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孔板速率法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中的应用

张鹏

关键词:微孔板速率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摘要:目的 研究微孔板速率法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取体检和筛查合格的8 327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和135例ALT异常献血者血清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微孔板速率法分别测定ALT活性.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微孔板速率法对8 327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的检测,有显著相关性(r=0.945 1),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135例阳性血样,微孔板速率法有漏检现象,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变异系数为6.32%,符合要求.结论 微孔板速率法是一种理想的检测ALT活性的方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联合应用或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外,首选微孔板速率法,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输血传染病的风险.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凝血酶原抗体的检测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抗凝血酶原抗体(aPT)的含量,以探求其与该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HCD患者血中的aPT(IgG及IgM型)及总抗磷脂抗体(aPL)(IgG及IgM型),同时计算其阳性率和优势比(OR,95%置信区间).结果 49例CHD病人IgG,IgM,IgG/IgM-aPL的阳性率分别为22.4%,14.3%和28.6%,而对照组分别为5%,5%和10%,说明aPL在CHD病人中有明显的升高(除了IgM外,P<0.05).CHD病人的IgG,IgM,IgG/IgM-aPT的阳性率分别为12.2%,10.2%和18.4%,对照组为2.5%,2.5%和5%,虽aPT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尽管如此,在AMI病人中aPL和aPT均比OMI和AP病人高,aPT更为明显.结论 aPT可能是AMI的危险因素之一.aPL和aPT在一些CHD病人血清中有较高的水平,检测这些患者血中的aPL及aPT,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的临床研究及这些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作者:林青;彭维林;李庶甘;唐文吟;张毅;赵越真;张荣盛;苏东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意义

    冠心病(CHD)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斑块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病,而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hsCRP和Hcy水平的增高,被证实为CHD或未来CHD事件危险性的标志,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相关,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预报作用.笔者分析了87例CHD患者hsCRP和Hcy水平,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张平;纪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定量和定性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对比,验证定量检测在临床乙肝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定量(TRFIA)法和ELISA法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各自说明书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中的要求进行,并运用Excel管理数据库和SPSS11.0软件判别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两种方法比较得出定量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定性检测,阳性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HBsAg P<0.05(P=0.035),抗-Hbe,抗-HBc P<0.01(P=0.009).结论 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更适合于临床诊治的应用,定性检测更适合于常规筛查体检.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在临床乙肝早期诊断和疗效的观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瞿良;王惠萱;李云;滕毅;夏正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检测系统生化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 对该校两个附属医院的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方法 参考NCCLS的EP9-文件,以罗氏7600生化分析仪、罗氏原装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并以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日本第一化学和国产金赛尔试剂组成的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用患者新鲜血清对常规的15项生化检测项目进行检测,计算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之间的相对偏差和预期偏差的可信区间.结果 ALB的预期偏差可以部分接受,TBIL和DBIL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其它项目的预期偏差均可接受.结论 两个检测系统多数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何谦;赵丽华;王香玲;刘余静;阴斌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CL700O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的维护及常见报警和处理

    ACL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是我院于2005年购进,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给临床提供了更加精确的结果.但是医学检验仪器无论其设计如何先进、完善,在使用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因各种原因,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只是仪器的故障率不同而已.为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对仪器进行正常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能让仪器在好的状态下工作,除了操作人员要对这台仪器的性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外,工作人员还要经常对仪器进行一些日常维护与保养,从而减少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故障的发生而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也减少了因仪器故障而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在工作期间发现仪器有报警时要及时做出相应处理.现笔者把对ACL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日常工作中一些简单维护、保养的方法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同学习.

    作者:刘华森;杜利军;鲍蓓;伍绍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来源于后生发中心的B细胞,常具有复杂的染色体异常.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位点的易位为早期遗传学异常,引起易位伴随区域的癌基因的失调(11q13区域的cyclin D1,4p16.3区域的FGFR3/MMSET,16q23区域的c-maf和6p21区域的cyclin D3)以及13号染色单体的丢失或肿瘤抑制基因位点13q14的缺失,该缺失提示预后不良.其它的分子学异常包括继发的变化和癌基因的活化(N-RAS和K-RAS的突变,c-Myc的改变等),这通常和疾病的进展相关.这些研究不仅为临床预后评估、指导治疗提供参考,更为开发新疗法提供线索.

    作者:孙卫红;王清涛;翟玉华;钱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丹麦ABL-5血气分析仪试剂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目的 研制丹麦ABL-5血气分析仪配套替代试剂.方法 研制应用于丹麦ABL-5血气分析仪配套的替代试剂,并与进口试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制试剂与进口试剂的测定结果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6),精密度高,稳定性好,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结论 研制试剂经济实用、稳定可靠、质优价廉,可替代原装进口试剂.

    作者:李万方;李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TRITURUS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常规实验方案的优化及应用评价

    TRITURUS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能自动完成ELISA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中的稀释、加样、试剂分配、保温、洗板和读板等步骤,可有效提高ELISA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但在常规应用中,由于上机检测受试剂位和孵育台的限制,致使多项目组合检测效率低,不能满足临床标本快速检测的需求.为此,笔者对TRITURUS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原常规实验方案进行了优化和重排,并对重组后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评估,证实优化后的实验方案确实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检测全程时同,减少了试剂耗量.现将优化的实验方案介绍如下:

    作者:刘瑾;黄学忠;王微;陈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方法过程能力与性能评价在凝血试剂选择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实验重凝血试剂科学、合理选择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的方法评价不同试剂检测系统的过程能力与性能的差异,为合理选择凝血试剂提供科学的手段.结果 Dade试剂检测系统的PT,INR,APTT,FBG四个凝血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高于太阳试剂,而TT,ATⅢ两个凝血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结果则与此相反.结论 过程能力与性能研究及其评价方法是临床实验室因地制宜地进行凝血项目试剂检测系统科学、规范、合理选择的合适的新方法.

    作者:黄永富;张孔志;蒋赐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看检验报告单时要注意多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多种生活、生理因素都可以引起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方面的复杂变化(这些变化并非原发病所致),从而影响临床检验结果;还有一些药物由于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与检验试剂起反应,从而干扰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或其它一些无法解释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会使临床医师诊断出现困难,贻误病人的诊治时机;病人看了检验结果也会产生不必要的担心.为了不使临床医生或病人对检验结果产生误解,就要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解,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作者:高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的鉴定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中PCR检测MecA基因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鉴定的评价.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PBP2a编码基因设计MecA引物采用PCR快速检测MRSA的决定基因MecA.结果 MecA基因片段经PCR扩增,可见MRSA扩增出一条310bp大小的DNA片段,而敏感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均未出现特异长度的DNA片段;在临床分离的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ecA检测阳性率为45.0%(54/120).结论 采用PCR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中的MecA基因进行检测,对MRSA的快速、及时检出,有效控制MRSA造成的感染,指导临床用药,限制其传播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樊新;岳乔红;杨柳;苏明权;郝晓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重评分方法在黄石地区临床检验室间质评活动中的应用

    该文阐述了在黄石地区室间质评活动中采用VIS评分方法评分和根据美国CLIA'88控制限的PT评分方法对临床化学质评项目进行双重评分;采用改良偏离指数法百分数和PT评分方法对全血细胞计数进行双重评分,在一级医疗机构参评项目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双重评分法更能全面的客观的反应各实验室真实水平,也有利于各实验室发现差距,找出差距,提升检测质量水平.

    作者:向环英;柴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密度计在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血液制品蛋白质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多批蛋白质含量与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函数曲线,用密度计检测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并对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利用密度计连续测定人血清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各15批样品,与钒氏定氮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离散性小,重复性好,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人血清蛋白测定的t=1.066,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t=1.789,P>0.05,其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快速准确,适合对血液制品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快速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东;张金;何彦林;张安山;张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液分析方法的过程能力与性能及其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临床血液常用指标的过程能力与性能,为血液指标检测方法过程能力与性能的改进以及不同项目质控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液质控经济成本.方法 运用两个水平的未定值全血质控品检测8个常用血液指标,依据美国CLIA'88的PT质量要求确定备血液指标的Tea,计算常用血液项目的过程能力与性能指标,同时作过程能力分析图,6σ水平方法决定图,功效函数图及OPSpecs图.结果 通过血液指标过程能力与性能的研究获得了常用血液指标的过程能力与性能指数,建立了合适的血液指标检测方法的质控方法;通过查找并解决一些过程能力与性能不恰当的方法的原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各血液项目检测方法的过程能力,达到既保证质量又降低质控成本的目的.结论 临床血液常用指标过程能力与性能的研究是其过程能力与性能改进及质量控制方案设计的基础,其方法适用于所有临床实验室定量指标的过程研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永富;刘春霞;曹兴建;陶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RF与RF分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RF与RF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散射比浊法检测1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RF并用ELISA法分别检测每例患者的不同类型RF,t检验和Ridit分析.结果 在RF阳性RA患者中IgM-RF,IgA-RF浓度显著高于RF阴性组(P<0.01),而IgG-RF无显著性差异(P>0.05);RF阴性组中各型RF浓度均有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IgM-RF 83.33%(30/36),IgG-RF 69.44%(25/36),IgA-RF 36.11%(13/36);两组中IgM-RF,IgG-RF和IgA-RF的阳性率经Ridit分析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F为阴性的RA患者其RF分型仍有较高的阳性率,IgM-RF和IgA-RF血清浓度的变化对RF总量测定起决定作用;RF不适合作为筛选RA的一个检验项目,更不能作为RA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测愈后的指标;唯有RF分型才能较准确的判断RA的临床全过程.

    作者:刘小玲;穆亚宏;王伟;苍金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脊液乳酸测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脊液乳酸(CSF-LA)测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经临床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CSF中的乳酸、蛋白、白细胞、葡萄糖、氯,评价CSF-LA与其它指标的关系.结果 CSF-LA与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氯含量显著相关.CSF-LA在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中明显升高.结论 CSF-LA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是否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凤;徐晓萍;邬叶红;赵荣平;于嘉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STAGO全自动血凝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我科于2005年9月购进STAGO全自动血凝仪,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卡杯及针扎弯的故障,给我们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笔者将其分述于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芮桥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降低雅培AXSYM运行成本的几种方法

    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通过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RATA)及辐射能衰减分析法(REA)等四种方法对多种人体指标进行检测,可对各类激素、糖类抗原、各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测定,是目前较先进的检测设备之一,其特点是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试剂稳定、无污染,但其各种试剂、耗材非常昂贵,从而影响其临床推广应用.如何在保证检测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运行成本,成为大家为关心的问题.在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办法,使其运行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琦;曹春晓;尹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MAP洗涤红细胞再冰冻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红细胞洗涤后冰冻保存的安全性探讨.方法 选择20袋(2u/袋)悬浮红细胞,每袋分成2份(1u/份)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备成MAP洗涤红细胞后再冰冻保存;对照组直接制备成冰冻红细胞,一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同等方法进行去甘油解冻,并计算红细胞的回收率及其相关质控指标.结果 实验组和对熙组冰冻红细胞回收率,甘油残余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及体外溶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成品无菌试验均阴性.结论 MAP洗涤红细胞制备成冰冻红细胞,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能应用于临床,因而有效解决临床备用洗涤红细胞剩余而造成的血液浪费.

    作者:夏爱军;叶晖;张献清;穆士杰;陈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孔板速率法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微孔板速率法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取体检和筛查合格的8 327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和135例ALT异常献血者血清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微孔板速率法分别测定ALT活性.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微孔板速率法对8 327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的检测,有显著相关性(r=0.945 1),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135例阳性血样,微孔板速率法有漏检现象,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变异系数为6.32%,符合要求.结论 微孔板速率法是一种理想的检测ALT活性的方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联合应用或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外,首选微孔板速率法,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输血传染病的风险.

    作者:张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