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yclin D1-siRNA真核质粒的构建及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王一;连小云;张玎;王晖;王岐山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D1, RNA干扰, 人肝癌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增殖
摘要:目的 利用PGE-1建立针对抑制cyclinD1功能的siRNA 真核表达载体以及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针对cyclinD1 mRNA序列设计合成4对寡核苷酸,退火后连接到PGE-1质粒中,PCR及测序鉴定.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到HepG2中,RT-PCR cyclinD1 mRNA的表达,G418筛选后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cyclinD1 mRNA和蛋白质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结果 在设计的4条靶序列中有一序列重组成质粒后,可明显抑制cyclinD1的表达;目的 序列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可以明显减少G2-M期细胞的比例,当HepG2细胞稳定转染针对cyclinD1的干扰质粒后,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也明显降低;HepG2细胞cyclinD1表达降低后,其生长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成功构建针对siRNA-cyclinD1真核质粒,在体外可成功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0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离的3 476株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方法应用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菌株;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2010年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3 476株,分离率居前10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达到72.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7%和63.4%,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未发现耐药菌株;肠杆菌科的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强,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性.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相当严重,检验科加强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凯歌;宋丽亚;雷金娥;李超;答嵘;曾晓艳;李和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核酸提取仪在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比较核酸提取仪和手工法核酸提取对荧光定量PCR准确定量的影响.方法 血清样本分别用NP968核酸提取仪和手工法提取DNA和RNA,提取产物作为模板,用ABI 7500进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HBV和HCV,对比CT值,比较两种核酸提取方法的效率.结果 核酸提取仪提取的核酸PCR扩增的CT值明显低于手工法的CT值,处理大批量样本的时间也明显短于手工法.结论 核酸提取仪具有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芳;燕凤;王德堂;陈必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巨核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在各类血液病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巨核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在各类血液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各类血液病患者均列为研究对象.用APAAP法染色患者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计数巨核细胞并进行分类.结果 多(双)核巨核、单圆核小巨核、多(双)圆核小巨核均可不同程度见于白血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骨髓纤维化(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等病人骨髓涂片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未见巨核细胞.淋巴样小巨核仅见于MDS.结论 用APAAP法检查各类血液病骨髓涂片中的巨核细胞,有助于各类血液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马巍娜;沈建良;黄友章;宫立众;岑坚;向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N末端脑钠肽和大内皮素-1对心衰的预后价值

    目的 通过对心衰患者的随访研究,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和大内皮素-1(Big ET-1)对心衰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研究143例心衰住院患者,检测入院时NT-proBNP,Big ET-1,肌钙蛋白I,CK-MB和左室射血分数以及NYHA分级.并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360~480 d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生情况.结果 143例心衰患者的中位随访380 d,发生心脏事件57例.发生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相比,患者的年龄(82比52,P=0.000)、NYHA分级(3比1,P=0.000)、NT-proBNP(3 802 pmol/L比891 pmol/L,P=0.000)和Big ET-1(5.13 pmol/L比3.53 pmol/L,P=0.000)中位数水平都明显偏高.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和NT-proBNP及Big ET-1是独立的心脏事件再发生的预后因素,风险比分别为1.175,3.987和2.691.logistic回归显示,NT-proBNP和Big ET-1是独立的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2.515和1.978.结论 检测NT-proBNP和Big ET-1可对心衰患者进行心脏事件再发生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分析.

    作者:汪隆海;陈启松;夏芳;张平;何海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观察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PDR-Ab感染的治疗选择药物.方法 采用MH药敏试验方法,测定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对2010.2~2011.8临床分离的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70株非重复统计的PDR-Ab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95.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7.14%,中介敏感率为78.6%,但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结论 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PDR-Ab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提示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为临床此类菌株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选择.

    作者:苍金荣;王华;张利侠;苏宝凤;刘英;李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常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型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常州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宫颈疾病防治及疫苗的投入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 016例有性生活史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基因型检测.结果 在被调查的1 016例妇女中共有20种HPV亚型被检测出来.HPV感染总阳性率为27.8%,高危型检出率为25.6%,低危型为3.4%,混合型感染为6.2%.HPV感染阳性排在前5位的亚型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58,52,31和68.随着宫颈疾病病变级别升高,HPV感染率呈正向增加趋势.结论 常州地区HPV亚型感染分布以高危型HPV16,58,52,31,68为主,早期筛查和控制HPV感染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作者:戚传平;许联红;蒋立新;王永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永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G和TC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 建立符合永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的参考区间.方法 应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永州地区3 608名10岁~79岁经过筛选的健康者血清标本进行血清TG和TC的检测,并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平均水平和变化范围.结果 永州地区TG的参考区间男性为0.71~2.89 mmol/L,女性为0.59~2.30 mmol/L;TC的参考区间为3.47~6.28 mmol/L.结论 永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G和TC的参考区间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与不同地区的、试剂盒制定的也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建立该地区人群TG,TC的参考区间,可为临床分析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作者:鲁君艳;杨晓斌;姜志刚;周维新;李林;蒋鑫晟;张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型糖尿病骨缺失中维生素D代谢酶表达的改变和肾脏钙转运蛋白的变化

    目的 调查实验引起的糖尿病小鼠维生素D代谢酶表达的改变以及肾脏中分子间钙转运蛋白的变化.方法 雄性DBA/2J小鼠被连续5天注射链脲霉素(实验组)和空载体(对照组),Zhang.Y等使用边缘定量CT测量骨密度,用番红O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来研究目的 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型糖尿病可导致泌尿系大量钙的排泄和胫骨干骺端近端及股骨远端骨小梁的丢失.显微结构也显示骨质丢失与骨小梁恶化有关,定量PCR显示糖尿病小鼠肾脏内mRNA水平的表达为10周后25-羟化维生素D-24-羟化酶下调,20周后25-羟化维生素D-1α-羟化酶上调.另外,实验组小鼠体内肾脏瞬时感受器电位V6、质膜Ca-ATP酶(PMCA1b)、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实验组小鼠肾脏内PMCA1b和VDR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该实验局限性在于缺乏血清中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和磷水平的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支持1型糖尿病引起骨丢失的潜在机制可能是维生素D代谢酶的改变和肾脏转运蛋白表达的下降.

    作者:张鹏;浦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院内不同标本分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流行状况及其耐药性相关分析.方法 收集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10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与同期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手中分离的5株SA和40株CNS,用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K-B法)筛选MRS,再用PBP2a胶乳凝集法检测mecA基因,MIC法检测MRS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资料用NDST统计软件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分析.结果 137株SA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3株,占60.58%(83/137),140株CNS中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CNS)74株,占52.86%(74/140);其中临床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MRSA检出率分别为62.12%(82/132)和20.00%(1/5),MRCNS检出率分别为70.00%(70/100),10.00%(4/40),并对157株MRS耐药菌株检测mecA基因,阳性率96.82%(152/157),对19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MRS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新内吉耐药性0.00%,MRS对其他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结论 MRS在医院内有较高的流行性,应引起医院预防感染部门的重视.

    作者:李敬梅;井发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厂家校准品校准同一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厂家的校准品能否直接校准非配套的检测系统.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EP9-A2文件,以罗氏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系统1),用罗氏C-fas、朗道校准品Level2和Level3分别与国内某一厂家生产的生化分析仪器、试剂和检测程序组成待评检测系统(系统2~4),然后用上述四个检测系统分别检测40份新鲜患者血清中的总胆红素(TBil)等10个项目,每个标本测定两次,结果取均值.计算待评检测系统(Y)与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倚,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系统2与系统1的TBil,DBil,ALP和CK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有可比性.系统3与系统1的TBil和GGT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可比性.系统4与系统1的Glu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可比性.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校准品不能直接用于校准非配套检测系统,每一检测系统都必须具有自己的配套校准品.

    作者:王建兵;韩丽乔;郑松柏;曾碧霞;林海标;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LDL-C直接测定法与公式Friedewald计算法比较评估

    目的 直接匀相测定法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同时测定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方法间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评估分析.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垫江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标本,分别采用直接匀相测定法和公式Friedewald计算法进行LDL-C测定.结果 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和直接匀相测定法检测三酰甘油(TG)高于4.52 mmol/L,2.26~4.52 mmol/L和1.72~2.25 mmol/L,<1.71 mmol/L标本的LDL-C,两法测得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2,0.717,0.803和0.901,且当TG<1.71 mmol/L时,公式计算法和直接匀相测定法测得的LDL-C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具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在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中,当TG<1.71 mmol/L时,可采用Friedewald公式法计算LDL-C,当TG≥1.71 mmol/L时,宜按标准化的要求采用直接匀相测定法测定LDL-C.

    作者:徐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BV-DNA定量检测应用中的几个理解误区

    对实时荧光HBV-DNA 定量检测常见的几个理解误区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涉及HBV血清标志物与DNA定量、DNA定量结果的分析以及诊断与治疗,旨在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信息反馈,增进相互理解,形成共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李锐成;王敏娟;马燕粉;邹菊贤;张惠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梅毒TPPA试验结果不确定的初步分析

    目的 提出用TPPA方法检测梅毒,结果判断有不确定的现象,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应用TPPA方法检测梅毒,筛选出不确定的标本,使用ELISA试验进行比对.结果 26例TPPA不确定的血清标本,报告阴性的16例,报告阳性的10例.ELISA试验报告阴性的21例,阳性的5例,而且这5例TPPA也为阳性.结论 TPPA结果不确定指的是致敏孔凝集不良,可能的原因为非特异的反应,抗体水平不足或试剂敏感度不够,以及其他污染等可能导致结果不好判断.

    作者:李韶深;刘春莉;韩玉华;赵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微流控电泳联合检测载脂蛋白C3基因型

    目的 建立应用微流控电泳联合检测载脂蛋白C3(APOC3)启动子区2种基因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APOC3基因启动子区包含T-455C和C-482T多态性在内的DNA片段,产物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BseGⅠ和MspⅠ酶切后同时进行微流控电泳,分析APOC3基因启动子区这2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成功联合检测APOC3启动子区C-482T和T-455C多态性基因型.结论 应用微流控电泳联合检测APOC3启动子区2位点基因型方法可行,适合应用于常规实验或科研工作.

    作者:俞娟;卢美红;王惠民;仲人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安全戒断的体外测定方法进展

    活组织检测和细胞分析法监控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反应已有多年历史,活组织检测受限于它的损伤性,细胞分析法的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尚有待考证.此外尚无体外测定方法能够可靠地预测操纵耐受性.随着致耐受性等策略在临床应用,寻找充分相关的能够预测或辨别耐受性和急性排斥反应先兆的生物学标记已成为移植领域的重中之重,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作者:祁晓平;黎介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检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 经胃镜检查诊断RE患者31例,其中0级10例,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6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PGⅠ和PGⅡ含量,同时计算出PGⅠ/PGⅡ比值(PGR).另外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结果 RE分级越高组的患者PGⅠ的含量越低(依次为112.2±14.4 ng/ml;88.2±9.8 ng/ml;76.1±10.2 ng/ml;62.4±13.5 ng/ml);RE各分级组间PGⅠ含量和PG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28.71,P<0.01;F=88.45,P<0.01),PGⅡ含量(依次为45.1±5.1 ng/ml;46.3±4.2 ng/ml;47.5±4.4 ng/ml;49.7±5.7 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72,P>0.05);血清抗Hp抗体阳性的RE患者血清PGⅠ含量(78.2±10.4 ng/ml)及PGR(55.2±11.6 ng/ml)比血清抗Hp抗体阴性的RE患者低,两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3.14,P<0.01;t=48.26,P<0.01).结论 PG含量变化和Hp感染与RE病变程度有关,联合检测PG和Hp对诊疗RE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学亚;葛艳玲;蓝宇;张学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ACCESS开发外送检测标本信息管理系统

    目的 自主开发管理软件,实现对检验科外送检测标本信息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管理.方法 应用Access2003创建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等对象,并应用窗体查询技术开发成外送检测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该系统可实现信息登记、多种条件的复杂查询、统计分析、并可汇总打印多种明细表,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该系统具有开发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功能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等特点,运用它可初步实现外送检验标本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作者:李红林;姜玉章;马君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体制命名进展

    为适应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标准委员会对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2009年再次修订并出版了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该文主要比较了2009版与前一版即2005版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的差异,这有助于国内细胞遗传学工作者用新的命名法描述染色体的畸变.

    作者:王卫萍;张静;崔英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水蛭素对大鼠DIC模型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DIC模型的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鼠尾静脉滴注脂多糖制作DIC模型,将大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DIC组和水蛭素组,选取4个时间点(4,6,8,12 h)测定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水平的变化;同时用免疫印迹杂交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IC组及水蛭素组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蛭素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低于DIC组(P<0.05);AQP4表达在水蛭素组明显低于DIC组(P<0.05).结论 DIC时产生的凝血酶可能通过上调AQP4蛋白的表达,参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水蛭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减轻脑水肿.

    作者:玉光哲;金英玉;刘倩;刘琰;张艳芬;辛晓敏;张亚男;彭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常见特定蛋白项目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根据现有的检测方法的实际性能,应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设计工具,设计常见特定蛋白检测项目佳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依据生物学变异的允许总误差Tea确定作为临床允许总误差(Tea),以该科2010年室内质控的变异系数(CV)反映方法的不精密度,以该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0年免疫特定蛋白项目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反映方法的不准确度.以误差发生率(f)反映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使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选择候选方法,以功效函数图确认质控方法的性能,选定合适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值个数(N),确定终的质控方案.结果 不同的测试项目,每批测定值个数(N)不相同,同时使用的控制规则也不同.CRP,IgA和IgM可使用13s,N=1;13s/(41sW);N=2的控制方法,RF和C4可使用12s,N=2;13s/22s/R4s/(41sW),N=2的控制方法;C3和IgG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控制方法,需进行质量改进,或者使用其他的允许总误差重新设计质控方法.结论 实验室应使用质控方案设计工具,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方案,满足临床质量要求,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翠;周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