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林良颜;张华超
1病历简介患者,男,37岁.气短7年伴胸闷半年,进行性加重,劳累后明显.无胸痛、咳嗽及咯血.查体:全身浅淋巴腺不肿大,胸、腹部均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片示右肺门区椭圆高密度影,边缘清楚,有浅分叶,密度均匀,上下径大于左右径(图1,2),肺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
作者:王毅安;王铭朝;赵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血性损害,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并易造成后遗症.CT检查可作出准确的诊断与分度,对临床治疗、观察疗效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我院58例资料完整的HIE患儿,对其CT表现及与临床对照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邹其源;陈雄进;李艳;梁汉欢;陈巨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宫腔镜手术中子宫穿孔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经腹超声、腹腔镜以及腹腔镜超声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使子宫穿孔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1).本文分析了超声监导下行宫腔镜手术过程中子宫穿孔的有关病例.
作者:张丹;夏恩兰;李燕东;罗庆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电子束CT增强特征.材料和方法:32例原发性肝癌行35例次平扫和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肝动脉期扫描时间约为20~25s,门静脉期约为40~50s,平衡期扫描延长至100s甚至5~10min.把肝癌的增强分为7种方式分析肿瘤增强特征.结果:共检出86个肿块和结节,动脉期能显示肿瘤的血管、动脉门静脉瘘、假包膜血供、门静脉癌栓.≤3.0em结节动脉期61%呈均匀高密度增强,13个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等密度,6个为低密度.门静脉期低密度肝癌结节28个(65%),均匀等密度结节13个,少数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和高密度.>3.0em肿块动脉期65%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密度,7个为不均匀等密度,6个为低密度.在门静脉期肿瘤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79%(27/34),5个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2个为均匀等密度,无1例高密度.无论肿瘤大小平衡期呈等、低密度.结论:EBCT显示肿瘤的血供特征以及门静脉累及,是肝癌和临床怀疑肝癌的重要检查技术.
作者:朱锡旭;陈君坤;卢光明;黄伟;苏宏;张宗军;李锋;王大勇;方有文;朱人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8-12~2000-05,我们用B超定位并监视对1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获得明显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有腰部绞痛或钝痛,不同程度的血尿.160例伴有恶心、呕吐、腹胀,82例伴有尿频、尿痛、里急后重,共有结石178个;均经B超/X线检查确诊,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62个,中段29个,下段结石87个.
作者:曾造坤;张再昌;黄锦聪;张添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异位妊娠声像图及其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收集101例可分四种类型的异位妊娠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赵美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患者,女,12岁,因月经来潮时下腹疼痛,近1周出现尿痛来院就诊.查体仅下腹部轻度压痛,未做妇检.临床拟诊:(1)痛经;(2)泌尿系感染?超声检查:膀胱充盈下盆腔内探及2个子宫回声,左宫体4.5cm×2.5cm×4.2cm,内膜居中,肌壁回声均匀(图1);右宫体5.0cm×3.2cm×4.8cm,宫腔线分离1.0cm,呈无回声并向下延伸至宫颈、阴道,阴道内见8.9cm×5.3cm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晰,类椭圆形,内见细小光点回声并随体位移动(图2).
作者:王莎莎;罗国新;吴晓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Infantile cortical hyperostosis,ICH)是-一种少见骨骼系统疾病.检索1990年至2000年国内文献,共100余例报道,近年来有增多趋势[1-5].本文报道2例着重讨论其X线表现.
作者:王永光;郑阿迈;柳向朋;邬子临;余旭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患婴男,生后32小时.进行性呼吸困难15小时入院.体检:呼吸急促,轻微鼻翼扇动,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量湿罗音.39小时后,呼吸急促明显,鼻翼扇动,出现吸气性三凹征,右肺湿罗音增多,右侧胸部闻及心音.
作者:毕朝燕;刘栋志;荣嵘;仝铁;王多德;李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83年,Guglielmi等报道了电解解脱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GDC以及稍后开始应用的机械解脱弹簧圈(machine detachable coil MDS)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标志着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技术的成熟.
作者:李国均;祖茂衡;徐浩;顾玉明;魏宁;王诚;许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原发性心脏肿瘤极为少见,而恶性肿瘤仅占心脏肿瘤的1/4~1/5(1),更为少见,对原发性心脏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将近几年误诊的4例患者做了分析总结.
作者:闫瑞玲;张希平;王怀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脾动脉瘘是导致肝前性门脉高压症原因之一,临床较难诊断本文总结了本院1997~1999年2例超声诊断资料.1病例简介例1女,37岁,因体虚乏力4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健康,无外伤史,查体无异常发现.血红蛋白92g/L,HBsAg(-)、转氨酶27u/L、r-转肽酶18u/L、总蛋白67g/L、白蛋白35g/L.
作者:王萍;林良颜;张华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14岁.发现右上纵隔阴影23天,患者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5次/min,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0 × 109/L,血沉15mm/h,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无异常发现.X线胸部后前立位平片示:右上肺野内中带有一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其内缘与纵隔相连,基底宽紧贴壁层胸膜.
作者:李秋芬;李志强;有涛;陈巨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14例患者共发现16个病灶,其中股骨10个,胫骨4个,腓骨及桡骨各1个.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坏、层状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结论:X线平片是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基础,结合CT、MRI能够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郑加贺;马洁韬;牛之彬;刘东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89年开展介入血管造影近千余例.其中肝动脉437例次,支气管动脉166例次,脑动脉53例次,食道固有动脉207例次,胃左动脉32例次,肠系膜上动脉105例次,肠膜系下动脉77例次,髂动脉19例次,肾动脉8例次,四肢及其他32例次.回顾分析几年的介入血管造影片,旨在提高造影片质量.
作者:吕卫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简称甲旁减)常伴脑内钙化,国内文献报道例数均不多.本文收集1987~2000年资料完整,并经临床血生化检查证实的29例甲旁减患者的头颅CT资料.结合文献作如下分析.
作者:袁芳;吴新淮;王文新;唐菲;尹致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应用超声检查胎儿腕关节内翻畸形报道很少,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年来所见3例腕关节内翻畸形资料:1资料和方法本院自1999~2000年2年间共检查孕妇约1000例,年龄22~38岁,平均26岁,发现腕关节内翻畸形3例,孕妇年龄分别为23、27、30岁,该3例均为农民,否认毒物接触史,也无家族史.
作者:杨雪鹰;陈兴兰;徐加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症.晚期导致动脉多发性狭窄、阻塞或扩张,引起肢体及器官的血压升高和缺血表现.现就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许文亮;郭新贵;王旭;王晏平;林宪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含碘造影剂是目前常规X线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常用的造影剂,CT增强扫描和绝大多数介人治疗操作也都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剂.一般认为,含碘造影剂的安全系数较高,毒副反应发生率低,特别是在新型非离子型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以后,有关碘剂毒副反应的报道大大减少.
作者:王仲朴;孙永光;王茂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胆囊腺肌瘤病属于胆囊增生性病变之一.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该病的发现已较常见,且诊断的准确性较前大为提高.胆囊腺肌瘤病约占胆囊疾病的2.8-5%,男女之比为1:3.2[1,2].
作者:安力春;刘荣;韩治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