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成;王敏娟;马燕粉;邹菊贤;张惠中
腺病毒有两种属性:首先它们是普遍存在的病原体,机会性的引起威胁生命的疾病;其次也可以加工成为有效的转基因载体.然而,在进行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时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但是其机制仍然不明.该文章的目的 在于总结目前关于5型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后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为腺病毒载体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于修楠;辛晓敏;金英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东南亚缺失型α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俗称α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血液学指标,找出适合其筛查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EF)及血红蛋白A2(HbA2)的截断值(cutoff),提高检测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对经基因确诊的162例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SEA/αα)患者和143例正常者进行MCV,红细胞脆性试验和Hb电泳测定;采用ROC曲线分析得到佳的MCV,EF及HbA2的cutoff值;采用平行及系列联合检测法分析cutoff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地贫组与正常组的MCV,EF和HbA2分别为68.14±5.95 fl和85.99±8.76 fl,(50.13±15.87)%和(81.51±12.63)%,(1.93±0.49)%和(2.55±0.62)%,地贫组的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4.51,17.60,9.16,P<0.001).以基因诊断的结果为金标准,MCV,EF和HbA2三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0.922和0.827;其佳cutoff值分别为74fl,70%和2.05%;其诊断--SEA/αα地贫的灵敏度分别为92.01%,90.12%和74.69%,特异度分别为89.51%,82.52%和80.42%.与单项MCV检测相比,采用平行联合检测法筛查--SEA/αα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χ2值=5.03,P<0.05);系列联合检测法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χ2值=4.86,P<0.05).结论 采用ROC曲线分析得到的佳MCV,EF及HbA2的cutoff值,对筛查--SEA/αα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平行联合检测法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系列联合检测法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
作者:喻晶;郑金花;张银汉;刘晓翌;刘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7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Treg)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组)和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及Th17细胞、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 透析组的CD4+T细胞的比例为(43.8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31.14±4.89)%(P<0.01);透析组的Th17/CD4+T细胞的比例为(1.23±0.84)%,明显低于对照组(1.99±1.22)%(P<0.05);透析组的Treg/CD4+T细胞的比例为(4.79±1.39)%,明显低于对照组(8.90±2.30)%(P<0.01);透析组的Th17/Treg细胞的比值为(0.29±0.22)%,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10)%(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Treg失衡,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了患者的免疫异常从而导致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发展.
作者:眭维国;李凤艳;车文体;陈洁晶;黄河;戴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血清胱抑素C(Cys C)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6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男21例,女44例)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和丙种球蛋白治疗组25例(男6例,女19例),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患者组治疗前后及健康者血中Cys C,D-二聚体(D-dimer,D-D)、可溶性CD146(soluble CD146,sCD146)以及尿微量清蛋白(microalbuminuria,UMA)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D-二聚体与CD14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较正常对照组亦明显升高(P<0.05),而尿微量清蛋白、血浆D-二聚体与CD146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丙球治疗组治疗前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D-二聚体与CD14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治疗前较丙球治疗组治疗前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D-二聚体与CD14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血清Cys C表达增高.
作者:姚新洁;甄萍;杜红利;严香菊;张长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DIC模型的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鼠尾静脉滴注脂多糖制作DIC模型,将大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DIC组和水蛭素组,选取4个时间点(4,6,8,12 h)测定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水平的变化;同时用免疫印迹杂交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IC组及水蛭素组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蛭素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低于DIC组(P<0.05);AQP4表达在水蛭素组明显低于DIC组(P<0.05).结论 DIC时产生的凝血酶可能通过上调AQP4蛋白的表达,参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水蛭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减轻脑水肿.
作者:玉光哲;金英玉;刘倩;刘琰;张艳芬;辛晓敏;张亚男;彭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标本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1~12月分离出的非重复56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利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病原学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0版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56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前四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老年病科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严重,其次为呼吸科.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赵棉;王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变化及与pH,PaCO2相关性.方法 选取不同程度COPD患者106例(轻度29例,中度25例,重度22例,极重度30例),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离子电极选择法检测pH值以及气敏电极法检测PaCO2值,并分别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NT-proBNP与pH,PaCO2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分别为(245±29.3,670±45.5)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0±2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P<0.01);轻度和中度COPD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分别为(157±21.2和161±22.5) pg/ml,与健康对照组(150±20.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动脉血pH值和PaCO2分别为(7.20±0.03,48±6和7.10±0.04,52±6),与健康对照组(7.40±0.05,3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轻度和中度COPD患者动脉血pH值和PaCO2分别为(7.40±0.04,42±5;7.40±0.04,43±5),与健康对照组(7.40±0.05,3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程度COPD患者血清NT-proBNP,pH以及PaCO2进行直线相关分析,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与pH呈负相关,和PaCO2呈正相关;轻度和中度患者血清NT-proBNP与pH和PaCO2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NT-proBNP作为不同程度COPD患者并发心肌受损的检测指标之一;并且可作为诊断COPD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典象;何仁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Beckman Coulter AC.T 5diff血细胞分析系统和Abbot Cell-Dyn3200血细胞分析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9-A2文件[1],选取检测项目[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覆盖各医学决定水平的新鲜全血40份.样本在非连续5天中,每天以1~8,8~1的顺序在已校准的目标系统和检测系统同时完成检测.各项目检测结果做离群值检验,检测系统双份检测的均值(i)对目标系统双份检测的均值(i)做线性回归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两个系统双份测定的均值差(i-i)对目标系统双份检测的均值(i)作偏差图.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各项目医学决定水平的偏倚(bias)和不正确度(bias%),以1/2CLIA'88为实验室允许总误差(TEa)的临床可接受范围判断检测系统与目标系统检验之间的可比性.结果 离群值检验通过.两个血细胞分析系统的WBC检测具有可比性.RBC,PLT的低医学决定水平检测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HGB的低、高医学决定水平检测均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不具有可比性.结论 实验室内各血细胞分析系统之间的比对试验非常必要.EP9-A2文件在评价不同血细胞分析系统检测的可比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绿荫;杨冀;吴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白藜芦醇处理体外培养的Molt-4细胞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Wrigh-Gime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结果 MTT结果显示,200 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Molt-4细胞72 h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到74.98%,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Wrigh-Gimesa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经白藜芦醇处理后Molt-4细胞出现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边集化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0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Molt-4细胞48 h后78.8%的细胞被阻滞于S期.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Molt-4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并进一步诱导其凋亡.
作者:姚君霞;李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厂家的校准品能否直接校准非配套的检测系统.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EP9-A2文件,以罗氏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系统1),用罗氏C-fas、朗道校准品Level2和Level3分别与国内某一厂家生产的生化分析仪器、试剂和检测程序组成待评检测系统(系统2~4),然后用上述四个检测系统分别检测40份新鲜患者血清中的总胆红素(TBil)等10个项目,每个标本测定两次,结果取均值.计算待评检测系统(Y)与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倚,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系统2与系统1的TBil,DBil,ALP和CK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有可比性.系统3与系统1的TBil和GGT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可比性.系统4与系统1的Glu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可比性.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校准品不能直接用于校准非配套检测系统,每一检测系统都必须具有自己的配套校准品.
作者:王建兵;韩丽乔;郑松柏;曾碧霞;林海标;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提出用TPPA方法检测梅毒,结果判断有不确定的现象,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应用TPPA方法检测梅毒,筛选出不确定的标本,使用ELISA试验进行比对.结果 26例TPPA不确定的血清标本,报告阴性的16例,报告阳性的10例.ELISA试验报告阴性的21例,阳性的5例,而且这5例TPPA也为阳性.结论 TPPA结果不确定指的是致敏孔凝集不良,可能的原因为非特异的反应,抗体水平不足或试剂敏感度不够,以及其他污染等可能导致结果不好判断.
作者:李韶深;刘春莉;韩玉华;赵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核酸提取仪和手工法核酸提取对荧光定量PCR准确定量的影响.方法 血清样本分别用NP968核酸提取仪和手工法提取DNA和RNA,提取产物作为模板,用ABI 7500进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HBV和HCV,对比CT值,比较两种核酸提取方法的效率.结果 核酸提取仪提取的核酸PCR扩增的CT值明显低于手工法的CT值,处理大批量样本的时间也明显短于手工法.结论 核酸提取仪具有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芳;燕凤;王德堂;陈必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骨髓血CD34+细胞纯化的因素.方法 45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骨髓血标本,在去或不去RBC和PLT的状况下,经Clini MACS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34+细胞并计数其数量.结果 RBC和PLT的多少对CD34+细胞的纯化有显著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Clini MACS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对骨髓血CD34+细胞纯化时,去除RBC及其碎片和PLT,可以提高CD34+细胞纯化的数量.
作者:白雯;张聪;王黎明;周建军;白槟;李铭;钟占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门静脉血中CEA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CEAm 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上述指标在外周血中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以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门静脉血CK20 mRNA (79.7%)和CEA mRNA(84.4%)的阳性表达率与手术前(62.5%,67.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门静脉血CK20 mRNA和CEA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外周血(43.8%,51.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门静脉血中CK20 mRNA(mean=3.00)和CEA mRNA(mean=3.56)表达量与手术前(mean=2.34,2.58)和外周血(mean=1.16,1.9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静脉血中CK-20 mRNA,CEA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外周血.
作者:李强;黄建武;钱定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四代HIV酶免试剂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第三代和四代HIV酶免检测试剂平行测定3 500例样本,评价试剂性能指标.结果 对CDC确认的HIV阳性样本,2种试剂灵敏度均为100%;第三代和四代HIV试剂特异度分别为99.8%和9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为0.607);2种试剂对丙肝抗体、表面抗原阳性及含自身抗体的样本交叉反应较少;对1例窗口期样本,出现四代试剂检出而三代漏检的情况.结论 四代试剂通过P24抗原和HIV抗体的联合检测,在特异度与三代试剂相当的情况下,灵敏度进一步增加,缩短了HIV检测窗口期.
作者:王林川;封婧;徐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对实时荧光HBV-DNA 定量检测常见的几个理解误区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涉及HBV血清标志物与DNA定量、DNA定量结果的分析以及诊断与治疗,旨在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信息反馈,增进相互理解,形成共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李锐成;王敏娟;马燕粉;邹菊贤;张惠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PDR-Ab感染的治疗选择药物.方法 采用MH药敏试验方法,测定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对2010.2~2011.8临床分离的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70株非重复统计的PDR-Ab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95.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7.14%,中介敏感率为78.6%,但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结论 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PDR-Ab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提示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为临床此类菌株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选择.
作者:苍金荣;王华;张利侠;苏宝凤;刘英;李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末梢全血标本的检测时间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对末梢全血标本分别于采血后0,5 min及10 min连续检测,观察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采血后10 min与0 min时相比较,仅RBC,HGB和BASO%三个项目结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采血后5 min与0 min及与10 min时检测结果相比较,较多参数结果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末梢全血采集后放置时间过短将影响血液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在采血后至少10 min以后检测,方能较好地反映结果的真值.
作者:刘艳红;刘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根据现有的检测方法的实际性能,应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设计工具,设计常见特定蛋白检测项目佳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依据生物学变异的允许总误差Tea确定作为临床允许总误差(Tea),以该科2010年室内质控的变异系数(CV)反映方法的不精密度,以该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0年免疫特定蛋白项目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反映方法的不准确度.以误差发生率(f)反映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使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选择候选方法,以功效函数图确认质控方法的性能,选定合适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值个数(N),确定终的质控方案.结果 不同的测试项目,每批测定值个数(N)不相同,同时使用的控制规则也不同.CRP,IgA和IgM可使用13s,N=1;13s/(41sW);N=2的控制方法,RF和C4可使用12s,N=2;13s/22s/R4s/(41sW),N=2的控制方法;C3和IgG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控制方法,需进行质量改进,或者使用其他的允许总误差重新设计质控方法.结论 实验室应使用质控方案设计工具,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方案,满足临床质量要求,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翠;周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适应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标准委员会对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2009年再次修订并出版了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该文主要比较了2009版与前一版即2005版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的差异,这有助于国内细胞遗传学工作者用新的命名法描述染色体的畸变.
作者:王卫萍;张静;崔英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