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丽;闻平;郭月芳;陈蕾
目的 研究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胞免疫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和Th2的百分率,CD4+与CD8+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及CD19+和CD19+CD23+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B淋巴细胞的活化状况.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外周血Th1,Th2的细胞百分率(13.15%±6.23%及4.57%±3.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5.09%及2.03%±0.95%),患儿组CD4+细胞百分率亦较对照组为高(P<0.05),CD8+,CD4+/CD8+比值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与CD19+CD23+的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升高.结论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可活化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Th1和Th2细胞百分率均增加,Th1和Th2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而B淋巴细胞状况无明显改变.
作者:岳乔红;杨柳;苏明权;马越云;郝晓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确诊46,XY女性性反转病例,研究SRY基因在性分化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技术,结合PCR技术检测外周血SRY基因,并用FISH技术进一步证实该先证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确诊一例具有子宫和卵巢发育的性反转病例,其核型为46,XY,SRY(-).结论 SRY基因检测比外周血核型更能预示睾丸组织的存在,人类性分化遗传调控不仅只是SRY基因起作用,还有其它基因起作用.
作者:陈亚军;史桂兰;赵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是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参数之一,常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一起作为贫血的鉴别诊断指标,参考范围为320~360 g/L,MCHC增高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作者:钟万芬;乐家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a coagulation time,简称APRPCT)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出血的预示作用及意义,探讨该实验方法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APRPCT实验原理,优选浓度为2 g/L的硅微粒作为APRPCT激活试剂,制备质控血浆监测APRPCT实验的过程和质量,以2 g/L的硅微粒检测正常对照组及ITP组的APRPCT,统计分析两组间的APRPCT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浓度为2 g/L的硅微粒测定APRPCT,正常对照组较ITP组明显延长,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RPCT能同时反映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其预示出血倾向的特异性明显优于血小板计数,可作为ITP患者的出血预示指标.
作者:刘更夫;尹义军;吴琴;毕红琳;胡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IL-6水平在重症并发感染及非感染者体内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0例APACHE Ⅱ评分≥12分重症并发感染的病人,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重症非并发感染病人血清IL-6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症并发感染组血清IL-6水平比重症非并发感染组升高,但该两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们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并发感染组血清IL-6水平与病人的预后呈正相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与白细胞数均值呈正相关.40例重症并发感染患者中有20例死亡,他们的血清IL-6水平较生存病例高.30例重症非并发感染病人的血清IL-6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IL-6水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和90%.APACHE Ⅱ评分为65%和80%.结论 重症患者无论并发感染与否其血清IL-6水平均升高,其升高反应了损伤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IL-6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
作者:卫俊杰;刘华;赵有成;王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检测细胞毒活性的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了解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抗肿瘤活性,为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肿瘤患者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常规分离PBMC.体外进行CIK的培养,用LDH释放法分别检测PBMC和CIK对肿瘤细胞K562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肿瘤患者PBMC对K562的杀伤活力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7~10 d后,健康人和肿瘤患者的CIK对K562的杀伤活力都有显著提高(P<0.01),肿瘤患者CIK杀伤活力接近于健康人.结论 肿瘤患者PBMC细胞毒活性显著降低,但经诱导培养成CIK后则显著提高.用LDH释放法检测肿瘤病人CIK细胞毒活力,有助于CIK疗法适应病人的选择及个体疗效观察.
作者:张蕾;李芳秋;张士新;黄海嵘;李德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血脂异常患者血尿酸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血脂异常患者335例,其中男162例,女173例,年龄35~55岁,以体检无血脂异常健康人群376名为对照组.结果 血脂异常组有64例(19.1%)和对照组有8例(2.13%)血尿酸(UA)≥420μmol/L,两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血脂异常高尿酸患病率男性比例高于女性(0.05
作者:丁丽;马列婷;张阳;崔喜赟;党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快速筛查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可行性,利用此筛查方法了解深圳地区葡萄球菌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经测序鉴定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ermB,ermC,msrA的葡萄球菌,用一个包括这四种耐药基因引物的SYBR Gteen I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荧光定量曲线和熔解温度曲线(Tm值)确证和反应条件优化后建立针对大环内酯类常见耐药基因的初筛体系;随机选取临床136株葡萄球菌,利用此初筛体系对136株葡萄球菌是否携带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表型、电泳、测序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此方法进行评价.对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细菌进行基因型别的鉴定,以了解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此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初筛体系检测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与表型检测比较达到94.8%(129/136)的一致性,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和测序结果比较达到100%的一致性.136株葡萄球菌检出msrA,ermA,ermB,ermC四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75.7%(103/136),并发现多株携带多种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葡萄球菌.结论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葡萄球菌是否携带有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深圳地区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主要耐药基因是ermC 56.6%(77/136),msrA24.2%(33/136),ermA12.5%(17/136).
作者:夏成静;黄烈;陆学东;刘键;杨来智;张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HELLP综合征患者血乳酸升高的原因.方法 动态追踪观察38例HELLP综合征患者血乳酸变化规律.结果 38例HELLP综合征组,第1,2,3天血乳酸均值为3.91±1.34,4.15±1.93,3.78±1.19 mmol/L,而正常孕妇对照组血乳酸含量为1.16±0.44,1.21±0.47,1.06±0.5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P<0.01;t=9.26,P<0.01;t=11.65,P<0.01).HELLP综合征组血乳酸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38例HELLP综合征组,第1,2,3天血乳酸均值间无统计学意义(t=0.46,t=0.95,t=0.54,P均>0.05).其变化规律:38例HELLP患者有36例在病程中出现高乳酸血症,血乳酸含量在3.0~7.2 mmol/L之间,其中入院时存在高乳酸者22例、入院后新出现的高乳酸者14例;38例中36例血乳酸增加程度与病情恶化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情加重,血乳酸随之增高.结论 HELLP综合征时溶血、肝细胞损害及肾功能受损、剖宫产手术是造成患者血乳酸升高的原因.
作者:耿素敏;赵勇;李福坤;胡秀敏;吴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78例肺癌(其中鳞癌30例,腺癌28例,小细胞癌20例)、45例肺部良性病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组经病理分型后,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CYFRA21-1的水平在鳞癌中升高尤为明显(P<0.05);CEA的水平在腺癌中显著升高(P<0.05).4种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时,特异度较高(82.22%~95.56%),但敏感度不是很高(38.46%~56.41%).联合检测后,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64.10%).结论 CEA,CA125,NSE和CYFRA21-1对肺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且CEA,NSE和CYFRA21-1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
作者:黄芳;耿燕;李婷婷;张西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8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对其血清进行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7.42±2.63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12±2.87mg/L),而hs-CRP(9.62±3.12 m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0.44 mg/L),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38,P<0.05).结论 检测hs-CRP和APN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库尔特ACT 5diff OV血液分析仪具有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和重复性好[1]等特点,因此在国内外用户很多,但其配套的进口试剂消耗量大,存在试剂浪费现象,使每人份检测成本相对较高.笔者对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各部分性能等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调整仪器设置参数,始终保持仪器在佳状态下,探索出一种提高试剂的利用率、降低检测成本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志强;王舒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Sysmex KX-21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因为它从设计上把液路系统和气路系统分开减少了故障的发生率,并且利用高压电灼烧产生的空气锤进行排阻降低了阻孔的产生,但它仍然会出现一些同题.近期出现一次较特殊的故障,现将其故障表现及处理过程作一介绍,以供同专业人员参考.
作者:陈言伟;宋爱玲;郭虹霞;王朝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分析其与抗生素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NCCLS推荐方法及文献所使用方法,对收集的120株不动杆菌进行产ESBLs,AmpC的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120株不动杆菌,产ES-BLs有20株,检出率为16.7%,产AmpC酶31株,检出率为25.8%,产酶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 产AmpC酶和ESBLs是西安地区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作者:马列婷;王林川;于燕;王亚文;雷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西门子医疗诊断公司生产的Dimension 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日常使用中有时会出现电解质定标不能通过的现象,现根据笔者在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将其原因及故障排除做以下小结,供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参考.
作者:金敬富;曹蓉;赵云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制Bayer 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鞘液试剂,并与进口试剂进行比较.方法 分析原装试剂和自制试剂成分、理化性质,并进行重复性试验,相关性试验,数据结果做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自制鞘液的各项检测指标和进口试剂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性良好(r>0.94).结论 自制鞘液可替代进口鞘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鹏;马列婷;王亚文;张宁;李雯;崔喜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屏氧酶1(paranoxonase-1,PON-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ELISA法和生化方法检测8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3例健康人血清MMP-2,MMP-9,oxLDL和PON-1.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的MMP-2,MMP-9,oxLDL和PON-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以AMI组高;AMI组、UAP组的检测结果与SAP组患者的MMP-2,MMP-9,oxLDL和PON-1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患者的MMP-2,MMP-9,oxLDL和PON-1的含量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MMP-2,MMP-9,oxLDL和PON-1在ACS患者血浆中均显著增高,可作为AC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作者:俞晓丽;闻平;郭月芳;陈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尿微量蛋白与尿酶联合检测对不同程度肾脏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可行性和监控作用.方法 血清胱抑素C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分析,对30名健康对照者和98名不同病程的肾功能损害者进行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UT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检测分析,动态监测法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肌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与NAG/Cr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BuN)、血肌酐(Cr)在早期临床无症状组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时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可明显提高,可达91.83%,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与尿酶和肾病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肾脏的早期损伤,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与尿酶联合检测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的灵敏与可靠的实验室指标,它在肾脏损伤程度的分析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熙建;谭同均;朱国文;邓述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不能提供完整血小板参数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方法 将203例XT-1800i不能提供完整PLT参数的标本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同时结合手工显微镜计数PLT并观察PLT直方图、红细胞及血小板异常形态.结果 在203例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不能提供完整血小板参数标本中,非造血系统肿瘤、消化系统、造血及泌尿系统疾病高这70.9%;在134例PLT直方图异常标本中,59例并无PLT及RBC明显形态改变.197例标本经ADVIA-120、手工法及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数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 遇上述疾病时应将标本转移到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实验室应重新采血后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上复查,如该仪器复查后仍然不能提供完整PLT参数的标本,应结合手工显微镜法以保证PLT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并与临床医生就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沟通.
作者:闵迅;陈丽华;骆科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检测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用于反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L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807例HBeAg阴性血清标本进行LHBs及HBV DNA检测.结果 ①在807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为54.40%(439/807),LHBs的阳性率为56.75%(458/807),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813,P>0.05),两者总体符合率为91.70%(740/807);②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与LHBs检出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995,P<0.001).结论 LHBs与HBV DNA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能够反映出HBeAg阴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的程度,是HBV DNA复制水平判定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祖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