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目的 探讨末梢全血标本的检测时间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对末梢全血标本分别于采血后0,5 min及10 min连续检测,观察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采血后10 min与0 min时相比较,仅RBC,HGB和BASO%三个项目结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采血后5 min与0 min及与10 min时检测结果相比较,较多参数结果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末梢全血采集后放置时间过短将影响血液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在采血后至少10 min以后检测,方能较好地反映结果的真值.
作者:刘艳红;刘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水平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1例RA患者、39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抗MCV抗体、抗CCP抗体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并用ROC曲线比较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RA组抗MCV抗体水平(中位数410.00 U/ml)明显高于非RA组(中位数10.60 U/ml)和健康对照组(中位数8.30 U/ml)(U值分别为242.0和318.0,P值均<0.01).抗MCV抗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标准误0.032,其95%的近似可信区间为0.838~0.963.抗CCP抗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标准误为0.027,其95%的近似可信区间为0.865~0.970,两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抗MCV抗体敏感度高于抗CCP抗体,但特异度比抗CCP抗体低.抗MCV抗体与抗CCP抗体(r=0.615,P<0.01)有相关性.结论 抗MCV抗体对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一种新的RA血清学指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DIC模型的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鼠尾静脉滴注脂多糖制作DIC模型,将大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DIC组和水蛭素组,选取4个时间点(4,6,8,12 h)测定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水平的变化;同时用免疫印迹杂交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IC组及水蛭素组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蛭素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低于DIC组(P<0.05);AQP4表达在水蛭素组明显低于DIC组(P<0.05).结论 DIC时产生的凝血酶可能通过上调AQP4蛋白的表达,参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水蛭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减轻脑水肿.
作者:玉光哲;金英玉;刘倩;刘琰;张艳芬;辛晓敏;张亚男;彭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体内乳酸及乳酸脱氢酶含量的变化.方法 取被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住院产妇60例作为研究组.取同期住院年龄和孕周有可比性的正常待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早晨空腹采血测定乳酸、乳酸脱氢酶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 重度妊高症其乳酸和乳酸脱氢酶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妊高症组与轻度妊高症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含量的多少与妊高症的严重程度呈相关性.结论 乳酸可作为妊高症生化监测指标,尤其是与乳酸脱氢酶的联合检测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苏良香;宋建华;张建平;陈志祥;胡晓红;朱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直接匀相测定法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同时测定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方法间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评估分析.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垫江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标本,分别采用直接匀相测定法和公式Friedewald计算法进行LDL-C测定.结果 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和直接匀相测定法检测三酰甘油(TG)高于4.52 mmol/L,2.26~4.52 mmol/L和1.72~2.25 mmol/L,<1.71 mmol/L标本的LDL-C,两法测得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2,0.717,0.803和0.901,且当TG<1.71 mmol/L时,公式计算法和直接匀相测定法测得的LDL-C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具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在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中,当TG<1.71 mmol/L时,可采用Friedewald公式法计算LDL-C,当TG≥1.71 mmol/L时,宜按标准化的要求采用直接匀相测定法测定LDL-C.
作者:徐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根据现有的检测方法的实际性能,应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设计工具,设计常见特定蛋白检测项目佳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依据生物学变异的允许总误差Tea确定作为临床允许总误差(Tea),以该科2010年室内质控的变异系数(CV)反映方法的不精密度,以该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0年免疫特定蛋白项目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反映方法的不准确度.以误差发生率(f)反映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使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选择候选方法,以功效函数图确认质控方法的性能,选定合适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值个数(N),确定终的质控方案.结果 不同的测试项目,每批测定值个数(N)不相同,同时使用的控制规则也不同.CRP,IgA和IgM可使用13s,N=1;13s/(41sW);N=2的控制方法,RF和C4可使用12s,N=2;13s/22s/R4s/(41sW),N=2的控制方法;C3和IgG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控制方法,需进行质量改进,或者使用其他的允许总误差重新设计质控方法.结论 实验室应使用质控方案设计工具,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方案,满足临床质量要求,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翠;周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PGE-1建立针对抑制cyclinD1功能的siRNA 真核表达载体以及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针对cyclinD1 mRNA序列设计合成4对寡核苷酸,退火后连接到PGE-1质粒中,PCR及测序鉴定.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到HepG2中,RT-PCR cyclinD1 mRNA的表达,G418筛选后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cyclinD1 mRNA和蛋白质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结果 在设计的4条靶序列中有一序列重组成质粒后,可明显抑制cyclinD1的表达;目的 序列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可以明显减少G2-M期细胞的比例,当HepG2细胞稳定转染针对cyclinD1的干扰质粒后,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也明显降低;HepG2细胞cyclinD1表达降低后,其生长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成功构建针对siRNA-cyclinD1真核质粒,在体外可成功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一;连小云;张玎;王晖;王岐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侵袭性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告3例侵袭性LGLL的临床特征,MICM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例侵袭性T-LGLL及2例侵袭性NK-LGLL,临床以全身症状明显并有肝、脾肿大,预后极差.且有各自的免疫表型特点,大颗粒淋巴细胞形态及CE,ACP,PAS是LGLL诊断的重要线索.结论 LGLL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细胞学检测、免疫分型综合分析并加以鉴别诊断.
作者:翟洪顺;林丽淑;邹德学;聂李平;刘延涛;周宇;张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液免疫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 收集8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样本,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体液免疫项目与氧自由基项目的 相关性.结果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IgG,IgM及IgA水平分别为:(21.46±14.08)g/L,(2.81±0.92)g/L和(2.85±0.63)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或P<0.05;而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1.16±0.33)g/L和(0.25±0.16)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P<0.01;SOD,MDA及NO水平为:(85.64±9.86)U/ml,(6.17±0.89)μmol/L和(16.12±4.11)μmol/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IgG水平与SOD,MDA及NO水平呈显著相关(r=0.989;r=0.996;r=0.985,P<0.05),其它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也有与IgG相似的相关趋势.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升高与自由基代谢紊乱有关,临床医生在治疗该类疾病时有必要重视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水平.
作者:黄婵娟;农朝赞;韦仕喻;顾国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参考区间.方法 参照IFCC多中心酶学研究参考人群筛选标准,募集18~79岁健康参考人群1 098人,其中男性506人和女性592人,分别用和光试剂检测系统、加入磷酸吡哆醛的罗氏试剂检测系统和不加磷酸吡哆醛的罗氏试剂检测系统建立西安地区健康人群酶活性参考区间.结果 三个系统间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系统间男性和女性结果存在差异.ALT和AST需要按性别划分参考区间.不加磷酸吡哆醛的罗氏试剂检测系统ALT-1:7.46~51.34 U/L(女),9.09~71.06 U/L(男);AST-1:11.89~40.49 U/L(女),13.6~40.52 U/L(男).加入磷酸吡哆醛的罗氏试剂检测系统ALT-P:10.24~57.06 U/L(女),11.02~84.00 U/L(男);AST-P:13.55~50.14 U/L(女),15.3~53.42 U/L(男).和光试剂检测系统ALT:6.41~41.73 U/L(女),7.21~67.77 U/L(男);AST:9.41~40.64 U/L(女),12.1~41.11 U/L(男).结论 西安地区人群ALT和AST三个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参考区间上限较目前临床所用参考区间较高,且各个检测系统间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罗氏加入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高于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加入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比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高15%~20%.但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高于和光试剂(不加磷酸吡哆醛)检测结果的参考范围,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比和光试剂(不加磷酸吡哆醛)检测结果的参考范围约高10%.而和光试剂(不加磷酸吡哆醛)检测结果高于目前临床所用的参考范围.
作者:周铁成;张莹;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东南亚缺失型α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俗称α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血液学指标,找出适合其筛查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EF)及血红蛋白A2(HbA2)的截断值(cutoff),提高检测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对经基因确诊的162例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SEA/αα)患者和143例正常者进行MCV,红细胞脆性试验和Hb电泳测定;采用ROC曲线分析得到佳的MCV,EF及HbA2的cutoff值;采用平行及系列联合检测法分析cutoff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地贫组与正常组的MCV,EF和HbA2分别为68.14±5.95 fl和85.99±8.76 fl,(50.13±15.87)%和(81.51±12.63)%,(1.93±0.49)%和(2.55±0.62)%,地贫组的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4.51,17.60,9.16,P<0.001).以基因诊断的结果为金标准,MCV,EF和HbA2三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0.922和0.827;其佳cutoff值分别为74fl,70%和2.05%;其诊断--SEA/αα地贫的灵敏度分别为92.01%,90.12%和74.69%,特异度分别为89.51%,82.52%和80.42%.与单项MCV检测相比,采用平行联合检测法筛查--SEA/αα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χ2值=5.03,P<0.05);系列联合检测法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χ2值=4.86,P<0.05).结论 采用ROC曲线分析得到的佳MCV,EF及HbA2的cutoff值,对筛查--SEA/αα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平行联合检测法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系列联合检测法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
作者:喻晶;郑金花;张银汉;刘晓翌;刘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湖北荆门地区无偿献血者中RhD阴性表型分布情况.方法 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阴性标本,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认弱D,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RhC,c,E和e抗原使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38 921名无偿献血者中初筛为RhD阴性124例;用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弱D 11例;除11例弱D和10例假阴性后,103例确认为Rh阴性标本中共检出Del型25例;103例确认为Rh阴性的标本,血清学表型分布为dccee 63例,dCcee 28例,dCCee 6例,dccEe 4例,dccEE 1例,dCcEe 1例.结论 湖北荆门地区RhD阴性献血者中存在相当比例人群携带弱D表达抗原,为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应加强弱D或Del型的确认.
作者:柯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白藜芦醇处理体外培养的Molt-4细胞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Wrigh-Gime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结果 MTT结果显示,200 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Molt-4细胞72 h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到74.98%,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Wrigh-Gimesa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经白藜芦醇处理后Molt-4细胞出现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边集化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0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Molt-4细胞48 h后78.8%的细胞被阻滞于S期.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Molt-4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并进一步诱导其凋亡.
作者:姚君霞;李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实验引起的糖尿病小鼠维生素D代谢酶表达的改变以及肾脏中分子间钙转运蛋白的变化.方法 雄性DBA/2J小鼠被连续5天注射链脲霉素(实验组)和空载体(对照组),Zhang.Y等使用边缘定量CT测量骨密度,用番红O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来研究目的 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型糖尿病可导致泌尿系大量钙的排泄和胫骨干骺端近端及股骨远端骨小梁的丢失.显微结构也显示骨质丢失与骨小梁恶化有关,定量PCR显示糖尿病小鼠肾脏内mRNA水平的表达为10周后25-羟化维生素D-24-羟化酶下调,20周后25-羟化维生素D-1α-羟化酶上调.另外,实验组小鼠体内肾脏瞬时感受器电位V6、质膜Ca-ATP酶(PMCA1b)、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实验组小鼠肾脏内PMCA1b和VDR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该实验局限性在于缺乏血清中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和磷水平的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支持1型糖尿病引起骨丢失的潜在机制可能是维生素D代谢酶的改变和肾脏转运蛋白表达的下降.
作者:张鹏;浦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厂家的校准品能否直接校准非配套的检测系统.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EP9-A2文件,以罗氏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系统1),用罗氏C-fas、朗道校准品Level2和Level3分别与国内某一厂家生产的生化分析仪器、试剂和检测程序组成待评检测系统(系统2~4),然后用上述四个检测系统分别检测40份新鲜患者血清中的总胆红素(TBil)等10个项目,每个标本测定两次,结果取均值.计算待评检测系统(Y)与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倚,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系统2与系统1的TBil,DBil,ALP和CK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有可比性.系统3与系统1的TBil和GGT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可比性.系统4与系统1的Glu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可比性.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校准品不能直接用于校准非配套检测系统,每一检测系统都必须具有自己的配套校准品.
作者:王建兵;韩丽乔;郑松柏;曾碧霞;林海标;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ATO)药物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SHR 16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n=8)、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8)和同龄Wistar-Kyoto大鼠(WKY)组(n=8),喂养8周后抽取血液,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hs-CRP浓度.结果 应用阿托伐他汀8周后血清IL-6,TNF-α,hs-CRP浓度明显下降.阿托伐他汀(ATO)组IL-6,TNF-α,hs-CRP分别为(105.62±15.27 pg/ml,9.29±2.43 pg/ml,0.97±0.13 pg/ml),SHR组(201.72±28.91 pg/ml,14.33±3.15 pg/ml,1.54±0.3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SHR细胞因子,改善内皮功能及抗炎作用.
作者:吕晓莉;程功;任健康;闫福堂;李博;杨军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PDR-Ab感染的治疗选择药物.方法 采用MH药敏试验方法,测定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对2010.2~2011.8临床分离的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70株非重复统计的PDR-Ab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95.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7.14%,中介敏感率为78.6%,但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结论 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PDR-Ab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提示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为临床此类菌株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选择.
作者:苍金荣;王华;张利侠;苏宝凤;刘英;李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与ELISA法检测包虫抗体的相关性及免疫诊断价值.方法 用四种抗原联合检测的DIGFA法分别检测感染包虫病患者、健康人群、疑为包虫病感染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并与常规ELISA法进行平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DIGFA法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敏感度为96.1% (74/77)、特异度为100%(20/20),与ELISA 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3.7%;不同虫荷数感染者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用四联抗原检测感染包囊虫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DIGFA法与ELISA法相比,前者更为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可单份检测,适合基层寄生虫病的临床检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若能进一步纯化检测用抗原,囊型抗原和泡型抗原间的特异性,则更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欧仕颖;余长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适应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标准委员会对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2009年再次修订并出版了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该文主要比较了2009版与前一版即2005版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的差异,这有助于国内细胞遗传学工作者用新的命名法描述染色体的畸变.
作者:王卫萍;张静;崔英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制四种高危感染菌联合诊断基因芯片并用于临床.方法 通过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破伤风梭菌及炭疽杆菌的基因序列,获得其有效检测的基因位点;利用已有的基因芯片技术,研制了一张用于四种高危感染菌联合诊断的基因芯片.结果 经临床标本或模拟破伤风梭菌及炭疽杆菌危险品的检测验证,该基因芯片的粗符合率达到93.3%以上,并且检测特异性强.结论 成功制备了四种高危感染菌联合诊断基因芯片,并且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姜昌丽;马洁;滕毅;杜凌琳;瞿良;朱光旭;张悦;谭德勇;王惠萱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