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晔;王金湖;程旭;李蓉;严敏;潘湘涛
目的 了解汉中地区2009年~2011年甲型流感流行情况,为甲型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及汉中市11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鼻咽拭子样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96份样本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469份,阳性率为33.60%,其中甲型H1N1占92.32%、季节性H3N2型占5.97%、季节性H1N1型占0.64%、未分型占1.07%.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2.30%(251/777),35.22%(218/619),阳性率差异无性别间统计学意义(x2=1.31,P>0.05).5个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0~4岁组20.97%,5~14岁组41.09%,15~24岁组40.32%,25~59岁组30.41%,≥60岁组23.64%,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9,P<0.05).结论 汉中地区甲型流感流行主要发生在冬季,其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季节性H3N2流感、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每年9月至次年3月呈散发的形式存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将是今后甲型流感的重点防控对象.
作者:高洁;韩亦非;李姝霖;张久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检验项目的生物学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检验质量规范的制定,并进一步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质量.每个实验室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了解生物学变异.检验人员也应该了解生物学变异的制定方法,包括有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的采集、处理及存储以及数据的分析.此外,检验人员还应该了解生物学变异具有一致性的特征,可以通过查询当前国际上相关的数据库,帮助临床实验室减轻工作量,减少实验室误差,提高检验服务的质量.
作者:杨雪;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是确保试剂使用过程中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测试的过程及要点的介绍,希望对试剂研发者及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测试的标准化的推进有所帮助.
作者:张妍;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成人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以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西安市灞桥区某村488例16~76岁自愿参加西京医院研究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分离血清进行HBsAg和抗-HCV抗体的检测.同时对村民进行血清DBIL,ALT,Alb,A/G及AST/ALT检测.结果 ①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x2=32.64,P<0.01),感染高峰集中在46~66岁;HBs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②抗-HCV阳性率为15.57%,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x2=4.53,P<0.05);HBsAg阳性率6.97%,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4.75,P<0.05);女性村民中Anti-HCV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阳性率(x2=8.10,P<0.01).③抗-HCV,HBsAg阳性组DBIL,ALT,AST较阴性组均有显著升高,而Alb,A/G则显著下降(P<0.05);抗-HCV阳性组Alb,A/G显著低于HBsAg阳性组(P<0.05),而AST/ALT则显著高于HBsAg阳性组(P<0.05).结论 该村成人村民中存在较高的抗-HCV阳性检出率;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感染高峰集中在46~66岁,女性高于男性;HBsAg阳性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该村HBsAg阳性者呈活动性感染.抗-HCV阳性者在非法卖血感染HCV病毒后病情呈慢性化.
作者:王菁;邢瑞青;张小宁;张涛;程晓东;彭道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主要了解宝安地区婴幼儿腹泻大便中人美轮状病毒(HRV)感染情况,分析其发病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送检的腹泻婴幼儿大便标本共2179例(<7个月254例,7~12个月886例,1~3岁692例,3~5岁215例,5~10岁132例),其中男性1 265例,女性914例.采用胶体金法对所收集的大便标本进行HRV抗原检测,并对各组结果进行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在2179例腹泻婴幼儿标本中,人类A群轮状病毒感染总阳性率为30.98%(675/2 179);其中男性32.33%(409/1 265),女性29.10%(266/914),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半岁~1岁之间的婴幼儿感染率高(45.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与6个月以下组、1~3岁组、3~5岁组和5~10岁组感染率(12.2%,29.6%,9.1%和1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3,P<0.01),1岁~3岁组的婴幼儿感染率(29.6%)高于除了半岁~1岁组外的其他年龄组(x2=17.5,P<0.05),除了半岁~3岁外的其他年龄组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7,P>0.05);感染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是第四季度HRV感染率(43.8%)明显高于第一、二、三季度感染率(18.3%,10.7%和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4.2,P<0.01),第一季度HRV感染率(18.3%)高于第二、三季度HR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结论 每年的第四季度是人类A群轮状病毒曝发流行季节,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7个月~1岁大小的婴幼儿.加强腹泻婴幼儿大便中人类轮状病毒常规检测,对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爱胜;陈荣贵;郭强忠;王春燕;施俊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A组)78例和未达标组(B组)54例,与正常对照组38例进行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HbA1c,TC,TG,LDL-C和HDL-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15,7.65,9.36,9.11和10.25,P均<0.01);TC,TG和LDL-C水平随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HDL-C相反;HbA1c,TC,TG,LDL-C和HDL-C水平两组间比较: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25,2.025,2.133,2.321和-1.998,P均<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5,3.156,4.562,3.178和-2.625,P均<0.01);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1,2.117,2.734,2.4631和-2.005,P均<0.05);糖尿病组TC,TG,LDL-C和HDL-C与Hb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29,0.35和-0.52 (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应调整血脂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燕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用高压液相色谱方法快速准确测量肠道通透性,探讨正常和阻塞性黄疸大鼠的肠道通透性状态.方法 24只SD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成2组:健康对照组和梗阻性黄疸组.胆总管完全结扎后获得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测定所有SD大鼠第6天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溶液的排出率.所有SD大鼠在第5天晚10时起禁食;第6天早8时灌胃2 ml乳果糖和甘露醇溶液(含100 mg乳果糖和50 mg甘露醇),收集之后24 h内的全部尿液.尿样经离心和预处理后,用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测定,样本分析时间为10 min.结果 甘露醇和乳果糖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 823和0.999 943;方法学的重复性误差(CV%,n=12):乳果糖(L)3.52,甘露醇(M)1.61;回收率:乳果糖(L)98%.4±3%,甘露醇(M)101.1%±3%.第1组和第Ⅱ组尿中的乳果糖(L)和甘露醇(M)排出平(%)的比值(L/M)分别为0.33±0.04和2.00±0.16,第Ⅱ组L/M值显著比第1组大(P<0.001).结论 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排出率,方法准确、重复性和回收率满意.梗阻性黄疸SD大鼠L/M比值的测定可反映肠黏膜的通透性和肠道屏障功能.
作者:曹萌;时开网;何桂珍;倪永军;宋毕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损伤患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患者接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3组:A组为正常清蛋白尿组(UAER<20 g/min或尿蛋白<30 mg/24 h)30例 ;B组,微量清蛋白尿组(UAER为20~200 g/min或尿蛋白30~300mg/24 h)28例;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200 g/min或尿蛋白>0.5 g/24 h)22例.另择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间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NC组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C水平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均低于B和C组(P<0.01);C组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C水平都高于A和B组(P<0.01);A组和B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RBP和CysC以及Hcy联合检测可以作为鉴别糖尿病肾损伤患者病变程度的早期指标.
作者:依力夏提·依麻木;徐世茹;田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P9-A2文件,Bland-Altman图和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 TEa(允许总误差)为判断标准的一致性评价方案在判断不同检测系统可接受性能的一致性.方法 以血清肌酐(SCr)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为例,依据CLSI EP9-A2文件设计比对试验,以HITACHI 7060系统(X)为目标,分别以三个一致性评价方案判断强生VITROS 350系统(Y)与目标系统的一致性和准确度传递.结果 三个方案的判断结果不全相同.在ALT医学决定水平3,EP9-A2方案认为,预期值95%可信区间(327~332U/L)位于临床可接受区间(270~330U/L)外,系统间不具有一致性,CLIA,88TEa方案中,相对偏差(9.89%)小于1/2 CLIA'88 TEa(10%),系统间具有一致性;EP9-A2方案和在Bradley-Blackwood检验补充下的Bland-Altman分析的判定结果一致.结论 上述一致性评价方案的严格程度有差异,实验室可根据不同实验项目的要求选择.
作者:曾宪飞;李军民;谈昀;王小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三台不同型号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分析,了解血糖仪与生化仪血糖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中静脉血样比对试验方案,收集50例不同血糖浓度患者静脉全血样本,血糖仪测定全血葡萄糖,剩余样本立刻离心分离血浆,30 min内用生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计算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和偏差.结果 三台血糖仪批内CV在1.28%~4.87%之间;日间不精密度低浓度质控品s <0.13 mmol/L,中、高浓度质控品CV 在0.81%~2.14%之间,符合《规范》中精密度的要求.三台血糖仪与生化仪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均>0.98.回归方程斜率b>1.0±0.05的理想范围.血糖浓度2.3~4.2 mmol/L的样本,稳步、卓越和活力血糖仪只有60%,30%和80%检测结果误差在±0.83 mmol/L的范围内;血糖浓度4.6~22.6 mmol/L样本,有95%~97.5%检测结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三台血糖仪精密度符合《规范》要求,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有较好相关性.血糖仪的低浓度样本(血糖<4.2 mmol/L)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抽取静脉血生化仪复查;中、高浓度样本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作者:孙虹;苏敏;蒋杰;牛华;蒋红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1年1月~12月9 225例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TRUST)及艾滋病毒抗体(抗-HIV1/2)四项传染性指标感染状况,为预防医院感染,防范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年龄分成四组(≤1岁组;>1岁~≤5岁组;>5岁~≤10岁组;>10岁~≤18岁组).分别检测HBsAg、抗-HCV、TRUST和抗-HIV1/2.结果 9 225例患儿中,>5岁~≤10岁组和>10岁~≤18岁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7%和2.87%(18/1 318,19/662)均高于总阳性率0.63%(58/9 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40.16,P均<0.01);>10岁~≤18岁组抗-HCV阳性率0.91%(6/662)高于总阳性率0.14%(13/9 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9,P<0.01);TRUST和抗-HIV1/2总阳性率均为0.01%(1/9 225)与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0.07,P均>0.05).结论 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传染病指标阳性率均低于一般人群;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患儿传染病的早期诊治,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郑岚;项盈;傅启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方法,以协助产前诊断.方法 针对易引起胎儿畸形常见的五条染色体,用不同的荧光素标记,建立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并对145份临床羊水标本进行检测,同时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建立的FISH法检测结果稳定,在145例临床羊水标本中,成功检测出21-三体标本2例.与核型分析比较,FISH法的敏感度为66.67%(2/3),特异度为100.00%(142/142),阳性预测值为100.00%(2/2),阴性预测值为99.30%(142/143),耗时较核型分析法大大缩短.结论 FISH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可作为孕妇产前诊断的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潘小平;赖金国;许伟华;钟小青;蔡高涛;李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参加骨髓涂片室间质量评价的相关实验室对混合细胞性白血病(MAL)的诊断鉴别能力,普及和了解MAL基本理论、诊断技能和标准.方法 2011年采用同一份已确诊为MAL的骨髓涂片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其他检查结果,发放至两组参控实验室间进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 室间质评在一组实验室中收到39份回报结果,基本相符的占87%,误报或错报的占13%;另一组74份回报结果,基本符合率与前一组相近.两组回报结果显示,其基本符合率与常见类型血液病骨髓涂片的室间质评比较,基本符合率偏低、错报误报率偏高.结论 开展罕见类型血液病(例如MAL)骨髓涂片的室间质量评价,有助于普及相关血液病知识和发现相关血液病实验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寿爽;吕洁;王晓君;谭焕腾;李早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研究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两种方法:Verifynow抗血小板功能检测系统与血栓弹力图实验.方法 ①随机选取2011年3月~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8例(所有患者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60~90岁,其用药方案是首先给患者300mg的负荷量,继之以75mg/d维持量治疗.②选择在治疗的第三天服用氯吡格雷75mg/d后2h抽血取样.③采用Verifynow抗血小板监测系统检测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INHI(%),血栓弹力图实验检测氯吡格雷药物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两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48例观察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Verifynow的1NHI(%)主要集中在0%~20%之间,大于20%的有10例,占总数的20.8%,其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为0.74%;血栓弹力图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主要集中在10%~60%,小于10%的对象2例,占总数的4.17%,大于60%的对象6例,占总数的12.5%,其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为:0.54%;两者呈正相关(r相关系数 =0.480 6,P=0.000 54<0.01);回归方程:Y=0.267X+4.577[Verifynow的INHI(%)为因变量Y;血栓弹力图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自变量X].结论 口服氯吡格雷后,Verifynow抗血小板监测系统的INHI(%)与血栓弹力图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操作更为简便、费用更为低廉,可以作为临床氯吡格雷药物抗血小板功能监测的新方法.
作者:任军伟;陈建魁;丛玉隆;白洁;邓新立;李玉茹;傅淑宏;王伊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以病人新鲜血清为质控物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质控方法.方法 以Roche公司生产的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为实验仪器,以血清FT3,FT4和TSH作观察指标.每天上午在质控物随标本测定后,选取两份结果合适的新鲜病人标本,第二天重复测定1次(间隔24 h),连续检测30天,计算FT3,FT4和TSH前后2次检测结果的差值.观察其大偏差是否满足<1/2澳大利亚室间质评标准的要求.结果 新鲜血清三项指标30天重复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及大偏差均<1/2澳大利亚室间质评标准,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病人新鲜血清标本重复测定差值法经济、方便、可行,可作为FT3,FT4和TSH室内质控品实际应用中的补充,利于提高检验报告的质量.
作者:魏忠华;何思春;王利君;焦鑫;周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深入分析我国检验专业各层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检验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即在适度保留检验专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本科教育,但应解决好培养目标明确、学制统一、授予学位规范等问题,探讨多元化培养方向,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作为检验专业高端人才,现阶段应在注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重点解决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断节问题;检验医师培养起步较晚,需要重点解决岗位编制和生源的问题.
作者:张继瑜;郑磊;王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西宁地区5岁及以下儿童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方法 收集2011年3月~11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病例的粪便标本,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标本进行腹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共采集标本241例,经核酸检测,共检出札如病毒12例,检出率为4.98%,检出诺如病毒14例,检出率为5.81%,轮状病毒25爷,检出率为10.37%.结论 婴幼儿腹泻病例中除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外,札如病毒也是引起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
作者:闵沛;冯海娥;周肇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综合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检查对农村女性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大规模开展女性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式.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农村35~60岁女性进行HR-HPV检测,阳性者进行LCT检查,对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病变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 采集49458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HR-HPV阳性4 080例(8.25%),其中2 077例行LCT检查,结果以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及以上病变为阳性,共717例,阳性率34.52%;无上皮内病变及恶性病变(NILM)为阴性,共1 360例,阴性率65.48%.63例HSIL与组织病理学活检的复合率为71.43%.结论 HR-HPV联合LCT检查提高了女性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是大规模宫颈癌筛查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
作者:罗招云;杨立业;林敏;詹小芬;陈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 cAg)醇免检测试剂用于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用抗HCV抗体和HCV cAg酶免检测试剂平行筛查血液,对HCV抗体阴性样本用Chiron Procleixa TMA系统检测HCV RNA.结果 1 762份无偿献血者样本中,抗HCV阳性12份(0.68%),HCV cAg阳性10份(0.57%),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抗HCV及HCV cAg同时阳性4份(0.23%).1 750份抗HCV阴性样本中,其中HCV cAg阳性样本6份,HCV RNA全为阴性.结论 在血液筛查中增加HCV cAg检测,对降低HCV的输血传播危险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健;刘宜仲;杨珊;李雪丽;曾劲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开展肿瘤标志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提高广西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质量,实现实验室间检验结果可比.方法 分析2009~2010年肿瘤标志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比较不同方法学、不同检测系统组结果的差异.结果 ①各方法学组的CV值从小到大依次为电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②进口检测系统组内变异系数(CV)较满意,CV值在3.71%~13.05%;国产检测系统组内CV值不够满意,CV值在16.92%~54.38%;③各批号不同检测系统靶值差距很大,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可比性差;④项目年度合格率较低,2009年、2010年度各项目合格率分别为52.63%~69.05%和30.43%~61.02%.结论 我区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总体质量不高,实验室应选择符合临床需要的仪器设备,使用优质的试剂和室内质控品,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提高肿瘤标志物检验质量,实现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可比.
作者:刘晓春;黄钧;何毅;唐娟;张金立;周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