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澳大利亚室间质量评价限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何法霖;胡丽涛;王薇;钟堃;王治国

关键词:质量规范, 生物学变异, 评价限, 常规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组织全国常规化学室间质评,对所检测的项目包括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铁、镁、酸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作为室间质量评价限.评价项目除了碱性磷酸酶、钙、铁和酸性磷酸酶以外,钾、钠、氯、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镁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评价项目有80%以上实验室能通过评价限.结论 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评价项目有80%的实验室都能够达到澳大利亚室间质量的评价限,所以澳大利亚评价限适用于我国常规化学的室间质评.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评价方案在临床比对试验应用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 探讨EP9-A2文件,Bland-Altman图和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 TEa(允许总误差)为判断标准的一致性评价方案在判断不同检测系统可接受性能的一致性.方法 以血清肌酐(SCr)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为例,依据CLSI EP9-A2文件设计比对试验,以HITACHI 7060系统(X)为目标,分别以三个一致性评价方案判断强生VITROS 350系统(Y)与目标系统的一致性和准确度传递.结果 三个方案的判断结果不全相同.在ALT医学决定水平3,EP9-A2方案认为,预期值95%可信区间(327~332U/L)位于临床可接受区间(270~330U/L)外,系统间不具有一致性,CLIA,88TEa方案中,相对偏差(9.89%)小于1/2 CLIA'88 TEa(10%),系统间具有一致性;EP9-A2方案和在Bradley-Blackwood检验补充下的Bland-Altman分析的判定结果一致.结论 上述一致性评价方案的严格程度有差异,实验室可根据不同实验项目的要求选择.

    作者:曾宪飞;李军民;谈昀;王小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损伤患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患者接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3组:A组为正常清蛋白尿组(UAER<20 g/min或尿蛋白<30 mg/24 h)30例 ;B组,微量清蛋白尿组(UAER为20~200 g/min或尿蛋白30~300mg/24 h)28例;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200 g/min或尿蛋白>0.5 g/24 h)22例.另择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间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NC组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C水平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均低于B和C组(P<0.01);C组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C水平都高于A和B组(P<0.01);A组和B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RBP和CysC以及Hcy联合检测可以作为鉴别糖尿病肾损伤患者病变程度的早期指标.

    作者:依力夏提·依麻木;徐世茹;田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国产浓缩型酶法二氧化碳试剂盒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浓缩型酶法二氧化碳(CO2)试剂盒在Roche Modular生化分析仪中的检测性能.方法 根据CLSI系列文件(EP15-A2,EP6-A,EP9-A2,C28-A3)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迈克浓缩型酶法CO2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及其与Roche配套试剂进行可比性分析,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者公认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分析迈克与罗氏试剂检测参数,高中低浓度标本结果及其检测点吸光度值变化.结果 精密度性能通过验证;呈一次线性,线性范围为5.8~43.8 mmol/L;与罗氏原装试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回归方程为Y-0.982 2X+0.020 8,相关系数r=0.9916;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该实验室给出的参考区间内;迈克和罗氏试剂的参数设置略有不同,高中低浓度标本检测点吸光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迈克浓缩型酶法CO2试剂盒在Roche Modular检测中的主要分析性能均符合质量目标要求,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何敏;陈丹娜;徐建华;柯培锋;万泽民;林海标;周灿邦;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冠心病关联研究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A5 (ApoA5)-1131 T>C,1259 T>C及c.553G>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了54例CHD患者和58例健康人群的ApoA5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ApoA5基因型与CHD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 两组间ApoA5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并得出:①ApoA5-1131 T>C与总胆固醇(CHOL)水平有关,(TC+ CC)型比TT型CHOL水平高.②ApoA5 1259 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有关,(CT+TT)比CC型HDL-C水平高.③ApoA5 c.553G>T与三酰甘油(TG)水平有关,GT+TT型比GG型TG水平高.结论 ApoA5的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CHD的发病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

    作者:贺军;苟志平;戴江红;孙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BAFF和APRIL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B细胞激活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130例患者(其中ITP组35例、淋系血液肿瘤20例、髓系血液肿瘤17例、其他血液病20例和实体肿瘤组38例)以及26名对照组的血清BAFF和APRIL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ITP组的血清BAFF和APRIL分别为3.92±1.88 ng/ml和33.92±25.49 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0±0.52 ng/ml和17.97±4.96 ng/ml(分别为q'=3.12和q'=3.33,均为P<0.01).②ITP组血清BAFF和APRIL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52 7,t=2.1651,P<0.05).③淋系血液肿瘤组的血清BAFF和APRIL分别为3.65±1.92 ng/ml和38.29±24.99ng/ml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q'=2.99,P<0.05和q'=4.74,P<0.01).④淋系血液肿瘤组的血清BAFF和A-PRIL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48 4,t=2.783 8,P<0.01).⑤髓系血液肿瘤、其他血液病和实体肿瘤三组患者的血清BAFF和APR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均为P>0.05),并且该三组的BAFF与APRIL均无相关关系(均为P>0.05).结论 ITP患者和淋系血液肿瘤患者的血清BAFF和APRIL均高表达,BAFF和APRIL可能是ITP等B细胞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陆晔;王金湖;程旭;李蓉;严敏;潘湘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三台不同型号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分析,了解血糖仪与生化仪血糖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中静脉血样比对试验方案,收集50例不同血糖浓度患者静脉全血样本,血糖仪测定全血葡萄糖,剩余样本立刻离心分离血浆,30 min内用生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计算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和偏差.结果 三台血糖仪批内CV在1.28%~4.87%之间;日间不精密度低浓度质控品s <0.13 mmol/L,中、高浓度质控品CV 在0.81%~2.14%之间,符合《规范》中精密度的要求.三台血糖仪与生化仪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均>0.98.回归方程斜率b>1.0±0.05的理想范围.血糖浓度2.3~4.2 mmol/L的样本,稳步、卓越和活力血糖仪只有60%,30%和80%检测结果误差在±0.83 mmol/L的范围内;血糖浓度4.6~22.6 mmol/L样本,有95%~97.5%检测结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三台血糖仪精密度符合《规范》要求,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有较好相关性.血糖仪的低浓度样本(血糖<4.2 mmol/L)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抽取静脉血生化仪复查;中、高浓度样本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作者:孙虹;苏敏;蒋杰;牛华;蒋红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西安市灞桥区某村成人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成人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以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西安市灞桥区某村488例16~76岁自愿参加西京医院研究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分离血清进行HBsAg和抗-HCV抗体的检测.同时对村民进行血清DBIL,ALT,Alb,A/G及AST/ALT检测.结果 ①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x2=32.64,P<0.01),感染高峰集中在46~66岁;HBs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②抗-HCV阳性率为15.57%,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x2=4.53,P<0.05);HBsAg阳性率6.97%,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4.75,P<0.05);女性村民中Anti-HCV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阳性率(x2=8.10,P<0.01).③抗-HCV,HBsAg阳性组DBIL,ALT,AST较阴性组均有显著升高,而Alb,A/G则显著下降(P<0.05);抗-HCV阳性组Alb,A/G显著低于HBsAg阳性组(P<0.05),而AST/ALT则显著高于HBsAg阳性组(P<0.05).结论 该村成人村民中存在较高的抗-HCV阳性检出率;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感染高峰集中在46~66岁,女性高于男性;HBsAg阳性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该村HBsAg阳性者呈活动性感染.抗-HCV阳性者在非法卖血感染HCV病毒后病情呈慢性化.

    作者:王菁;邢瑞青;张小宁;张涛;程晓东;彭道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9~2010年广西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开展肿瘤标志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提高广西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质量,实现实验室间检验结果可比.方法 分析2009~2010年肿瘤标志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比较不同方法学、不同检测系统组结果的差异.结果 ①各方法学组的CV值从小到大依次为电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②进口检测系统组内变异系数(CV)较满意,CV值在3.71%~13.05%;国产检测系统组内CV值不够满意,CV值在16.92%~54.38%;③各批号不同检测系统靶值差距很大,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可比性差;④项目年度合格率较低,2009年、2010年度各项目合格率分别为52.63%~69.05%和30.43%~61.02%.结论 我区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总体质量不高,实验室应选择符合临床需要的仪器设备,使用优质的试剂和室内质控品,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提高肿瘤标志物检验质量,实现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可比.

    作者:刘晓春;黄钧;何毅;唐娟;张金立;周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Verifynow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系统与血栓弹力图实验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两种方法:Verifynow抗血小板功能检测系统与血栓弹力图实验.方法 ①随机选取2011年3月~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8例(所有患者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60~90岁,其用药方案是首先给患者300mg的负荷量,继之以75mg/d维持量治疗.②选择在治疗的第三天服用氯吡格雷75mg/d后2h抽血取样.③采用Verifynow抗血小板监测系统检测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INHI(%),血栓弹力图实验检测氯吡格雷药物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两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48例观察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Verifynow的1NHI(%)主要集中在0%~20%之间,大于20%的有10例,占总数的20.8%,其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为0.74%;血栓弹力图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主要集中在10%~60%,小于10%的对象2例,占总数的4.17%,大于60%的对象6例,占总数的12.5%,其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为:0.54%;两者呈正相关(r相关系数 =0.480 6,P=0.000 54<0.01);回归方程:Y=0.267X+4.577[Verifynow的INHI(%)为因变量Y;血栓弹力图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自变量X].结论 口服氯吡格雷后,Verifynow抗血小板监测系统的INHI(%)与血栓弹力图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操作更为简便、费用更为低廉,可以作为临床氯吡格雷药物抗血小板功能监测的新方法.

    作者:任军伟;陈建魁;丛玉隆;白洁;邓新立;李玉茹;傅淑宏;王伊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局部IL-2及IL-1O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计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患者胃黏膜局部IL-2及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联合胃镜检测以及病理检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胃炎组、溃疡组和胃癌组,胃炎、胃癌或溃疡的诊断依据胃镜下所见和病理检测结果,H.pylori感染以镜下组织学观察找到H.pylori为依据,IL-2和IL-10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 胃炎组和胃癌组与对照组相比,IL-2表达降低(P<0.05),IL-10在各组患者中表达也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H.pylori总的感染率为49.57%(57/115),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IL-2表达率仅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炎、溃疡和胃癌患者胃黏膜中普遍存在IL-2表达降低,H.pylori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IL-2表达降低的现象.

    作者:郭欣;王恒树;马毓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胱抑素C,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GFR)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92例经临床诊断的未经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试验组)和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Cys C,GFR,Cr和BUN结果,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Cys C,GFR,Cr和BUN的(x-)±s值分别为:1.118±0.391 1 mmol/L,74.6±21.6 ml/min,102.98±39.58μmol/L和5.63±2.16 mmol/L;健康对照组的CysC,GFR,Cr和BUN的(x-)s值分别为:0.92±0.12 mmol/L,98.2±14.3 ml/min,83.9±16.6μmol/L和5.02±1.31 mmol/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ysC及GFR在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s C:t=-4.37,P=0.007;GFR:t=6.84,P=0.008),Cr在0.0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73,P=0.016),而BUN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056);ROC曲线下AUC:1/GFR和Cys C分别为0.952和0.927,有较高准确性,Cr和BUN分别为0.692和0.535,有较低准确性.结论 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肾功能评价中,GFR和Cys C更能准确敏感的反映患者肾功能损伤.

    作者:夏丽君;全晖;胡宏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库存血G6PD活性检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时库存血G6PD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换入的库存血的G6PD活性检测结果将177例接受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两组:库存血G6PD活性降低组(G6PD-D组)与库存血G6PD活性正常组(G6PD-N组).比较换血后各时段(0,12,24 h)两组患儿的TSB水平及其下降百分比.结果 ①换入的370袋库存血中,26 袋(7.03%)为G6PD活性降低.②两组患儿在换血前及换血后0时TSB水平及其下降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33,0.10和0.04,P>0.05);而换血后12 h~24 h期间,G6PD-D组TSB水平明显高于G6PD-N组(t分别为4.39和5.63,P=0.00),TSB下降百分比明显小于G6PD-N组(t分别为8.90和11.02,P=0.00).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时输入G6PD活性降低的库存血液将使换血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下降较慢,建议新生儿换血治疗前对库存血液进行G6PD活性筛查实验.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胡彬;刘建良;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广西南宁市婚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现况分析

    目的 调查广西南宁市开展免费婚检以来自愿接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的现况.方法 用血红蛋白电泳法联合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同时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同时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法(RDB)对部分筛查结果异常者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结果 在7 896例受检者中,共筛查出1 432例异常,占18.14%.有166例接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占筛查异常者的11.59%;经基因诊断,排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9例,占17.47%,确诊137例,占82.53%;其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94例,占68.61%;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2例,占30.66%;a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例,占0.73%.结论 广西南宁市免费婚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检出率较高,接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比率较低,需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婚育指导,对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升俊;肖永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抗凝剂、样本放置时间及保存温度对B型利钠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标本类型,不同放置时间及不同样本保存温度,对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检测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15-A2文件对NT-proBNP与BNP常用检测仪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Roche Cobas E601”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SIEMENS ADVIA Centaur”检测NT-proBNP与BNP的精密度进行验证.然后分别对采用肝素抗凝管、EDTA抗凝管、分离胶管和干燥血清管抽取不同浓度BNP和NT-proBNP血样,在不同时间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判断适标本类型;然后将栓测适类型的样本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放置时间对二者的检测稳定性进行探讨,分析不同样本保存温度对BNP和NT-proBNP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Cobas E601与ADVIACentaur对NT-proBNP与BNP检测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总不精密度小于3.5%,符合临床检测要求.对于BNP而言,分离胶管与干燥管血清检测结果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t=3.98,P<0.05),EDTA或肝素抗凝血浆在放置2h内对BNP检测稳定(CV<3.79%),EDTA抗凝血浆BNP测定值明显高于肝素抗凝血浆(P<0.05),并与NT-proBNP结果有很好的互通性与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是BNP适标本类型.而对NT-proBNP而言,不同标本类型均可室温稳定2h(CV<2.28%).非抗凝血清NT-proBNP检测变异程度小,与EDTA抗凝血浆BNP检测相关性好,相关系数(r) =0.998 5,是NT-proBNP适标本类型.EDTA抗凝血浆BNP与血清NT-proBNP在不同温度保存48 h内,结果稳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6,P>0.05).结论 不同标本类型对BNP及NT-proBNP的检测有很大影响,正确的选择检测标本类型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条件.

    作者:王伟佳;张秀明;温冬梅;欧阳能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澳大利亚室间质量评价限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组织全国常规化学室间质评,对所检测的项目包括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铁、镁、酸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作为室间质量评价限.评价项目除了碱性磷酸酶、钙、铁和酸性磷酸酶以外,钾、钠、氯、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镁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评价项目有80%以上实验室能通过评价限.结论 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评价项目有80%的实验室都能够达到澳大利亚室间质量的评价限,所以澳大利亚评价限适用于我国常规化学的室间质评.

    作者:何法霖;胡丽涛;王薇;钟堃;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CV核心抗原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 cAg)醇免检测试剂用于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用抗HCV抗体和HCV cAg酶免检测试剂平行筛查血液,对HCV抗体阴性样本用Chiron Procleixa TMA系统检测HCV RNA.结果 1 762份无偿献血者样本中,抗HCV阳性12份(0.68%),HCV cAg阳性10份(0.57%),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抗HCV及HCV cAg同时阳性4份(0.23%).1 750份抗HCV阴性样本中,其中HCV cAg阳性样本6份,HCV RNA全为阴性.结论 在血液筛查中增加HCV cAg检测,对降低HCV的输血传播危险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健;刘宜仲;杨珊;李雪丽;曾劲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现状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现出的稳定性使其一直作为产酶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但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不断出现,成为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耐药性的产生往往是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实验室检测可能存在假阳性.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磷霉素等可以用于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应该合理、正确的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性出现,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控制,减低耐药性传播的几率.

    作者:郑瑞;王玉明;段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厦门地区成年健康人群癌胚抗原参考范围调查

    目的 初步建立厦门地区健康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用罗氏Elecsys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CEA测定原装配套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37 742例成年健康人群的新鲜血清进行测定,其中男性23 234例,女性14 508例,测定结果按CLSI C28-A3(《临床实验室参考范围的定义和确认》第3版)进行统计处理,按年龄间隔10年和性别分组,比较各组间及与推荐参考范围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男性CEA总体参考范围为<4.42 ng/ml,男性≤30岁,≤40岁,≤50岁,>50岁CEA参考范围分别为<3.84 ng/ml,<3.96 ng/ml,<4.77 ng/ml和<5.45 ng/ml,≤30岁组与≤40岁组无明显差异(P=0.430 1),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女性CEA总体参考范围为<3.89 ng/ml,女性≤30岁,≤40岁,≤50岁,>50岁CEA参考范围分别为<2.32 ng/ml,<2.45 ng/ml,<2.82ng/ml,<4.15 ng/ml,各年龄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厦门地区成年健康人群CEA的95%医学参考范围存在年龄及性别差异,CEA参考范围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故不宜通用,调查确定参考范围与推荐参考范围有差异.

    作者:陈朝霞;邱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伴单核细胞增多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临床上白血病常见类型,我院近来收治一例患儿,骨髓细胞涂片形态具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型(ANLL-M4)特点,但入院后经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确诊为ALL,同时伴单核细胞增多,比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巩文玉;李志刚;刘怡;李彬;赵晓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影响内置小倒管培养基灭菌的因素

    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影响内置小倒管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因素.①透气性,即物品不能太多,不要堆积成死角;②严格控制灭菌时间和温度;③灭菌后的培养基应尽量立即使用,特殊情况下避光和/或在4℃~12℃冰箱密闭保存等.并提出定期对灭菌效果进行检验,以保障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作者:黄启红;李光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