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钝性伤致十二指肠破裂1例

李浩;孙宪成

关键词:十二指肠, 肾脏, 腹膜后, CT
摘要:钝性伤致十二指肠破裂较为少见,具有特征性CT表现,我们遇到1例,经手术证实,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女,13岁,因车祸撞击腹部致腹痛急诊入院.体查:腹部皮肤完好,无破裂、无瘀斑,腹平坦,上腹轻度压痛,腹部立位X线片未见异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钝性伤致十二指肠破裂1例

    钝性伤致十二指肠破裂较为少见,具有特征性CT表现,我们遇到1例,经手术证实,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女,13岁,因车祸撞击腹部致腹痛急诊入院.体查:腹部皮肤完好,无破裂、无瘀斑,腹平坦,上腹轻度压痛,腹部立位X线片未见异常.

    作者:李浩;孙宪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T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胫骨上端骨坏死1例

    1病例简介患者,女,48岁.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21年,1980年曾服用强的松10mg/次,一日三次.一个月后逐渐减量至5mg/日,一年后病情复发,服用强的松15mg/次,一日三次.

    作者:闫文颖;李大庆;张在仁;王勤;王贵甫;杜厚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发性大动脉炎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1例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症.晚期导致动脉多发性狭窄、阻塞或扩张,引起肢体及器官的血压升高和缺血表现.现就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许文亮;郭新贵;王旭;王晏平;林宪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的电子束CT增强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电子束CT增强特征.材料和方法:32例原发性肝癌行35例次平扫和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肝动脉期扫描时间约为20~25s,门静脉期约为40~50s,平衡期扫描延长至100s甚至5~10min.把肝癌的增强分为7种方式分析肿瘤增强特征.结果:共检出86个肿块和结节,动脉期能显示肿瘤的血管、动脉门静脉瘘、假包膜血供、门静脉癌栓.≤3.0em结节动脉期61%呈均匀高密度增强,13个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等密度,6个为低密度.门静脉期低密度肝癌结节28个(65%),均匀等密度结节13个,少数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和高密度.>3.0em肿块动脉期65%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密度,7个为不均匀等密度,6个为低密度.在门静脉期肿瘤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79%(27/34),5个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2个为均匀等密度,无1例高密度.无论肿瘤大小平衡期呈等、低密度.结论:EBCT显示肿瘤的血供特征以及门静脉累及,是肝癌和临床怀疑肝癌的重要检查技术.

    作者:朱锡旭;陈君坤;卢光明;黄伟;苏宏;张宗军;李锋;王大勇;方有文;朱人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监视冲击波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1998-12~2000-05,我们用B超定位并监视对1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获得明显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有腰部绞痛或钝痛,不同程度的血尿.160例伴有恶心、呕吐、腹胀,82例伴有尿频、尿痛、里急后重,共有结石178个;均经B超/X线检查确诊,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62个,中段29个,下段结石87个.

    作者:曾造坤;张再昌;黄锦聪;张添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例单纯型肺动静脉瘘的螺旋CT表现

    肺动静脉瘘是指肺动、静脉的直接沟通,多为先天性血管畸形,本病少见,过去确诊多采用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自螺旋CT问世以来,配合高压注射器的使用,使其非损伤性诊断成为可能.今报告2例,说明其影像学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杨建伟;赵雅萍;许崇永;王培玺;侯开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后纵隔脂肪肉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14岁.发现右上纵隔阴影23天,患者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5次/min,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0 × 109/L,血沉15mm/h,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无异常发现.X线胸部后前立位平片示:右上肺野内中带有一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其内缘与纵隔相连,基底宽紧贴壁层胸膜.

    作者:李秋芬;李志强;有涛;陈巨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子宫双阴道右侧处女膜闭锁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12岁,因月经来潮时下腹疼痛,近1周出现尿痛来院就诊.查体仅下腹部轻度压痛,未做妇检.临床拟诊:(1)痛经;(2)泌尿系感染?超声检查:膀胱充盈下盆腔内探及2个子宫回声,左宫体4.5cm×2.5cm×4.2cm,内膜居中,肌壁回声均匀(图1);右宫体5.0cm×3.2cm×4.8cm,宫腔线分离1.0cm,呈无回声并向下延伸至宫颈、阴道,阴道内见8.9cm×5.3cm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晰,类椭圆形,内见细小光点回声并随体位移动(图2).

    作者:王莎莎;罗国新;吴晓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包虫囊肿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肾包虫囊肿及其破裂感染的CT表现及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本组7例患者均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结果:3例单纯型囊肿,2例表现为肾实质内水样密度的囊性肿物,其边缘光滑:4例多子囊型囊肿,内部含有多个更低密度子囊.2例破裂/感染型,其内外囊分离,1例囊腔内有塌陷折叠并且钙化的内囊膜;另1例囊周水肿并增强.结论:CT对肾包虫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分型以及破裂感染的判断颇为准确,是目前诊断肾包虫囊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莉;洪润环;刘文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肺淋巴瘤的X线与CT诊断

    目的:研究肺淋巴瘤的X线与CT表现,提高对肺淋巴瘤的认识,减少误诊.材料和方法:对23例肺淋巴瘤进行胸部常规CT扫描(15例)及X线检查(13例),全部病例均经各种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为结节型、肺炎型、间质型、肿块型、粟粒型、混合型,其中以混合型常见,占60.9%.16例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CT对病灶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结论: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常见为结节型与肺炎型并存,其次为结节型与间质型并存或肺炎型与间质型并存,常伴支气管气像,有一定特征性.CT优于X线.

    作者:向东;袁书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显像

    异位妊娠声像图及其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收集101例可分四种类型的异位妊娠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赵美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分析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发生机理、好发部位及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共发现脊髓异常MR信号46处,多位于C4-6水平,异常信号T1WI为低信号、等信号或高信号;T2WI为信号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结论:MRI能显示脊髓损伤的范围和病理改变,明确脊髓损伤处有无突出椎间盘的持续性压迫.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秦东京;张培功;房清敏;马爱武;赵明东;孙殿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wing肉瘤X线平片分析

    目的:提高Ewing肉瘤的X线平片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Ewing肉瘤的X线表现.结果:E-wing肉瘤的X线表现在病变部位、骨膜反应、瘤骨、骨硬化及软组织肿块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结论:正确认识Ewing肉瘤的这些特殊征象对提高Ewing肉瘤的正确诊断是有益的.

    作者:谢元忠;吴化民;李长勤;王霞;刘军;崔乐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鼠C6胶质瘤VEGF表达与MRI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C6胶质瘤的病理、VEGF表达的免疫组化及MRI表现,探讨肿瘤侵袭性生长的MRI基础及特点.材料和方法:对40只SD大鼠用立体定向法接种C6胶质瘤细胞,对成功模型进行MR扫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6胶质瘤为实质性肿瘤,早期周围脑组织无明显水肿,晚期水肿明显,瘤体中等增强,病理见瘤组织内有大量新生血管、血窦生成,瘤体周围可见新生的扩大血管腔,肿瘤组织内可见大量VEGF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呈树根样深入周围组织.结论:C6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与VEGF高度表达以及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印弘;李复;高元桂;章翔;高大宽;李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胰腺淋巴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20岁,全身皮肤粘膜进行性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如茶水样,2个月后入院.体检: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心肺及腹部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68u/L,谷草转氨酶54u/L,总胆红素21uL,直接胆红素10.3u/L,转肽酶73u/L,碱磷酶207u/L,白/球蛋白=1.2,白细胞10.5~16.1×109/L.

    作者:夏远舰;陈巨坤;金琼英;李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书《循证医学:临床证据的产生、评价与利用》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支气管腺样囊性癌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37岁.气短7年伴胸闷半年,进行性加重,劳累后明显.无胸痛、咳嗽及咯血.查体:全身浅淋巴腺不肿大,胸、腹部均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片示右肺门区椭圆高密度影,边缘清楚,有浅分叶,密度均匀,上下径大于左右径(图1,2),肺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

    作者:王毅安;王铭朝;赵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8FDG-PET显像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病例70万例以上.自1980年以来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北美地区,1998年统计乳腺癌发病及死亡人数分别为180,300和46,300.尽管近年来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它仍是女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病因.

    作者:张书文;丁勇;田嘉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脾动静脉瘘2例

    脾动脉瘘是导致肝前性门脉高压症原因之一,临床较难诊断本文总结了本院1997~1999年2例超声诊断资料.1病例简介例1女,37岁,因体虚乏力4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健康,无外伤史,查体无异常发现.血红蛋白92g/L,HBsAg(-)、转氨酶27u/L、r-转肽酶18u/L、总蛋白67g/L、白蛋白35g/L.

    作者:王萍;林良颜;张华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14例患者共发现16个病灶,其中股骨10个,胫骨4个,腓骨及桡骨各1个.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坏、层状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结论:X线平片是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基础,结合CT、MRI能够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郑加贺;马洁韬;牛之彬;刘东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