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婧;焦富勇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对ELISA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干扰.方法 依据CLSI EP-7A2文件,以电化学发光法为NSE检测的比较方法,ELISA法为NSE检测的被评价方法.①以NSE的偏差(被评价方法-比较方法)为Y轴,比较方法的NSE浓度为X轴,将20个测试标本和20个对照标本绘制偏差图,分析浓度为4 mmol/L的TG对比较方法检测NSE(浓度范围在5~20 ng/ml)的干扰.②再以TG浓度为X轴,其对应的NSE降低值为Y轴绘制TG干扰NSE测定的剂量响应曲线.结果 ①浓度为4 mmol/L的TG对ELISA法检测的NSE(浓度范围在5~20 ng/ml)产生了负干扰.②通过绘制TG干扰NSE测定的剂量响应曲线发现随着TG浓度的增加,对浓度为5.4 ng/ml和20 ng/ml的NSE样本产生负干扰也增加.其剂量响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2.4X+ 18.92和Y=-0.69X+5.26.结论 使用高浓度TG患者血清标本制备干扰物,当TG浓度为1~4 mmol/L时,对ELISA法检测NSE有负干扰,干扰的剂量曲线呈直线相关.
作者:黄惠;李强;欧财文;王志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上CD35分子表达的实验方法.方法 选择36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粒细胞、B细胞及辅助T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比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而抑制T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比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结论 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上CD35分子表达的实验方法,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而先进的检测手段.
作者:乔军;李如森;张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新的方法对大肠埃希菌快速鉴定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同时采用科玛嘉显色平板鉴定法和JAMES试验法对100株大肠埃希菌进行快速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配对χ2检验、Kappa检验(0.779)均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接种显色培养基的同时,加做JAMES试验法能快速有效地鉴定大肠埃希菌,适合临床开展.
作者:谢国艳;高志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识别并清除各种病原体或机体受伤坏死的细胞.在细菌感染、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儿童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如何早期明确是否细菌感染、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就CRP在小儿肺炎诊断上的进展做一综述,并简要介绍CRP在临床其他方面的应用.
作者:蔺婧;焦富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对129例T2DM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并依据眼底检查结果分组,确定T2DM无视网膜病变(NDR)组患者77例,DR组患者52例,其中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患者39例,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组患者13例.所有研究对象HbA1c和FPG水平采用IE-HPLC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定量测定,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R组HbA1c水平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FPG水平也随着DR病情的发展和病变程度显著升高(P<0.01).各组FPG与HbA1c相关性分析,DR组(NPDR组和PDR组)呈明显正相关(r=0.792);NDR组也呈明显正相关(r=0.684).结论 T2DM患者HbA1c和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是糖尿病和并发症监控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赵建军;朱武;王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差异,并探讨SLE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凋亡与某些相关血清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9例SLE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分离培养0,5,24 h后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凋亡检测用Annexin V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3,C4和Ig等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 SLE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培养5,24 h凋亡率分别为(9.65±6.72)%和(68.36±9.51)%,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单核细胞培养24 h凋亡率为(25.36±5.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SLE患者血清补体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凋亡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凋亡加速,并且患者血清因素异常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曹文操;崔天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用于具有抗菌活性中草药筛选的、简单有效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方法 在微量反应板上采用药基(药物和半固体培养基)混合试验法以丁香、黄连、虎杖和大青叶等抗菌中草药的水提液及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淋病奈瑟菌和白色念珠菌质控菌株进行抗菌试验,同时应用传统的琼脂平板稀释法作为对照,且重复试验3次.结果 测试的4种中草药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抗菌活性在1∶128~1∶512稀释度,针对淋病奈瑟菌199622在1∶2稀释度,针对白色念珠菌199713在1∶64~1∶512稀释度,与对照方法相比抗菌活性多为相同或有一个稀释度的差异,仅有两个结果为两个稀释度差异.结论 微量半固体琼脂稀释法用于抗菌活性中草药的筛选具有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读的优点.
作者:赵院利;任健康;李巧如;刘宗智;归巧娣;徐翠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健康儿童鼻咽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带菌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用鼻咽拭子法采集1 052名3~5岁广州市幼儿园健康儿童鼻咽分泌物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采用K-B法检测178株金黄色葡萄菌对替考拉宁、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唑啉、氨苄/舒巴坦、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E-Test法检测178株金黄色葡萄菌对万古酶素的耐药性.结果 健康儿童鼻咽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率为1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头孢西丁、氨苄/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唑啉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0%,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他啶、四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1.1%,74.3%,25.7%,25.7%,4.3%和2.9%.结论 健康儿童鼻咽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率不高,其中MRSA比例及对14种药物的耐药性明显低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所带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李彩金;邓秋连;谢永强;黄勇;钟玉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EC FX-20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用API系统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细菌143株,阳性率为7.82%;其中革兰阳性菌99株,占69.23%;革兰阴性菌35株,占24.48%;真菌9株,占6.2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力奈唑胺和替考拉宁100%敏感,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 新生儿血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
作者:苍金荣;张莹;张利侠;苏宝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与临床样品基质相似的冰冻人血清HDL-C和LDL-C标准物质.方法 按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选择身体健康、年龄和性别适当、无传染病的志愿者采取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以不同胆固醇水平分成3组,分别混合、除菌过滤和分装.检验血清HDL-C和LDL-C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分别用DCM法和UC/HPLC法为HDL-C和LDL-C定值.评估不确定度.应用不同分析系统测定三种血清的HDL-C和LDL-C.结果 ①三种血清HDL-C和LDL-C均匀性检验方差分析P值均>0.05,说明均匀性良好.②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血清HDL-C和LDL-C在-80℃保存至少可稳定1年.③三种血清HDL-C和LDL-C的定值±不确定度(mmol/L)分别为1.640±0.028,1.652±0.027,1.184±0.022和4.577±0.097,2.492±0.072,1.788±0.041.④16家临床实验室以各自分析系统测定3种冰冻血清与新鲜血清反应趋势基本一致,HDL-C和 LDL-C均值与定值偏差分别为3.24%,2.7%,4.63%和-2.64%,0.64%,1.08%.结论 3种冰冻人血清均匀、稳定,定值可靠,在常规分析系统中互通性良好,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9178,GBW 09179,GBW 09180).
作者:李红霞;国汉邦;周伟燕;赵海舰;张传宝;董军;王抒;闫颖;陈文祥;申子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北京地区孕妇TORCH感染的筛查,分析其与妊娠年龄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高龄(35~50岁)与适龄(20~34岁)的妊娠妇女分别进行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IgM抗体检测.结果 孕妇TOX,RV,CMV和HSVⅠ+Ⅱ的阳性率分别为0.17%(19/11 275),0.38%(48/12 596),0.41%(56/13 717)和0.36%(39/10 974);其中高龄孕妇组TORCH-IgM抗体的阳性率(0.65%,0.73%,0.77%和0.73%)均显著高于适龄孕妇组(0.06%,0.30%,0.32%和0.27%)(χ2检验,P<0.05).结论 高龄是孕妇发生TORCH感染的一个独立高危因素,应加强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作者:孙媛媛;王占伟;夏长胜;赵晓涛;张彦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生化检测中交叉污染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样品交叉污染和试剂交叉污染的分析.结果 临床生化检测中交叉污染对临床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结论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进行临床生化检测时,要想得到正确可靠的结果,不但要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对仪器要精心维护和保养,也要了解各反应的原理,试剂组成等,更要注意试剂间、项目间的交叉污染,并根据不同仪器工作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消除交叉污染,从根本上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客观真实的诊疗依据.
作者:竺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L-6和MMP-9表达水平,阐明其在实验室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标本和20例对照组标本中IL-6和MMP-9的表达量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进行期银屑病皮损IL-6和MMP-9表达分布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36.19,χ2=40.0,P<0.01) ;IL-6和MMP-9的表达与银屑病分级有关(P< 0.01);IL-6和MMP-9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984).结论 IL-6和MMP-9可作为进行期银屑病皮损的实验室诊断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刘雪峰;侯卫红;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876份在2010年1月~7月期间参加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人血清标本.先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异常者,再检测游离甲状腺激素T3(FT3)和游离甲状腺激素T4(FT4).结果 在876例健康体检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为4.1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病率为0.34%,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0.68%,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患病率为0.68%,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2.4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6,P<0.0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3.08%)显著高于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1.02%).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深圳地区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常见类型,且亚临床型甲减患病率高于亚临床型甲亢.
作者:吴正林;黄英;范菲楠;钟小强;吴意;陆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总结,力图寻找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之间的联系,确定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预测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结果的界值.方法 选取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各120例,对其尿液进行尿肌酐和尿蛋白检测,分析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寻找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预测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结果的界值.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上述两种患者综合分析的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之间存在相关性(r2分别为0.96,0.92和0.94).高血压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诊断尿微量清蛋白的界值分别为47.2 mg/L和115.4g/L,糖尿病患者分别为50.1 mg/L和137.6 mg/L,两种患者综合分析结果为52.5 mg/L和123.1 mg/L.结论 该实验成功界定了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对尿微量清蛋白进行预警的界值,对降低相关疾病患者检查的经济负担,缩短TAT时间及方便基层医院对患者尿微量清蛋白进行早期预警提供了一种方案.
作者:刘辰庚;王培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的影响.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标准剂量化疗,实验组同时长期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采集外周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和VEGFR含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5).血浆VEGF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结果(389.78±249.94 pg/ml,318.54±125.78 pg/ml)分别与健康组(132.91±26.66 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1,t=3.024,P<0.01,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211.74±36.72 pg/ml,288.02±31.77 pg/ml)分别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t=2.324,P<0.05,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4,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P<0.05).血浆VEGFR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结果(2 490.75±1 695.9 pg/ml,2 322.78±1 105.87 pg/ml)分别与健康组(1 134.98±378.45 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4,t=2.783,P<0.01,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1359.71±390.24 pg/ml,1753.89±337.04 pg/ml)分别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t=2.447,P<0.05,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血浆VEGF及VEGFR水平与临床疗效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613,r=0.575,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血浆VEGF及其受体水平的表达而发挥其抗血管增殖的抗白血病作用.
作者:翟欣辉;魏绪仓;王一;连小赟;赵园;张玎;苗玉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唐山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Rh血型表型检测,成立Rh血型表型信息库应用于临床.方法 对20 122例随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RhD阴性及阳性检测,并进行Rh血型系统的C,c,D,E,e抗原分型.结果 唐山市无偿献血者Rh血型中CcDEe 及CCDee多见.结论 对唐山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表型调查,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对于保证临床合理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国强;孙绍秋;毛秀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WIF-1基因在肝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关系以及与肝癌发生、转移乃至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3月~2009年10月间48例肝细胞癌(HCC)、癌旁组织、对应血浆及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24例,诊断标准以病理诊断为标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所有组织和血浆标本WIF-1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48例HCC患者临床标本中,25例WIF甲基化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2.08%;48例血浆中,15例WIF甲基化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1.25%,组织和血浆符合率为60%.癌旁组织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均未见WIF甲基化表达.WIF-1甲基化阳性与阴性患者中AFP、AFU表达均有明显差异(χ2=7.919,P<0.05;χ2=9.001 5,P<0.05);在与HBsAg关系中,发现WIF-1甲基化表达与HBsAg没有关系.15例血浆甲基化阳性的HCC患者中,10例复发或转移,占66.7%;33例非甲基化阳性者中,10例复发或转移,占30.3%,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χ2=5.61,P<0.05).结论 甲基化阴性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阳性患者,监测高危人群的肝癌组织和血浆中WIF-1基因表达对肝癌患者早期转移复发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临床上血浆中WIF-1表达检测可以代替组织中WIF-1基因表达,作为一种简便的方法易于临床推广应用,特别对AFP阴性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艳;赵云;张邢松;刘继斌;茅国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鉴定M蛋白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血清蛋白电泳技术、血清免疫固定技术(IFE)检测107例MM患者血清M蛋白.结果 107例MM患者中97例血清蛋白电泳检出M蛋白,107例免疫固定电泳均检出M蛋白.M蛋白IFE分型结果为IgG型63例,其中IgG κ型29例,IgG λ型34例;IgA型25例,其中IgA κ型11例,IgA λ型14例;IgM型3例,其中IgM κ型1例,IgM λ型2例;单纯轻链型15例,其中κ型2例,λ型13例.60例MM患者中有39例检出尿本-周氏蛋白,其中,12例为κ型,27例为λ型.三种方法中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的检出率高,血清蛋白电泳次之,尿液本周氏蛋白电泳检出率低(P<0.01).结论 采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沉淀带容易识别,是鉴定各类型M蛋白的较准确、直观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玉梅;赵有利;石翀;李光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依据细胞凋亡在精液脱落细胞学的形态特征、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为评价睾丸生殖功能障碍的意义.方法 采用精液涂片,瑞-姬染色,油镜下检出、观察,根据生精细胞凋亡与胀亡形态特征,进行鉴别和分类,确定精液脱落细胞的性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结果 生精细胞可以在精液中大量出现,表现不同类型的形态特征,其变化受离子泵功能、三磷酸腺苷(ATP)的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机制调控.结论 细胞凋亡与胀亡的过程中,线粒体是中心环节,在男性睾丸生精障碍同样也存在缺血、缺氧和毒性因子作用,而线粒体是睾丸生精障碍的靶点,是造成睾丸损伤的中心环节.生精细胞学检测结果评估睾丸生殖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应积极开展,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曹兴午;林凯;李翠英;袁长巍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