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和尿液miR-30a-5p水平增加及临床意义

时永辉;罗阳;王成;陈熹;曾科;张辰宇;夏正坤;蔡晓懿;汪俊军;张春妮

关键词:原发性小儿肾病综合征, 血清, 尿液, 微小核糖核酸, MiR-30a-5p
摘要:目的 检测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全基因组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验证其中表达上调的miR-30a-5p,探讨其作为NS分子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0~2011年期间33例住院NS患儿未经治疗前血清和尿液样本,同时以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对照.用高通量的TaqMan低密度芯片技术分别检测NS患儿和健康儿童的混合血清全基因组miRNA的表达量,再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在患儿血清中表达上调的miR-30a-5p进行验证,同时测定miR-30a-5p在尿液中的含量.结果 低密度芯片结果显示,30种miRNA在患儿血清中的表达量是健康儿童的2倍以上,其中miR-30a-5p为正常对照的104倍.qRT-PCR检测证实,miR-30a-5p在患儿血清中的含量4.34±0.08,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2(Z=5.916,P<0.000 1),在患儿尿液中的水平也明显升高(3.44±0.05 vs 1.00±0.04)(Z=3.312,P=0.001).用于诊断NS的血清miR-30a-5p 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60(95% CI,0.915~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98.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或尿液中的miR-30a-5p含量与患儿年龄、性别、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NS患儿血清miRNA表达谱与健康儿童有明显差异,miR-30a-5p在患儿血清及尿液中水平显著升高,与NS密切相关,是NS潜在的分子诊断指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例梅毒感染病例TP-ELISA阴性的报告

    4例血清标本同时做TP-ELISA,TPPA和RPR平行试验,结果显示4例标本TP-ELISA全为阴性,TPPA全部为阳性,RPR1:8,1:8,阴性,1:64,结合临床诊断,4例患者全部确诊为梅毒感染者.这一结果说明,部分梅毒感染者没有产生与TP-ELISA试剂结合的相应的抗体,可能与个体的特殊性有关,另外一种可能,ELISA试剂没有涵盖所有的梅毒感染者.

    作者:李韶深;焦春梅;刘春莉;韩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sCD36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血管病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36(sCD36)对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血管病变患者血浆中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5月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A组)45例,无血管病变组(B组)47例,另选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采用ELISA、免疫荧光法和酶化学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浆sCD36、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统计分析四种指标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2型糖尿病非血管病变患者和健康人群的临床变化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sCD3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3.25±0.3,1.55±0.31,t=11.23,P<0.05);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sCD36也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3.25±0.3,2.37±0.68,t=3.44,P<0.05).sCD36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sCD36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32~0.447,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sCD36水平有助于脂质代谢障碍和血管病变的监测.

    作者:鲁礴;吕玉梅;杨玉梅;曾君才;范金涛;张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性粒细胞VCS参数联合炎症标志物在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VCS参数联合炎症标志物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和鉴别非系统性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参照2001年美国临床药学学会关于严重系统性感染的诊断标准,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且血培养为阳性患者68例作为脓毒血症组;局部组织感染且血培养为阴性患者59例作为非系统性感染组;无感染症状人群6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同时行血常规、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和炎症标志物(CRP,IL-6,PCT)的检测,比较WBC,Neu%,CRP,IL-6,PCT,MNV,MNC,MNS和NDW指标组间差异.绘制各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的ROC曲线,计算AUC和Cut-off值所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结果 WBC,Neu%,CRP,IL-6,PCT,MNV,MNC,MNS和NDW在对照组、非系统性感染组和脓毒血症组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6.2(1.9)×109/L,8.4(6.5)×109/L,13.3(14.4)×109/L;61.2(9.9)%,76.4(25.8)%,91.1(12.9)%;3.0(0)mg/L,47.9(91.5)mg/L,171.4(154.5)mg/L;5.6(3.4)pg/ml,25.5(42.51)pg/ml,738.2(4917.6)pg/ml;0.2(0.2)ng/ml,0.3(1.4)ng/ml,24.7(92.4)ng/ml;146(6.1),150.4(10.3),163.3(24.2);141.3(6.0),144.4(8.3),149.7(14.4);141.9(5.9),142.3(7.2),139.1(10.3);19.9(1.5),22.9(4.0),29.9(5.9).除了MNS在三组间,Neu%在非系统性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参数在脓毒血症组均高于非系统性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脓毒血症组WBC,Neu%,CRP,IL-6,PCT,MNV,MNC,MNS和NDW的AUC分别为0.737,0.804,0.898,0.946,0.951,0.857,0.758,0.603和0.934.IL-6,PCT,MNV和NDW的佳Cut-off值分别为64.8 pg/ml,1.5 ng/ml,158.9和26.2,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8%,90.2%;91.2%,88.6%;70.6%,93.5%和77.9%,94.3%.四者联合的AUC为0.975,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95.6%和95.5%.结论 IL-6,PCT,MNV和NDW四项联合运用,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和鉴别非系统性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李滔;张平安;梅冰;王昌富;王长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外周血涂片出现裸巨核细胞一例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例外周血涂片中出现裸巨核细胞的病例,由于比较罕见,现报道如下.患儿,男,10个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发热23天,体温高39.1℃,肝脾肿大,当时WBC 34.08×109/L,Hb 124 g/L,PLT 47×109/L,白细胞分类:N 0.12,L 0.29,异型淋巴细胞0.59.院外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随来我院检查,呼吸22次/分,血压80/50 mmHg,精神、反应尚可,无皮疹,双侧颈部各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好,无触痛,界清,咽红,扁桃体不大.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作者:巩文玉;张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道分泌物湿片法联合阴道炎化学试剂盒检查在诊断阴道炎的应用

    目的 比较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和阴道炎化学试剂盒检查在诊断阴道炎的差异,探讨两者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中铁四局集团中心医院2011年5月~2012年10月门诊1 52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湿片检查和阴道炎化学试剂盒检测.结果 湿片检查检出滴虫、真菌、同时检出滴虫和真菌、细菌性阴道炎分别为37,223,2和457例,检出率分别为2.4%,14.6%,0.13%和29.9%;阴道炎化学试剂盒检查检出滴虫、真菌、同时检出滴虫和真菌、细菌性阴道炎分别为42,231,0和605例,检出率分别为为2.8%,15.1%,0和39.6%.阴道炎化学试剂盒检查对滴虫和真菌的检出率比湿片检查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在细菌性阴道炎(BV)的检出率方面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阴道炎化学试剂盒检查无法同时检出滴虫和真菌;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联合生化检测能互补不足,提高阴道炎的诊断率和准确度.

    作者:严家来;梅振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西安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HPV基因型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HPV基因型分布状况,了解不同亚型HPV在女性中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19个HPV基因型,包括低危型(HPV6,11和43)和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和CP8304亚型).结果 1 786例样本中检出HPV阳性者514例,检出率为28.8%,HPV阳性者中低危型占30.9%,高危型占39.7%,两型和两型以上混合感染占29.4%;1 786例样本中感染率高的为低危HPV6型(9.1%),其他型别分别为HPV16(5.5%),HPV11(3.9%),HPV52(3.8%),HPV58(2.7%),HPV66(2.4%),HPV53(2.0%),HPV68(1.8%),HPV51(1.6%),HPV39(1.4%),HPV33(1.2%),HPV31(1.0%),HPV-CP8304(1.0%),HPV18(0.7%),HPV43(0.7%),HPV59(0.5%),HPV56(0.11%),HPV35(0.10%)和HPV45(0.09%).结论 西安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HPV基因分布有区域特点,HPV检测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李岳西;王华;苏宝凤;苍金荣;刘文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β2-MG检测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β2-MG检测对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临床确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137例,同期临床确诊消化系统良性疾病者150例及体检健康者200例,比较三组β2-MG检测异常率及血清浓度等.结果 该研究中消化道肿瘤组患者血清β2-MG浓度(2.37±0.44 mg/L)显著增高,与消化道良性疾病组(1.57±0.83 mg/L)和体检健康组(1.80±0.51 m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65,t2=5.854,P<0.05).且消化道肿瘤组检测异常率为37.23%(51/137),与消化道良性疾病组10.7%(16/150)、体检健康组3.5%(7/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2=23.85,χ22=19.36,P<0.05).消化道良性疾病组与体检健康组,血清β2-MG检测异常率(t3=1.584,P<0.05)和浓度(χ32=5.23,P<0.05)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β2-MG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呈高表达,血清β2-MG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涛;王小华;刘俊;郭瑞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抗着丝粒蛋白B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抗着丝粒蛋白B(CENPB)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西安市风湿病研究所2009年10月~2012年10月186例抗CENPB抗体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186例抗CENPB抗体阳性患者中自身免疫疾病占150例(80.6%),非自身免疫疾病占36例(19.4%),经数理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86.4,P<0.01).同时,在186例抗CENPB抗体阳性患者中,抗核抗体(ANA)阳性者177例(95.2%);其中荧光模型着丝点型117例,斑点型54例,均质型36例,其余核型共12例.结论 抗CENPB抗体主要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特别是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雷诺氏症、类风湿关节炎(RA).在非自身免疫病患者中抗CENPB抗体主要与肺脏、肝脏疾病相关.抗CENPB抗体阳性时其对应的荧光核型以着丝点型多见,如果联合检测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病检出率.

    作者:穆亚宏;刘小玲;任子荣;王蔼平;陈金华;罗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IDA患者血清铁调素、铁幼素、膜铁转运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2的表达特点及意义

    目的 研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Hep)、铁幼素(hemojuvelin,HJV)、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和转铁蛋白受体2 (trasferrin-receptor2,TFR2)表达特点,并探讨他们在IDA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28例ID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epcidin,HJV,FPN和TFR2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还检测了血清铁蛋白(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结果 ①IDA组血清铁调素水平为2.04±1.27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1.68 ng/ml(t=2.203 6,P<0.05).②IDA组的血清HJV水平为0.65±0.51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9±0.46 ng/ml(t=2.352 9,P<0.05).③IDA组血清TFR2水平为8.15±3.09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1.42 ng/ml(t=2.061 7,P<0.05).④IDA组的血清FPN水平为2.69±1.71 ng/ml略高于对照组的2.11±0.58 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F与EPO呈负相关(r=-0.4958,t=2.911 0,P<0.01),与HJV和Hepcidin均呈正相关(r=0.5015,t=2.9560,P<0.01;r=0.515 7,t=3.069 1,P<0.01).⑥Hepcidin与HJV呈正相关(r=0.398 3,t= 2.214 1,P<0.05).结论 IDA患者高表达TFR2,低表达Hep和HJV.Hep和HJV在IDA的发病中有一定的意义,TFR2对IDA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联合Hep,HJV和TFR2对IDA与慢性病贫血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FPN在IDA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陆晔;程旭;王金湖;潘湘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髂后上棘与胸骨穿刺骨髓检查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部位的骨髓穿刺术的不同操作要领和检查效果.方法 病例样本为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需要做骨髓检查的患儿84例,分为两组,其中42例为上半年的就诊患儿,骨髓穿刺部位为传统的髂后上棘,采用12号骨穿针进行骨髓穿刺;另外42例为下半年的就诊患儿,骨髓穿刺部位改为小儿胸骨部位,采用7号针头5 ml或8号针头10 ml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的力度、针头经过骨质的滞涩感、落空感、针体是否固定做相应的比较分析.结果 髂后上棘骨穿术针头的落空感明显高于胸骨穿刺术的针头落空感(χ2=55.33,P<0.05),胸骨穿刺术的进针力度明显小于髂后上棘穿刺术(χ2 =45.86,P<0.05),髂后上棘骨穿术和胸骨穿刺术都有针头经过骨质的滞涩感(χ2 =0.114,P>0.05),从两组患儿穿刺后制作的骨髓片的报告结果可以得出,两组患儿骨髓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两组患儿均达到针体固定的程度.结论 两组患儿骨髓检查效果无明显区别,但是小儿髂后上棘骨穿术操作时落空感特别明显是其主要的成功标志,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胸骨骨穿术在体会落空感的同时,更应关注的是针头经过骨质的滞涩感和针体是否固定.

    作者:王玲;肖延风;刘红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期脑挫裂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期脑挫裂伤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21例脑挫裂伤组患者早期(伤后12 h内)血清来源于陕西咸阳215医院脑挫裂伤患者,男性70例,女性51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8.7岁,并脑挫裂伤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轻型颅脑损伤73例,重型颅脑损伤48例.90例正常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标本来自于健康体检人群,其中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6.4岁,均排除肺部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NSE浓度,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血清NSE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与健康人群间的差异.结果 48例重型颅脑损伤组的NSE浓度为26.5±12.3 ng/L,73例轻型颅脑损伤组的NSE浓度为18.7±9.1 ng/L,90例健康对照组的NSE浓度为10.3±3.2 ng/L.对照组与轻、重型颅脑损伤组比较t值分别为2.986和3.152,P均<0.01;轻、重型两组比较t=2.076,P<0.05.121例脑挫裂伤患者早期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脑挫裂伤诊断及评估伤情程度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欣;谢国强;任超杰;罗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许多肿瘤中过表达或发生突变,通过信号转导对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近年来,尤其是肺癌患者中开展该基因突变的检测已逐渐受到重视.掌握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EGFR基因突变检测常用方法以及EGFR基因突变检测常用的样本及其处理,可为其今后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广的前景.

    作者:周瑞芳;卢仁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脂和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控中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 探讨血脂和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B、清蛋白、球蛋白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全血中糖化血红蛋白使用高压液相方法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糖控制较好组高于血糖控制欠佳组;清蛋白、清球比、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在糖尿病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血脂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赵丽华;何谦;徐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纳米金侧流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板的研制及应用评价

    目的 研制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HPSA)纳米金侧流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板.方法 利用枸橼酸钠作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金,标记兔抗HP多价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法的纳米金侧流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板;采用该检测板和英国Atlas公司试纸条分别对HP阳性病例组(123例)、健康体检HP阳性对照I组(109例)、健康体检HP阴性对照II组(129例)进行双盲法HPSA检测,并以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制备的直径40 nm纳米金大吸收波长(λmax)为525 nm,标记抗体的0.05 mol/L硼酸盐缓冲液适pH为7.6,抗体标记佳用量为18 μg/ml(小标记量为15 μg/ml);检测板与试纸条的检测结果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7,P均<0.05);以14C-UBT结果为金标准,检测板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8.3%,99.2%和98.6%,试纸条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7.4%,98.4%和97.8%.结论 以纳米金标记多抗的双抗体夹心法侧流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板,检测HPSA诊断HP感染,方法简便、价格便宜、重复性好、无创伤,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陈达伟;江晓肖;戴玉柱;陈少明;王国政;孙长贵;成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河北省发现携带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

    目的 对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进行筛查与鉴定,以了解其耐药机制.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临床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检测耐药性,改良Hodge试验和金属酶试验检测产酶类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并进行测序.结果 5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中检测到一株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高度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对阴沟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为6 mm.E-test法测得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MIC均>32 μg/ml,改良Hodge试验结果阳性,金属酶表型初筛试验阳性.经上海生物工程公司ABI测序仪测序后,并与GeneBank比对,表明与NDM-1基因有99%的相似性.结论 河北省发现1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阴沟肠杆菌,经进一步试验证实为产NDM-1金属酶.

    作者:时东彦;曹丽君;杨靖;李志荣;强翠新;赵建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同一医院内血清葡萄糖在两台不同检测系统上可比性验证

    目的 对同一医院内血清葡萄糖在两台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可比性进行验证.方法 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法包括:选择比对的分析物,选择比对的仪器,确定可比性检验接近的分析物浓度,计算用于比对样本选择的期望的浓度,选择可比性的样本,设定可比性检验的临界差值,患者结果可比性检验可接受标准,确定检测重复的次数.结果 两台生化分析仪(仪器A和B)在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制物(质控物1和2)的不精密度(CV%)分别为:1.17%,0.92%;1.47%,1.44%.质控物1合成的CV为1.76%,质控物2合成的CV为1.46%.患者样本范围计算为控制物均值的20%,即为4.33~6.49 mmol/L和10.48~15.72 mmol/L.对于比对试验选择在分析仪器A上样本初的值为5.54 mmol/L (样本1)和13.25 mmol/L(样本2).临界差值可接受标准定为1.90%.根据极差检验的临界差值(%)以及上述的信息可选择两个不同水平的患者样本,且每一样本只作三次检测来检验两台仪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两台检测系统对于两个浓度水平的患者样本的极差值分别为1.83%和1.30%,因为极差值小于临界差值,对于两样本方法的可比性对于给定的已知的差值是可接受的.结论 极差检验方法为评估在一个医疗机构内检测同一患者样本的不同系统的可比性提供了指南,比传统的方法比对试验简单、易实施.

    作者:赵海建;王萌;张传宝;王薇;闫颖;张天娇;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ABO血型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传统的抗人球蛋白实验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以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也是常见的用于检测ABO血型抗体的方法,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对提高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树法;赵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FUS-200尿液分析系统常见故障以及改进建议

    该文对FUS-200尿液分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处理方法,排除故障,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日常操作流程和操作界面的改进意见,以供各位同行和厂家参考.

    作者:曾林林;陈伟才;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标法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比较

    目的 金标法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方法比较.方法同时用金标法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50例儿童患者的鼻咽拭子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结果 350例中,直接免疫荧光法检出173例阳性,阳性率为49.4%;金标法检出121例阳性,阳性率为34.6%,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0.702,基本一致.结论 直接免疫荧光法比金标法的灵敏度高,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郭虹;金正江;胡兴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真菌性尿路感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尿液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和PCR法对真菌性尿路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65例疑似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标本分别采用尿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法、中段尿沙氏琼脂分离培养、鉴定、PCR法进行真菌检测.结果 在65例尿液标本中,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为27.69%,分离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38.46%,PCR法的阳性检出率为41.54%.直接涂片法与P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分离培养法与PCR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三种尿液真菌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将尿液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与PCR法相结合,可提高对真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

    作者:张玥;周萍;王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