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色法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学探讨

周茂华;王丁;张建军;李珩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在PMA、iono-mycin和BFA存在的条件下在体外短期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再用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测定,并对分析方法中的一些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刺激剂的刺激时间和不同的固定穿透剂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但在佳条件下,该方法的实验内变异比较小,平均CV在8%左右;实验间的变异稍大,平均CV在20%左右.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是单细胞水平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理想方法,联用IFN-γ/IL-4/CD8/CD3四色荧光标记,可以在一支检测管中同时了解T细胞亚群中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②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分析时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测定条件.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自从1984年Gleiter等首次用惰性气体蒸发原位加热成功制备具有清洁表面的纳米材料以来,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作者:屈文涛;任延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检测组织相容性抗原与肝病的相关性

    应用PAP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各类乙肝患者的Mon、B、CD3+、CD4+、CD8+细胞表面HLA-DR、DQ抗原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类乙肝患者DR+Mon,DR+B及DQ+Mon、DQ+B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慢活肝、重症肝炎及肝硬化降低显著(P<0.001);DR+CD3、DQ+CD3百分率增高,以慢活肝、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增高明显(P<0.001);DR+CD4、DQ+CD4百分率下降,DR+CD8、DQ+CD8百分率增高,以慢活肝、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增高明显(P<0.001).证明这些基因产物,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免疫应答及调节上起着关键性作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田涛;刘振社;李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DNA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DNA芯片(DNA thip),又称基因芯片(gene thip),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生物技术产物,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重要进展.该技术是把DNA阵列置于一块面积很小的基板(硅片、玻片或尼龙膜)上而组成一个高密、二维的阵列,用标记的探针测定互补结合的情况,可以一次性对大量的DNA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具有高度的并行性、多样性、微型性和自动化的优点[1].

    作者:刘建新;王小亚;陈名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清IL-6、TNFα、sICAM-1与肝细胞损伤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了解HBV感染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J,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硬化、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chronicasymptomatic HBsAg carriers,AsC)和正常人血清sICAM-1、TNFα、IL-6的水平;并比较血清ALT变化.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肝硬化病人血清sICAM-1、TNFα、IL-6水平升高,并与ALT升高成正比,而正常人和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表现正常.结论 sICAM-1、TNFα、IL-6与HBV感染的肝细胞损伤相关.

    作者:刘琳;严新民;华映昆;高建梅;张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集145例健康受试者静脉血2ml,注入EDTA-K2真空抗凝管中,用日本Sysmex公司SE-9000/RAM-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采血后4,8,24h进行检测.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多数血细胞参数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量在4h内检测完毕,如遇特殊原因,将标本放置于4℃条件下保存时,放置时间也不宜过长.

    作者:李筱梅;李承文;付津;张杰;王雁;程志忠;王芳;付秋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评价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方法研制高营养快速细菌培养基,并将其应用于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再利用实验,分析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和检出菌的种类.结果经32例全自动血培养再利用实验,平均阳性检出时间在再利用血培养瓶与仪器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608例再利用血培养分离到78株细菌,阳性率12.9%,24 h内检出的阳性占64.1%,48 h内检出的阳性占87.2%,72 h内检出的阳性占96.2%.结论临床应用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污染机会,结果快速、准确.

    作者:刘慧敏;张淑琴;郑晓丽;黄振英;阚耀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细胞角蛋白-20基因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结果大肠癌细胞株CK-20mRNA阳性;前列腺癌、肾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株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未见CK-20mRNA的表达.5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25例CK-20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9.0%.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为:A期14.3%(1/7)、B期25.0%(3/12)、C期55.0%(11/20)、D期83.3%(10/12);其中C、D期与A、B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K-20mRNA可以作为对大肠癌血行转移进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能监测大肠癌的疗效.

    作者:冯强;李毅;刘树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强生750生化分析仪干片规范管理与检验质量

    目的加强干片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强生750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 对21项生化项目干片试剂规范管理前后的偏差、变异度、室间质评成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片试剂规范管理后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规范管理前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为了提高强生750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强调对生化分析仪试剂、标准、质控品进行配套使用的同时,干片试剂的规范管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作者:蒋宏君;刘琳;王凡;杨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免疫金标法粪便潜血试验的质量控制

    目的:对免疫金标法粪便潜血试验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灵敏度试验及不同的采样量探讨对潜血试验结果影响的原因.结果免疫金标法潜血试验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假阴性结果的产生.结论试纸条的质量,标本的采样量及稀释液用量的严格控制是潜血试验质量控制的关键.

    作者:惠凌云;王刚;王凌;袁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湿片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技术改良

    真菌学的检验常有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直接镜检方法简便,可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在临床中使用为广泛.我们在2002年全厂女职工妇科体检中,对湿片法镜检真菌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即滴加1.79 mol/L KOH溶液,提高了阳性率.

    作者:张建萍;苏霞;周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AFT-TCO2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国产深圳康立AFT-TCO2分析仪的使用,克服了过去滴定法中0.01 mol/L氢氧化钠不稳定和操作者观察终点不统一等原因产生的误差[1],使急诊肾功中TCO2的测定更简便、更快捷、更准确可靠.现将我科经两年左右使用该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和使用应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吕鸿瑞;张清禄;田武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OULTER Ac.T diff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旗标及其处理

    COULTER Ac.T diff血细胞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机器性能稳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用血量少、故障率低、易于保养维护,是较为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我科于2000年10月引进一台,经总结把使用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旗标及其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强;王福党;赵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溶血标本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前医院常用凝血筛选的试验有:出血时间(BT)、PLT、APTT、TP测定[1].

    作者:庄文芳;孙晨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警惕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AST的漏报警现象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常用仪器,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仪器均设定一些参数,对标本测定结果怀疑为异常时,出现一些报警提示符号,要求操作者对标本进行复查.

    作者:刘素兰;蒋兴亮;霍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LPS直接诱导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κB调控机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LPS的直接诱导作用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κB(NF-κB)的调控机理.方法以100ng/ml LPS刺激PMVEC 0,0.5,1,2,4,6,8 h或1,10,100ng/mlLPS刺激1h或6h为检测时相点,ELISA、原位杂交试验分别检测的培养液上清中分泌的IL-8及PMVEC内IL-8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检测NF-κB的活化;并观察NF-κB活化抑制对IL-8表达的影响.结果 LPS能显著促进PMVEC表达IL-8,包括促进IL-8mRNA的表达及IL8的分泌,在时间上mRNA的表达先于IL-8分泌;且LPS的直接诱导能迅速活化NF-κB,1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PDTC能显著抑制NF-κB的活化及IL-8的表达(P<0.01).结论表明细菌致病因子LPS的直接诱导确能通过促进NF-κB的活化,从而启动IL-8的高效表达和分泌,为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的迁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导致肺损伤.

    作者:冯国基;顾大勇;陈莉;马布仁;杨季云;曾祥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微量白蛋白定性法的初步探讨

    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量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3].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方法早期通常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现各种免疫比浊法已在生化分析仪上有了较广泛的应用[4].

    作者:刘福成;沈瑛;李学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优化组合模式初探

    在使用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中,笔者探索出一种优化组合模式,使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完美结合,使运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简介如下:

    作者:谭明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角蛋白抗体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AKA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Array-36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RF定量及IFA方法检测AKA,通过对43例确诊的RA且RF为阴性的患者(20IU/ml)进行AKA检测;其它风湿性疾病3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25例,健康成人48例进行AKA检测.结果 AKA在RF阴性的RA组阳性率为30.2%,其它风湿性疾病组为3.3%,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零.结论 AKA对RA患者的诊断可弥补RF的不足,特别是对RF阴性的RA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刘小玲;白惠霞;付天翔;齐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适用于BeCkman CX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试剂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研制适用于Beckman CX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试剂的配置方法.方法 1对不同组成成分的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的动力学研究.2对自配试剂与Beckman公司生产的总蛋白试剂进行方法学评价和比较.结果 1随酒石酸钾钠浓度增加反应速度加快,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增加.2随NaOH浓度增加反应速度先随之增加而后随之减低呈一个山峰状曲线.3将自配与进口试剂进行方法学评价比较,回收率分别为100.7%和99.2%;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78%和0.77%;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85%和3.00%;临床对照154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1.67,P>0.05).结论自制的适用于Beckman CX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试剂完全可以取代同类进口产品.

    作者:雷光星;谷秀娟;王兴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原液中残余乙醇含量

    目的测定人血白蛋白原液中残余乙醇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正丁醇为内标,采用毛细管柱,以酸改性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柱温70℃,维持2 min,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结果 4批人血白蛋白原液中的残余乙醇含量均低于标准限量(0.03%).结论经方法学试验验证,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人血白蛋白等原液中残余乙醇量的测定.

    作者:董丹红;潘贻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