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泽兵;曹骁;杨碧林;王天秉;柴华凤;范平平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超声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践行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2例ERAS理念下PD患者为研究组,采用围术期程序化超声指导术后加速康复步骤的实施;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未接受围术期程序化超声检查的22例ERAS PD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35),虽研究组深部间隙积液引流率高于对照组(P=0.019),但其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再穿刺引流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39,P=0.019);2组住院费用和胸膜腔置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能够很好地指导ERAS步骤的实施,更好地践行多学科协作和ERAS理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作者:陈政;袁方;张振;冯伟;左续珍;孟凡来;韩诗卉;石鑫;赵东波;侍继东;刘伟;林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轴扫及MPR对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CT资料,对比分析CT轴扫图像、MPR图像及CT轴扫联合MPR图像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轴扫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69.8%(30/43),MPR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67.4%(29/43),CT轴扫结合MPR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90.7%(39/43).结论:MSCT对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轴扫与MPR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穿孔部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作者:许泽兵;曹骁;杨碧林;王天秉;柴华凤;范平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比较超声诊断与手术及CTA结果.结果:12例均行超声检查且经CTA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外科手术治疗4例,保守加压治疗6例,超声引导下注入抗凝剂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病变段血管旁见一搏动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周边为薄厚不均的血肿,彩色多普勒超声囊性部分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涡流血流信号,其旁可见一破口与相邻动脉相通,频谱多普勒于动脉破口处测及双期双向血流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且准确率高、无创伤性,是假性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提示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胸部CT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24例,女9例;年龄10~50 d,中位年龄27 d,其中早产儿19例,33例均行胸部CT平扫.结果:33例中32例伴肺炎,17例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血管瘤致气管狭窄.结论:胸部影像特别是CT检查能给临床确定新生儿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失败原因确定提供帮助.
作者:孙利芳;陈志平;时胜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骨病变的种类繁多,鉴别诊断相对复杂,但首要的是区分良恶性.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骨病变的诊断不再局限于X线平片诊断,CT 和MRI 的作用愈加重要. 平片与CT都是用X线成像,两者显示的均为病变密度的改变,前者是重叠图像,后者是断层图像,但两者所显示的征象基本类似,有些征象可相互通用,如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反应、死骨等. MRI在骨关节系统的普遍应用,对检出早期病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MRI非压脂序列对正常骨髓内脂肪信号被病变的替代和压脂序列对病变内水分的增加相当敏感,但其信号改变与平片及 CT 大不相同,如骨质的高密度影在MRI各个序列上均呈低信号,而在X线平片和CT上不能显示的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在MRI压脂序列上则能够清晰显示.之前,有些依靠平片和CT作出正确诊断的患者,术前MRI检查却误诊,如将良性骨肿瘤合并周围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误诊成恶性骨肿瘤,原因就在于对MRI征象的认识不足[1]. 本文对具有良恶性骨肿瘤鉴别意义的征象进行总结,希望能提高影像和临床医师对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陈海松;柳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胰腺浆液性微囊型囊腺瘤(SMCA)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SMCA的病理、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SMCA多表现为多囊分叶状低密度结节或肿块,具有多发囊腔,囊与囊腔之间见纤维分隔,增强扫描后纤维分隔中度强化,低于胰腺组织.病理结果:SMCA在镜下囊壁由扁平或立方上皮组成,瘤体内含纤维分隔,常见纤维瘢痕,纤维分隔及瘢痕纤维内见小血管增生.结论:SMCA的病理特征在影像特征上得到体现,分析影像学特征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作者:吴梦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卵巢囊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胎儿卵巢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及产后序贯超声检查与追访结果.结果:18例均为单胎、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0例,右侧8例;单纯型囊肿14例,复杂型囊肿4例;17例为单一病变,1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引产1例,继续妊娠至分娩17例;出生后手术2例,15例随访至1岁,囊肿均逐渐缩小至消失.结论:胎儿期卵巢囊肿多为一过性囊肿,大多数可自行消退.超声因其安全、简便、准确性高等优势,可作为卵巢囊肿产前发现及产后追踪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侯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裂肌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椎旁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组),男、女各30例,以同期行健康体检、无腰椎间盘突出的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男、女各30例;2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相匹配.应用MRS分析,Image J软件测量2组MRI T2WI上L4~5椎间隙神经根出口水平两侧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横截面积和MRS脂肪峰波峰下面积,并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L4~5水平,多裂肌横截面积及肌肉波谱脂肪峰波峰下面积,男性患者组与男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竖脊肌及腰大肌横截面积,男性患者组与男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多裂肌有不同程度退变,且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相关性,MRI在腰椎椎旁肌形态与功能定量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敏;姜宏宁;元唯安;朱琼;杨玉婵;王国年;黄炎文;詹松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后血管内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方法:选取已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5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通路建立后的血管内径情况.观察并比较通路建立后1周与6个月的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口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差别,并比较血管正常和血管狭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差别.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和6个月的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口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2例中糖尿病10例,血管狭窄8例,血管正常组和血管狭窄组患者的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口内径及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以上相关血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后血管内径的结果可靠,能有效观察血流情况,有利于提高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燕媚;张志尚;王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19例经病理证实的PLB患者.行X线检查8例,CT平扫19例,MRI平扫13例,MRI增强扫描6例.结果:19例中单骨受累16例,多骨受累3例.8例X线检查中,骨质破坏呈溶骨型6例,混合型2例.19例CT检查中,骨质破坏溶骨型16例,混合型3例,其中15例病变周围伴明显软组织肿块.病变在T1WI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中度明显强化.结论:PLB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PLB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金开元;李邦国;罗显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衰)(HFpEF)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探讨T2DM合并HFpEF各证型与心衰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T2DM合并HFpEF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舌苔及脉象等分为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血瘀水停组、血瘀脉络组5组,对各组心脏结构、功能的超声指标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合并HFpEF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血瘀水停证、血瘀脉络证的心功能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血瘀水停组、血瘀脉络组的超声指标左房容积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速度及血浆BNP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瘀脉络组射血功能与其他4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瘀水停组、血瘀脉络组左心形态及功能改变明显,血瘀脉络组可能是T2DM合并HFpEF发展晚期的证型,超声心动图指标有可能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作者:宫玉榕;赵红佳;翁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MRI表现特征.方法:选择36例TBM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MRI表现为单纯性TBM 14例,单纯性结核瘤10例(其中成熟型结核瘤2例,未成熟型结核瘤8例),结核瘤伴脑膜炎12例.结论:MRI增强扫描是TBM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雨琪;邹秋婷;尼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CA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AF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其中10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DSA证实,对比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结果:1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右CAF 8例,左CAF 4例,其中漏入右房2例,漏入右室6例,漏入左房2例,漏入左室1例,漏入肺动脉1例.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内径增大,冠状动脉明显增宽,部分扩张呈瘤样,彩色多普勒超声于瘘入的心腔或肺动脉内探及异常血流束,频谱多普勒于瘘口处录及连续血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CAF的起源、走行及瘘口位置,在CAF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娟;刘杨;李川;王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少见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肿瘤的MRI表现,包括病变好发部位、信号特征、瘤周水肿及增强扫描肿块的强化程度.结果: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1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呈条纹相间的T 1W 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影,增强扫描无强化.婴儿促纤维增生性星形细胞瘤2例,病灶呈囊实性改变,实性部分贴近脑膜,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节细胞瘤1例,位于左侧颞叶,呈囊性改变,囊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囊壁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脑室外神经细胞瘤2例,分别位于松果体区和鞍区,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发病部位和年龄段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肿瘤的重要因素,影像学可发现一些特征性表现以帮助诊断,但终确诊仍依靠病理学.
作者:石敏;朱正红;梁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MRI心肌灌注及电影成像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变组),均行心脏MRI灌注及电影成像.分析左心室室壁运动、心肌灌注首过期和延迟期MRI特征,确定梗死心肌的程度及范围.分析梗死心肌体积与室壁运动、左室功能的相关性.选取2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评价病变组与对照组心脏形态与功能.结果:33例病变组中32例(97.0%)延迟期心肌可见高信号,其中20例(60.6%)首过期灌注减低,12例(36.4%)无灌注减低;1例(3.0%)首过期灌注减低且延迟期无心肌强化.延迟期心肌强化阳性率与首过期灌注减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9,P>0.05).病变组梗死心肌体积平均值为(22.1±12.3)cm3,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8,P<0.05),与左室室壁运动异常、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呈正相关(r=0.76、0.68、0.72,均P<0.05),与每搏输出量无明显相关性(r=0.23,P>0.05).病变组左室长轴径、短轴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较对照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减小(P<0.05).结论:MRI心肌灌注及电影序列可有效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程度和范围,且心肌梗死体积与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功能相关.
作者:吕璐璐;徐鹏;马喜娟;师毅冰;徐凯;胡春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DTI联合检查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前列腺MRI扫描的50例泌尿外科患者,共发现59个结节,其中前列腺癌(PCa)结节20个(PCa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结节39个(BPH组),均行T2WI、DCE及DTI扫描,观察检查结果.结果:PCa组的ADC值显著低于BPH组,各向异性分数值均显著高于BPH组(均P<0.05),2组峰值时间值及曲线斜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I、DCE及两者联合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均>80%,DCE扫描的敏感度较低,3种诊断技术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联合诊断大.结论:DTI与DCE联合检查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群;周秀梅;孙立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特征,以及对孕妇、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判断孕产妇有无胎盘早剥高危因素并进行诊断,高度怀疑此诊断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2组均行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并比较预后.结果:观察组中有胎盘早剥高危因素的例数明显增多,且观察组产检规范占比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超声主要表现为胎盘回声不均和胎盘异常增厚.观察组母儿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安全、方便、快捷,是筛查胎盘早剥和决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前景较广.
作者:易凤连;陈建春;康文慧;聂茹;吴朱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 T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髌软骨早期退变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7503.0 T MRI 8回波SE序列行髌骨轴位T2-Mapping成像.采用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标准对髌软骨进行分级,并与关节镜下所见软骨对照,测量正常组和膝关节骨关节炎(OA)组的髌软骨厚处和病变处的平均T2值.结果:正常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完整、信号均匀,伪彩图呈红色;OA组软骨连续性可,软骨层变薄,局部信号不均匀,伪彩图呈斑片状蓝绿色.早期OA组平均T2值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T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髌软骨早期退变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于秀英;何勇;赵蕾;刘松国;韩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非胃肠道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的CT表现,以提高对非胃肠道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表现为膈下游离气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6例中,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伴脓肿1例,急性胆囊炎伴腹腔脓肿1例,肝脓肿破入腹腔1例,子宫穿孔1例,ERCP失败后急诊胆总管取石术后急性胰腺炎伴胰周脓肿1例,腹腔异物伴感染1例.结论:膈下游离气体不是胃肠道穿孔的特异性CT征象,CT对少见病因引起的膈下游离气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亚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GCT合并ABC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11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扫描,2例行全身骨显像.对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4例中,病灶位于股骨6例,胫骨3例,尺骨3例,腓骨1例,桡骨1例.X线及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密度不均匀,皮质变薄或中断.肿瘤实质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病灶内多伴囊变和液-液平面,病灶周围骨质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呈明显强化.全身骨现象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片状放射性核素浓聚,显影不均匀.结论:GCT合并ABC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X线、全身骨显像检查,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帮助.
作者:张孙一雄;钟文龙;张翔亚;张斌青;郭会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