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霞;袁术
目的:研究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irona 5968573D3200型ORTHOPHOS PLUS DS系统,对100 例患者进行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结果:与传统胶片曲面体层摄影技术比较,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技术曝光量减少了50%~60%,影像质量:甲级86例,乙级10例,丙级4例.结论: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技术具有普通胶片曲面体层摄影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是临床及科研的一种新检查手段.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森林脑炎的临床表现曾有过报道,而森林脑炎的脑部MRI表现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总结我院2例森林脑炎MRI表现及诊断,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郝连旭;景雪燕;姚雪莺;丁建平;金竞琳;孟宪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膝关节是容易受损伤的关节之一.超声扫查可以评价各种关节病变.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本院38例关节病变的超声诊断的结果.
作者:赵琳辉;毕晓辰;朱亚莉;鞠雪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已应用多年,是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痛苦小、方便的方法,但治疗失败改为手术治疗的病例时有发生.本研究旨在利用超声检查于治疗前观察结石的大小、形态及位置,以预测其治疗难度,增加体外碎石的成功率.
作者:李鹏;蔡春儒;于连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检查和MRCP检查,根据MRCP表现回顾性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并与手术所见的临床分型对照.结果:Ⅰ,Ⅱ,Ⅲ,Ⅳ型分别有3,3,1和12例.19例MRCP分型正确,仅2例Ⅳ型患者误为Ⅰ型.MRCP分型与临床分型无显著性差异.常规MRI可以显示肿块近侧肝外胆管的长度.结论:MRCP结合常规扫描能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较准确分型,但本组只有21例,需要大量病例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建伟;卢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黄体形态、大小、血流变化与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门诊先兆流产患者67例,将其分为能维持妊娠组和不能维持妊娠组,正常宫内早孕8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黄体平均直径、回声特点、流速峰值、阻力指数,并对先兆流产的孕妇进行跟踪随访妊娠结果.结果:先兆流产不能维持妊娠组,妊娠黄体多呈低回声团块型,直径平均值低1.6cm,流速峰值平均值高39cm,阻力指数平均值大0.59,与正常宫内妊娠组、先兆流产能维持妊娠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妊娠黄体大小、形态、流速峰值、阻力指数可用于评价黄体功能,对判断先兆流产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崔永鸿;朱四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汉族,41岁.生育1胎,哺乳1年.因左乳头反复感染破溃不愈合就诊,肉眼可见左乳头破溃红肿,能挤出少量红色液体,未能及包块.用DW-9100型医用远红外热像仪做远红外热像扫描,热图表现为左侧乳头、乳晕不均匀热改变,乳头、乳晕温度较对侧增高4.0℃,局部高温度达32℃,并可见异常血管影绕乳头1周,形似蝌蚪状,血管分型C型[1],乳头周边组织温度较对侧增高1~2℃左右(图1,2).
作者:任珊瑛;熊亚林;谌苏春;宋戈萍;李志红;崔玉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超急性硬膜外血肿,是指24h内的血肿,本院收治1例,MR检查(外伤后3h)后经手术证实.1 病历简介患者,男,17岁.头颅外伤后,有典型的昏迷-清醒-昏迷病史.查体:右顶部头皮肿胀,瞳孔不等大,颈有抵抗,左侧肢体肌力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应用菲利浦公司0.23T低场开放式MR扫描机.
作者:郑进天;蒙秋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介入诊疗肺血管栓塞症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9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诊疗要点和中远期疗效.结果:经介入诊疗9例均无并发症、死亡,临床征象消失.肺动脉收缩压由治疗前的12.4±2.8kPa降至治疗后的4.8±1.47kPa、动脉血氧分压由7.6±1.73kPa升至12.13±1.07kPa.核素肺血流灌注显像肺灌注缺损恢复.肺动脉造影未见充盈缺损或截断征象.8例术后随访12.5~48.0个月,平均24.6个月,无复发.1例因下肢深静脉炎半年后再次发生微小肺动脉栓塞,全身抗凝症状消失.结论:肺血管栓塞症的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亚民;任炜;吕良山;刘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国目前有近二千万听力残疾人士,其中有许多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而多导人工耳蜗的成功应用为帮助该类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克服听力障碍,重返有声世界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
作者:孙德国;曹殿波;徐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6岁.无任何症状因健康体检发现左肺块影入院.查体:胸廓无畸形,左上肺呼吸音稍低,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正位示:左肺上野见一约8.5cm×7.5cm块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其内散在较多大小不等的斑片状、半环状钙化灶,病灶与纵隔的交角呈锐角;气管无明显移位;左第1、2肋骨被病灶重叠而显示不清(图1).
作者:朱明霞;袁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1999年4月主因厌食,经血增多,全身出现散在出血点,当地检查示血小板减少,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强的松治疗半年后症状缓解.2001年6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来我院就诊.血常规:血小板明显减少,低达2×109/L,血红蛋白6.4g/L.
作者:朱守荣;梁雨田;董纪元;缪力;崔志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5岁.肾移植术后5年,肾功能正常.长期服用环孢素和MMF等抗排异药物.2001年7月出现血尿,有时为肉眼血尿.多次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移植肾大小,形态,皮质回声、厚度及其内部血流分布均未见异常.肾动脉主干及皮质内小动脉的阻力指数在0.65~0.73之间.于2002年3月25日行MRI检查,发现移植肾下部实质内有一小圆形异常信号,直径约1.2cm,边界光整,T1W、T2W显示不均匀等信号灶.
作者:夏建国;李凤华;许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根部压迫十二指肠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候症群.较为少见,易漏诊或误诊为慢性胃炎等疾病.收集1997-06~2002-06经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为SMAS 46例X线分析,结合临床表现,探讨其漏诊或误诊的原因.
作者:覃峰;申国光;龙行安;陈巨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烟雾病多见于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或闭塞,伴有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在常规脑血管造影中异常血管网呈细丝状如烟雾形状,1956年日本铃木首次提出这一命名,音译为Moyamoya病.以往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唯一方法.MRI应用于临床之后对本病特征能清楚显示,为影像诊断提供依据,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进一步显示颅底动脉的异常改变.我院在早期近3000例颅脑MRI中发现Moyamoya病3例.
作者:钟安民;邱莹莹;叶如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不同时期囊尾蚴脑CT影像表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脑囊虫病522例,并对脑CT影像表现进行分型.结果:553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如下:Ⅰ急性脑炎型35例;Ⅱ特征性多发小囊伴偏心头节型138例;Ⅲ囊虫性小脓肿型84例;Ⅳ单发大囊与小囊并存型41例;Ⅴ多发结节状或环状增强型134例;Ⅵ钙化型63例;Ⅶ脑室囊虫型27例.结论:CT可直接显示囊尾蚴,反映其病理改变和演变过程,对脑囊虫病的定位、定性及定量判定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脑CT分型可预测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徐宏秀;邵国林;徐静;刘玉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3岁.自述数日前发现上腹正中有一蛋黄大的包块.时隐时现.略有隐痛而来诊.既往无外伤、感染病史.查体:一般状况良好,于上腹正中可触及一约2.5cm×2.5cm的圆型包块,边界清晰,质软,有轻压痛.余未发现异常.生化检查亦无异常发现.彩超检查:应用丹麦B-K200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8.0MHz.患者平卧位.于脐上7cm正中处,可探及腹壁白线中间缺损回声中断约0.6cm(图1).
作者:沈睿;侯曼丽;张玉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5岁,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腹部肿物.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腹部外型膨隆,肝脏浊音界上移,肝下缘及脾脏未触及,腹壁未见静脉曲张,扣诊未闻及移动性浊音.CT检查:腹腔见巨大脂肪密度肿块,向下延伸至盆腔,CT值-120~-79Hu,边界不清楚,中心区伴有不规则钙化(图1).
作者:刘洪涛;刘景昌;王成健;杨景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7岁.2002年2月底无明显诱因发现右眼复视,眼球发红,眼球突出.查体:右眼视力尚好,1.2.视物时有双影.眼球外展略受限.右眼球突出16mm,呈博动性.眼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充血,颞侧及下方血管怒张.手摸眼眶区时可以感到有轻度的颤动.听诊闻及颅内杂音.余全身及左眼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夏庆堂;霍保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PR在眼眶内异物的三维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为外科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我科2年来10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的眼眶内异物患者.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PQ5000V型螺旋CT进行眼眶轴位薄层扫描,利用MPR技术对异物进行三维定位分析.结果:所有异物通过MPR定位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眼眶异物的三维定位有重要价值.
作者:易自生;刘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