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艾莉;杨雪;朱新勤;韩秀华;江虹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HBsAg的室内质控方法 .方法 用ELISA法检测0.5 ng/ml的HBsAg质控血清,采用Shewhart-cusum联合质控图制作质控图,结果 检测浓度为0.5 ng/ml的HBsAg质控品的s/co均值为1.879,s为0.205,告警限k为均值士1s,分剐是1.674和2.084,失控限h为均值±2.7s,分别是2.433和1.325.结论 Shewhartcusum联合质控图对于容易出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定性ELISA方法 较为适用,并且准确区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有助于临床实验室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
作者:夏勇;吴宗华;谭佩仪;林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探讨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方法 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60株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随机筛选出11株对环丙沙星不同程度耐药菌,PCR扩增gyrA,gyrB,parC,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产物测序后分析.结果 6种药物的相对抗粪肠球菌活性(MIC50,MIC90)从强到弱为:妥舒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妥舒沙星抗菌活性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抗菌活性差;序列比较发现,有9株耐药株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发生在gyrA基因(6株)和parC基因(9株),其中编码gyrA的Ser83→Ile,Arg和编码parC的Ser80→Ile,Arg的密码子表现出高频突变,gyrB和parE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未发现gyrA突变单独存在,同时具gyrA和parC突变的MIC值是仅具parC突变菌株MIC值的4倍以上.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品种妥舒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抗粪肠球菌活性较老一代药物更强;粪肠球菌对老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gyrA基因83,87位突变及parC基因80,84位突变都可引起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但以parC基因80住突变为主;低耐药株往往是parC基因单位点突变,高耐药株同时合并有gyrA基因双位点突变.
作者:唐曼娟;杨祚升;蔡恒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慢性HBV感染者低浓度HBsAg持续存在已引起临床实验室及分子生物学专家的重视和关注,该文就低浓度HB-sAg人群的临床特点、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成军;孙长贵;陈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不同葡萄糖代谢(糖代谢)异常状态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为不同糖代谢异常状态下血脂监测项目的 选择及干预治疗侧重点提供循证检验医学的证据.方法 选取254名受试者(其中男性149人,女性105人)进行OGTT试验和TC,TG,HDL-C,LDL-C,ApoA1和ApoB等血脂指标的检测.根据OGTT结果 分为正常糖耐量(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IFG并发IGT(IFG/IGT)和糖尿病(DM)5组,比较各组血脂指标值及其异常丰,对所有糖代谢异常的各血脂指标与空腹血糖(FPG)和OGTT 2 h血糖(2 hPG)进行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①TG,LDL-C水平在DM组、IFG/lGT组和IGT组明显高于NGT组(P<0.01)和IFG组(P<0.05),DM组、IGT/IFG组、I-IGT组和IFG组TC水平和高TC血症检出丰相近(P>0.05),且均明显高于NGT组(P<0.05),HDL-C水平DM组明显低于NGT组(P<0.05),但各组低HDL-C血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poA1和ApoB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G与2 h PG(r=0.201,P<0.01),FPC,(r=0.119,P<0.05)存在明显的正相关,LDL-C与2 h PC,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r=0.132,P<0.05).结论 低HDL-C血症、低ApoA1血症和高ApoB血症可能不是糖代谢异常典型的血脂异常特点之一,高TG,TC,LDL-C血症是DM和IGT,IGT/IFG血脂异常的特点,IFG血脂异常的特点是高TC血症.
作者:伍绍国;黄钰君;陈波;李志海;鲍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粪便常规检查对于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有很大的诊断意义,目前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医院住院患者初诊必须检查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粪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外观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外观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红白细胞及寄生虫检查.
作者:包广杰;兰忠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这对深入研究NGAL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践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及健康对照组骨髓中的NGAL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NGAL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仅有极少数细胞可见阳性表达,健康对照组骨髓在中幼粒细胞及以下各阶段细胞均可见阳性表达,在18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AML-M1)中未见阳性表达;在26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M2)中仅有2%粒细胞可见阳性表达;在17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M3)中仅有4%粒细胞可见阳性表达;在23例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AML-M4)中仅有2%粒-单细胞可见阳性表达;在19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AML-M5)中来见阳性表达,在2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ALL)中来见阳性表达.绪论急性白血病组NGAL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华;陈林兴;陈慎仁;王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壳素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 以空白导管(对照组)和包被甲壳素的导管(实验组)为裁体,构建7 d的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模型,然后对每组细菌计数、测定结晶紫染色后的吸光度值、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菌计数值(×107 cfu/ml)是2.29和2.15;吸先度值是0.137和0.138.扫描电镜下,对照组的细菌分布较均匀、密集;实验组的细菌分布不均匀、密集.结论 甲壳素对形成7 d的大肠埃希茼生物被膜不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胡全树;王彦荣;张丽娟;赵建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阿米卡星与夹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应用对铜绿饭单胞菌(PAE)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PAE感染提供佳联合药物应用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仅鉴定细茸,MIC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按CLSI法进行.结果 从临床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92株PAE,呼吸道感染标本占88.04%.92株PAE中,48.91%产金属β-内酰胺酶;27.17%产AmpC酶,18.48%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MIC比值≥1 mg/L.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PAE的抑菌率分别为71.74%,38.04%,70.65%.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协同作用分别为58.70%和60.87%.结论 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来治疗PAE的感染具有很好的协同效果,但同时应密切结合患者病情和经验用药的药物疗效等综合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樊新;徐修礼;陈潇;刘家云;孙怡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生物型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4月146株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API NH细菌鉴定并进行生物学分型,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流感嗜血杆菌Ⅰ型分离率高为39.0%,其次为Ⅰ型29.5%.Ⅰ型27.4%,Ⅳ~Ⅶ型4.1%.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49.3%,其中Ⅱ型、Ⅲ型产酶率高分别为66.7%和62.8%,Ⅰ型产酶率仅为17.5%,其它生物型中未检出.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耐药率高,分别为46.6%,41.1%,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耐药率为0.结论 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主要生物型是Ⅰ型,菌株产β-内酰胺酶严重,含酶抑制剂抗生素、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产酶菌株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碧英;马晨芸;陈佩宏;段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调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8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84例,包括早产适于胎龄儿61例和同期出生的足月适于胎龄儿23例.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IGF-1水平,并对比其差异性.结果 足月适于胎龄儿血清IGF-1水平为29.34±10.02μg/L,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IGF-1水平为23.91士6.60μg/L,两组婴儿血清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随胎龄和体重的增大,血清IGF-1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IGF-1参与早产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指标.
作者:赵枰;张秀琳;谢玮;鲁晓燕;杨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品红亚硫酸法测定甲醇的影响因素,方法 往不同体积的甲醇标准使用注中依次加入各种试剂,静置显色后,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以0管调零测定其吸先度,分别研究显色时间、乙醇浓度和显色温度对甲醇测定的影响.结果 保持乙醇浓度6.0 ml/dl,显色温度30℃不变.各管吸光度随显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保持显色时间30 min,显色温度30℃不变,各管吸光度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战小;保持乙醇浓度6.0 ml/dl和显色时间30 min不变,各管吸光度随显色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当乙醇浓度为6.0 ml/dl,在30℃下显色30 min可以得到好的吸光度值(0.2~0.5),为佳显色条件.
作者:蔡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抗凝血标本全血放置以及离心后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取 PT和APTT正常值标本180例(PT在10.5~14.0 s之间,APTT在22.0~36.0 s之间),异常值(高值)标本120例(PT>14.0s,APTT>36.0s),用Sysmex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仅及其配套试剂,分别检测抗凝血标本全血室温(26℃)放置及离心后在室温及冰箱(4℃)保存条件下0,2,4,6,8,12,24 h时PT,APlvr的结果 ,并将所得到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处理.结果 全血室温放置时,正常值标本PT在4 h内,APTT在2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值标本PT,APTT在2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血浆在室温下,正常值标本PT在6 h内,APTT在4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值标本PT,APTT在4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血浆在冰葙保存条件下,正常值及异常值标本PT,APTT在6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标本采集后,如果不能即刻测定,好离心后置于冰箱保存,并保证在6h内完成测定;如果不离心室温放置,应在2 h内完成测定.
作者:李济凯;吴建平;徐根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乏养菌属和颗粒球菌属细菌为兼性厌氧、触酶阴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可引起腹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机会感染.因其培养和鉴定困难,国外的报道较多,而国内的报道少见,该文就乏养菌属和颗粒球菌属的分类、表型特征、细菌鉴定、与人类感染关系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陈杏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将日本血吸虫原肌球蛋白基因(tropomyosin)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裁体上,在BL-21(DE3)型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其产物,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的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文库中筛选出包含tropomyosin全长基因的EST,然后用高保真酶PCR扩增,构建到pET-280(+)裁体上,终在BL-21(DE3)型大肠埃希菌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FTG)诱导表达.表达的his-tropomyosin融合蛋白用镍螯舍树脂蛋白纯化柱(Ni-NTA resin)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tropomyosin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用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作为天然抗体来研究tropomyosi的免疫原性.结果 pET-28a(+)-tropomyosin重组质粒在BL-21(DE3)型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使用SDS-PAGE分析得到实际Mr约为40 000的his-tropomyosin融合蛋白,Ni-NTA resin的纯化效果很明显,获得的相对纯的目的 蛋白经过Western BIotting方法 检潮显示:tropomyosin融合蛋白能够与感染日本血吸虫6 w的兔血清有较强的免疫反应.结论 Tropomyosin能够在BL-21(DE3)型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且抗原免疫原性强,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兔血清能够识别体外表达的tropomyosin,具有与天然的tropomyosin相同的免疫原性.
作者:贺宽耀;陈惠;崔书建;韩泽广;刘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SF-Cystatin C)在判断脑实质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脑膜炎(n=34)、脑炎(n=29)、脑膜脑炎(n=16)、颅内肿瘤(n=8)、癫痫(n=6)及正常对照组(n=21)脑眷液并分析其Cysmtin C水平,并评价CSF-Cystatin C在判断脑实质损伤中的价值.结果 ①脑炎、脑膜脑炎、颅内肿瘤及癫痫CSF-Cystatin 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较脑膜炙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脑膜炎与正常对照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实质受累组CSF-CystatinC水平较脑实质未受累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③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AUC's SE为0.0,4,Cut-off值为4.50 mg/L时其灵敏度(sensitivity)为0.78,特异度(specificity)为0.84.结论 CSF-Cystatin C可以作为脑实质受累检出的生化指标.脑脊液CystatinC低于4.50mg/L时,其对脑实质受累的检出有较好的临床一致性.
作者:王家驷;舒仁明;王廷杰;周培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一种银离子凝胶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及其主要抑菌成分银离子的含量稳定性.方法 采用裁体法抑菌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现察.结果 银离子凝胶抑菌剂作用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均可达到90%以上.该银离子凝肢经37℃恒温箱密封避光保存3个月,银离子的含量由572 μg/g下降为540μg/g,下降5.59%.结论 银离子凝胶抑菌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有较强抑菌作用,银离子稳定性好.
作者:董小峰;石德美;张志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外用血中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肺炎组与对照组的IgG,IgM,IgA组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RSV肺炎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8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CD4,CD4/CD8比值RSV肺炎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RSV肺炎志儿存在比较明显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示这两者在RSV感染所致的肺炎的发病机制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建议在治疗中可采用免疫干预措施纠正机体存在的免疫失衡,以达到预防RSV肺炎患儿复喘善至发展成为哮喘疾病.
作者:王飞;周新;宋贵波;丁锋;王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bes nephropathy,DN)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与尿清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x-LDL,结果 血清ox-LDL水平在A,B,C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ox-LDL与UAER高度相关(r=0.81,P<0.01).结论 DN患者血清ox-LDL水平随着尿微量清蛋白的增加而升高,当尿微量清蛋白还在正常水平时,ox-LDL的水平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对于DN的早期诊断,ox-LDL可能较尿微量清蛋白更敏感;OX-LDL可作为DN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张国明;胡礼仪;于琦;王满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普通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于区别肾小球疾病和非肾小球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已有较多报道[1~4],其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但需要有经验的技师,仍有一定的误差.
作者:李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SELEX技术筛选出来的核酸适配体与脂多糖的高亲和力来对脂多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以脂多糖的两条核酸适配体与脂多糖的结合构建三明治结构,再利用磁性纳米的磁性分离技术,设计并制作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用其检测腊多糖.结果 荧光数值随着脂多糖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线性关系,潮定线性范围为0.0312~4EU/ml,线性方程为△F=8.470 8C+6.679 6(C单位为EU/ml),相关系数为0.996 0,检出限为0.024EU/ml,且测得的荧光信号稳定,24 h后测定并无衰减.结论 在选用磁珠作为基因载体的基础上,运用核酸适配体与目标蛋白的强亲和力的三明治结构来检测内毒素的方法 具有很高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
作者:欧艺;姚朗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