴俊学;胡芸海;邱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

    上前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前牙缺如,可伴有邻牙扭转、倾斜、中线不齐等,常影响美观及发音,尽量保留埋伏牙使之正常排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晔;付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52%(p<0.01)和25.03%(p<0.01);难治性休克降低3.05%(P<0.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46%(P<0.05);病死率降低3.65%(P<0.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内静脉置管术在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150例大中型手术病人行了颈内V置管术.该操作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对于监测病人的血液循环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琼;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电子鼻咽镜活检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意义

    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是世界上鼻咽癌高发地区之一[1].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我科从2003年9月以来经电子鼻咽镜对可疑鼻咽癌而又未确诊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2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莉;曾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硬纸壳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以小儿多见,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多发年龄为5-12岁[1].作者从1996年-2003年8年间应用硬纸壳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强;李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颈髓损伤前路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颈椎及颈脊髓损伤是脊柱外科常见疾患,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一些病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神经功能恢复也有所增加.我院2001~2004年9月对32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蔚芃;赵吕国;郭春;宋超敏;张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常见畸形,占新生儿先天畸形的首位.以往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新型封堵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介入治疗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先心病的治疗开辟了另一条崭新的途径.

    作者:顾鹏;曹礼庭;张敏惠;张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