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临床检验诊断学中的应用

伏建峰;史清海;路西春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学技术, 临床检验诊断学, 疾病, 人类基因组计划, 诊断和治疗, 乳头抽吸液, 生命科学, 脑脊液, 标识物, 质数, 应用, 血液, 体液, 识别, 生物, 尿液, 结构
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加速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使之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之一.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蛋白质数量、结构和性质的异常,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手段.临床检验诊断学的根本目的是将识别疾病并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识物,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CSF)、乳头抽吸液(NAF)等各种体液都被用于研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AmpC酶的探讨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适用于普通临床微生物室的AmpC酶表型检测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三维实验检测244株试验菌中产AmpC酶的情况.结果 三维实验检测244株试验菌中,产AmpC酶的有67株,产酶率为27.45%(67/244),其中阴沟肠杆菌46.67%(21/45),铜绿假单胞菌35.09%(20/57),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33.33%(2/6),鲁民不动杆菌20.0%(1/5),鲍曼不动杆菌26.83%(11/41),产气肠杆菌28.6%(4/14),大肠埃希菌10.0%(5/50),肺炎克雷伯菌11.54%(3/26).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产酶率24.59%(60/244),经统计学处理得出两者检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纸片琼脂扩散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AmpC酶表型检测方法,易在普通实验室推广.

    作者:徐伟红;张正银;左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速离心法消除脂浊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生化检测多采用化学比色法,如果血清出现脂浊,检测时会产生严重干扰,使检测结果出现重大偏差,与病人的病情不相符合,使检测结果失去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临床科室对病人病情的诊断,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

    作者:徐春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种细胞因子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TNF-a,IL-4和TGF-a在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变化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42例白血病A1lo-HSCT患者、3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TNF-α,IL-4和TGF-α水平,对移植后发生或未发生急性或慢性GVHD及发生的轻重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 急、慢性GVHD组较未发生急、慢性GVHD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4,TGF-α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除急性GVHD-组的TGF-α及慢性GVHD-组的TNF-α浓度低外);急、慢性GVHD组与未发生急、慢性GVHD组比较,血清TNF-α,IL-4及TGF-α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发生急或慢性GVHD重度组较轻度组的TNF-α,IL-4及TGF-α水平高,差异显著,P<0.01或<0.05(除慢性GVHD时IL-4差异不显著).结论 Allo-HSCT术后动态监测TNF-α,IL-4和TGF-α水平变化有助于对发生急慢性GVHD的可能性提供另一种检测方法,并对判断GVHD轻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丽萍;姚浩;施兵;刘丽辉;金建刚;俞志勇;扈江伟;陈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对单细胞快速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与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强有力手段.该文综速了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状况.随着流式细胞术相关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

    作者:闫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网织红细胞及其荧光强度的测定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及其荧光强度的变化,既可作为某些贫血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同时也是判断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恢复等方面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赵立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尿透明质酸检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结缔组织中存在的结构简单的糖胺聚糖,其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与肝脏疾病,特别是肝纤维化的关系上.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HA与膀胱肿瘤关系密切,本文通过测定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中HA水平,与尿脱落细胞学结果对比分析,以评价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凤丽;欧阳雁;雷金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KLIANNTRV是结核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

    目的 鉴定结核杆菌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优势表位.方法 采用数据库SYFPEITHI初步预测结核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经流式细胞术分析抗原肽与HLA-A*0201的亲和力;经时间荧光分辨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抗原肽的增殖反应;后通过细胞毒实验逐步鏊定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预测的表位.结果 实验证明,预测的位于Ag85A氨基酸序列(242-250aa)的肽表位与HLA-A*0201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结论 筛选出的KLIANNTRV(242-250aa)是结核杆菌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优势表位.

    作者:陈燕;娄加陶;吴传勇;周晔;陈波;蒋天舒;仲人前;邓安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电化学法血清氯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比对直接电位法、间接电位法和干化学直接电位法血清氯的测定结果,探讨仪器校准和比对在电化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用配套检测系统校准强生Vitros 250、罗氏AVL9180、常光EX-Z和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并进行精密度、回收、线性试验和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校准后各仪器间分析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应重视分析仪器的校准和多台仪器间结果的比对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作者:张家;胡金曹;顾光煜;黄爱军;郭群;张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DiaSys R/S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特殊故障两例分析

    DiaSys R/S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是由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集标准化、定量化、自动化于一体的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器.该仪器自引进我科以来,在临床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曾出现过两例较为特殊的故障,现介绍如下:

    作者:乔卿华;张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及新特性的研究

    目的 明确血小板冰冻保存后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对冰冻血小板新亚群的产生和其新特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冰冻保存前后的单采血小板进行回收率、黏附率、聚集强度和血小板第3因子(PF3)活性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分析不同保存条件下单采血小板膜表面功能分子表达变化的差异.结果 冰冻保存后的回收率(%)为70.94±15.48,黏附率(%)为34.03±10.07,聚集强度(%)为53.82±12.73,PF3活性为(17.81±1.68)s.冰冻血小板CD62p再表达率(%)为51.8±7.7,根据表达和再表达CD62p能力不同可分为三个亚群,新鲜血小板CD62p再表达率(%)为98.4±0.6.结论 冰冻保存后的单采血小板仍具有良好的功能活性,且血小板通过冰冻保存后产生了新亚群.新亚群膜表面功能分子的变化可能与即刻止血功能增强有关.

    作者:王宝燕;张建耕;袁爱莲;李风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初筛实验室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 掌握抗-HI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方法.方法 用抗-HIV抗体阴性的血清倍比稀释试剂盒中的抗-HIV阳性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稀释度血清,计算s/A值.依据所需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抗-HIV强弱来确定某一稀释度为配制稀释度,按配制稀释度的年需求量来配制抗-HI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结果 采用倍比稀释法可获得均匀、无菌、稳定的抗-HI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结论 倍比稀释法是制备抗-HI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质控物经济方便、快捷、可靠的方法.

    作者:何芳;马真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的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研究

    目的 建立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的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方法 参照相关文献,甲胎蛋白空白样品及系列稀释浓度样品在Bayer Centaur 24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计算其光强度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确定该方法的检测低限、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结果 方法的检测低限为1.00ng/ml,低于厂家声明.生物检测限在2.65~3.53 ng/ml之间,功能灵敏度为3.53ng/ml.结论 各实验室应自行建立肿瘤标志物的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才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郑松柏;张伟铮;张秀明;庄俊华;林莲英;马艳;马骥;王云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浓度的华法林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华法林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间接了解华法林对不同体重的成人引起出血的可能性.方法 选用不同浓度的华法林给小鼠连续灌胃10d,定时观察小鼠各项体征,10 d时测定尾尖出血时间,运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通过小鼠与成人体重之间的药物剂量折算,了解华法林对不同体重的成人引起出血的可能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华法林对小鼠尾尖出血时间有影响,P<0.05.结论 籍于华法林时小鼠出血时间的观察,推断成人体重在60 kg以0.3 mg/(kg.d)服用华法林7 d有可能导致出血.

    作者:宋腾耀;谭超;田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国北方汉族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同型半胱氨酸(honmocysteine,Hcy)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北方汉族人群,包括92名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67名糖尿病患者,80名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95名健康人.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Hcy水平,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免疫法(MEIA)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同时测定各种血脂.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并发组)Hcy平均水平(中位数)(15.1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7 μmol/L)和糖尿病组(10.9 μmol/L),而低于冠心病组(16.6 μmol/L)(P<0.05),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叶酸、维生素B1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年龄、TC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07,1.085,1.02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罗丹;鄢盛恺;程歆琦;李君;宋耀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爱威763尿沉渣仪的保养与常见故障排除

    爱威763尿沉渣分析仪是国产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采用先进的机器视觉原理,可对尿液有形成分在镜检时自动识别与计数,照相,数据贮存,综合图文报告打印等多项功能.现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体会及常见故障排除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严碧琼;高英鸿;冯汉斌;李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在儿童白血病化疗前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数变化与患儿机体内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感染组32次、对照组25次的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比较两组CRP与白细胞计数对白血病患儿发生细菌感染诊断的差异性.结果 感染组血CRP浓度为142±23 mg/L,对照组为4.0±1.7 mg/L,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为(1.7±1.2)×109/L,对照组为(2.0±1.0)×109/L,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RP是白血病患儿化疗期继发细菌感染敏感指标、也是临床判断抗生素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原;张泓;郑岚;杨剑敏;蒋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三年失控原因分析

    目的 为了保证临床血液分析的准确、可靠,通过参加全国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在保持实验室维持较高检测水平的同时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测要求,对每一批次的质评物规范化地进行检测.结果 2000年RBC,HCT,MCV,MCHC,2001~2002年HCT,MCV,MCHC均出现失控现象.结果 参加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问题,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

    作者:王美英;张庆夕;柳志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对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92例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HSCT)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共测定标本290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GM,检测浓度可达到0.5 ng/ml.结果 以1.5为阳性界值,GM检测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100%,诊断符合率88%;以0.8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90%,特异性95%,诊断符合率94%.连续监测时GM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2~20d预测曲霉感染.在GM阳性患者中,对13例病人进行抗曲霉治疗,10例有效,3例无效死亡.抗曲霉治疗前GM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病人的GM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病人呈上升趋势.结论 血清GM检测是对白血病和HSCT患者I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用指标.

    作者:金欣;尹秀云;陈建魁;于农;左向华;朱晓华;黄媛;佟雅丽;杜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冷沉淀在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等)、电流、激光、放射线或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烧伤的全身反应取决烧伤的范围和深度,范围越大,深度越深,全身反应越严重.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患者机体局部和其他部位因受体液炎症介质的作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外渗,一部分从创面渗出,一部分渗到组织间隙,引起组织水肿,从而造成血容量减少,如果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则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1].

    作者:陆建明;胡克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检验科信息化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检验医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技术,对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脱落细胞等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期获得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来协助诊断疾病.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生物工程学、分子诊断学技术等发展,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作者:杜峰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