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胡兵;韩崇旭

关键词:量子点, 荧光探针, 生物分析, H22肝癌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巯基丙酸包被的CdTe量子点在生物分析中应用价值.方法 水相中合成CdTe量子点并进行巯基丙酸包被,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发射光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表征;将量子点与亲和素连接、制备成量子点荧光探针;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观察量子点荧光探针标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PMΦ)MHCⅡ抗原的表达;以H22肝癌细胞为靶细胞,MTT法观察量子点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CdTe量子点粒径均匀,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能;量子点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具有较强的荧光表达;量子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的毒性小.结论量子点荧光探针能对固定的组织细胞进行标记,同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对活细胞进行直接或动态标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西安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2011年西安地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1年1月~12月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门诊和病房2 64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其中男性1 257例,女性1 388例,采用颗粒凝集法定性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检测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 273例,总阳性率48.1%,男性感染率为41.2%,女性感染率为54.4%,二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学龄期儿童和成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季节以秋冬季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夏两季.结论 肺炎支原体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发病人群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易发季节为秋冬季.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应进行MP抗体测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曹敏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邯郸地区健康育龄妇女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参考值范围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邯郸地区健康育龄妇女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及与生殖年龄的相关性,建立该地区实验室血清AMH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165例20~50岁健康育龄妇女早卵泡期(月经周期2~5天)或黄体中期(BBT上升后4~8天)血清AMH水平,并同时检测LH,FSH,T,E2,PRL和P等六项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血清AMH水平呈非正态分布,故参考值范围用中位数(M)和范围表示.卵泡早期与黄体中期血清AMH水平分别为3.87(0.41~10.69)ng/ml和4.64(0.45~11.64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育龄早期和育龄晚期血清AMH水平分别为5.148(0.45~11.64) ng/ml和2.02(0.41~9.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AMH水平参考值范围为4.55(0.41~11.65)ng/ml,且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365,P=0.000),即随着年龄增长而减低.结论 AMH医学参考值范围可以用于妇女生殖和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治疗等医疗卫生实践的参考.

    作者:杨小岗;王芳;武佳敏;武春燕;武保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西安市灞桥区某村成人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成人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以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西安市灞桥区某村488例16~76岁自愿参加西京医院研究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分离血清进行HBsAg和抗-HCV抗体的检测.同时对村民进行血清DBIL,ALT,Alb,A/G及AST/ALT检测.结果 ①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x2=32.64,P<0.01),感染高峰集中在46~66岁;HBs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②抗-HCV阳性率为15.57%,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x2=4.53,P<0.05);HBsAg阳性率6.97%,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4.75,P<0.05);女性村民中Anti-HCV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阳性率(x2=8.10,P<0.01).③抗-HCV,HBsAg阳性组DBIL,ALT,AST较阴性组均有显著升高,而Alb,A/G则显著下降(P<0.05);抗-HCV阳性组Alb,A/G显著低于HBsAg阳性组(P<0.05),而AST/ALT则显著高于HBsAg阳性组(P<0.05).结论 该村成人村民中存在较高的抗-HCV阳性检出率;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感染高峰集中在46~66岁,女性高于男性;HBsAg阳性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该村HBsAg阳性者呈活动性感染.抗-HCV阳性者在非法卖血感染HCV病毒后病情呈慢性化.

    作者:王菁;邢瑞青;张小宁;张涛;程晓东;彭道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广西南宁市婚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现况分析

    目的 调查广西南宁市开展免费婚检以来自愿接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的现况.方法 用血红蛋白电泳法联合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同时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同时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法(RDB)对部分筛查结果异常者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结果 在7 896例受检者中,共筛查出1 432例异常,占18.14%.有166例接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占筛查异常者的11.59%;经基因诊断,排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9例,占17.47%,确诊137例,占82.53%;其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94例,占68.61%;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2例,占30.66%;a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例,占0.73%.结论 广西南宁市免费婚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检出率较高,接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比率较低,需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婚育指导,对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升俊;肖永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分辨熔解技术在疾病关联SNP验证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分辨熔解(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的常规化检测流程以及实验设计策略和具体操作要点.方法 以疾病关联SNP单位点IL1B-31和双位点IL6-597/-572的检测为例,分别从核酸提取,引物设计、验证和有效性评价以及酶系统和HRM染料的选择与匹配等方面进行优策略与流程的探索.结果成功建立了单位点IL1B-31和双位点IL6-597/-572的PCR-HRM检测方法并得到验证.柱提基因组DNA模板、特异高效HRM引物和应用热启动酶是PCR-HRM检测方法成功建立的关键,尤其是Beacon designer,uMelt和mfold等工具软件的应用.结论 HRM技术是一种适合疾病关联SNP验证和临床分子诊断的高通量、低成本、易操作、闭管均相检测新方法.

    作者:尤崇革;李玉民;马克君;施鑫鹤;李菲菲;郜莉娜;呼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反应曲线的解析和常见应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可全程监控等特点,应用广泛.奥林巴斯AU640的反应曲线是该仪器的一大亮点,该文介绍了反应曲线的解析和常见应用.

    作者:刘跃平;王超;李明;江志红;颜进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方法 检测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208例(男102例,女106例)已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0岁~80岁)血清中TSH,FT3和FT4水平.对照组为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30岁~80岁).采集空腹静脉血并以电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其甲状腺功能.结果 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11%,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者80例,发生率为3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4.3%(9/208),10.6%(22/208),6.3%(13/208)和17.3%(36/208);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3.5%)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亚甲减多见(17.3%);且女性(26.0%)明显高于男性(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中甲减或亚甲减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较高尤以甲减或亚甲减较为常见且女性多于男性,同时受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因此,应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定期随访促甲状腺素以提高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

    作者:王禺;李秀娥;王双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站抗-HCV试剂参考品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通过建立抗-HCV试剂参考品以用于评价血站使用的抗-HCV批批鉴定试剂.方法 收集自2009年11月~2010年9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复检报废的抗-HCV阳性及阴性血浆各150份,所有样品均用确证试剂进行检测.根据确证结果挑选组成参考盘的阳性、阴性及精密度参考品,灵敏度参考品是通过用正常阴性血浆将阳性血浆倍比稀释后,挑选合适样品再用确证试剂检测后获得,以上样品组成该室内部抗-HCV参考品.用A,B,C和D四种国产及进口试剂检测该室制备参考品后与国家标准参考品进行比较.结果 该室内部抗-HCV试剂参考品组成包括20份阳性参考品、20份阴性参考品、4份灵敏度参考品、1份精密度参考品.用A,B,C和D四种国产及进口试剂经ELISA检测后与国家参考品比较符合率100%.结论 本套参考品与国家参考品实验符合度高,灵敏度检测结果更适宜本实验室应用,稳定性良好,适合该血站内部使用.

    作者:高波;孙莉;张磊;陈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通透性

    目的 用高压液相色谱方法快速准确测量肠道通透性,探讨正常和阻塞性黄疸大鼠的肠道通透性状态.方法 24只SD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成2组:健康对照组和梗阻性黄疸组.胆总管完全结扎后获得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测定所有SD大鼠第6天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溶液的排出率.所有SD大鼠在第5天晚10时起禁食;第6天早8时灌胃2 ml乳果糖和甘露醇溶液(含100 mg乳果糖和50 mg甘露醇),收集之后24 h内的全部尿液.尿样经离心和预处理后,用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测定,样本分析时间为10 min.结果 甘露醇和乳果糖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 823和0.999 943;方法学的重复性误差(CV%,n=12):乳果糖(L)3.52,甘露醇(M)1.61;回收率:乳果糖(L)98%.4±3%,甘露醇(M)101.1%±3%.第1组和第Ⅱ组尿中的乳果糖(L)和甘露醇(M)排出平(%)的比值(L/M)分别为0.33±0.04和2.00±0.16,第Ⅱ组L/M值显著比第1组大(P<0.001).结论 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排出率,方法准确、重复性和回收率满意.梗阻性黄疸SD大鼠L/M比值的测定可反映肠黏膜的通透性和肠道屏障功能.

    作者:曹萌;时开网;何桂珍;倪永军;宋毕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从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人痰标本中分离出的450株和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病人痰标本中分离出的232株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和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的革兰阴性菌构成比分别是70.67%和6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7,P>0.05),革兰阳性菌分别是7.56%和22.99%(x2=37.657,P<0.05),真菌分别是21.78%和10.45%(x2=17.5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的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x2=4.654,5.387,3.924,12.071,P均<0.05)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x2=4.613,5.059,P<0.05)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的革兰阳性菌构成比例比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低,真菌构成比例比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高.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的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比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组高.

    作者:陶波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目的 检测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肺功能将COPD组患者分为轻(25例,FEV1% Pre≥80%)、中(32例,50%≤FEV1% Pre< 80%)、重(28例,30%≤FEV1% Pre<50%)、极重(25例,FEV1% Pre< 30%)四级,分别测定各级COPD患者血浆AT-Ⅲ表达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AT-Ⅲ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血浆AT-Ⅲ活性(74.98±14.75)明显低于对照组(89.52±14.06),t=4.485,各级COPD组之间血浆AT-Ⅲ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AT-Ⅲ活性与FEV1% Pre呈正相关(r=0.435,P<0.01).结论 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血浆AT-Ⅲ活性随COPD疾病严重程度进展而下降.所以监测AT-Ⅲ活性对防治COPD高凝状态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德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 综合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检查对农村女性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大规模开展女性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式.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农村35~60岁女性进行HR-HPV检测,阳性者进行LCT检查,对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病变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 采集49458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HR-HPV阳性4 080例(8.25%),其中2 077例行LCT检查,结果以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及以上病变为阳性,共717例,阳性率34.52%;无上皮内病变及恶性病变(NILM)为阴性,共1 360例,阴性率65.48%.63例HSIL与组织病理学活检的复合率为71.43%.结论 HR-HPV联合LCT检查提高了女性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是大规模宫颈癌筛查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

    作者:罗招云;杨立业;林敏;詹小芬;陈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9年~2011年汉中地区甲型流感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汉中地区2009年~2011年甲型流感流行情况,为甲型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及汉中市11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鼻咽拭子样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96份样本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469份,阳性率为33.60%,其中甲型H1N1占92.32%、季节性H3N2型占5.97%、季节性H1N1型占0.64%、未分型占1.07%.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2.30%(251/777),35.22%(218/619),阳性率差异无性别间统计学意义(x2=1.31,P>0.05).5个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0~4岁组20.97%,5~14岁组41.09%,15~24岁组40.32%,25~59岁组30.41%,≥60岁组23.64%,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9,P<0.05).结论 汉中地区甲型流感流行主要发生在冬季,其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季节性H3N2流感、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每年9月至次年3月呈散发的形式存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将是今后甲型流感的重点防控对象.

    作者:高洁;韩亦非;李姝霖;张久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对SLE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对85例SLE患者、129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4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SLE患者组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的阳性率(50.59%,32.94%和37.65%)及其联合检测的阳性率(78.82%)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0.75%,2.33%,2.33%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0.269,52.36,62.481和155.51,P均<0.01).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敏感度50.59%,特异度99.22%;抗Smith抗体敏感度32.94%,特异度97.67%;抗Rib-P抗体的敏感度37.65%,特异度97.67%;三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78.82%,特异度94.5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的单项检测.结论 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抗Rib-P抗体作为SLE重要的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在一张蛋白芯片上同时检测可互相补充,提高了SLE的诊断敏感度和诊断效率,减少了漏诊和误诊,对SLE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艳丽;任健康;李亚娥;胡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国检验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考

    深入分析我国检验专业各层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检验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即在适度保留检验专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本科教育,但应解决好培养目标明确、学制统一、授予学位规范等问题,探讨多元化培养方向,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作为检验专业高端人才,现阶段应在注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重点解决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断节问题;检验医师培养起步较晚,需要重点解决岗位编制和生源的问题.

    作者:张继瑜;郑磊;王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甲胎蛋白对肝细胞性肝癌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性肝癌(HCC)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的价值.方法 研究共收集140例血清,来自东莞康华医院2010年1月~12月间门诊或住院患者及体检者,其中90例为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和50例HCC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两组人群中GP73蛋白的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相应人群血清中的AFP的量,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GP73和AFP对HCC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①HCC组及正常对照组GP73水平分别为(279.2±126.4)μg/L和(41.2±26.9)μg/L;AFP分别为(285.4±270.2)μg/L和(4.35±3.64) μg/L. HCC组GP73和AF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分别为2.87,3.02,P<0.01);②GP73和AFP用于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和0.832,此时的敏感度分别为74.0%和52.0%,特异度分别为91.1%和87.7%,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2.0%,特异度为93.3%.③通过对4例AFP<400μg/L的HCC患者连续监测表明,GP73与治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GP73可用于HCC高危人群的普查和筛选,是单独检测HCC的理想血清标志物,而AFP及GP73的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HCC的诊断率,并对HCC的复发有较大的监测作用.

    作者:张光辉;梁丽萍;李忠信;蒲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库存血G6PD活性检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时库存血G6PD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换入的库存血的G6PD活性检测结果将177例接受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两组:库存血G6PD活性降低组(G6PD-D组)与库存血G6PD活性正常组(G6PD-N组).比较换血后各时段(0,12,24 h)两组患儿的TSB水平及其下降百分比.结果 ①换入的370袋库存血中,26 袋(7.03%)为G6PD活性降低.②两组患儿在换血前及换血后0时TSB水平及其下降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33,0.10和0.04,P>0.05);而换血后12 h~24 h期间,G6PD-D组TSB水平明显高于G6PD-N组(t分别为4.39和5.63,P=0.00),TSB下降百分比明显小于G6PD-N组(t分别为8.90和11.02,P=0.00).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时输入G6PD活性降低的库存血液将使换血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下降较慢,建议新生儿换血治疗前对库存血液进行G6PD活性筛查实验.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胡彬;刘建良;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A组)78例和未达标组(B组)54例,与正常对照组38例进行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HbA1c,TC,TG,LDL-C和HDL-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15,7.65,9.36,9.11和10.25,P均<0.01);TC,TG和LDL-C水平随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HDL-C相反;HbA1c,TC,TG,LDL-C和HDL-C水平两组间比较: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25,2.025,2.133,2.321和-1.998,P均<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5,3.156,4.562,3.178和-2.625,P均<0.01);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1,2.117,2.734,2.4631和-2.005,P均<0.05);糖尿病组TC,TG,LDL-C和HDL-C与Hb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29,0.35和-0.52 (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应调整血脂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燕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住院患儿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1年1月~12月9 225例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TRUST)及艾滋病毒抗体(抗-HIV1/2)四项传染性指标感染状况,为预防医院感染,防范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年龄分成四组(≤1岁组;>1岁~≤5岁组;>5岁~≤10岁组;>10岁~≤18岁组).分别检测HBsAg、抗-HCV、TRUST和抗-HIV1/2.结果 9 225例患儿中,>5岁~≤10岁组和>10岁~≤18岁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7%和2.87%(18/1 318,19/662)均高于总阳性率0.63%(58/9 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40.16,P均<0.01);>10岁~≤18岁组抗-HCV阳性率0.91%(6/662)高于总阳性率0.14%(13/9 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9,P<0.01);TRUST和抗-HIV1/2总阳性率均为0.01%(1/9 225)与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0.07,P均>0.05).结论 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传染病指标阳性率均低于一般人群;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患儿传染病的早期诊治,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郑岚;项盈;傅启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男性HIV和HCV并发感染者HCV抗体的表达

    目的 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男性患者并发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HCV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影响HCV抗体表达的因素.方法 选取经筛选检测终确诊的HIV/HCV并发感染男性患者23例,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共随访6个月.检测HIV及HCV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及HCV抗体.结果 首次HCV RNA检测阳性时78.3%的患者HCV抗体阴性;3个月后,34.8%的患者为HCV抗体阴性;6个月后,17.4%的患者HCV抗体为阴性.结论 HIV 并发HCV的男性感染者,HCV抗体阳性率表达较低,应早期联合核酸检测.

    作者:贺美荣;焦东丽;贾艳春;严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