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茂
细胞块(Cytoblock)因将收集的脱落细胞做成石蜡块而具有组织学的优点,该技术用于胸腹水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具有可靠性,我们借此探究了CK7/CK20的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历国;刘福川;王小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外阴白斑是妇科顽疾,目前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诱致外阴血管、神经功能失调,以致局部皮肤粘膜发生营养障碍性改变,而出现外阴脱色变白、萎缩、干裂、角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资料表明:病变在真皮层,表皮是继发的[1].病人的症状是阴部难以忍受的瘙痒,心情烦燥,甚至于影响夫妻生活.过去常采用药物和激光治疗,但治疗时间长,且易复发.我院使用超声骤焦治疗外阴白斑21例,具有无创、安全、无瘢痕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兰;杨兴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总结我院1980年5月~2003年5月间共发生功能肾误切16例,教训深刻,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其中以植物药占极大多数.中药配方部则是遵照医生的处方调配中药的场所.中药的使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地方性和季节性强,使用时通常是多味配方,牵涉面很广.鉴定中药的品种真伪、质量优劣是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准确、安全有效.
作者:苏素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治疗毒鼠强中毒中的作用,探索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49例病人按不同用药方法分为A(n=24)和B(n=25)两组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中毒常规治疗,B组加用二巯基丙磺酸钠和维生素B6治疗.观察两组死亡、治愈率的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治愈率明显增加,死亡率显著降低.结论综合早期洗胃、排毒、有效抗惊厥、抗毒鼠强毒性作用,应用特异性的解毒药物,尤其是二巯基丙磺酸钠的使用,可使治愈率明显增加,死亡率显著降低.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5月至2004年6月期间我院应用阴道超声检查的180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并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琳;朱利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妇幼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孕产妇的保健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关注重点,尤其对于农村及贫困地区.本文对我市2002年1月-2002年12月孕产妇保健状况及38例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开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军事课对提高学生思想和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大有益处.在军训中学生出现的心理上、躯体上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卫生工作者重视.
作者:何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三项凝血指标对待产妇发生妊高征、DIC的早期预防和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200型全自动血凝仪,以及配套试剂(校准吕、质控品及检测试剂)测定270例待产妇血浆中PT、APTT、FIB并与250例外科术前病人进行对照.结果待产妇女270例PT:10.66±0.65,APTT:30.67±3.13,FIB:5.74±1.25与外科术前妇女250例PT:11.96±0.87,APTT:32.7±4.41,FIB:4.05±1.30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待产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PT、APTT、FIB三指标的测定对妊高征、DIC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睿;钟方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1991年10月-2003年12月共对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病例19例进行了切开复位固定术,回顾总结其疗效如下.
作者:张肇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3~78岁,平均31岁,均为2000~2003年住院病例.误诊时间:短5天,长2年零1个月.以上误诊病例经X线胸片、抗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淋巴活检、结肠镜、腹腔镜、CT或MRI及其他辅助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诊断得以验证确诊.
作者:廖朝明;李清艳;义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瑞芬太尼(REM)是人工合成超短效能的阿片β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镇痛强等特点.为此,我们将REM复合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中小手术进行比较,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腹部损伤中,肝外伤较为多见,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较高.我院于1996年5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肝损伤患者62例,手术治疗57例,非手术治疗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勇;李鸣;郭丽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异丙酚(Propofol)系新合成的一种非巴比妥类超短效静脉全麻药,因其快速、短效、苏醒迅速而完全,持续推注后无蓄积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麻醉诱导与维持、短小手术、有创或有痛苦检查等等,但由于异丙酚有明显的降压效应而使广大麻醉医师们在运用时十分谨慎.笔者在临床麻醉中观察了在运用异丙酚前先静脉加入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结果使这一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被得到遏止.
作者:丁孝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现代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1].因此早期诊断,尽早恢复缺血区再灌注,保护缺血半暗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临床拟诊脑梗塞,并由CT随诊复查证实的58例脑梗塞进行分析,探讨脑梗塞急诊CT检查的时机及其效果,旨在使急性脑梗塞的检查更及时、合理和完善.
作者:莫显斌;杨春;姚倩东;王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皮肤炎症性疾病,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1].我科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派瑞松霜治疗特应皮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优势.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椎穿刺待颅内压力<3kPa以下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缓慢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如此反复置换,每次20-60ml.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98%;对照组为80%,X2=6.57,,P<0.05.结论大剂量脑脊液置换法配合激素应用可防止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癫痫等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玲;李玉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肾损伤的诊治体会,提高肾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对92例肾损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肾损伤患者中,伴有合并伤21例.保守治疗61例,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4例,手术治疗27例,其中肾切除19例:死亡2例.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诊断肾损伤的有效方法.准确进行伤情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是治疗外伤的性肾损伤的关键
作者:孙先禹;赵剑峰;何俊;曾定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例摘要患儿,女,2岁半.因发现腹部逐渐膨隆2年于2004年4月2日入院.入院时检查:T36.6℃,P104次/min,R28次/min,W12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正常,腹膨隆,扪及一巨大囊性包块,上界至剑突下,两侧达腹侧壁,欠活动,边界尚清无压痛,移浊(一),B超检查:腹腔、盆腔内见一巨大囊性肿块,大小约30×28cm,上极位于剑突下,下极达盆腔,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可见细小点状回声及粗大分隔反射,靠右侧可见不规则的光斑反射,大约2.5cm.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CA125 7.41μ/ml,AFP1.30μg/L,CEA1.10μg/L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透及心电图均正常.入院诊断:盆腔巨大包块待诊,考虑为良性卵巢肿瘤.
作者:蒋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55岁以上老年人.我院自2001年10月-2004年6月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共35例,因穿刺操作简单,创伤轻微,术前术后配合良好的护理,所有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君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