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

闫虹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荧光标记, 单一细胞
摘要: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对单细胞快速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与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强有力手段.该文综速了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状况.随着流式细胞术相关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脱水葡萄糖醇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1,5-脱水葡萄糖醇在(1,5-AG)检测在2型糖尿病(NID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2例NIDDM患者根据糖化血清蛋白(GSP)分成两组,即GSP>2.20 mmol/L的NIDDM组32例,GSP正常的NIDDM组20例,对照组65例健康体检者,检测三组的空腹血糖浓度(GLU),1,5-AG,GSP.对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同时分析1,5-AG与GLU,GSP的相关性.结果 GSP>2.20 mmol/L NIDDM组各检测项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并且1,5-AG含量明显偏低,与GSP,GLU呈负相关;GSP正常的NIDDM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并且1,5-AG含量恢复正常.结论 1,5-AG检测可作为NIDDM患者诊断与监测血糖控制的指标.

    作者:朱合;秦冬梅;胡莉;付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ODULAR模块式一体化分析仪常见报警及排除

    我科于2004年4月份购进德国生产MODULAR模块式一体化(ISE电解质、P生化、E免疫)全自动分析仪.该仪器采用全封闭进口试剂,具有工作稳定,试剂用量少,检测快速,高效等优点.机内有完善的自检和故障报警系统、完备的质量控制系统,确保结果稳定、可靠.

    作者:王新元;祝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KLIANNTRV是结核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

    目的 鉴定结核杆菌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优势表位.方法 采用数据库SYFPEITHI初步预测结核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经流式细胞术分析抗原肽与HLA-A*0201的亲和力;经时间荧光分辨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抗原肽的增殖反应;后通过细胞毒实验逐步鏊定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预测的表位.结果 实验证明,预测的位于Ag85A氨基酸序列(242-250aa)的肽表位与HLA-A*0201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结论 筛选出的KLIANNTRV(242-250aa)是结核杆菌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TL优势表位.

    作者:陈燕;娄加陶;吴传勇;周晔;陈波;蒋天舒;仲人前;邓安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联合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对肌酸激酶(CK-MB)、肌红蛋白(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进行比较,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提供较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 对17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在入院后24 h内检测cTnI,CK-MB和Mb水平,比较它们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在入院后24 h内cTnI,CK-MB和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3%,86.8%和78.5%,特异性分别为100%,100%和87.3%.cTnI和Mb联合检测对AMI的敏感性为99.1%,特异性为87.3%,阳性预期值为94.5%,阴性预期值为87.2%;同时检测CK-MB,结果相同.cTnI检测对预测所有病例30 d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风险比率为2.95.结论 cTnI和Mb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再检测CK-MB不会增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cTnI检测可作为评估发生因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子.

    作者:张华;陈华;李永兴;项明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输血科建设探讨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救治措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血型和输血免疫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推进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都2000年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作者:秦沛华;斯景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对单细胞快速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与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强有力手段.该文综速了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状况.随着流式细胞术相关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

    作者:闫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除菌过滤系统完整性检测在生物制药行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制药行业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保证除菌过滤系统的完整性,是生产人员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所在血液制剂、抗毒素等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除菌过滤器、滤芯均为PALL公司生产的卫生级不锈钢滤器和除菌级滤芯.在使用前、后对过滤系统的安全性检测主要以完整性检测仪来完成.通过多年在血液制剂、抗毒素生产中对除菌过滤系统使用前、后进行完整检测908次、904次,结果表明合格率分别为99.56%,99.89%.虽然PALL公司在产品出厂前均做了完整性检测,但是由于在出厂后的运输、储存以及安装过程中有可能对除菌级滤芯造成损伤,所以在使用前、后必须对除菌过滤系统做完整性检测.这是FDA,CGMP的要求,也是保证生产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金;蒋烈;徐骥;胡红英;张文孝;曹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尿沉渣革兰染色诊断尿路感染

    尿沉渣用革兰染色后显微镜计数尿沉渣中白细胞和细菌数,使确诊尿路感染的细菌报告在30 min发出,共检测192份尿标本,与倾注平板法对照,检出率提高25%,排除了15%假阳性.

    作者:张启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Sysmex-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日本Sysmex-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自动加样、检测、报警的全自动功能,由于仪器测试速度低,这与我院检测标本量较大产生了矛盾,经过近三年的实际操作,我们对该仪器较易出现的故障现象或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供同道借鉴.

    作者:喻茂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电化学法血清氯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比对直接电位法、间接电位法和干化学直接电位法血清氯的测定结果,探讨仪器校准和比对在电化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用配套检测系统校准强生Vitros 250、罗氏AVL9180、常光EX-Z和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并进行精密度、回收、线性试验和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校准后各仪器间分析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应重视分析仪器的校准和多台仪器间结果的比对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作者:张家;胡金曹;顾光煜;黄爱军;郭群;张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93例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93例恶性肿瘤患者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分离出97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58.76%,阳性菌占22.68%,真菌占18.56%,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特治星较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均较敏感.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革兰氏阳性菌也是重要致病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杨淑梅;魏益群;郑权庆;王进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ELISA检测HBV-M洗板方法的改进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是诊断乙型肝炎较为准确和可靠的依据.国内多数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等五项指标,用于诊断乙型肝炎.实际工作中笔者体会到,尽管ELISA一步法检测HBV-M操作较为简单,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已成为各医院检验科易引起医患纠纷的检测项目.

    作者:郑卫东;杨均;彭静;王秀芳;郭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临床检验诊断学中的应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加速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使之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之一.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蛋白质数量、结构和性质的异常,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手段.临床检验诊断学的根本目的是将识别疾病并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识物,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CSF)、乳头抽吸液(NAF)等各种体液都被用于研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作者:伏建峰;史清海;路西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血清维生素C含量

    目的 建立更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血清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并对血清维生素C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 血清样品经10%(v/v)偏磷酸溶液提取,旋涡混匀30 s,离心10 min(4 000 r/min,4℃)后,用带二极管阵列检测(DAD)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对维生素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流动相为100 mmnol/L KH2PO4,pH值为3.0,检测波长为243nm,流速为1 ml/min.用此方法测定不同处理和储存条件下的血清维生素C含量,比较其稳定性.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血清中维生素C能得到良好分离,该方法的日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42%和2.11%;回收率范围为82%~88.5%;维生素C的低检测限为0.05 μg/ml.在对血清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中,发现血清维生素C在放置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降解,其偏磷酸提取液相对稳定,但在5 d后含量也开始明显下降,到第44 d后血清和提取液中维生素C含量均几乎完全消失.结论 建立了高速、高效、高灵敏度的测定血清维生素C含量的HPLC法;血清维生素C在保存过程中极不稳定,获得样品后应立即测定,当无条件立即分析样品时,也应将样品用偏磷酸提取,并将提取液冷冻保存在-70℃,5 d以内分析完毕.

    作者:杨静;吴晓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对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92例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HSCT)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共测定标本290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GM,检测浓度可达到0.5 ng/ml.结果 以1.5为阳性界值,GM检测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100%,诊断符合率88%;以0.8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90%,特异性95%,诊断符合率94%.连续监测时GM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2~20d预测曲霉感染.在GM阳性患者中,对13例病人进行抗曲霉治疗,10例有效,3例无效死亡.抗曲霉治疗前GM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病人的GM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病人呈上升趋势.结论 血清GM检测是对白血病和HSCT患者I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用指标.

    作者:金欣;尹秀云;陈建魁;于农;左向华;朱晓华;黄媛;佟雅丽;杜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肌酐,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绘制ROC曲线,用ROC曲线评价Cys C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的价值.结果 当Ccr在60~80ml/min时,Scr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05),而Cys C与正常对照差异显著(P<0.001),而当Ccr<60 ml/min时,Scr,Cys C与正常对照及Ccr>80 ml/min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同时Cys C的ROC曲线下面积(0.968)也大于Scr曲线下的面积(0.948).结论 Cys C是发现肾功能损害较早的指标,其敏感性高于Scr,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新的内源性标志物.

    作者:苏艳丹;赵滢;左薇薇;卯健;詹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网织红细胞及其荧光强度的测定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及其荧光强度的变化,既可作为某些贫血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同时也是判断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恢复等方面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赵立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AST检测对酒精性肝炎治疗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 现察m-AST活性测定对酒精性肝炎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 现察了48例酒精性肝炎治疗前后m-AST,GGT活性变化,同时观察其他疾病治疗前后m-AST,GGT变化.结果 酒精性肝炎治疗前m-AST和GGT 100%增高(m-AST 150±18U/L,GGT 100±2 U/L),治疗2~3 w后,80%的患者m-AST降至30±14 U/L,GGT治疗后略有下降(85±23 U/L),大多数下降不明显;治疗4 w后48例患者中46例m-AST降至15.0±7.5 U/L,接近正常水平,GGT大多数患者仍持续在80±18 U/L,2例患者m-AST持续不降,后确诊为酒精性肝硬化;其他疾病组治疗前后无变化(m-AST 6.9±2.5 U/L,4.5±3.1 U/L).结论 m-AST是酒精性肝炎恢复的一个较好的指标,治疗后m-AST大幅度下降,预后良好,否则病程迁延,终变为酒精性肝硬化.

    作者:顾炳权;董轲;韦三华;孙晓红;张惠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D3AK细胞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期间或间歇期辅以CD3AK细胞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NK细胞数量及T细胞亚群,MTT法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经CD3AK细胞辅助治疗后,患者NK细胞数量,CD3+,CD4+,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杀伤活性增强(P<0.05).结论 临床应用CD3AK细胞配合化疗/放疗治疗后,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无明显副作用,是肿瘤患者一种较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韩秀蕊;杨娣娣;魏绪仓;龙延斌;王鸿;邢佩霓;李梅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18例免疫性不孕患者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免疫性不孕患者抗精子抗体在不孕症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提高免疫性不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用ELISA法对834名不孕患者中的118例进行了检测.结果 抗精子抗体阳性者占不孕症患者的9.71%.结论 抗精子抗体是导致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作者:谭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