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君艳;杨晓斌;姜志刚;周维新;李林;蒋鑫晟;张丽娜
活组织检测和细胞分析法监控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反应已有多年历史,活组织检测受限于它的损伤性,细胞分析法的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尚有待考证.此外尚无体外测定方法能够可靠地预测操纵耐受性.随着致耐受性等策略在临床应用,寻找充分相关的能够预测或辨别耐受性和急性排斥反应先兆的生物学标记已成为移植领域的重中之重,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作者:祁晓平;黎介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提出用TPPA方法检测梅毒,结果判断有不确定的现象,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应用TPPA方法检测梅毒,筛选出不确定的标本,使用ELISA试验进行比对.结果 26例TPPA不确定的血清标本,报告阴性的16例,报告阳性的10例.ELISA试验报告阴性的21例,阳性的5例,而且这5例TPPA也为阳性.结论 TPPA结果不确定指的是致敏孔凝集不良,可能的原因为非特异的反应,抗体水平不足或试剂敏感度不够,以及其他污染等可能导致结果不好判断.
作者:李韶深;刘春莉;韩玉华;赵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Ro-52 kDa自身抗体与抗SSA抗体的关系及其在中国人群中SLE和SS等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其中SLE 50例,SS 5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30例,50例健康者血清作为对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抗Ro-52与抗SSA抗体,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标本ANA核型.结果 抗Ro-52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在SLE患者中分别为60%和64%,在SS中分别为72%和82%,在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分别为30%和23.3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6%),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Ro-52和抗SSA抗体阳性对诊断SLE和SS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二者的确切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金燕萍;林贵高;阎超;鄢盛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标本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1~12月分离出的非重复56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利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病原学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0版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56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前四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老年病科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严重,其次为呼吸科.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赵棉;王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适应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标准委员会对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2009年再次修订并出版了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该文主要比较了2009版与前一版即2005版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的差异,这有助于国内细胞遗传学工作者用新的命名法描述染色体的畸变.
作者:王卫萍;张静;崔英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核酸提取仪和手工法核酸提取对荧光定量PCR准确定量的影响.方法 血清样本分别用NP968核酸提取仪和手工法提取DNA和RNA,提取产物作为模板,用ABI 7500进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HBV和HCV,对比CT值,比较两种核酸提取方法的效率.结果 核酸提取仪提取的核酸PCR扩增的CT值明显低于手工法的CT值,处理大批量样本的时间也明显短于手工法.结论 核酸提取仪具有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芳;燕凤;王德堂;陈必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符合永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的参考区间.方法 应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永州地区3 608名10岁~79岁经过筛选的健康者血清标本进行血清TG和TC的检测,并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平均水平和变化范围.结果 永州地区TG的参考区间男性为0.71~2.89 mmol/L,女性为0.59~2.30 mmol/L;TC的参考区间为3.47~6.28 mmol/L.结论 永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G和TC的参考区间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与不同地区的、试剂盒制定的也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建立该地区人群TG,TC的参考区间,可为临床分析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作者:鲁君艳;杨晓斌;姜志刚;周维新;李林;蒋鑫晟;张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该综述介绍了对子痫前期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内容包括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内皮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和胎盘蛋白13等,讨论了它们可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继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文章对钙敏感受体的结构特点、分布、功能、调节剂、信号转导、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几个相关细胞因子的功能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钙敏感受体与这几种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并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婷婷;孙轶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侵袭性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告3例侵袭性LGLL的临床特征,MICM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例侵袭性T-LGLL及2例侵袭性NK-LGLL,临床以全身症状明显并有肝、脾肿大,预后极差.且有各自的免疫表型特点,大颗粒淋巴细胞形态及CE,ACP,PAS是LGLL诊断的重要线索.结论 LGLL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细胞学检测、免疫分型综合分析并加以鉴别诊断.
作者:翟洪顺;林丽淑;邹德学;聂李平;刘延涛;周宇;张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刺激引起的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过程,探讨有氧运动对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未经体育训练的普通健康女大学生16名,进行连续56天的有氧训练,每日分别在功率自行车(90 w,60 r/min,15 min)和活动跑台(9 km/h,坡度为0°,15 min)上进行总时间为30 min的有氧运动.选择第1,7,14,28,42,56天作为测试日,测试运动负荷为活动跑台(9 km/h,坡度为0°,15 min),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 h抽取静脉血,用PHA刺激使淋巴细胞发生分裂增殖,用MTT比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计算刺激指数SI值,来反映T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结果 在第1天有氧运动后SI值表现为明显降低,从运动前1.117±0.174下降到运动后即刻的0.866±0.132(t=6.605,P<0.01),运动后恢复1 h为0.885±0.122 (t=7.037,P<0.01),未出现明显恢复.在第7,14,28,42,56天的应激反应中,SI在运动后均降低,第14天降低幅度达到大,在第28,42,56天降低幅度逐渐减弱,运动前SI值在前4周处于持续明显降低,第28天运动前SI值为0.972±0.114(t=2.536,P<0.05),第42,56天运动前SI值恢复至1.114±0.124(t=0.651,P>0.05),1.125±0.097(t=0.225,P>0.05).结论 有氧运动刺激引起T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降低程度与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程度有关,T细胞免疫功能表现出前4周的免疫抑制和后4周的逐渐适应过程,依赖于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以及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
作者:谢红;郝选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血清胱抑素C(Cys C)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6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男21例,女44例)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和丙种球蛋白治疗组25例(男6例,女19例),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患者组治疗前后及健康者血中Cys C,D-二聚体(D-dimer,D-D)、可溶性CD146(soluble CD146,sCD146)以及尿微量清蛋白(microalbuminuria,UMA)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D-二聚体与CD14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较正常对照组亦明显升高(P<0.05),而尿微量清蛋白、血浆D-二聚体与CD146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丙球治疗组治疗前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D-二聚体与CD14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治疗前较丙球治疗组治疗前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浆D-二聚体与CD14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血清Cys C表达增高.
作者:姚新洁;甄萍;杜红利;严香菊;张长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应用微流控电泳联合检测载脂蛋白C3(APOC3)启动子区2种基因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APOC3基因启动子区包含T-455C和C-482T多态性在内的DNA片段,产物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BseGⅠ和MspⅠ酶切后同时进行微流控电泳,分析APOC3基因启动子区这2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成功联合检测APOC3启动子区C-482T和T-455C多态性基因型.结论 应用微流控电泳联合检测APOC3启动子区2位点基因型方法可行,适合应用于常规实验或科研工作.
作者:俞娟;卢美红;王惠民;仲人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在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P-800)上应用国产诊断试剂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和罗氏原装配套试剂,在P-800上同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评价国产试剂的批内批间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以及与罗氏原装配套试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国产试剂检测结果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均<5%;线性范围验证试验表明国产试剂基本达到说明书声称的线性范围;干扰试验表明国产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的抗干扰能力无明显差异;方法学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国产试剂和原装配套罗氏试剂同时检测40份临床样本,其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05),相关性较好(r>0.975,b在1.0±0.05之间).结论 对于该研究涉及的四项肝功能相关酶学诊断指标,应用国产试剂与罗氏原装配套试剂相比,其相关性较好、精密度较高、线性范围达到说明书规定范围,对胆红素和乳糜有较好地抗干扰能力;肝功能相关国产诊断试剂检验结果与罗氏原装配套试剂具有可比性,可替代进口试剂,实现国产化.
作者:耿红莲;王淇泓;竺蓓;盛凤英;施巍宇;邓燕;王爱华;仲人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制四种高危感染菌联合诊断基因芯片并用于临床.方法 通过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破伤风梭菌及炭疽杆菌的基因序列,获得其有效检测的基因位点;利用已有的基因芯片技术,研制了一张用于四种高危感染菌联合诊断的基因芯片.结果 经临床标本或模拟破伤风梭菌及炭疽杆菌危险品的检测验证,该基因芯片的粗符合率达到93.3%以上,并且检测特异性强.结论 成功制备了四种高危感染菌联合诊断基因芯片,并且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姜昌丽;马洁;滕毅;杜凌琳;瞿良;朱光旭;张悦;谭德勇;王惠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厂家的校准品能否直接校准非配套的检测系统.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EP9-A2文件,以罗氏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系统1),用罗氏C-fas、朗道校准品Level2和Level3分别与国内某一厂家生产的生化分析仪器、试剂和检测程序组成待评检测系统(系统2~4),然后用上述四个检测系统分别检测40份新鲜患者血清中的总胆红素(TBil)等10个项目,每个标本测定两次,结果取均值.计算待评检测系统(Y)与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倚,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系统2与系统1的TBil,DBil,ALP和CK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有可比性.系统3与系统1的TBil和GGT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可比性.系统4与系统1的Glu具有可比性,其他项目不具可比性.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校准品不能直接用于校准非配套检测系统,每一检测系统都必须具有自己的配套校准品.
作者:王建兵;韩丽乔;郑松柏;曾碧霞;林海标;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与ELISA法检测包虫抗体的相关性及免疫诊断价值.方法 用四种抗原联合检测的DIGFA法分别检测感染包虫病患者、健康人群、疑为包虫病感染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并与常规ELISA法进行平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DIGFA法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敏感度为96.1% (74/77)、特异度为100%(20/20),与ELISA 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3.7%;不同虫荷数感染者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用四联抗原检测感染包囊虫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DIGFA法与ELISA法相比,前者更为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可单份检测,适合基层寄生虫病的临床检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若能进一步纯化检测用抗原,囊型抗原和泡型抗原间的特异性,则更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欧仕颖;余长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与移植肾慢性失功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1986年~2005年间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肾移植的38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24~68岁,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高于正常值.采用MICA抗体流式筛查技术,于2009年7月检测MICA抗体和PRA抗体,38例肾移植患者PRA抗体均为阴性,而后观察一年后的肾功能变化.结果 38例肾移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但血肌酐和尿素氮高于正常值的患者中有9例MICA抗体阳性,阳性率达23.68%.9例MICA抗体阳性患者均呈现MICA抗体多特异性.29例MICA抗体阴性患者,经过一年的治疗,7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恢复,2例患者恢复透析,20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未变.MICA抗体阳性的9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恢复透析,其MICA抗体均为强阳性;另5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未变,其MICA抗体4例为弱阳性,1例为阳性.MICA抗体阳性和MICA抗体阴性患者之间恢复透析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25).结论 高滴度MICA抗体是引起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贾保祥;田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因工程菌PEB1 E.coli BL21(DE3)大量表达重组空肠弯曲菌PEB1蛋白的稳定性及其纯化方法并鉴定.方法 诱导培养工程菌E.coli BL21(DE3)表达重组空肠弯曲菌PEB1蛋白,经镍琼脂糖凝胶层析柱纯化,透析后通过SDS-PAGE分析纯化后的重组空肠弯曲菌PEB1蛋白分子量大小.结果 挑取的PEB1 E.coli BL21(DE3)单个菌落,经总共17 h的扩增,细菌总数可达1×1010以上.在咪唑浓度为100,200,300 mmol/L时,洗脱液中重组蛋白的含量较高,分子量在31KD左右.结论 基因工程菌PEB1 E.coli BL21(DE3)可大量稳定表达重组空肠弯曲菌PEB1蛋白,经鉴定与空肠弯曲菌外膜蛋白-PEB1蛋白分子量相同.
作者:吴燕;周爱华;孙万邦;任思坡;李振江;黄俊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 经胃镜检查诊断RE患者31例,其中0级10例,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6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PGⅠ和PGⅡ含量,同时计算出PGⅠ/PGⅡ比值(PGR).另外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结果 RE分级越高组的患者PGⅠ的含量越低(依次为112.2±14.4 ng/ml;88.2±9.8 ng/ml;76.1±10.2 ng/ml;62.4±13.5 ng/ml);RE各分级组间PGⅠ含量和PG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28.71,P<0.01;F=88.45,P<0.01),PGⅡ含量(依次为45.1±5.1 ng/ml;46.3±4.2 ng/ml;47.5±4.4 ng/ml;49.7±5.7 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72,P>0.05);血清抗Hp抗体阳性的RE患者血清PGⅠ含量(78.2±10.4 ng/ml)及PGR(55.2±11.6 ng/ml)比血清抗Hp抗体阴性的RE患者低,两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3.14,P<0.01;t=48.26,P<0.01).结论 PG含量变化和Hp感染与RE病变程度有关,联合检测PG和Hp对诊疗RE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学亚;葛艳玲;蓝宇;张学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