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光华;祁宏英;周红利
我们使用TOSHI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的过程中,发现总胆固醇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有携带污染,当改变测定项目的分析顺序,可有效地避免总固醇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的携带污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来新;张团结;刘玉霞;刘子英;孙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网织红细胞计数在血液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传统的计数方法有着一些小的缺陷,所以结果常常有着较大的误差.笔者在玻片法的基础上将染色液烘干形成干粉状,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稳定的干粉染色法,我科自1999年以来一直采用此法,较大地提高了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测的准确性,收效甚好.
作者:李红军;袁运菊;陈建娜;邬爱玲;李园;陈家芬;汪华;汪亚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TRITURUS(俗称变色龙)系瑞士Bio-Asia公司产品,该仪器具有完成所有ELISA板测试步骤的功能,其开放式全自动酶免系统,可以连续进行ELISA板块的测试,具有良好的反应体系的均匀性和测试的灵敏性.作者通过一年多的实际操作,现将仪器常见故障处置方法及维护体会作一小结,介绍如下:
作者:吴祥;林佩佩;杜笑雅;黄学忠;林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金标免疫斑点系列检测试剂,以其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特异性高、结果直观可靠,不需配套仪器设备,而在实验室检测各种病原体感染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基层医院检验科运用更加广泛,但其待测血液离心血清中混有的纤维蛋白、高脂类、高胆红素、溶血标本,以及妇科白带标本洗涤液中的脓细胞、上皮细胞、病原微生物等杂物,使加入观察窗口的标本不易吸入,胶体金与纤维蛋白等粘着,致使胶体金反应斑点破碎,窗口背景模糊,检测结果不易观察,导致实验失败.现介绍一种简易标本滤过法,加强金标免疫反应斑点的观察效果,供同行参考.
作者:赵国武;黄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L-10对培养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PBMC,以细胞贴壁法分离得单核细胞.在RPMI 1640培养液中加入rhGM-CSF和rhIL-4诱生树突状细胞(DC),分别在培养第8,第13 d时加入0,12.5,25,50,100 ng/ml浓度梯度的IL-10.作用2 d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DC表型.结果IL-10对成熟DC的表型表达无影响;IL-10抑制未成熟DC的共刺激分子CD 86和DC成熟特异标志CDla,CD83的表达,对CD 80的表达没有影响;对未成熟DC的Ⅱ类抗原HLA-DR的表达率无影响,但使其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降低;IL-10能使未成熟的DC向耐受原性抗原提呈细胞(APC)转化.结论为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良华;熊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清洗剂是仪器清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仪器的管道和反应杯的清洗以及防止样本间的交叉污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价格昂贵,耗量大,给一般基层医院的经济带来负担,我们使用一种自配的清洗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其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海彦;李寿山;张会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科使用Labsystems-Wellwash870型洗板机近三年,该仪器操作简单且具备自我诊断功能,但若使用时间过长,保养不善,则可能出现故障,影响工作.现将其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学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50)能快速定量分析尿内各种有形成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黏液丝会干扰管型检测结果,为此,对黏液丝干扰情况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和试剂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日本Sysmex公司产品).
作者:马慧英;扎洛;马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前血站引进的全自动检验仪器,有的仪器绘出的质控图比较全面,有的仪器虽绘出质控图,但警告线和失控线没绘出[1,2],还有的仪器本身就不能绘制质控图,这就给分析室内质控工作带来不便,若采用手工制表,工作繁琐,因此笔者采用Excel绘制室内质控图的警告线和失控线,可克制上述不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胜;刘玉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CA、IAA、GAD-Ab、IA-2-Ab对糖尿病患者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55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4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3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ICA、IAA、GAD-Ab、IA-2抗体.结果1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组ICA的阳性率分别为36.8%和11.4%,IAA的阳性率分别为23.2%和16.0%,GAD-Ab的阳性率分别为58.7%和16.0%,IA-2-Ab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6.8%.结论ICA、IAA、GAD-Ab、IA-2抗体对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联合测定以上抗体能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
作者:余振东;吴波;李卫宁;孙春明;陈宏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BECKMAN CX7由CX3和CX4两部分组成,其检测项目包括普通生化,电解质,急诊项目,特定蛋白,药物和毒品检测.每小时可提供近900个测定结果.现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信息的说明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以示同道参考.
作者:谢万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阴道感染是女性常见病之一,其致病原种类及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肖都好等报道,分别对广州1996年30 077名和2000年28 257名妇女进行常见病普查,发现阴道炎、宫颈炎所占比例较大,且2000年与1996年对比分析细菌性阴道病呈上升趋势[1].
作者:朱瑞建;潘岩享;吕时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机体在正常和带瘤情况下免疫功能状态,动态了解手术切除肿瘤后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两方面的变化,并探讨肿瘤患者术后感染与其机体细胞免疫水平改变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用3H-TdR渗入法和单个核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8例胃癌患者Ts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手术切除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了对比.结果胃癌患者无论手术前、后Ts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胃癌患者本身在手术切除肿瘤前、后Ts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Ts功能与CD3、CD8呈正相关(P<0.05),与CD4、CD4/CD8呈直线负相关(P<0.001);胃癌患者术前CD3、CD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CD8略有增加,但不明显(P<0.05),而CD4/CD8明显降低(P<0.001);肿瘤切除后CD3稍有增加(P>0.05),CD4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6~8 d为低值,CD8则轻度增高,CD4/CD8先降后升,这些变化均在术后9~12 d恢复到术前水平,并逐步接近正常水平.TH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术后2~3 d,CD4下降病人的感染率为43.5%,TH增高病人的感染率为13.3%.结论胃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并随病情发展逐步减低.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但同时手术创伤亦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s功能的检测,对于辅助诊断、病情监测、预测术后感染、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等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伶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8项生化指标诊断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界线及其应用,调查在肿瘤与非肿瘤中的差别.方法检查60份胸水、36份腹水各7项生化项目,其中一项不同.研究与应用不同于血清的一套鉴别界线.结果(1)按照统计学t检验评价:①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胸水中总胆固醇2.49/1.15 mmol/L、总蛋白45.56/20.48 g/L两项有显著差别(P<0.001).②鉴别肿瘤:胸水中氯化物、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谷氨酰转肽酶、谷草转氨酶,五项有显著差别(P<0.005~0.05);腹水以总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谷草转氨酶,三项有显著差别(P<0.01~0.05).(2)按照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评价:①鉴别渗出液界线,胸水以总蛋白30.0 g/L、总胆固醇1.55 mmol/L好.②鉴别肿瘤胸水以谷草转氨酶>27 U/L、总胆固醇>1.55 mmol/L、谷氨酰转肽酶>27 U/L;腹水以碱性磷酸酶>45 U/L、乳酸脱氢酶>130 U/L、总蛋白>20.0 g/L较好.结论总蛋白、总胆固醇、GGT、LD、AST、ALP,在区别渗出液与监视肿瘤中有不可否认的价值.
作者:胡望平;胡盈莹;李新文;陈建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岛津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自动化程度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我们在五年多的使用中效果良好,仅出现过二次大的机械故障.现将一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韩文君;陈海城;张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准确、灵敏、特异、微量的茜素红S(ARS)光度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方法建立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的茜素红S法适条件并进行方法学系列评价实验.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0~75 g/L,手工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1%,3.4%;回收率97.2%~102.0%.自动分析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9%,2.5%;回收率97.7%~103.2%.与BCG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1 3,相关方程Y=0.978 3X+2.043.γ-球蛋白、胃蛋白酶、溶茵酶、胰蛋白酶对测定基本无干扰.血清甘油三酯浓度3.0 mmol/L以下,血红蛋白浓度2.5 g/L以下,胆红素浓度342μmol/L以下对测定无影响.结论茜素红S测定白蛋白方法血清微量,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手工和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作者:金月玲;胡云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筛选杂合性突变克隆的方法.方法采用加热裂解,直接PcR扩增插入目的片段,并与常规酶切法相比较.结果加热裂解,直接PCR扩增是一种快速、简便、行之有效的筛选鉴定方法,可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作者:黎仕强;张清炯;肖学珊;贾小云;郭向明;申煌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HEP-2细胞、鼠胃和鼠肾组织为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1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作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检测.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18.8%,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4.19,P<0.05).自身抗体以低滴度为主,多见于抗平滑肌抗体和抗核抗体.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观察其自身抗体的滴度与类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瀑;康红;宗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肝移植是一个创伤性较大、操作复杂且要求极高的外科手术.由于肝脏本身病变所致的凝血功能紊乱能否得到正确纠正,除供肝的质量外,其常常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本例通过各种成分血的合理使用,使凝血功能得以纠正,为移植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为肝移植手术的成分输血积累经验.
作者:谭成孝;梁安勤;陈月宽;张绍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特性为多克隆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激活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其发病涉及遗传背景、内分泌、药物等诸多因素.SLE免疫调节异常日益受到关注,免疫系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靳淑玲;罗继征;王北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