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群;周秀梅;孙立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特征,以及对孕妇、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判断孕产妇有无胎盘早剥高危因素并进行诊断,高度怀疑此诊断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2组均行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并比较预后.结果:观察组中有胎盘早剥高危因素的例数明显增多,且观察组产检规范占比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超声主要表现为胎盘回声不均和胎盘异常增厚.观察组母儿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安全、方便、快捷,是筛查胎盘早剥和决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前景较广.
作者:易凤连;陈建春;康文慧;聂茹;吴朱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估双源CT低剂量低流率对比剂注射方案结合低电压扫描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收集60例行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采用不同流率的对比剂注射方案:A组3.5 mL/s,B组4.5 mL/s,C组前1/2对比剂采用5.0 mL/s的流率,后1/2对比剂采用3.0 mL/s的流率;3组对比剂用量均为1.0 mL/kg体质量;均采用80 kV的低电压扫描技术,比较3组的基本资料及图像质量.结果: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扫描范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膝以上动脉,3组图像质量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22,P=0.802);对于膝以下动脉,3组图像质量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52,P=0.002).在膝以下动脉显示率方面,A、C组相近,分别为84.00%(168/200)及88.00%(176/200),B组较低,为73.50%(147/200).结论:采用3.5 mL/s低流率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结合80 kV低电压技术,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双源CT下肢动脉图像质量.
作者:温泽迎;王道清;程留慧;郭伟;张保朋;周舟;黄婷婷;王亚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卵巢囊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胎儿卵巢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及产后序贯超声检查与追访结果.结果:18例均为单胎、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0例,右侧8例;单纯型囊肿14例,复杂型囊肿4例;17例为单一病变,1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引产1例,继续妊娠至分娩17例;出生后手术2例,15例随访至1岁,囊肿均逐渐缩小至消失.结论:胎儿期卵巢囊肿多为一过性囊肿,大多数可自行消退.超声因其安全、简便、准确性高等优势,可作为卵巢囊肿产前发现及产后追踪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侯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裂肌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椎旁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组),男、女各30例,以同期行健康体检、无腰椎间盘突出的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男、女各30例;2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相匹配.应用MRS分析,Image J软件测量2组MRI T2WI上L4~5椎间隙神经根出口水平两侧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横截面积和MRS脂肪峰波峰下面积,并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L4~5水平,多裂肌横截面积及肌肉波谱脂肪峰波峰下面积,男性患者组与男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竖脊肌及腰大肌横截面积,男性患者组与男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多裂肌有不同程度退变,且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相关性,MRI在腰椎椎旁肌形态与功能定量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敏;姜宏宁;元唯安;朱琼;杨玉婵;王国年;黄炎文;詹松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水-脂分离Dixon技术对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椎体压缩性骨折接受CT扫描且难以诊断的患者76例.均应用Siemens skyra 3.0 T MRI行常规矢状位T1WI、T2WI、STIR;T1WI Dixon序列获得同相位、反相位、纯水相、纯脂相.根据临床随访或病理结果,76例中良性压缩性骨折43例(良性组),其中3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5例创伤性骨折,3例感染性骨折;恶性压缩性骨折33例(恶性组),其中28例转移性骨折,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计算病变椎体信号强度指数(SIR)及脂肪分数(FF).结果:良性组的FF值显著高于恶性组(P<0.01);良性组的SIR显著低于恶性组(P<0.01).绘制FF及SIR对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FF和SIR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和0.88,佳鉴别阈值分别为12.75%和0.86.结论:3.0 T MRI水-脂分离Dixon技术可定量测定椎体SIR和脂肪含量的变化,对椎体骨折性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樊秋菊;于楠;胡延静;曹媛;于勇;谭辉;王少彧;薛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衰)(HFpEF)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探讨T2DM合并HFpEF各证型与心衰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T2DM合并HFpEF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舌苔及脉象等分为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血瘀水停组、血瘀脉络组5组,对各组心脏结构、功能的超声指标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合并HFpEF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血瘀水停证、血瘀脉络证的心功能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血瘀水停组、血瘀脉络组的超声指标左房容积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速度及血浆BNP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瘀脉络组射血功能与其他4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瘀水停组、血瘀脉络组左心形态及功能改变明显,血瘀脉络组可能是T2DM合并HFpEF发展晚期的证型,超声心动图指标有可能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作者:宫玉榕;赵红佳;翁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比较超声诊断与手术及CTA结果.结果:12例均行超声检查且经CTA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外科手术治疗4例,保守加压治疗6例,超声引导下注入抗凝剂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病变段血管旁见一搏动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周边为薄厚不均的血肿,彩色多普勒超声囊性部分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涡流血流信号,其旁可见一破口与相邻动脉相通,频谱多普勒于动脉破口处测及双期双向血流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且准确率高、无创伤性,是假性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MSCT表现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肿瘤的大径、部位、生长方式、形状、实性成分密度与强化程度,以及Ki-67增殖指数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之间关系.结果:48例中,发生在胃部18例,肠道23例,胃肠道外7例;病理分级:低度危险9例,中度危险7例,高度危险32例.不同危险程度分级肿瘤的发生部位及实性部分强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大径、生长方式、实性成分密度、形态及是否发生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ST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具有密切关系,对GIST的诊断、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婧颖;张渺娜;王新立;闫呈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MRI表现特征.方法:选择36例TBM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MRI表现为单纯性TBM 14例,单纯性结核瘤10例(其中成熟型结核瘤2例,未成熟型结核瘤8例),结核瘤伴脑膜炎12例.结论:MRI增强扫描是TBM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雨琪;邹秋婷;尼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胰腺浆液性微囊型囊腺瘤(SMCA)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SMCA的病理、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SMCA多表现为多囊分叶状低密度结节或肿块,具有多发囊腔,囊与囊腔之间见纤维分隔,增强扫描后纤维分隔中度强化,低于胰腺组织.病理结果:SMCA在镜下囊壁由扁平或立方上皮组成,瘤体内含纤维分隔,常见纤维瘢痕,纤维分隔及瘢痕纤维内见小血管增生.结论:SMCA的病理特征在影像特征上得到体现,分析影像学特征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作者:吴梦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双能量CT(DECT)痛风软件技术(GOUT)为临床医师对痛风进行分期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80例痛风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A组(急性期),B组(间歇期、慢性期),C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根据尿酸盐结晶在足踝部的分布情况分为:踝关节、跗骨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骨关节、肌腱韧带.3组性别及高尿酸痛风患者与非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阳性率,A及B组组内不同部位尿酸盐结晶数目,A、B组组间相同部位尿酸盐晶体数目的差异分析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尿酸盐结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较A组尿酸盐结晶检出率高(P=0.023);A、B组内跖趾关节和趾骨关节分别与踝关节、跗骨关节、跗跖关节、肌腱韧带比较尿酸盐结晶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ECT可发现不同临床分期痛风患者足踝部尿酸盐结晶数目、分布与尿酸值的相关性,能够为痛风确诊和临床分期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杨熙斌;赵慧萍;李伟然;丁楠;郭君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轴扫及MPR对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CT资料,对比分析CT轴扫图像、MPR图像及CT轴扫联合MPR图像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轴扫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69.8%(30/43),MPR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67.4%(29/43),CT轴扫结合MPR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90.7%(39/43).结论:MSCT对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轴扫与MPR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穿孔部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作者:许泽兵;曹骁;杨碧林;王天秉;柴华凤;范平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的影像学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乏血供pNETs.分析肿块的位置、形状、边界,有无钙化、胰胆管扩张、局部侵犯或转移、远端胰尾萎缩,以及强化方式等.结果:15例中中级别pNETs 2例,高级别pNETs 13例,皆为单发;病灶直径2.70~7.40 cm,平均(4.58±1.60)cm;位于胰头5例(33.3%),胰体6例(40.0%),胰尾4例(26.7%);边界清晰8例(53.3%),边界不清7例(46.7%);1例(6.7%)病灶内有钙化;3例(20.0%)胰管扩张;2例(13.3%)胆管扩张;3例(20.0%)可见胰尾萎缩;6例(40.0%)有周围侵犯或远处转移.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增强扫描各期(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病灶的强化程度均低于周围正常胰腺实质,且呈乏血供表现,病灶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延迟期略下降.术前仅3例(20.0%)正确诊断,10例(66.7%)误诊为胰腺癌,2例(13.3%)误诊为囊腺癌.结论:乏血供pNETs虽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但与胰腺癌等有相似之处,鉴别困难.
作者:范蒙;任帅;周建云;王中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常规对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黄灌胃、皮硝腹部外敷治疗.治疗10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胰腺CT密度及CT胰腺外炎症评分(EPIC),以及不同CT坏死分级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1.1%(43/53),显著高于对照组64.2%(34/53)(P<0.05).2组CT密度明显升高,EPIC明显下降,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CT坏死分级的增加,SAP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中CT坏死Ⅳ级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胰腺血循环,减少渗液和胰酶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救治成功率.CT检查、EPIC及CT坏死分级对SAP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轶骏;陈国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超声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践行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2例ERAS理念下PD患者为研究组,采用围术期程序化超声指导术后加速康复步骤的实施;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未接受围术期程序化超声检查的22例ERAS PD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35),虽研究组深部间隙积液引流率高于对照组(P=0.019),但其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再穿刺引流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39,P=0.019);2组住院费用和胸膜腔置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能够很好地指导ERAS步骤的实施,更好地践行多学科协作和ERAS理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作者:陈政;袁方;张振;冯伟;左续珍;孟凡来;韩诗卉;石鑫;赵东波;侍继东;刘伟;林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MRI心肌灌注及电影成像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变组),均行心脏MRI灌注及电影成像.分析左心室室壁运动、心肌灌注首过期和延迟期MRI特征,确定梗死心肌的程度及范围.分析梗死心肌体积与室壁运动、左室功能的相关性.选取2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评价病变组与对照组心脏形态与功能.结果:33例病变组中32例(97.0%)延迟期心肌可见高信号,其中20例(60.6%)首过期灌注减低,12例(36.4%)无灌注减低;1例(3.0%)首过期灌注减低且延迟期无心肌强化.延迟期心肌强化阳性率与首过期灌注减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9,P>0.05).病变组梗死心肌体积平均值为(22.1±12.3)cm3,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8,P<0.05),与左室室壁运动异常、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呈正相关(r=0.76、0.68、0.72,均P<0.05),与每搏输出量无明显相关性(r=0.23,P>0.05).病变组左室长轴径、短轴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较对照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减小(P<0.05).结论:MRI心肌灌注及电影序列可有效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程度和范围,且心肌梗死体积与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功能相关.
作者:吕璐璐;徐鹏;马喜娟;师毅冰;徐凯;胡春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DTI联合检查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前列腺MRI扫描的50例泌尿外科患者,共发现59个结节,其中前列腺癌(PCa)结节20个(PCa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结节39个(BPH组),均行T2WI、DCE及DTI扫描,观察检查结果.结果:PCa组的ADC值显著低于BPH组,各向异性分数值均显著高于BPH组(均P<0.05),2组峰值时间值及曲线斜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I、DCE及两者联合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均>80%,DCE扫描的敏感度较低,3种诊断技术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联合诊断大.结论:DTI与DCE联合检查对前列腺中央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群;周秀梅;孙立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非胃肠道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的CT表现,以提高对非胃肠道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表现为膈下游离气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6例中,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伴脓肿1例,急性胆囊炎伴腹腔脓肿1例,肝脓肿破入腹腔1例,子宫穿孔1例,ERCP失败后急诊胆总管取石术后急性胰腺炎伴胰周脓肿1例,腹腔异物伴感染1例.结论:膈下游离气体不是胃肠道穿孔的特异性CT征象,CT对少见病因引起的膈下游离气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亚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分级影像报告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4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增生23例,术前行MRI(FS-T2WI、DWI及DCE-MRI)检查;将MRI分级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多模态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分级诊断标准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可达100.0%、82.6%、93.2%、87.5%及10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64.结论:MRI分级诊断标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道清;陈丽烟;刘耀;陈钦;李晓卿;李华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应用MRI测量并分析膝关节低应力下股骨滑车角、髌骨偏移指数的特点.方法:收集行膝关节MRI检查的正常志愿者27例(共54个膝关节)及髌骨不稳患者15例(共18个膝关节)的资料.测量并记录股骨滑车角、髌骨偏移指数等数据.结果:正常志愿者股骨滑车角、髌骨偏移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45.69±2.63)°、(55.69±5.90)%,且左、右膝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髌骨不稳患者股骨滑车角、髌骨偏移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59.44±5.52)°、(89.56±2.53)%,与正常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5例髌骨不稳患者中11例(73.3%)为女性,4例(26.7%)为男性.结论:女性股骨滑车角、髌骨偏移指数较男性大.髌骨不稳患者的股骨滑车角、髌骨偏移指数较正常志愿者大,且女性患病率较男性高.
作者:郭家川;刘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