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处方用药抽样调查

唐晓容;唐芬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 门诊处方用药, 左氧氟沙星, 临床合理用药, 半合成抗生素, 合成抗菌药, 用药状况, 用药安全, 依诺沙星, 司氟沙星, 培氟沙星, 诺氟沙星, 内酰胺类, 洛美沙星, 临床使用, 利用情况, 喹喏酮类, 抗菌活性, 抗感染药, 交叉耐药
摘要: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后吸收快、剂型多、用药安全,与其它抗感染药未见明显交叉耐药,为全合成抗菌药,价格低于其它半合成抗生素等优点,在临床使用上与β-内酰胺类药并驾齐驱,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该院门诊喹喏酮类药用药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对该院19 99年9月至2000年8月的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该院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共有九种: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司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灌肠液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治疗流行型乙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对治疗及护理要求高.我院近年来采用干扰素加综合对症治疗,及细心的整体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元惠;崔素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60岁以上肺癌病人的外科治疗

    白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为64例60岁以上肺癌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失随访6例未在统计范围内),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汪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伽马钉用于治疗股骨上段粉碎型骨折11例报告

    我院骨科自2000-2001年采用伽马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型骨折11例,固定可靠,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炳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腰椎滑脱的应用

    腰椎滑脱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即可,而部分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加重的患者则须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方式以椎管减压植骨融合为主,其疗效欠佳.随着近年对其的进一步认识和脊柱内固定器械及技术的提高,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得到很大发展.我科于2000年9月以来,采用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23例,效果满意.

    作者:张志明;蔚抖;蒋成;吴青;赵吕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 86年1月至2001年5月经手术治愈的59例自发性气胸(包括自发性血气胸2例),主要表现有胸痛,呼吸困难.病因均为肺大疱破裂或纤维索带撕裂.59例共施行开胸手术64次,结果:除 1例术后第4天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外,58例术后经过良好,患肺全部复张,随访1-13年,无1 例复发,生活质量正常.结论: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不易复发.临床上应为更为积极的态度治疗自发性气胸.

    作者:陈旭;晏明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当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简称CNS)引起的感染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医院内呈散发性或爆发性流行,其耐药性逐年增高,造成临床治疗上的困难.国内有关的研究不多,本文报道了我们近年对CNS感染的临床研究结果,以供参考.

    作者:汪明勋;黄芳;何明顺;马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培养直接药敏试验分析

    目前临床上对细菌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赖实验室数据,如何快速准确地报告血培养结果已成为微生物室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认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 使用快速自动血培养仪争取48小时回报阳性结果.2,将阳性增菌液直接进行药敏试验.本文旨在探讨后者的可行性.

    作者:黄义山;代小川;邓健康;唐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黄疸影响白细胞计数探讨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用CD-1700作白细胞计数时,有时会出现一种异常的白细胞直方图( 见图1),涂片镜检发现白细胞的数量与仪器检测值有明显差异,待血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 发现这类病人的血标本中胆红素明显升高.为弄清原因,我们对40例黄疸病人进行两种仪器测定并用手工法检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晖;刘素兰;霍亚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85例分析

    一个半世纪以来,如何使产妇在清醒状态下无痛苦地分娩,一直是人们的追求.为了解除产妇在分娩中的痛苦,又保障母婴安全,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开展了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8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练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用M ED对,41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扩大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40 例,随访3-8月.结论:MED手术只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病人.

    作者:蒋成;蔚抖;张志明;吴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小板体积改变的观察

    糖尿病和血糖增高,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1项随访22年的前瞻性研究[1],缺血性卒中校正年龄的相对危险度在血糖正常高值、无症状高血糖 (≥225mg/dl)、已知糖尿病3组分别为1.32、1.86和2.72,那么糖尿病和血糖增高发生脑梗塞的相对危险度较高,是否与血小板体积变化有关.在此,本文对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并脑梗塞组、脑梗塞无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及空腹血糖进行研究,旨在为降低糖尿病发生脑梗塞的相对危险度提供线索.

    作者:康后生;陈玉华;赵雨;李玲;严忠逊;毛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处方用药抽样调查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后吸收快、剂型多、用药安全,与其它抗感染药未见明显交叉耐药,为全合成抗菌药,价格低于其它半合成抗生素等优点,在临床使用上与β-内酰胺类药并驾齐驱,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该院门诊喹喏酮类药用药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对该院19 99年9月至2000年8月的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该院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共有九种: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司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灌肠液等.

    作者:唐晓容;唐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535眼临床分析

    白内障系眼科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白内障患者的复明治疗仍以下手术为主 ,随着显微手术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入9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已经日趋广泛地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我院从1999年3月以后对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先天性白内障行施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开展的超声乳化白内障535眼手术分析如下:

    作者:马海鹰;肖玲;李刚;姚晓莉;杨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踝关节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的治疗

    踝关节骨折为临床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以青壮年为多见.当踝关节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时,如果只重视骨折复位,忽略了胫腓下联合分离的复位及韧带损伤的修复,可造成踝关节的远期功能障碍.本文分析了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27例踝关节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病人治疗经过,认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病例,应在骨折复位的同时,应重视胫腓下联合分离的复位及踝部韧带损伤的修复.

    作者:刘开全;李红;何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肠梗阻的CT诊断

    小肠梗阻(small bowel obstruction,SBO)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尤其是有无绞窄的快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80年代初有零星报道CT用于诊断SBO[1-6],1991年Megibow[7]等首次大样本回顾性分析证实CT对SBO的诊断价值, 其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6%,准确性为95%,并指出CT能确定梗阻的病因.近年国外文献增多,目前CT已发展成为诊断SBO的一种快速、简便且成熟的检查方法[6-15] .CT能判定有无梗阻、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并在病因诊断及判定有无绞窄上明显优于其它影像检查,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杨汉丰;张小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70例阿托品东莨菪碱治疗对血胆碱脂酶变化的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用阿托品和阿托品加东莨菪碱治疗对血胆碱脂酶(ChE)的变化.方法:70例患者入院后采用单盲法分组,用阿托品加其它综合治疗作为对照,阿托品加东莨菪碱加其它综合治疗作为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抽血测定ChE活性值.结果:ChE在中毒患者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6-12小时差异不明显,24小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48小时及72小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OPP治疗中通过ChE变化观察,阿托品加东莨菪碱较单纯使用阿托品效果更好,并能减少阿托品用量,减轻阿托品的毒副作用,亦可减少中间综合征发生.

    作者:谭光林;张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吗啡依赖性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吗啡依赖性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戒断,戒断症状按柳田知司评分法给予评分.结果:吗啡组戒断症状分值为19.63±3.46:生理盐水对照组的戒断分值为6.2±1.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吗啡依赖性大鼠模型.

    作者:杨晓红;杨健;吴功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腹超声导向在清宫术中的应用

    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5月经腹超声导向行清刮术42例,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蒲华;胡翠芳;乔凤华;李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7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37例经头颅CT及MRI证实的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霞;刘春平;周培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4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脑电图分析

    本文对34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脑电图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与脑电图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涛;蔺天淑;王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