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组检测酒精性脂肪肝的特异性指标

薛小敏;屠葛明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 三酰甘油(TG), 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
摘要:探讨实验室检测酒精性脂肪肝既简易又特异性较高的方法.将4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第一组,21例肝炎并发脂肪肝患者作为第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TG,γ-GGT等检测,结果显示第一组血清TG及γ-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一组血清γ-GGT水平均显著高于第二组(P<0.01).因此认为血清TG及γ-GGT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酒精性脂肪肝简易而又特异性较高的指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来源于后生发中心的B细胞,常具有复杂的染色体异常.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位点的易位为早期遗传学异常,引起易位伴随区域的癌基因的失调(11q13区域的cyclin D1,4p16.3区域的FGFR3/MMSET,16q23区域的c-maf和6p21区域的cyclin D3)以及13号染色单体的丢失或肿瘤抑制基因位点13q14的缺失,该缺失提示预后不良.其它的分子学异常包括继发的变化和癌基因的活化(N-RAS和K-RAS的突变,c-Myc的改变等),这通常和疾病的进展相关.这些研究不仅为临床预后评估、指导治疗提供参考,更为开发新疗法提供线索.

    作者:孙卫红;王清涛;翟玉华;钱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MAP洗涤红细胞再冰冻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红细胞洗涤后冰冻保存的安全性探讨.方法 选择20袋(2u/袋)悬浮红细胞,每袋分成2份(1u/份)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备成MAP洗涤红细胞后再冰冻保存;对照组直接制备成冰冻红细胞,一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同等方法进行去甘油解冻,并计算红细胞的回收率及其相关质控指标.结果 实验组和对熙组冰冻红细胞回收率,甘油残余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及体外溶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成品无菌试验均阴性.结论 MAP洗涤红细胞制备成冰冻红细胞,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能应用于临床,因而有效解决临床备用洗涤红细胞剩余而造成的血液浪费.

    作者:夏爱军;叶晖;张献清;穆士杰;陈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定量和定性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对比,验证定量检测在临床乙肝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定量(TRFIA)法和ELISA法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各自说明书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中的要求进行,并运用Excel管理数据库和SPSS11.0软件判别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两种方法比较得出定量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定性检测,阳性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HBsAg P<0.05(P=0.035),抗-Hbe,抗-HBc P<0.01(P=0.009).结论 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更适合于临床诊治的应用,定性检测更适合于常规筛查体检.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在临床乙肝早期诊断和疗效的观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瞿良;王惠萱;李云;滕毅;夏正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孔板速率法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微孔板速率法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取体检和筛查合格的8 327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和135例ALT异常献血者血清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微孔板速率法分别测定ALT活性.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微孔板速率法对8 327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的检测,有显著相关性(r=0.945 1),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135例阳性血样,微孔板速率法有漏检现象,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变异系数为6.32%,符合要求.结论 微孔板速率法是一种理想的检测ALT活性的方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联合应用或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外,首选微孔板速率法,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输血传染病的风险.

    作者:张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对ALT检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干扰作用,确定其干扰成分,探讨干扰机理.方法 取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0.25g)研磨成粉,加入蒸馏水溶解,同时分别取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银翘、连翘)配成溶液,分别按不同浓度比例加入不同ALT检测值的血清样本中,重新测定ALT浓度.结果 血清中加入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后ALT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低浓度ALT血清升高明显(P<0.01,相差非常显著),随着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加入量增大,ALT升高越明显;该复方制剂主要成分维生素C、银翘、连翘分别对低值ALT有明显干扰作用(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复方银翘氨酚维C片对ALT有干扰作用,干扰成分是该药中维生素C和中药银翘、连翘.

    作者:顾炳权;董轲;孙晓红;李鸾;张惠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分离脑脊液中神经递质类氨基酸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人脑脊液中神经递质类氨基酸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了40例正常脑脊液、38例病毒性脑炎病人脑脊液、42例脑出血病人脑脊液神经递质类氨基酸.结果 在20min内分离出4种氨基酸,线性范围为0.1~50 μmol/L,峰的迁移时间RSD 0.56%~2.06%,峰面积RSD 2.24%~3.79%;回收率为98%以上.结论 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可作为临床检测脑脊液标本中的神经递质类氨基酸的方法.

    作者:王跃国;黄荣;王惠民;鞠少卿;杨春兰;黄一红;王忠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VEGF,CEA及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VEGF,CEA及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及化学发光技术检测50例正常对照组、56例良性胃病、163例胃癌患者血清VEGF,CEA及CA724的含量,并对胃癌患者治疗前后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监测、随访.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VEGF,CEA,CA724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良性胃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患者手术后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及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血清VEGF,CEA,CA724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术后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国民;马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电离辐射所致染色体畸变形成机理研究

    染色体畸变为正常染色体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结构和数目的异常.前者是有丝分裂机制被损伤的结果,后者是染色体断裂和变位重接的产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在染色体病、遗传病及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电离辐射一般不引起染色体数日的变化,在辐射远后期效应研究中,1994年Ohtaki等用G显带方法观察264名原爆幸存者的体细胞染色体畸变,发现非整倍体频率与照射剂量大小无剂量关系.通过数十年的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证实,染色体畸变分析除可作为生物剂量估计外,还可作为事故照射近期及远期效应的观察指标.

    作者:杜峰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CL700O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的维护及常见报警和处理

    ACL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是我院于2005年购进,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给临床提供了更加精确的结果.但是医学检验仪器无论其设计如何先进、完善,在使用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因各种原因,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只是仪器的故障率不同而已.为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对仪器进行正常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能让仪器在好的状态下工作,除了操作人员要对这台仪器的性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外,工作人员还要经常对仪器进行一些日常维护与保养,从而减少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故障的发生而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也减少了因仪器故障而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在工作期间发现仪器有报警时要及时做出相应处理.现笔者把对ACL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日常工作中一些简单维护、保养的方法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同学习.

    作者:刘华森;杜利军;鲍蓓;伍绍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Du血型一例报道

    我室在常规配血工作中,发现Rh血型卡中出现不完全凝集,经上级血站鉴定为Du血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

    目的 研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在医院各科室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利用亚胺培南(IPM)诱导试验检测诱导型AmpC酶,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检测DHA型ampC基因和TEM型、SHV型、CTX型ESBLs基因,利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3株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中,IPM诱导底物耐药有38株,诱导率为72%;产去阻遏AmpC酶菌22株.用克拉维酸(CA)作为酶抑制剂作用于底物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分别检测到产ESBLs菌8株、18株,作用于两种底物均检测出产ESBLs6株,PCR扩增检测出9株菌有DHA-1型ampC基因、41株菌有ESBLs基因.美罗培南(MEM)、头孢吡肟(FEP)、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EM)、头孢他啶(CAZ),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的敏感率分别为100%,31.7%,14.6%,12.2%,7.3%,4.9%,0%.结论 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对MEM敏感.

    作者:冯长海;罗燕萍;曹敬荣;沈定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

    目的 探讨不同溶血标本对临床常规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干扰及纠正措施.方法 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溶血标本的溶血指数(H)、血红蛋白(HGB)、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清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肤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α-L-岩藻糖苷酶(AFU)、葡萄糖(GLU)、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钾(K+)、钠(Na+)、氯(Cl-)、钙(Ca2+)、无机磷(IP)、二氧化碳(CO2)、淀粉酶(AMY)32项生化指标,并以未溶血血清(H=0)为对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各项目的变化及纠正值的预期可接受性.结果 溶血对常规生化指标ALT,AST,TP,ALB,GLU,LDH,CK,CK-MB,K+,Na+,Cl-、Ca2+、IP、CO2产生正干扰,对TBIL,DBIL,GGT,ALP,TBA,AFU,UA产生负干扰,与H=0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溶血指数(H)越大,干扰越明显.根据美国CL1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经二元回归纠正后,TBIL,DBIL,GGT,ALP,LDH,CK,Ca2+纠正值100%达到预期可接受范围;ALT,TP,ALB,UA,GLU,K+,Na+,Cl-,CO2,IP纠正值90%以上达到预期可接受范围;AST纠正值87.5%达到预期可接受范围;AFU,CK-MB,TBA分别有77.5%,72.5%和47.5%的纠正值达到预期可接受范围.结论 不同溶血标本对常规化学检验的不同检测项目产生不同的影响及干扰,经二元回归纠正后,90%(28/31)的检测项目获得较为满意的预期可接受性(预期可接受值≥90%),AFU,CK-MB,TBA纠正不理想(预期可接受值<77.5%),溶血标本不适宜进行AFU,CK-MB,TBA测定.

    作者:阴斌霞;王香玲;赵丽华;樊晓燕;岳天海;李丽华;李步荣;张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深圳地区血清ALT升高患者肝炎相关病毒的病原学调查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与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COX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将920例血清ALT升高人群设为实验组,276例ALT水平正常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两组人群进行10种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 实验组中HBV抗原检出率为25.22%,对照组为4.3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多重感染以HEV/HBV重叠为主,但两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HEV及抗-HEV-IgG检出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抗-HEV-IgM在病例组中的检出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2.63%)(P<0.05).结论 HBV感染和HEV近期感染与血清ALT升高可能具有相关性.

    作者:何英;吴润香;莫凡;陆学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尿液细胞形态与肾盂肾炎诊断的关系

    在泌尿系统上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各种细胞成分易黏附聚集成团形成混合细胞团,通过对其形态观察,有助于对感染部位及肾盂肾炎的诊断.

    作者:郭金芳;高凤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用末梢血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又占较高的比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以前多采用金标法或酶法,用血量较大,不易采用末梢血,由于这些国产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多无生产许可证而被禁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被动凝集法试剂盒,由于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有证而被较多采用,该法用血量少,仅需血清25 μl,故笔者采用末梢血检测,给静脉采血困难的儿童及婴幼儿带来了方便,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重评分方法在黄石地区临床检验室间质评活动中的应用

    该文阐述了在黄石地区室间质评活动中采用VIS评分方法评分和根据美国CLIA'88控制限的PT评分方法对临床化学质评项目进行双重评分;采用改良偏离指数法百分数和PT评分方法对全血细胞计数进行双重评分,在一级医疗机构参评项目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双重评分法更能全面的客观的反应各实验室真实水平,也有利于各实验室发现差距,找出差距,提升检测质量水平.

    作者:向环英;柴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STAGO全自动血凝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我科于2005年9月购进STAGO全自动血凝仪,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卡杯及针扎弯的故障,给我们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笔者将其分述于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芮桥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蛋白Z检测在重症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蛋白质Z(PZ)在重症肝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凝血酶原时间PT(INR)单位的关系.方法 血浆PZ采用ELISA法检测,凝血因子活性FX:C和PT(INR)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对17例重症肝病和23例健康者的血浆PZ,FX:C和PT(INR)水平进行检测,并做相关性比较.结果 重症肝病组的PZ水平为240.1±192.7 μg/L,与对照组1 812.6±34.2 μg/L比较明显下降(P<0.05);重症肝病组的FX:C与PT(INR)分别为(71.4±30.2)%,2.22±0.97 s,与对照组(110.6±17.0)%比较FX:C明显下降,而PT(INR)(0.93±0.04)明显增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重症肝病组PZ与PT(INR)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反映了肝病的病理过程.结论 同时检测PZ与PT(INR)对于肝病患者治疗的预后监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荣华;胡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真空采血管也应做质量监测

    目前血液检验标本采集基本上都是用真空采血管,这些采血管中添加了促凝剂或抗凝剂,如果促凝剂或抗凝剂的质量不合格就可以严重干扰临床标本的检测,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从而影响医生的诊断.

    作者:杨胜久;吕枫;何雪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中的故障及排除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日立公司近年来向中国市场推出的新机型,该仪器具有性能稳定,重复性好,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我科于2005年初引进该机并投入使用,至今运转良好,无较大故障发生,参加2005,2006年度安徽省生化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现将两年多所遇到的一些故障及排除方法,主要侧重于仪器说明书以外的故障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借鉴.

    作者:何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