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22例.观察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彩色血流图或能量图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二维声像图上表现为内生肿块型14例,外生肿块型3例,弥慢浸润型5例.彩色血流图或能量图表现为肿块内血流丰富者22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睾丸精原细胞瘤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礼庭;顾鹏;张敏惠;陈欧迪;张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中草药的广泛应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及对肝脏损害的了解愈来愈多,中草药导致的药源性肝病也逐渐引人注目.近4年来,我们先后收治11例中药何首乌相关的药物性肝炎,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祥慧;邱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上前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前牙缺如,可伴有邻牙扭转、倾斜、中线不齐等,常影响美观及发音,尽量保留埋伏牙使之正常排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晔;付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以小儿多见,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多发年龄为5-12岁[1].作者从1996年-2003年8年间应用硬纸壳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强;李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应用于临床,不仅减少了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同时又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全程检测的时间[1].ELISA试验的影响因素多,包括试剂、仪器、加样、孵育温度、洗板、显色、读值等,我们主要探讨加样针的携带污染、洗板方式的选择、反应板的进板等待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智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91年至2003年,对26例股骨干骨折者实施内固定治疗失败,本文对其治疗失败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张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粘液表皮样癌好发于涎腺导管上皮的腭腺,发生于阴茎头部,罕见报道.我院于2002年7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泽田;喻廷碧;朱治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在体外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加替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72.3%、75%,耐药率分别为16.9%、14.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对革兰阴性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和头孢他啶相似,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作者:王健;刘刚;赵廷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起源的淋巴瘤[1],非常罕见,临床上常被漏诊或误诊.我科于2004年5月至2004年7月诊治1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明确后经化疗和放疗,效果颇佳.
作者:周业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手切除范围广,常造成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行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77例,23例出现尿潴留,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很快解除症状,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由过去的简单趋向复杂,年龄也日趋渐小.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对其术前尤其是术后严密的监护显得日趋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2003年11月成功治疗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共67例,现将监护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王万琼;邓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入喉点.方法在50具(10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喉的神经与甲状腺的血管及甲状软骨上角、下角的位置关系.结果①喉上神经入喉点在甲状软骨上角尖的前下方约13mm;②喉返神经入喉点在甲状软骨下角尖的后下方7mm;距喉结突出点水平线下方约3.5cm.结论术中以甲状软骨上角、下角和喉结为标志,是显露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容易、安全和实用的方法.
作者:佘永华;张志栋;吴俊学;胡芸海;邱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150例大中型手术病人行了颈内V置管术.该操作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对于监测病人的血液循环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琼;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肾结核与肾脓肿均为肾实质的感染性病变,在不同病理时期,二者可出现相似或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笔者对1997~2003年期间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15例肾结核及肾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二者的CT表现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黄文光;蓝玉梅;雷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晚期食管癌采用125碘种子源植入治疗的方法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装有125碘种子源的硅胶管捆绑在食道支架的表面,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布情况进行布阵.在内镜直视下将支架置入食管.结果 12例患者共使用55粒125碘种子源,3个月随访吞咽困难分级均为3级,无血象改变、气管食管瘘发生.结论本法能够有效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洪州;文黎明;邓丽娟;龚建辉;唐珍珍;刘静梅;董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剖宫率的上升,哺乳期疤痕子宫再妊娠率逐年上升,由此要求人工流产的病员也逐渐增加.我院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6月共行人工流产1800例,其中哺乳期疤痕子宫128例,占7.2%,均顺利完成人流,无人流失败及穿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燕;杨宁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52%(p<0.01)和25.03%(p<0.01);难治性休克降低3.05%(P<0.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46%(P<0.05);病死率降低3.65%(P<0.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杨兴华;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急性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ELISA法检测D-二聚体(D-dimmer).结果在各项指标中,轻型急性胰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PT、APTT和FIB、D-dimmer值明显异常,且提示预后不佳.早期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对病情的转归判断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电图在临床应用已有7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能反映出脑功能的变化,因而在神经电生理学及临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脑电图已进入数字化、多导联阶段,但仅能提供脑电活动正常与否,或病理波的定侧及某导联下所代表的病理波同步放电的大致范围(通常大于6cm2),此外,更无时间-空间概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场理论、数字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ethod,DLM)能对头皮脑电活动进行无创性病灶定位,本文特对此技术及其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进行简介.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1 患者,男性,76岁.因摔伤致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臀部巨大褥疮入院,一般情况差,表情痛苦,营养欠佳,心肺(-),腹部(-),右下肢外展、外旋位,肢体短缩3cm,右髋部畸形,局部肿胀、压痛,骶尾部有一16cm×7cm大小褥疮,疮面较深,组织呈黑褐色,渗血较多,经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张琳;廖玉英;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