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胡慧;徐玉兰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72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3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1)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的角色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GQOL-74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10种牙膏和6种牙膏抑菌剂的抑菌效果.方法 以大肠埃希菌、耐氨苄青霉素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为测试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抑菌效果,以抑菌圈的直径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9种牙膏对大肠埃希菌无抑制作用.1种牙膏(含三氯生)对4种菌株均有抑菌作用,而且对4种菌株的抑菌圈都是大的.6种牙膏抑菌剂中只有三氯生和度米芬对4种菌株均有抑制作用,但度米芬的抑菌圈远小于三氯生的抑菌圈.结论 三氯生是目前较好的牙膏抑菌剂,应加强安全高效牙膏抑菌剂的研发.
作者:刘淑萍;金波;李桢;李培;蒲锗遐;潘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灾害脆弱性研究(hazard vulnerability analysisi,HVA)在医院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评估团队,选取调查对象、危害种类及其来源,对风险进行评估打分并计算相对风险值.结果 医院面临危险事件的前5位风险排序依次为医疗风险差错事故(36.09%)、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66%)、火灾(31.36%)、破坏性地震(31.27%)、信息系统瘫痪(31.11%).结论 HVA对找出潜在危害、完善预案、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作者:钟渠;郑桃晓;蒋涛;任雪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患脑血管病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从病因上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患脑血管病的社区老年居民128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社区非脑血管病的老年居民194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其基本情况和可能导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居民患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吸烟,其比值比(OR)和95%的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7.271 (4.448~11.547)、3.194 (1.974~7.167)、5.683 (2.935~9.752)、1.859 (0.858~4.425).结论 社区老年居民患脑血管病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干预是消灭脑血管病的根本措施.
作者:王恩任;杨晓虹;冷言冰;陈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NSICU呼吸道阴沟肠杆菌疑似感染暴发的原因,总结防控的有效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NSICU2013年7月一起阴沟肠杆菌疑似感染暴发流行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微生物学检测,明确诊断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淡漠,手卫生依从性差;病房内环境、仪器设备清洁和消毒监管不力是引起此次呼吸道阴沟肠杆菌疑似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 通过严格隔离患者,加强全员执行洗手的依从性和规范性教育,加强对病房环境、仪器设备、医护人员、护工、保洁人员及探视者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信息沟通等干预措施,切断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可控制医院阴沟肠杆菌感染暴发.
作者:蒋玲俐;宋敏;喻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联合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和单用硫辛酸治疗(对照组).分别应用硫辛酸注射液6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0.5g,3次/d)治疗3 w及单用硫辛酸注射液6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治疗3 w.主要终点指标为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次要终点指标神经症状TCSS评分.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统计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1)两组治疗3 w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2)治疗3 w后,治疗组T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比单一使用硫辛酸治疗临床效果好.
作者:吴艳;喻荷淋;曾绍凡;李钰艳;蒋莉;陈诚;刘阳;朱晓荣;秦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联合口服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8月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的23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的相关信息,所有患者均应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调强放射治疗,同步给予替莫唑胺胶囊化疗,其中13例继续服用替莫唑胺胶囊辅助化疗6个周期,5例辅助化疗>6个周期,5例仅同步放化疗未辅助化疗.23例平均随访14个月,对治疗的疗效、不同影响因素与恶性胶质瘤预后的影响和治疗的相关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2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为8.6个月,其中KPS评分较高(>80)患者的PFS明显延长;辅助化疗≥6个周期患者的PFS和OS明显延长;手术至放疗时间<4个周期患者的OS明显延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Ⅲ~Ⅳ级毒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 应用螺旋断层放疗技术同步放化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徐莹;郭占文;柳云恩;阎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 H-MRS)变化与临床评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其评价急性脑梗死疗效的价值.方法 分析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均给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1H-MRS的检查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1 H-MRS图像特征及代谢产物变化,并分析代谢产物变化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患者治疗后的N-乙酰天门氡氨酸(NAA)/血肌酐(Cr)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后的乳酸(Lac)/Cr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值与Lac差值呈正相关,与NAA差值呈负相关.结论 1H-MRS与临床评分呈一致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判断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李曦欧;曾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以脱髓鞘病变为共有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76例及正常对照者27例,以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并同时测定脑脊液葡萄糖、脑脊液乳酸、脑脊液蛋白及脑脊液白蛋白水平,对比不同分组方式下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正常对照组间及不同类型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组间脑脊液Cystatin C表达水平的差异;对脑脊液Cystatin C判断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神经系统脱髓鞘改变者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为(3.80±1.29)mg/L,较正常对照组(5.36±1.07)mg/L下降,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均<0.05);观测组间比较P>0.05.组间脑脊液Cystatin C单因素ANOVA结果表明各病理分组中该标志物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图表明,AUC=83.0%,95%CI AUC=75.2%~90.9%,佳诊断阈值为4.37 mg/L;该水平时敏感度为72.4%,特异度为88.9%.结论 脑脊液Cystatin C在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低水平表达,ROC曲线分析表明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低于4.37mg/L对脱髓鞘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判断效能,该标志物在以脱髓鞘病变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但尚需结合其他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王家驷;王廷杰;孙良丽;赵雪;舒仁明;黄华;邹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一种蚊媒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带.近几十年DF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统计资料[1]显示,全世界40%以上的人口(约25亿)面临感染DF及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即重症DF)的危险,每年约有5 000万~1亿新发DF感染病例.2013年全球DF发病估计值达到9 600万例,较2012年增长了3倍[2].因此,该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已然成为一个主要国际公共卫生关切问题.本文主要就DF的流行概况、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曾子倩;朱彦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尝试一种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简便可行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0月~2014年4月医治的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一期行关节融合术的病例资料,其中女3例,年龄分别为61、62、70岁,男1例71岁.4例患者均确诊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2例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为大肠杆菌感染,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入院后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1~2 w,并行膝关节融合术.手术采用原切口,取出假体,彻底冲洗,将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融入膝关节屈曲10°、外翻5°,1例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3例采用髌前(皮肤外)锁定钢板固定.一期缝合皮肤或肌瓣转移二期游离植皮.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术前、术后共4~6 w).结果 4例患者随访6月~5年,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查CRP、WBC、USR均正常,膝关节在5~8月一期融合,手术肢体平均短缩4.5 cm,患者跛行,无疼痛,能够室内日常生活.结论 一期关节融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安全、简便、效果可靠,适于伸膝装置受损、皮肤缺损较大、对肢体功能要求不高、全身情况差以及经济困难患者,但会遗留较大残疾.
作者:蒋涛;贺军;林杨景;向登;刘金望;赵文;林炎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门诊睑袋整形术的延续护理方法,总结其对睑袋整形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2013年接受皮肤入路睑袋整形术受术者161例的临床资料,将2012年仅给予常规门诊手术术前教育的78例睑袋整形受术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在常规术前教育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的83例受术者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受术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和满意人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非常满意和满意的评分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延续护理是提高门诊睑袋整形术后满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茂玉;熊艳;刘唯;刘婕;高锦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梯度压力袜在预防颅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186例颅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试验组除给予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外,于术后6h使用梯度压力袜;对照组只给予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均于术后第4天常规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2例患者发生了下肢DVT,发生率为2.1%,对照组9例发生了下肢DVT,发生率为9.7%;试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梯度压力袜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颅脑手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
作者:崔文耀;陈茂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胸腹部、四肢创伤皮肤缺损患者治疗中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 共34例胸腹部或/和四肢创面患者,随机分为VSD治疗的患者18例(VSD组),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16例(对照组),两组均辅助清创、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VSD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VSD治疗技术较传统方法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临床安全有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欣;朱滨;刘宁;张晓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自2013年12月23日非洲发现首例埃博拉病例以来,埃博拉疫情席卷西非5国(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成为有史以来严重的埃博拉疫情.目前已有超过2 800人罹难,而且埃博拉疫情有逐渐失控的态势[1].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发出警告,同时呼吁全球各国积极参与应对疫情[2].我国虽然与非洲相距遥远,但仍存在埃博拉疫情暴发的风险.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开展相关应对工作,包括完善疫情报告系统、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开展应急与防疫人员培训等[3,4].为提高科学防控水平,加强风险交流,现就埃博拉出血热流行情况及应对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朱彦锋;曾子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比使用巯基乙酸酯(Th)培养基及增菌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球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探索应用Th培养基对培养结果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可行性,并评价临床所用消毒剂对眼部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将白内障患者术前3个时期的球结膜囊分泌物分别同时接种于临床常规应用培养基及Th培养基中,在同等细菌培养条件下,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及细菌鉴定.结果 入院时、消毒前(滴加替沙星滴眼液)及消毒后(5%聚维酮碘消毒)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79.4%、41.6%和3.3%,培养阳性率明显逐渐降低.增菌液培养出的细菌种类为9种,检出菌株的阳性率为56.3%,而Th培养基培养出细菌16种,阳性率为100%.结论 临床应用Th培养基代替常规的增菌液,可增强细菌尤其是厌氧菌检出的阳性率.临床眼科所用的消毒剂5%聚维酮碘,对眼部细菌的杀灭效果显著,符合手术要求.
作者:杨莉莉;彭溪;邓瑛;刘敏;杨菊艳;张峻梅;冯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黄色的多酚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研究[1]证明姜黄素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显著减少肿瘤数目、缩小瘤体体积,因此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已将姜黄素列为第三代癌化学预防药物,许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但是,由于姜黄素的半衰期较短,难溶于水中,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易水解,这些特性均导致口服姜黄素后,生物利用度低,进而阻碍其在医药中的运用[2].为克服以上不利因素,在新型制剂技术帮助下已经发现了某些方法可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构建纳米粒或亚纳米粒释药系统;构建固体分散体释药系统;构建乳剂释药系统;构建脂质体释药系统等.本文综述了以上制剂方法在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毛华;许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建立重组幽门螺杆菌多靶点疫苗工程菌(BIB)的高密度发酵及其蛋白纯化工艺.方法 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放大工艺至50 L发酵罐中,对影响目的蛋白收率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工作种子接种量、诱导剂浓度、诱导起始时间、诱导持续时间及诱导剂添加方式等进行优化验证;并利用rBIB蛋白高等电点特性(pI=9.05),在pH 7.0~7.5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目的蛋白带正电荷,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对阳离子交换层析填料及纯化缓冲液的pH进行优化.结果 经高密度发酵后BIB菌体产量为70 g/L,蛋白表达量为32%;rBIB蛋白经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其纯度为91.8%.结论 该工艺的初步建立为深入研究rBIB蛋白性质及其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潘兴;王保宁;杨靖;李健春;祝捷;周永君;王红仁;李明远;李婉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医学生的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感恩量表GQ-6、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编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对370名成都地区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在GQ-6和GWB上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并检验其在不同因素上的差异性水平.结果 成都地区医学生感恩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成都地区医学生感恩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感恩水平要高于男生.结论 成都地区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对感恩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惠;周燕;戴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及临床应用适应症.方法 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给予低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L),对照组给予常规钙透液(钙离子浓度为1.5 mmol/L),疗程6个月,观察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血清钙、钙磷乘积降低,iPT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为(2.96±0.61)mg/L;对照组hsCRP为(6.56±0.91)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钙透析液能降低血清高钙负荷,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具有更好的达标率,适用于iPTH正常或偏低而透析前无严重低钙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
作者:牟爱华;赵建明;庞玉洪;张小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