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维国;李凤艳;车文体;陈洁晶;黄河;戴勇
该综述介绍了对子痫前期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内容包括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内皮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和胎盘蛋白13等,讨论了它们可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继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根据现有的检测方法的实际性能,应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设计工具,设计常见特定蛋白检测项目佳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依据生物学变异的允许总误差Tea确定作为临床允许总误差(Tea),以该科2010年室内质控的变异系数(CV)反映方法的不精密度,以该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0年免疫特定蛋白项目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反映方法的不准确度.以误差发生率(f)反映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使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选择候选方法,以功效函数图确认质控方法的性能,选定合适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值个数(N),确定终的质控方案.结果 不同的测试项目,每批测定值个数(N)不相同,同时使用的控制规则也不同.CRP,IgA和IgM可使用13s,N=1;13s/(41sW);N=2的控制方法,RF和C4可使用12s,N=2;13s/22s/R4s/(41sW),N=2的控制方法;C3和IgG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控制方法,需进行质量改进,或者使用其他的允许总误差重新设计质控方法.结论 实验室应使用质控方案设计工具,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方案,满足临床质量要求,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翠;周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直接匀相测定法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同时测定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方法间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评估分析.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垫江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标本,分别采用直接匀相测定法和公式Friedewald计算法进行LDL-C测定.结果 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和直接匀相测定法检测三酰甘油(TG)高于4.52 mmol/L,2.26~4.52 mmol/L和1.72~2.25 mmol/L,<1.71 mmol/L标本的LDL-C,两法测得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2,0.717,0.803和0.901,且当TG<1.71 mmol/L时,公式计算法和直接匀相测定法测得的LDL-C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具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在继发性血脂紊乱患者中,当TG<1.71 mmol/L时,可采用Friedewald公式法计算LDL-C,当TG≥1.71 mmol/L时,宜按标准化的要求采用直接匀相测定法测定LDL-C.
作者:徐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 经胃镜检查诊断RE患者31例,其中0级10例,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6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PGⅠ和PGⅡ含量,同时计算出PGⅠ/PGⅡ比值(PGR).另外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结果 RE分级越高组的患者PGⅠ的含量越低(依次为112.2±14.4 ng/ml;88.2±9.8 ng/ml;76.1±10.2 ng/ml;62.4±13.5 ng/ml);RE各分级组间PGⅠ含量和PG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28.71,P<0.01;F=88.45,P<0.01),PGⅡ含量(依次为45.1±5.1 ng/ml;46.3±4.2 ng/ml;47.5±4.4 ng/ml;49.7±5.7 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72,P>0.05);血清抗Hp抗体阳性的RE患者血清PGⅠ含量(78.2±10.4 ng/ml)及PGR(55.2±11.6 ng/ml)比血清抗Hp抗体阴性的RE患者低,两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3.14,P<0.01;t=48.26,P<0.01).结论 PG含量变化和Hp感染与RE病变程度有关,联合检测PG和Hp对诊疗RE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学亚;葛艳玲;蓝宇;张学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刺激引起的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过程,探讨有氧运动对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未经体育训练的普通健康女大学生16名,进行连续56天的有氧训练,每日分别在功率自行车(90 w,60 r/min,15 min)和活动跑台(9 km/h,坡度为0°,15 min)上进行总时间为30 min的有氧运动.选择第1,7,14,28,42,56天作为测试日,测试运动负荷为活动跑台(9 km/h,坡度为0°,15 min),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 h抽取静脉血,用PHA刺激使淋巴细胞发生分裂增殖,用MTT比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计算刺激指数SI值,来反映T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结果 在第1天有氧运动后SI值表现为明显降低,从运动前1.117±0.174下降到运动后即刻的0.866±0.132(t=6.605,P<0.01),运动后恢复1 h为0.885±0.122 (t=7.037,P<0.01),未出现明显恢复.在第7,14,28,42,56天的应激反应中,SI在运动后均降低,第14天降低幅度达到大,在第28,42,56天降低幅度逐渐减弱,运动前SI值在前4周处于持续明显降低,第28天运动前SI值为0.972±0.114(t=2.536,P<0.05),第42,56天运动前SI值恢复至1.114±0.124(t=0.651,P>0.05),1.125±0.097(t=0.225,P>0.05).结论 有氧运动刺激引起T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降低程度与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程度有关,T细胞免疫功能表现出前4周的免疫抑制和后4周的逐渐适应过程,依赖于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以及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
作者:谢红;郝选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参考区间.方法 参照IFCC多中心酶学研究参考人群筛选标准,募集18~79岁健康参考人群1 098人,其中男性506人和女性592人,分别用和光试剂检测系统、加入磷酸吡哆醛的罗氏试剂检测系统和不加磷酸吡哆醛的罗氏试剂检测系统建立西安地区健康人群酶活性参考区间.结果 三个系统间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系统间男性和女性结果存在差异.ALT和AST需要按性别划分参考区间.不加磷酸吡哆醛的罗氏试剂检测系统ALT-1:7.46~51.34 U/L(女),9.09~71.06 U/L(男);AST-1:11.89~40.49 U/L(女),13.6~40.52 U/L(男).加入磷酸吡哆醛的罗氏试剂检测系统ALT-P:10.24~57.06 U/L(女),11.02~84.00 U/L(男);AST-P:13.55~50.14 U/L(女),15.3~53.42 U/L(男).和光试剂检测系统ALT:6.41~41.73 U/L(女),7.21~67.77 U/L(男);AST:9.41~40.64 U/L(女),12.1~41.11 U/L(男).结论 西安地区人群ALT和AST三个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参考区间上限较目前临床所用参考区间较高,且各个检测系统间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罗氏加入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高于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加入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比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高15%~20%.但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高于和光试剂(不加磷酸吡哆醛)检测结果的参考范围,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参考范围比和光试剂(不加磷酸吡哆醛)检测结果的参考范围约高10%.而和光试剂(不加磷酸吡哆醛)检测结果高于目前临床所用的参考范围.
作者:周铁成;张莹;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骨髓血CD34+细胞纯化的因素.方法 45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骨髓血标本,在去或不去RBC和PLT的状况下,经Clini MACS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34+细胞并计数其数量.结果 RBC和PLT的多少对CD34+细胞的纯化有显著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Clini MACS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对骨髓血CD34+细胞纯化时,去除RBC及其碎片和PLT,可以提高CD34+细胞纯化的数量.
作者:白雯;张聪;王黎明;周建军;白槟;李铭;钟占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临床免疫学试验18种常用标本稀释液进行实验评价,确定临床免疫学实验室佳通用稀释液,并提出选择和评价临床免疫学标本稀释液的基本原则.方法 对标本稀释液的空白值、小检测限、干扰试验、线性评价、重复性等五种参数进行检测,并依据制订的判断标准及评分方法进行综合评分,以综合评分高者为临床免疫学试验佳通用稀释液.结果 18种标本稀释液中专用稀释液评价得分高,其次是自配的含4 g/L小牛血清的等渗pH7.4 PBS,混合人血清和不含胶体介质的稀释液得分低,不同稀释液主要是对检测指标的分析灵敏度、回收率和相关系数等三个参数产生影响.结论 专用稀释液应用范围窄,含4 g/L小牛血清的等渗pH7.4 PBS可以作为临床免疫学实验室高值检测指标的通用稀释液,它具有配制简单、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作者:戴玉柱;王国政;吴遥遥;金美彤;张群;周华君;王磊;孙长贵;成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液免疫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 收集8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样本,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体液免疫项目与氧自由基项目的 相关性.结果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IgG,IgM及IgA水平分别为:(21.46±14.08)g/L,(2.81±0.92)g/L和(2.85±0.63)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或P<0.05;而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1.16±0.33)g/L和(0.25±0.16)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P<0.01;SOD,MDA及NO水平为:(85.64±9.86)U/ml,(6.17±0.89)μmol/L和(16.12±4.11)μmol/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IgG水平与SOD,MDA及NO水平呈显著相关(r=0.989;r=0.996;r=0.985,P<0.05),其它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也有与IgG相似的相关趋势.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升高与自由基代谢紊乱有关,临床医生在治疗该类疾病时有必要重视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水平.
作者:黄婵娟;农朝赞;韦仕喻;顾国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白藜芦醇处理体外培养的Molt-4细胞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Wrigh-Gime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结果 MTT结果显示,200 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Molt-4细胞72 h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到74.98%,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Wrigh-Gimesa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经白藜芦醇处理后Molt-4细胞出现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边集化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0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Molt-4细胞48 h后78.8%的细胞被阻滞于S期.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Molt-4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并进一步诱导其凋亡.
作者:姚君霞;李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文章对钙敏感受体的结构特点、分布、功能、调节剂、信号转导、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几个相关细胞因子的功能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钙敏感受体与这几种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并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婷婷;孙轶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DIC模型的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鼠尾静脉滴注脂多糖制作DIC模型,将大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DIC组和水蛭素组,选取4个时间点(4,6,8,12 h)测定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水平的变化;同时用免疫印迹杂交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IC组及水蛭素组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蛭素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低于DIC组(P<0.05);AQP4表达在水蛭素组明显低于DIC组(P<0.05).结论 DIC时产生的凝血酶可能通过上调AQP4蛋白的表达,参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水蛭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减轻脑水肿.
作者:玉光哲;金英玉;刘倩;刘琰;张艳芬;辛晓敏;张亚男;彭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Ro-52 kDa自身抗体与抗SSA抗体的关系及其在中国人群中SLE和SS等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其中SLE 50例,SS 5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30例,50例健康者血清作为对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抗Ro-52与抗SSA抗体,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标本ANA核型.结果 抗Ro-52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在SLE患者中分别为60%和64%,在SS中分别为72%和82%,在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分别为30%和23.3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6%),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Ro-52和抗SSA抗体阳性对诊断SLE和SS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二者的确切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金燕萍;林贵高;阎超;鄢盛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7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Treg)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组)和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及Th17细胞、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 透析组的CD4+T细胞的比例为(43.8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31.14±4.89)%(P<0.01);透析组的Th17/CD4+T细胞的比例为(1.23±0.84)%,明显低于对照组(1.99±1.22)%(P<0.05);透析组的Treg/CD4+T细胞的比例为(4.79±1.39)%,明显低于对照组(8.90±2.30)%(P<0.01);透析组的Th17/Treg细胞的比值为(0.29±0.22)%,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10)%(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Treg失衡,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了患者的免疫异常从而导致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发展.
作者:眭维国;李凤艳;车文体;陈洁晶;黄河;戴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应用微流控电泳联合检测载脂蛋白C3(APOC3)启动子区2种基因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APOC3基因启动子区包含T-455C和C-482T多态性在内的DNA片段,产物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BseGⅠ和MspⅠ酶切后同时进行微流控电泳,分析APOC3基因启动子区这2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成功联合检测APOC3启动子区C-482T和T-455C多态性基因型.结论 应用微流控电泳联合检测APOC3启动子区2位点基因型方法可行,适合应用于常规实验或科研工作.
作者:俞娟;卢美红;王惠民;仲人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凝血标本不同的放置和离心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采用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四项结果的精密度.对40名患者的新鲜抗凝血分离血浆即刻检测,然后将标本放置2,4,6,8 h重复测定,并与即刻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将30名患者凝血标本用相同的离心力分别离心5 min和10 min进行四项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 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重复性好,变异系数(CV)均≤4.0%.标本在常温下放置2 h,PT,APTT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 h,PT缩短(P<0.05),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 h,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延长(P<0.01),放置8 h,PT延长(P<0.01),APTT明显延长(P<0.001).FIB,TT于2,4,6,8 h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离心力和不同离心时间对凝血标本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对PT,APTT的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室温下不宜超过2 h,当标本量大时,还可适当减少离心时间.
作者:茅蔚;俞赞临;薛济鸿;毛尤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PDR-Ab感染的治疗选择药物.方法 采用MH药敏试验方法,测定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对2010.2~2011.8临床分离的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70株非重复统计的PDR-Ab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95.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7.14%,中介敏感率为78.6%,但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结论 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对PDR-Ab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提示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为临床此类菌株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选择.
作者:苍金荣;王华;张利侠;苏宝凤;刘英;李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ROC曲线评价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在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内科学>(第7版),根据Graves病的诊断标准,结合病史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选取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41例,分为两组:Graves病组25例,非Graves病组16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名.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人群血清中的TRAb进行定量检测.比较三组结果间的差异,评估Graves病的诊断临界值及建立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结果 Graves病组TRAb结果为118.07(43.84~371.27)IU/ml,高于非Graves病组的33.76(20.54~95.45)IU/ml和健康对照组的33.13(11.16~49.94)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7.35,P<0.01);而非Graves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5,P>0.05).对实验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TRAb 诊断Graves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95%CI 0.946~1.000),诊断临界值为50.29 IU/ml,其诊断敏感度为96.00%(95%CI 80.00%~100.00%),诊断特异度为91.10%(95%CI 83.64%~98.55%),阳性预期值为82.75%,阴性预期值为98.07%,正确率为92.59%,Youden值为87.10%.该实验室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为0.00~45.44 IU/ml.结论 TRAb在诊断Graves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Graves病诊断以及与其他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邓仁兵;王强;汪光蓉;凡瞿明;唐中;何兰;张国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江苏常州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宫颈疾病防治及疫苗的投入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 016例有性生活史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基因型检测.结果 在被调查的1 016例妇女中共有20种HPV亚型被检测出来.HPV感染总阳性率为27.8%,高危型检出率为25.6%,低危型为3.4%,混合型感染为6.2%.HPV感染阳性排在前5位的亚型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58,52,31和68.随着宫颈疾病病变级别升高,HPV感染率呈正向增加趋势.结论 常州地区HPV亚型感染分布以高危型HPV16,58,52,31,68为主,早期筛查和控制HPV感染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作者:戚传平;许联红;蒋立新;王永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δ-胆红素,ADA,γ-GT和ALP在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大庆市第二医院88例健康人群、67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和29例阻塞性黄疸病人的血清进行了δ-胆红素,ADA,γ-GT,ALP和ALT酶活性平行检测,用SPSS10.0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δ-胆红素和γ-GT结果在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均为100%.而ADA在急性黄疸型肝炎组中虽只有88%阳性率,但其在梗阻性黄疸组中有非常低的阳性率,在两病例组中差异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δ-胆红素,ADA,γ-GT和ALP的联合检测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良好指标,若4项指标均增高,则为肝细胞性黄疸;δ-胆红素,γ-GT和ALP显著增高,而ADA正常则为梗阻性黄疸.
作者:刘佃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