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血清维生素C含量

杨静;吴晓娜

关键词:维生素C, HPLC法
摘要:目的 建立更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血清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并对血清维生素C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 血清样品经10%(v/v)偏磷酸溶液提取,旋涡混匀30 s,离心10 min(4 000 r/min,4℃)后,用带二极管阵列检测(DAD)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对维生素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流动相为100 mmnol/L KH2PO4,pH值为3.0,检测波长为243nm,流速为1 ml/min.用此方法测定不同处理和储存条件下的血清维生素C含量,比较其稳定性.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血清中维生素C能得到良好分离,该方法的日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42%和2.11%;回收率范围为82%~88.5%;维生素C的低检测限为0.05 μg/ml.在对血清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中,发现血清维生素C在放置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降解,其偏磷酸提取液相对稳定,但在5 d后含量也开始明显下降,到第44 d后血清和提取液中维生素C含量均几乎完全消失.结论 建立了高速、高效、高灵敏度的测定血清维生素C含量的HPLC法;血清维生素C在保存过程中极不稳定,获得样品后应立即测定,当无条件立即分析样品时,也应将样品用偏磷酸提取,并将提取液冷冻保存在-70℃,5 d以内分析完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初筛实验室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 掌握抗-HI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方法.方法 用抗-HIV抗体阴性的血清倍比稀释试剂盒中的抗-HIV阳性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稀释度血清,计算s/A值.依据所需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抗-HIV强弱来确定某一稀释度为配制稀释度,按配制稀释度的年需求量来配制抗-HI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结果 采用倍比稀释法可获得均匀、无菌、稳定的抗-HI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结论 倍比稀释法是制备抗-HI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质控物经济方便、快捷、可靠的方法.

    作者:何芳;马真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患者数据均值法用于凝血功能试验室内质控的比较

    使用标准质控血浆进行凝血功能试验室内质量控制存在着质控血浆价格昂贵、不稳定、控制物不同于患者标本特征等缺陷,且只能对分析中仪器及试剂的状态进行质控,而对分析前的因素特别是样本因素则不能有效质控.凝血功能试验恰恰更易受到分析前因素的影响.

    作者:钱厚明;徐玮;赵江燕;葛小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筛查实验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孕妇孕中期AFP/β-HCG二联筛查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全标全定量检测方法,应用相应分析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DS)与神经管畸形(NTD)的风险率.结果 DS筛查高危率5.88%;NTD筛查高危率0.48%,3例NTD高危孕妇经B超检查确诊为神经管畸形.结论 普遍进行孕中期产前筛查,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姜萍;张风琴;苍金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气分析仪快速测定血钾

    目的 对血气分析仪快速测定血钾进行应用与评价.方法 在ROCHE OMNIC血气分析仪上测定血钾.并同时在VITROS-250干式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 血钾检测限为0.5~18 mmol/L;高、中、低浓度的批内CV分别为4.6%,3.7%和4.2%,批间CV分别为4.7%,3.8%和5.0%;回收率为95.5%~104.8%;与VITROS-250干式生化分析仪(X)相关系数γ=0.995,相关方程y=1.011X-0.08;胆红素浓度340μmol/L以下,三酰甘油浓度8.8 mmol/L以下,对该法测定基本无干扰,而肝素有明显的负干扰,溶血有显著的正干扰.结论 此法测定血钾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急诊检测.

    作者:史小波;李晗;姜肖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对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92例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HSCT)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共测定标本290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GM,检测浓度可达到0.5 ng/ml.结果 以1.5为阳性界值,GM检测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100%,诊断符合率88%;以0.8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90%,特异性95%,诊断符合率94%.连续监测时GM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2~20d预测曲霉感染.在GM阳性患者中,对13例病人进行抗曲霉治疗,10例有效,3例无效死亡.抗曲霉治疗前GM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病人的GM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病人呈上升趋势.结论 血清GM检测是对白血病和HSCT患者I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用指标.

    作者:金欣;尹秀云;陈建魁;于农;左向华;朱晓华;黄媛;佟雅丽;杜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TNF-α,IL-15,CRP水平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TNF-α,1L-15,CRP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5例AS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MMP-3、白细胞介素15(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各个指标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AS组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MMP-3,TNF-α,CRP水平在AS组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IL-15水平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S组仅有MMP-3与IL-15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MMP-3和IL-15在AS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评估AS病情的二个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林宁;林新;邓之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肌酐,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绘制ROC曲线,用ROC曲线评价Cys C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的价值.结果 当Ccr在60~80ml/min时,Scr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05),而Cys C与正常对照差异显著(P<0.001),而当Ccr<60 ml/min时,Scr,Cys C与正常对照及Ccr>80 ml/min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同时Cys C的ROC曲线下面积(0.968)也大于Scr曲线下的面积(0.948).结论 Cys C是发现肾功能损害较早的指标,其敏感性高于Scr,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新的内源性标志物.

    作者:苏艳丹;赵滢;左薇薇;卯健;詹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淋巴细胞微核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制备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微核是细胞质中主核外的小核.它主要来源于染色体的无着丝粒断片和细胞分裂后期滞后的染色体.因此,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实质上是一项衡量染色体损伤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作为辐射效应的生物学指标,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微核发生率与剂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1,2].

    作者:杜峰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93例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93例恶性肿瘤患者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分离出97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58.76%,阳性菌占22.68%,真菌占18.56%,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特治星较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均较敏感.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革兰氏阳性菌也是重要致病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杨淑梅;魏益群;郑权庆;王进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西安市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至今近10年.全国各地的无偿献血工作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推进,为临床的医疗急救用血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然而,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经检测不合格而废弃的情况不容忽视,它既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又对社会及献血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作者:杨青;段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酶标仪线性校正的简易方法

    酶标仪的定期线性校正是免疫测定结果准确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实验室容易被忽视的质量控制的制度之一.线性优良作为酶标仪仪器性能基本核心的指标,即采用何种方法来校正线性才符合本实验室的需要呢?今介绍相对吸光度的线性校正的一种简易方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何宗忠;王强;王大钊;任均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圳地区正常新生儿尿NAG参考值范围调查

    目的 调查新生儿人群尿液样本NAG参考范围.方法 收集产科正常新生儿的尿液样本200份,用比色法测定尿液中NAG,Cr,计算NAG U/mmol·Cr值,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参考范围.结果 200例新生儿尿样NAG/Cr值呈偏态分布,P95为11.9 U/mmol·Cr.结论 深圳地区新生儿尿液NAG的参考范围是:<11.9 U/mmol·Cr.

    作者:陈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尿沉渣革兰染色诊断尿路感染

    尿沉渣用革兰染色后显微镜计数尿沉渣中白细胞和细菌数,使确诊尿路感染的细菌报告在30 min发出,共检测192份尿标本,与倾注平板法对照,检出率提高25%,排除了15%假阳性.

    作者:张启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状况,以便对流行病学调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标本用生物-梅里埃-VE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API细菌鉴定系统及K-B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试验.结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要感染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约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6%,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占63%.MRSA和MRCNS对临床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相比较,前者耐药性高于后者,两者均有约3%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细菌的耐药状况不容乐观,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播散尤为重要.

    作者:胡淑玲;党小军;苍金荣;张利侠;归巧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型不合夫妇产前血型抗体筛查回顾性分析

    目的 检测血型不合夫妇的产前血型抗体水平,探讨O型血孕妇血型免疫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of newbom,HD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夫妇ABO血型不合者485例,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相关检测及归纳分析.结果 485例ABO血型不合调查中,孕晚期IgG抗A(B)效价≥64的HDN发病率为8.61%远高于效价≤32的发病率(1.56%).孕期抗体效价升高2个以上滴度的HDN发病率(40.29%)远高于抗体滴度无升高或下降者(3.56%).结论 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产前血型抗体,可预防HDN发生及减轻胎儿受害程度,相关结果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吴润香;张银辉;毕燕玲;黄维加;朱新建;李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贝克曼CX5CE生化分析仪出现故障及排除方法

    我院于1998年引进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CX5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机内有自检和报警系统,具有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现将使用该机以来,所遇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做一介绍.1 系统会偶而出现死机,按键盘机器无反应,只要重新开机,系统会自动修复.

    作者:王晓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对单细胞快速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与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强有力手段.该文综速了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状况.随着流式细胞术相关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

    作者:闫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检验科信息化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检验医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技术,对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脱落细胞等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期获得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来协助诊断疾病.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生物工程学、分子诊断学技术等发展,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作者:杜峰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三年失控原因分析

    目的 为了保证临床血液分析的准确、可靠,通过参加全国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在保持实验室维持较高检测水平的同时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测要求,对每一批次的质评物规范化地进行检测.结果 2000年RBC,HCT,MCV,MCHC,2001~2002年HCT,MCV,MCHC均出现失控现象.结果 参加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问题,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

    作者:王美英;张庆夕;柳志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D-二聚体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检测继发性纤溶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可代替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对继发性纤溶,动脉或静脉血栓性疾病,妊高症和恶性肿瘤的检测.方法 选择20名继发性纤溶深静脉血栓、妊高症、白血病病人分别做D-二聚体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进行对比.结果 D-二聚体比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的敏感性高.结论 D-二聚体是检测继发性纤溶的佳指标,D-二聚体检测如阴性,则基本可排除血栓形成.

    作者:吴宁;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