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饶国洲;李晓红;李昂;牛洁;周玉宝

关键词: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组化, RT-PCR
摘要: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成骨细胞的潜能.方法 采用Perco Ⅱ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细胞法对MSCs进行分离培养,并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在诱导剂诱导作用下,通过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CD44,CD54表型,钙钴法检测ALP活性,Von-Kossa法矿化结节染色,RT-PCR扩增成骨细胞中CBFA Ⅰ基因表达.结果 采用Perco Ⅱ分离的MSCs,CD44,CD54表达阳性,经诱导后细胞出现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学特征,ALP合成增多,活性增加,Von-Kossa法矿化结节染色阳性,RT-PCR扩增出165bp CBFA Ⅰ基因转录片段.结论 体外分离纯化培养的MSCs经成骨诱导剂诱导后能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增殖.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用末梢血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又占较高的比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以前多采用金标法或酶法,用血量较大,不易采用末梢血,由于这些国产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多无生产许可证而被禁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被动凝集法试剂盒,由于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有证而被较多采用,该法用血量少,仅需血清25 μl,故笔者采用末梢血检测,给静脉采血困难的儿童及婴幼儿带来了方便,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oulter.GenS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与排除

    GenS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机通过VCS技术对白细胞分类,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速度快等特点.本文就该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在工作中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作一介绍,供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参考.

    作者:陆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浓度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ys C,同时检测ALT,AST,TBIL,GGT,PT(INR).结果 肝病组患者血清中Cys C浓度高于对照组,其中乙肝、肝硬化、肝癌组分别为0.97±0.21,1.32±0.21,1.29±0.21 mg/L,与对照组(0.72±0.16 mg/L)相比差异非常显著.Cys C在肝病中升高的阳性率要高于其它常用肝功能生化指标.结论 血清Cys C浓度在肝脏疾病中显著升高,且阳性率要高于其它常用肝功能生化指标.

    作者:林炜炜;徐晓萍;于嘉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看检验报告单时要注意多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多种生活、生理因素都可以引起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方面的复杂变化(这些变化并非原发病所致),从而影响临床检验结果;还有一些药物由于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与检验试剂起反应,从而干扰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或其它一些无法解释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会使临床医师诊断出现困难,贻误病人的诊治时机;病人看了检验结果也会产生不必要的担心.为了不使临床医生或病人对检验结果产生误解,就要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解,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作者:高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LA分型B位点常见的模棱两可样本的分析及解决策略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要求供者和受者HLA抗原大程度的匹配,由于HLA的高度复杂性、多态性和多样性等遗传特点[1],尽管方法和试剂不断改进,在进行常规的HLA分型中除了会得到中分辨甚至高分辨的结果,还常常会得到很多种组合结果.这样以来虽然可能的结果都会被报告,但模棱两可的样本大大增加了,造成一些样本无法确认结果.常见的情况是两组以上的基因型组合得到的基因型和血清学特异性结果不一致,尤其是B位点.HLA-B是具有多态性的位点,也是出现模棱两可或难以判定的结果多的位点,下面是笔者在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捐献者样本的日常分型中对668例HLA-B位点的模棱两可样本的分析和处理对策.

    作者:刘孟黎;刘晟;张艳;沈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动化微量板法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研究

    目的 利用自动化设备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的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RBC-Iab)筛选方法.方法 采用微量板聚凝胺三步法试验(TSPT)、菠萝酶法、抗人球蛋白法(AGT)及经典试管TSPT,平行检测一批Rh等抗体效价,选出佳的筛查方法,并观察抗凝剂、溶血、脂血对实验的影响.结果 在上述四种方法中,以微量板TSPT作为筛检佳,对14 210名献血者进行了RBC-Iab筛查,发现40例阳性,多为抗-Mur 15例.结论 微量板TSPT筛查献血者RBC-Iab,操作简便迅速,敏感性高,可在自动化加样仪中使用,并能与酶标仪和计算机相结合,尤其适合大批标本筛查.

    作者:孙爱农;黄丽雅;许惠根;冯志广;廖艳婷;何锐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液分析方法的过程能力与性能及其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临床血液常用指标的过程能力与性能,为血液指标检测方法过程能力与性能的改进以及不同项目质控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液质控经济成本.方法 运用两个水平的未定值全血质控品检测8个常用血液指标,依据美国CLIA'88的PT质量要求确定备血液指标的Tea,计算常用血液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指标,同时作过程能力分析图,6σ水平方法决定图,功效函数图及OPSpecs图.结果 通过血液指标过程能力与性能的研究获得了常用血液指标的过程能力与性能指数,建立了合适的血液指标检测方法的质控方法;通过查找并解决一些过程能力与性能不恰当的方法的原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各血液项目检测方法的过程能力,达到既保证质量又降低质控成本的目的.结论 临床血液常用指标过程能力与性能的研究是其过程能力与性能改进及质量控制方案设计的基础,其方法适用于所有临床实验室定量指标的过程研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永富;刘春霞;曹兴建;陶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密度计在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血液制品蛋白质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多批蛋白质含量与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函数曲线,用密度计检测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并对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利用密度计连续测定人血清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各15批样品,与钒氏定氮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离散性小,重复性好,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人血清蛋白测定的t=1.066,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t=1.789,P>0.05,其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快速准确,适合对血液制品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快速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东;张金;何彦林;张安山;张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降低雅培AXSYM运行成本的几种方法

    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通过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RATA)及辐射能衰减分析法(REA)等四种方法对多种人体指标进行检测,可对各类激素、糖类抗原、各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测定,是目前较先进的检测设备之一,其特点是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试剂稳定、无污染,但其各种试剂、耗材非常昂贵,从而影响其临床推广应用.如何在保证检测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运行成本,成为大家为关心的问题.在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办法,使其运行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琦;曹春晓;尹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光学法血小板计数作为低血小板标本复检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Sysmex-2100光学法血小板计数作为低血小板标本复检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60例Sysmex-2100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阻抗法检测PLT值在(0~1 100)×109/L的标本进行流式仪计数法、光学法、阻抗法、手工法的检测,以流式仪计数法作为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对100例阻抗法检测PLT<60×109/L的标本进行光学法、阻抗法、手工法的检测并比较.结果 对60例标本PLT检测的流式仪计数法和光学法、阻抗法、手工法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3种方法跟流式仪计数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89和0.985,均高度相关(P<0.001).分组(PLT<100、100~300、>300×109/L)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在低PLT组阻抗法和流式仪计数法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高PLT组阻抗法和手工法同流式仪计数法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100例PLT<60×109/L标本的光学法、阻抗法、手工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阻抗法和手工法对光学法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752和0.882.t检验结果是阻抗法同光学法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手工法同光学法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阻抗法同流式仪计数法检测结果在血小板值低的时候有统计学差异,该误差可能影响临床诊治.而光学法在很大PLT值范围内同流式仪计数法相关性很好,且比阻抗法和手工法准确.因此光学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都较好,并且成为简便快捷的血小板复查方法,在标本量较大的实验室值得采用.

    作者:曾婷婷;左成华;郭曼英;左永太;曾素根;庄利芳;弥艾莉;韩秀华;贾永前;蒋能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MEK-6318K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MEK-6318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够对一些常见的故障在操作面板触摸显示屏上显示报警提示,报警提示分为两部分:①警报代码(如:A001,E001);②警报显示(如:NODILUMENT,DILUMENT INITIALISE ERROR).报警提示用简洁的语句说明故障内容并在计数过程中以及计数结束后一直显示在屏幕上,直到故障被排除为止.MEK-6318K血液分析仪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出现以下报警提示:

    作者:郑幼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真空采血管也应做质量监测

    目前血液检验标本采集基本上都是用真空采血管,这些采血管中添加了促凝剂或抗凝剂,如果促凝剂或抗凝剂的质量不合格就可以严重干扰临床标本的检测,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从而影响医生的诊断.

    作者:杨胜久;吕枫;何雪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健康人血清浓度很低(<8 mg/L),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或组织损伤和术后,其浓度显著增高,在炎症进程开始后6~12 h就可检测到.因为CRP通常在细菌感染后增加,而病毒感染后不增加,所以可用来作为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

    作者:王英侠;宁依群;吴芳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Du血型一例报道

    我室在常规配血工作中,发现Rh血型卡中出现不完全凝集,经上级血站鉴定为Du血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检验质控工作的进展和设想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空间上存在的距离在计算机上变为了零距离,各行各业都在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辟自已的领域.医学生物领域更是如此,例如WHONET网,远程会诊等,都是将医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结晶.计算机技术已经在检验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应用的主要领域包括自动化控制、智能化辅助诊断、自控管理、统计分析、办公自动化、辅助自动化和远程教育等.

    作者:李韶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30例PBC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TGF-β1浓度;同时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浓度,比较TGF-β1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BC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两疾病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血清GGT和AL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和疾病对照(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BC患者血清TGF-β1与GGT及ALP呈显著的相关性,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性并不明显.结论 PBC患者血清TGR-β1水平明显上调且与GGT及ALP呈显著相关性,表明TGF-β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PBC的肝内胆管损伤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朱烨;杨再兴;梁艳;李畅;仲人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于速率法测定血清ALT的观察与思考

    在工作中,常常遇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实际值超过800 U/L的标本,而用速率法测定显示结果往往在正常范围(50IU/L)以内,给临床诊断造成了误诊,提出此问题,让大家共同探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赵天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方法过程能力与性能评价在凝血试剂选择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实验重凝血试剂科学、合理选择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的方法评价不同试剂检测系统的过程能力与性能的差异,为合理选择凝血试剂提供科学的手段.结果 Dade试剂检测系统的PT,INR,APTT,FBG四个凝血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高于太阳试剂,而TT,ATⅢ两个凝血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结果则与此相反.结论 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及其评价方法是临床实验室因地制宜地进行凝血项目试剂检测系统科学、规范、合理选择的合适的新方法.

    作者:黄永富;张孔志;蒋赐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液肾负荷与尿液渗透压的关系探讨

    乳液肾负荷(renal solute loab,RSL)测定对预防和诊治新生儿、婴儿(下称乳婴儿)肾功能损害已有报道[1],然而喂养乳婴儿乳汁的乳液RSL与尿液渗透压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对240例我院临床儿科及新生儿科提供的研究对象分组探讨乳液RSL与尿液渗透压的关系,现就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宏良;杜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检测系统生化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 对该校两个附属医院的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方法 参考NCCLS的EP9-文件,以罗氏7600生化分析仪、罗氏原装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并以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日本第一化学和国产金赛尔试剂组成的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用患者新鲜血清对常规的15项生化检测项目进行检测,计算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之间的相对偏差和预期偏差的可信区间.结果 ALB的预期偏差可以部分接受,TBIL和DBIL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其它项目的预期偏差均可接受.结论 两个检测系统多数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何谦;赵丽华;王香玲;刘余静;阴斌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