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瑜;郑磊;王前
目的 检测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肺功能将COPD组患者分为轻(25例,FEV1% Pre≥80%)、中(32例,50%≤FEV1% Pre< 80%)、重(28例,30%≤FEV1% Pre<50%)、极重(25例,FEV1% Pre< 30%)四级,分别测定各级COPD患者血浆AT-Ⅲ表达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AT-Ⅲ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血浆AT-Ⅲ活性(74.98±14.75)明显低于对照组(89.52±14.06),t=4.485,各级COPD组之间血浆AT-Ⅲ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AT-Ⅲ活性与FEV1% Pre呈正相关(r=0.435,P<0.01).结论 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血浆AT-Ⅲ活性随COPD疾病严重程度进展而下降.所以监测AT-Ⅲ活性对防治COPD高凝状态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德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参加骨髓涂片室间质量评价的相关实验室对混合细胞性白血病(MAL)的诊断鉴别能力,普及和了解MAL基本理论、诊断技能和标准.方法 2011年采用同一份已确诊为MAL的骨髓涂片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其他检查结果,发放至两组参控实验室间进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 室间质评在一组实验室中收到39份回报结果,基本相符的占87%,误报或错报的占13%;另一组74份回报结果,基本符合率与前一组相近.两组回报结果显示,其基本符合率与常见类型血液病骨髓涂片的室间质评比较,基本符合率偏低、错报误报率偏高.结论 开展罕见类型血液病(例如MAL)骨髓涂片的室间质量评价,有助于普及相关血液病知识和发现相关血液病实验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寿爽;吕洁;王晓君;谭焕腾;李早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P9-A2文件,Bland-Altman图和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 TEa(允许总误差)为判断标准的一致性评价方案在判断不同检测系统可接受性能的一致性.方法 以血清肌酐(SCr)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为例,依据CLSI EP9-A2文件设计比对试验,以HITACHI 7060系统(X)为目标,分别以三个一致性评价方案判断强生VITROS 350系统(Y)与目标系统的一致性和准确度传递.结果 三个方案的判断结果不全相同.在ALT医学决定水平3,EP9-A2方案认为,预期值95%可信区间(327~332U/L)位于临床可接受区间(270~330U/L)外,系统间不具有一致性,CLIA,88TEa方案中,相对偏差(9.89%)小于1/2 CLIA'88 TEa(10%),系统间具有一致性;EP9-A2方案和在Bradley-Blackwood检验补充下的Bland-Altman分析的判定结果一致.结论 上述一致性评价方案的严格程度有差异,实验室可根据不同实验项目的要求选择.
作者:曾宪飞;李军民;谈昀;王小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损伤患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患者接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3组:A组为正常清蛋白尿组(UAER<20 g/min或尿蛋白<30 mg/24 h)30例 ;B组,微量清蛋白尿组(UAER为20~200 g/min或尿蛋白30~300mg/24 h)28例;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200 g/min或尿蛋白>0.5 g/24 h)22例.另择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间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NC组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C水平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均低于B和C组(P<0.01);C组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C水平都高于A和B组(P<0.01);A组和B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RBP和CysC以及Hcy联合检测可以作为鉴别糖尿病肾损伤患者病变程度的早期指标.
作者:依力夏提·依麻木;徐世茹;田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B细胞激活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130例患者(其中ITP组35例、淋系血液肿瘤20例、髓系血液肿瘤17例、其他血液病20例和实体肿瘤组38例)以及26名对照组的血清BAFF和APRIL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ITP组的血清BAFF和APRIL分别为3.92±1.88 ng/ml和33.92±25.49 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0±0.52 ng/ml和17.97±4.96 ng/ml(分别为q'=3.12和q'=3.33,均为P<0.01).②ITP组血清BAFF和APRIL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52 7,t=2.1651,P<0.05).③淋系血液肿瘤组的血清BAFF和APRIL分别为3.65±1.92 ng/ml和38.29±24.99ng/ml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q'=2.99,P<0.05和q'=4.74,P<0.01).④淋系血液肿瘤组的血清BAFF和A-PRIL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48 4,t=2.783 8,P<0.01).⑤髓系血液肿瘤、其他血液病和实体肿瘤三组患者的血清BAFF和APR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均为P>0.05),并且该三组的BAFF与APRIL均无相关关系(均为P>0.05).结论 ITP患者和淋系血液肿瘤患者的血清BAFF和APRIL均高表达,BAFF和APRIL可能是ITP等B细胞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陆晔;王金湖;程旭;李蓉;严敏;潘湘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西宁地区5岁及以下儿童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方法 收集2011年3月~11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病例的粪便标本,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标本进行腹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共采集标本241例,经核酸检测,共检出札如病毒12例,检出率为4.98%,检出诺如病毒14例,检出率为5.81%,轮状病毒25爷,检出率为10.37%.结论 婴幼儿腹泻病例中除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外,札如病毒也是引起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
作者:闵沛;冯海娥;周肇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对85例SLE患者、129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4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SLE患者组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的阳性率(50.59%,32.94%和37.65%)及其联合检测的阳性率(78.82%)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0.75%,2.33%,2.33%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0.269,52.36,62.481和155.51,P均<0.01).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敏感度50.59%,特异度99.22%;抗Smith抗体敏感度32.94%,特异度97.67%;抗Rib-P抗体的敏感度37.65%,特异度97.67%;三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78.82%,特异度94.5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和抗Rib-P抗体的单项检测.结论 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抗Rib-P抗体作为SLE重要的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在一张蛋白芯片上同时检测可互相补充,提高了SLE的诊断敏感度和诊断效率,减少了漏诊和误诊,对SLE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艳丽;任健康;李亚娥;胡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 cAg)醇免检测试剂用于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用抗HCV抗体和HCV cAg酶免检测试剂平行筛查血液,对HCV抗体阴性样本用Chiron Procleixa TMA系统检测HCV RNA.结果 1 762份无偿献血者样本中,抗HCV阳性12份(0.68%),HCV cAg阳性10份(0.57%),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抗HCV及HCV cAg同时阳性4份(0.23%).1 750份抗HCV阴性样本中,其中HCV cAg阳性样本6份,HCV RNA全为阴性.结论 在血液筛查中增加HCV cAg检测,对降低HCV的输血传播危险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健;刘宜仲;杨珊;李雪丽;曾劲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的检测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2月以来于西安市结核病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9例,另外选择50例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水平,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69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69例肺结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平均活性水平为4 233±653.2U/L,50例健康对照组为6 196±716.9U/L,肺结核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极显著(t=39.6,P<0.01).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的肝脏实质损伤状况,为肺结核患者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作者:闫福堂;王华;孙惠平;袁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1年1月~12月9 225例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TRUST)及艾滋病毒抗体(抗-HIV1/2)四项传染性指标感染状况,为预防医院感染,防范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年龄分成四组(≤1岁组;>1岁~≤5岁组;>5岁~≤10岁组;>10岁~≤18岁组).分别检测HBsAg、抗-HCV、TRUST和抗-HIV1/2.结果 9 225例患儿中,>5岁~≤10岁组和>10岁~≤18岁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7%和2.87%(18/1 318,19/662)均高于总阳性率0.63%(58/9 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40.16,P均<0.01);>10岁~≤18岁组抗-HCV阳性率0.91%(6/662)高于总阳性率0.14%(13/9 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9,P<0.01);TRUST和抗-HIV1/2总阳性率均为0.01%(1/9 225)与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0.07,P均>0.05).结论 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传染病指标阳性率均低于一般人群;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患儿传染病的早期诊治,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郑岚;项盈;傅启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标本类型,不同放置时间及不同样本保存温度,对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检测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15-A2文件对NT-proBNP与BNP常用检测仪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Roche Cobas E601”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SIEMENS ADVIA Centaur”检测NT-proBNP与BNP的精密度进行验证.然后分别对采用肝素抗凝管、EDTA抗凝管、分离胶管和干燥血清管抽取不同浓度BNP和NT-proBNP血样,在不同时间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判断适标本类型;然后将栓测适类型的样本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放置时间对二者的检测稳定性进行探讨,分析不同样本保存温度对BNP和NT-proBNP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Cobas E601与ADVIACentaur对NT-proBNP与BNP检测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总不精密度小于3.5%,符合临床检测要求.对于BNP而言,分离胶管与干燥管血清检测结果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t=3.98,P<0.05),EDTA或肝素抗凝血浆在放置2h内对BNP检测稳定(CV<3.79%),EDTA抗凝血浆BNP测定值明显高于肝素抗凝血浆(P<0.05),并与NT-proBNP结果有很好的互通性与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是BNP适标本类型.而对NT-proBNP而言,不同标本类型均可室温稳定2h(CV<2.28%).非抗凝血清NT-proBNP检测变异程度小,与EDTA抗凝血浆BNP检测相关性好,相关系数(r) =0.998 5,是NT-proBNP适标本类型.EDTA抗凝血浆BNP与血清NT-proBNP在不同温度保存48 h内,结果稳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6,P>0.05).结论 不同标本类型对BNP及NT-proBNP的检测有很大影响,正确的选择检测标本类型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条件.
作者:王伟佳;张秀明;温冬梅;欧阳能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组织全国常规化学室间质评,对所检测的项目包括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铁、镁、酸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作为室间质量评价限.评价项目除了碱性磷酸酶、钙、铁和酸性磷酸酶以外,钾、钠、氯、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镁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评价项目有80%以上实验室能通过评价限.结论 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评价项目有80%的实验室都能够达到澳大利亚室间质量的评价限,所以澳大利亚评价限适用于我国常规化学的室间质评.
作者:何法霖;胡丽涛;王薇;钟堃;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方法 检测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208例(男102例,女106例)已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0岁~80岁)血清中TSH,FT3和FT4水平.对照组为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30岁~80岁).采集空腹静脉血并以电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其甲状腺功能.结果 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11%,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者80例,发生率为3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4.3%(9/208),10.6%(22/208),6.3%(13/208)和17.3%(36/208);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3.5%)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亚甲减多见(17.3%);且女性(26.0%)明显高于男性(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中甲减或亚甲减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较高尤以甲减或亚甲减较为常见且女性多于男性,同时受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因此,应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定期随访促甲状腺素以提高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
作者:王禺;李秀娥;王双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是确保试剂使用过程中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测试的过程及要点的介绍,希望对试剂研发者及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测试的标准化的推进有所帮助.
作者:张妍;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检验项目的生物学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检验质量规范的制定,并进一步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质量.每个实验室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了解生物学变异.检验人员也应该了解生物学变异的制定方法,包括有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的采集、处理及存储以及数据的分析.此外,检验人员还应该了解生物学变异具有一致性的特征,可以通过查询当前国际上相关的数据库,帮助临床实验室减轻工作量,减少实验室误差,提高检验服务的质量.
作者:杨雪;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FoxM1(forkhead box protein,M1)与HK-Ⅱ(己糖激酶-Ⅱ)鉴别乳腺肿瘤恶性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1年7月在阳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病理组织切片共110例,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炎44例,乳腺非典型增生28例,乳腺瘤20例,乳腺癌18例.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乳腺肿瘤TNM分类标准.RT-PCR联合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光密度积分值检测各组标本FoxM1 mRNA,HK-Ⅱ mRNA水平,图像分析软件联合Western-blot检测FoxM1与HK-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oxM1与HK-Ⅱ mRNA与蛋白质在四种不同来源的乳腺组织中有相关性,在乳腺癌中表达水平高,与其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与良性乳腺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FoxM1与HK-Ⅱ水平与乳腺组织的异型性有关,可作为鉴别良恶性乳腺瘤的指标.
作者:石教启;黄金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电子交叉配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应用多年,国外很多报道证实其具有很多优点,可以使输血更加安全.但是中国除香港外尚未见应用的报道,为了尽早在国内实现该技术,首先要设计一套简单而实用的电子交叉配血应用系统.笔者依据AABB对电子交叉配血的基本要求,运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应用程序及Microsoft Access 2000数据库管理软件,自行设计和编程“电子交叉配血应用软件”,并进行模拟测试.结果证实该软件能够实现输血科(血库)电子交叉配血和电子发血功能,可以省略常规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从而使交叉配血从血清学试验进入电子信息化阶段,使流程变得更简单、更安全.
作者:叶柱江;何子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现出的稳定性使其一直作为产酶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但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不断出现,成为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耐药性的产生往往是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实验室检测可能存在假阳性.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磷霉素等可以用于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应该合理、正确的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性出现,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控制,减低耐药性传播的几率.
作者:郑瑞;王玉明;段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开展肿瘤标志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提高广西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质量,实现实验室间检验结果可比.方法 分析2009~2010年肿瘤标志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比较不同方法学、不同检测系统组结果的差异.结果 ①各方法学组的CV值从小到大依次为电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②进口检测系统组内变异系数(CV)较满意,CV值在3.71%~13.05%;国产检测系统组内CV值不够满意,CV值在16.92%~54.38%;③各批号不同检测系统靶值差距很大,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可比性差;④项目年度合格率较低,2009年、2010年度各项目合格率分别为52.63%~69.05%和30.43%~61.02%.结论 我区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总体质量不高,实验室应选择符合临床需要的仪器设备,使用优质的试剂和室内质控品,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提高肿瘤标志物检验质量,实现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可比.
作者:刘晓春;黄钧;何毅;唐娟;张金立;周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浓缩型酶法二氧化碳(CO2)试剂盒在Roche Modular生化分析仪中的检测性能.方法 根据CLSI系列文件(EP15-A2,EP6-A,EP9-A2,C28-A3)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迈克浓缩型酶法CO2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及其与Roche配套试剂进行可比性分析,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者公认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分析迈克与罗氏试剂检测参数,高中低浓度标本结果及其检测点吸光度值变化.结果 精密度性能通过验证;呈一次线性,线性范围为5.8~43.8 mmol/L;与罗氏原装试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回归方程为Y-0.982 2X+0.020 8,相关系数r=0.9916;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该实验室给出的参考区间内;迈克和罗氏试剂的参数设置略有不同,高中低浓度标本检测点吸光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迈克浓缩型酶法CO2试剂盒在Roche Modular检测中的主要分析性能均符合质量目标要求,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何敏;陈丹娜;徐建华;柯培锋;万泽民;林海标;周灿邦;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