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EK-6318K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郑幼桥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 常见故障, 报警提示, 屏上显示, 警报, 计数过程, 操作面板, 全自动, 屏幕, 代码, 触摸
摘要:MEK-6318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够对一些常见的故障在操作面板触摸显示屏上显示报警提示,报警提示分为两部分:①警报代码(如:A001,E001);②警报显示(如:NODILUMENT,DILUMENT INITIALISE ERROR).报警提示用简洁的语句说明故障内容并在计数过程中以及计数结束后一直显示在屏幕上,直到故障被排除为止.MEK-6318K血液分析仪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出现以下报警提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蛋白Z检测在重症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蛋白质Z(PZ)在重症肝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凝血酶原时间PT(INR)单位的关系.方法 血浆PZ采用ELISA法检测,凝血因子活性FX:C和PT(INR)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对17例重症肝病和23例健康者的血浆PZ,FX:C和PT(INR)水平进行检测,并做相关性比较.结果 重症肝病组的PZ水平为240.1±192.7 μg/L,与对照组1 812.6±34.2 μg/L比较明显下降(P<0.05);重症肝病组的FX:C与PT(INR)分别为(71.4±30.2)%,2.22±0.97 s,与对照组(110.6±17.0)%比较FX:C明显下降,而PT(INR)(0.93±0.04)明显增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重症肝病组PZ与PT(INR)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反映了肝病的病理过程.结论 同时检测PZ与PT(INR)对于肝病患者治疗的预后监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荣华;胡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GF-D8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特殊故障排除

    GF-D8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以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结果准确,故障率低,经济实用而受基层用户欢迎.

    作者:杨贵成;侯惠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尿液细胞形态与肾盂肾炎诊断的关系

    在泌尿系统上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各种细胞成分易黏附聚集成团形成混合细胞团,通过对其形态观察,有助于对感染部位及肾盂肾炎的诊断.

    作者:郭金芳;高凤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检验质控工作的进展和设想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空间上存在的距离在计算机上变为了零距离,各行各业都在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辟自已的领域.医学生物领域更是如此,例如WHONET网,远程会诊等,都是将医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结晶.计算机技术已经在检验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应用的主要领域包括自动化控制、智能化辅助诊断、自控管理、统计分析、办公自动化、辅助自动化和远程教育等.

    作者:李韶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MAP洗涤红细胞再冰冻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红细胞洗涤后冰冻保存的安全性探讨.方法 选择20袋(2u/袋)悬浮红细胞,每袋分成2份(1u/份)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备成MAP洗涤红细胞后再冰冻保存;对照组直接制备成冰冻红细胞,一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同等方法进行去甘油解冻,并计算红细胞的回收率及其相关质控指标.结果 实验组和对熙组冰冻红细胞回收率,甘油残余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及体外溶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成品无菌试验均阴性.结论 MAP洗涤红细胞制备成冰冻红细胞,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能应用于临床,因而有效解决临床备用洗涤红细胞剩余而造成的血液浪费.

    作者:夏爱军;叶晖;张献清;穆士杰;陈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孔板速率法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微孔板速率法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取体检和筛查合格的8 327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和135例ALT异常献血者血清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微孔板速率法分别测定ALT活性.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微孔板速率法对8 327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的检测,有显著相关性(r=0.945 1),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135例阳性血样,微孔板速率法有漏检现象,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变异系数为6.32%,符合要求.结论 微孔板速率法是一种理想的检测ALT活性的方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联合应用或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外,首选微孔板速率法,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输血传染病的风险.

    作者:张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VEGF,CEA及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VEGF,CEA及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及化学发光技术检测50例正常对照组、56例良性胃病、163例胃癌患者血清VEGF,CEA及CA724的含量,并对胃癌患者治疗前后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监测、随访.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VEGF,CEA,CA724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良性胃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患者手术后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及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血清VEGF,CEA,CA724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术后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国民;马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用末梢血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又占较高的比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以前多采用金标法或酶法,用血量较大,不易采用末梢血,由于这些国产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多无生产许可证而被禁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被动凝集法试剂盒,由于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有证而被较多采用,该法用血量少,仅需血清25 μl,故笔者采用末梢血检测,给静脉采血困难的儿童及婴幼儿带来了方便,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

    目的 研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在医院各科室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利用亚胺培南(IPM)诱导试验检测诱导型AmpC酶,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检测DHA型ampC基因和TEM型、SHV型、CTX型ESBLs基因,利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3株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中,IPM诱导底物耐药有38株,诱导率为72%;产去阻遏AmpC酶菌22株.用克拉维酸(CA)作为酶抑制剂作用于底物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分别检测到产ESBLs菌8株、18株,作用于两种底物均检测出产ESBLs6株,PCR扩增检测出9株菌有DHA-1型ampC基因、41株菌有ESBLs基因.美罗培南(MEM)、头孢吡肟(FEP)、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EM)、头孢他啶(CAZ),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的敏感率分别为100%,31.7%,14.6%,12.2%,7.3%,4.9%,0%.结论 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对MEM敏感.

    作者:冯长海;罗燕萍;曹敬荣;沈定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方法过程能力与性能评价在凝血试剂选择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实验重凝血试剂科学、合理选择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的方法评价不同试剂检测系统的过程能力与性能的差异,为合理选择凝血试剂提供科学的手段.结果 Dade试剂检测系统的PT,INR,APTT,FBG四个凝血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高于太阳试剂,而TT,ATⅢ两个凝血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结果则与此相反.结论 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及其评价方法是临床实验室因地制宜地进行凝血项目试剂检测系统科学、规范、合理选择的合适的新方法.

    作者:黄永富;张孔志;蒋赐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凝血酶原抗体的检测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抗凝血酶原抗体(aPT)的含量,以探求其与该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HCD患者血中的aPT(IgG及IgM型)及总抗磷脂抗体(aPL)(IgG及IgM型),同时计算其阳性率和优势比(OR,95%置信区间).结果 49例CHD病人IgG,IgM,IgG/IgM-aPL的阳性率分别为22.4%,14.3%和28.6%,而对照组分别为5%,5%和10%,说明aPL在CHD病人中有明显的升高(除了IgM外,P<0.05).CHD病人的IgG,IgM,IgG/IgM-aPT的阳性率分别为12.2%,10.2%和18.4%,对照组为2.5%,2.5%和5%,虽aPT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尽管如此,在AMI病人中aPL和aPT均比OMI和AP病人高,aPT更为明显.结论 aPT可能是AMI的危险因素之一.aPL和aPT在一些CHD病人血清中有较高的水平,检测这些患者血中的aPL及aPT,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的临床研究及这些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作者:林青;彭维林;李庶甘;唐文吟;张毅;赵越真;张荣盛;苏东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oulter.GenS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与排除

    GenS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机通过VCS技术对白细胞分类,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速度快等特点.本文就该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在工作中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作一介绍,供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参考.

    作者:陆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降低雅培AXSYM运行成本的几种方法

    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通过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RATA)及辐射能衰减分析法(REA)等四种方法对多种人体指标进行检测,可对各类激素、糖类抗原、各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测定,是目前较先进的检测设备之一,其特点是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试剂稳定、无污染,但其各种试剂、耗材非常昂贵,从而影响其临床推广应用.如何在保证检测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运行成本,成为大家为关心的问题.在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办法,使其运行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琦;曹春晓;尹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RF与RF分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RF与RF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散射比浊法检测1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RF并用ELISA法分别检测每例患者的不同类型RF,t检验和Ridit分析.结果 在RF阳性RA患者中IgM-RF,IgA-RF浓度显著高于RF阴性组(P<0.01),而IgG-RF无显著性差异(P>0.05);RF阴性组中各型RF浓度均有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IgM-RF 83.33%(30/36),IgG-RF 69.44%(25/36),IgA-RF 36.11%(13/36);两组中IgM-RF,IgG-RF和IgA-RF的阳性率经Ridit分析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F为阴性的RA患者其RF分型仍有较高的阳性率,IgM-RF和IgA-RF血清浓度的变化对RF总量测定起决定作用;RF不适合作为筛选RA的一个检验项目,更不能作为RA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测愈后的指标;唯有RF分型才能较准确的判断RA的临床全过程.

    作者:刘小玲;穆亚宏;王伟;苍金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46,XXY综合征一例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9 y,已婚四年,一直未育,来我院不育专科就诊.体格检查:睾丸小且硬,阴茎偏小,无喉结,乳房有轻微发育;激素检查:催乳素(PRL)571.65 mIu/ml,促卵泡成熟素(FSH)53.97 uIu/ml,黄体生成素(LH)39.34uIn/ml,睾丸酮(T)12.08;精液常规检查:无精子;外周血染色体检查:46,XXY;元家族遗传病史.其妻未做染色体检查.

    作者:肖金生;张玲;王厚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意义

    冠心病(CHD)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斑块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病,而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hsCRP和Hcy水平的增高,被证实为CHD或未来CHD事件危险性的标志,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相关,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预报作用.笔者分析了87例CHD患者hsCRP和Hcy水平,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张平;纪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30例PBC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TGF-β1浓度;同时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浓度,比较TGF-β1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BC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两疾病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血清GGT和AL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和疾病对照(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BC患者血清TGF-β1与GGT及ALP呈显著的相关性,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性并不明显.结论 PBC患者血清TGR-β1水平明显上调且与GGT及ALP呈显著相关性,表明TGF-β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PBC的肝内胆管损伤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朱烨;杨再兴;梁艳;李畅;仲人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来源于后生发中心的B细胞,常具有复杂的染色体异常.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位点的易位为早期遗传学异常,引起易位伴随区域的癌基因的失调(11q13区域的cyclin D1,4p16.3区域的FGFR3/MMSET,16q23区域的c-maf和6p21区域的cyclin D3)以及13号染色单体的丢失或肿瘤抑制基因位点13q14的缺失,该缺失提示预后不良.其它的分子学异常包括继发的变化和癌基因的活化(N-RAS和K-RAS的突变,c-Myc的改变等),这通常和疾病的进展相关.这些研究不仅为临床预后评估、指导治疗提供参考,更为开发新疗法提供线索.

    作者:孙卫红;王清涛;翟玉华;钱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几例不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日本株式会社生产,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好、稳定性好、操作简便以及可进行模块组合等优点,是大中型医院较为理想的一种常规生化分析仪,使用几年来笔者发现几例不常见的故障并予以排除,报道出来与同道共同商讨.

    作者:信朝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氧化氮(NO)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由于NO在体内扮演着生理和病理双重角色,所以它在体内的产生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从NO的理化生物学性质、合成代谢、生理、病理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作者:姜帆;姜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