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处方用药抽样调查

唐晓容;唐芬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 门诊处方用药, 左氧氟沙星, 临床合理用药, 半合成抗生素, 合成抗菌药, 用药状况, 用药安全, 依诺沙星, 司氟沙星, 培氟沙星, 诺氟沙星, 内酰胺类, 洛美沙星, 临床使用, 利用情况, 喹喏酮类, 抗菌活性, 抗感染药, 交叉耐药
摘要: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后吸收快、剂型多、用药安全,与其它抗感染药未见明显交叉耐药,为全合成抗菌药,价格低于其它半合成抗生素等优点,在临床使用上与β-内酰胺类药并驾齐驱,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该院门诊喹喏酮类药用药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对该院19 99年9月至2000年8月的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该院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共有九种: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司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灌肠液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小板体积改变的观察

    糖尿病和血糖增高,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1项随访22年的前瞻性研究[1],缺血性卒中校正年龄的相对危险度在血糖正常高值、无症状高血糖 (≥225mg/dl)、已知糖尿病3组分别为1.32、1.86和2.72,那么糖尿病和血糖增高发生脑梗塞的相对危险度较高,是否与血小板体积变化有关.在此,本文对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并脑梗塞组、脑梗塞无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及空腹血糖进行研究,旨在为降低糖尿病发生脑梗塞的相对危险度提供线索.

    作者:康后生;陈玉华;赵雨;李玲;严忠逊;毛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眼外伤住院患者173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眼外伤的致伤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了解这种变化,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眼外伤防治工作.现将我院眼科于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眼外伤住院患者173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毅明;郑鹏;陈玉萍;陈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食管贲门狭窄的内镜下扩张治疗

    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常引起吞咽困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199 7年6月-2001年5月在内镜介导下应用Savary-Gilliard扩张器,扩张治疗各种食管贲门狭窄 67例共81次,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莉;黄涛;陈颖萍;胡建萍;汪淼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结肠癌与长期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遗传、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有关.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治疗手段被用于临床[1]. 针对结肠癌手术病人的特点我们将健康教育知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梅智君;朱碧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外科治疗

    统计我院自1984-2001年共收治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共17例,其中残胃癌7例,残胃再发癌10例.全部病例均经过胃镜及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洲;杨绍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是肾绞痛、血尿、尿路梗阻与继发感染的症状,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目前结石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对人体危害很大,临床中部分病例确诊有时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对30例螺旋CT检查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空腹平片、B超结果进行简单比较, 目的在于探讨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林;刘宗华;徐苗;成泽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 86年1月至2001年5月经手术治愈的59例自发性气胸(包括自发性血气胸2例),主要表现有胸痛,呼吸困难.病因均为肺大疱破裂或纤维索带撕裂.59例共施行开胸手术64次,结果:除 1例术后第4天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外,58例术后经过良好,患肺全部复张,随访1-13年,无1 例复发,生活质量正常.结论: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不易复发.临床上应为更为积极的态度治疗自发性气胸.

    作者:陈旭;晏明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

    输卵管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国外的发生率较过去增加2-3倍[2],1970年美国的异位妊娠发生与正常妊娠之比由1∶222上升至1989年的1∶71[3],国内由1∶162上升至1∶56~94[4].异位妊娠发生率升高与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技术的提高有关.由于阴道B超,血β-hcG的测定以及腹腔镜的广泛应用,未破裂的异位妊娠率也由49%提高到7 3%[2],因此,输卵管妊娠及早诊断并恰当的治疗对妇女的健康及今后生殖能力的保留至关重要.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治疗,不开刀,患者更易接受,应用亦越来越广泛.

    作者:张科荣;黄小萍;阳志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管内肿瘤切除术麻醉1例报告

    男性患者,56岁,反复咳嗽痰血,进行性呼吸困难4月入院.呼吸道阻塞症状不明显,吸气时无三凹征,能平卧,ASAⅡ.纤支镜、CT提示:肿瘤距声门下约4.0cm,大小约1.2×1.0cm,并侵犯管腔外.气管直径约2.0cm,长度约12.0cm.

    作者:涂发平;冯昌盛;曹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60岁以上肺癌病人的外科治疗

    白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为64例60岁以上肺癌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失随访6例未在统计范围内),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汪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由基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近年来由于对自由基研究的深入,发现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基及其脂质过氧化作用在人类许多疾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自由基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疾病中的病理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吴碧华;吴文斌;胡常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管潜窥镜下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除术51例

    目的:探讨运用气管潜窥镜及与之配套的套钳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除术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在全麻下对51例气管支气管异物采用气管潜窥镜及与之配套的套钳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除术.结果:51例均获成功,其中50例手术一次成功,另一例行两次手术取出异物,无窒息、死亡及气管支气管壁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亮度高,视野广,明视下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洪斌;曾英;王碧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腰椎滑脱的应用

    腰椎滑脱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即可,而部分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加重的患者则须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方式以椎管减压植骨融合为主,其疗效欠佳.随着近年对其的进一步认识和脊柱内固定器械及技术的提高,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得到很大发展.我科于2000年9月以来,采用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23例,效果满意.

    作者:张志明;蔚抖;蒋成;吴青;赵吕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脑水肿是神经内科常见且急需处理的问题,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的因素,脑出血血肿本身增加了颅腔内的容积,而血肿周围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可引起严重的脑水肿颅内高压,严重的脑水肿常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脱水剂有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由于甘露醇易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速尿的脱水作用有限,而白蛋白价格昂贵,因此,我们采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并减少甘露醇用量治疗64例,单独使用甘露醇治疗50例,对照研究了二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江承平;吴碧华;吴功柱;龙存国;王小明;许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l)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其临床表现消失快,不少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发作的间歇期,不易观测到阳性体征,给VBI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于1999年-2000年对临床诊断为VBI的33例患者同时行BAEP与TCD检查,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张小东;赵小琼;胡建秀;王晓明;黄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治疗

    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良性疾病.胆囊切除术是彻底解决胆囊结石有效的方法,有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然而,胆管损伤时有发生,结合我院12年来采用OC和LC行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术病历,总结出胆管损伤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唐同继;朱万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运用羟基喜树碱与5-FU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57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分为两组.29例接受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28例接受5-FU治疗. 结果:羟基喜树碱(HCPT)组完全控制率27.6%,部分控制率55.2%,总有效率82.8%. 而运用5-FU组分别为17.9%,28.5%,46.4%.结论:羟基喜树碱(HCPT)疗效明显优于5-FU(p<0.01).副作用低于5-FU.

    作者:张本亮;庞学武;曹弟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中多种病毒抗体IgM的检测

    目的:了解川崎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多种病毒抗体IgM.结果:96例川崎病患儿血清抗CVB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2.86%,关联强度OR=6.75,95%可信区间(CI)为3.14~14.52,明显高于抗其他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川崎病患儿抗CVB IgM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组抗CVB IgM抗体阳性率10%(X2=7.06,P<0.0001).结论:川崎病与CVB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关联性 .

    作者:皮光环;杨锡强;魏钰书;刘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引起眼部不良反应的药物

    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医生往往重视药物在胃肠道、神经系统以及皮肤过敏等方面这些常见的副作用.而药物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常不因重视而忽略.甚至把有的眼科疾病因滥用药物或不合理使用引起的药源性眼病,当作原发性眼病治疗而误治,其疗效往往不佳.

    作者:尤厚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脉灌注化疗(BAI)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中晚期肺癌38例行BAI62例次,15例次出现并发症.结果:恶心,呕吐8例次 ,局部皮损3例次,脊髓损伤2例次.经积极治疗,以上并发症均得以控制.结论:BAI可出现不同并发症,应注意预防,积极处理.

    作者:何平;伏树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