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东彦;曹丽君;杨靖;李志荣;强翠新;赵建宏
目的 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快速检测,同时用细菌培养及涂片法为对照组,比较三种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临床气性坏疽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测定结果.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武警医院、空军医院等临床上严重创伤患者的伤口脓液或分泌物558例,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细菌培养及涂片法进行检测,分别比较三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出产气荚膜梭菌阳性31例,细菌培养则检出30例,涂片法检出65例.以细菌培养法为金标准,与荧光定量PCR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983);与涂片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pa值为0.489).结论 涂片法与细菌培养法比较,假阳性率高,特异度差.荧光定量PCR检测法与细菌培养法结果一致,但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时间较培养法缩短20 h,检测结果快速准确,较培养法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临床气性坏疽的快速诊断.
作者:石玉玲;李薇;廖扬;陈丽丹;陈建芸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HPSA)纳米金侧流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板.方法 利用枸橼酸钠作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金,标记兔抗HP多价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法的纳米金侧流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板;采用该检测板和英国Atlas公司试纸条分别对HP阳性病例组(123例)、健康体检HP阳性对照I组(109例)、健康体检HP阴性对照II组(129例)进行双盲法HPSA检测,并以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制备的直径40 nm纳米金大吸收波长(λmax)为525 nm,标记抗体的0.05 mol/L硼酸盐缓冲液适pH为7.6,抗体标记佳用量为18 μg/ml(小标记量为15 μg/ml);检测板与试纸条的检测结果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7,P均<0.05);以14C-UBT结果为金标准,检测板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8.3%,99.2%和98.6%,试纸条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7.4%,98.4%和97.8%.结论 以纳米金标记多抗的双抗体夹心法侧流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板,检测HPSA诊断HP感染,方法简便、价格便宜、重复性好、无创伤,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陈达伟;江晓肖;戴玉柱;陈少明;王国政;孙长贵;成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该文就精液检测的现状进行评述,提出精液病理学检测的目的、范围和精液脱落细胞学内容以及生精细胞凋亡检测的临床意义,对取代睾丸活检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对病毒性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和流行性腮腺炎感染,导致睾丸损伤及生精细胞凋亡引起不育症进行分析.对精液中检出包涵体和类型进行报道,介绍急性睾丸炎病理组织变性与精液中检出含铁血黄素结晶形态特征.
作者:曹兴午;王立红;袁长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Hep)、铁幼素(hemojuvelin,HJV)、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和转铁蛋白受体2 (trasferrin-receptor2,TFR2)表达特点,并探讨他们在IDA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28例ID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epcidin,HJV,FPN和TFR2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还检测了血清铁蛋白(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结果 ①IDA组血清铁调素水平为2.04±1.27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1.68 ng/ml(t=2.203 6,P<0.05).②IDA组的血清HJV水平为0.65±0.51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9±0.46 ng/ml(t=2.352 9,P<0.05).③IDA组血清TFR2水平为8.15±3.09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1.42 ng/ml(t=2.061 7,P<0.05).④IDA组的血清FPN水平为2.69±1.71 ng/ml略高于对照组的2.11±0.58 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F与EPO呈负相关(r=-0.4958,t=2.911 0,P<0.01),与HJV和Hepcidin均呈正相关(r=0.5015,t=2.9560,P<0.01;r=0.515 7,t=3.069 1,P<0.01).⑥Hepcidin与HJV呈正相关(r=0.398 3,t= 2.214 1,P<0.05).结论 IDA患者高表达TFR2,低表达Hep和HJV.Hep和HJV在IDA的发病中有一定的意义,TFR2对IDA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联合Hep,HJV和TFR2对IDA与慢性病贫血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FPN在IDA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陆晔;程旭;王金湖;潘湘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全基因组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验证其中表达上调的miR-30a-5p,探讨其作为NS分子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0~2011年期间33例住院NS患儿未经治疗前血清和尿液样本,同时以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对照.用高通量的TaqMan低密度芯片技术分别检测NS患儿和健康儿童的混合血清全基因组miRNA的表达量,再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在患儿血清中表达上调的miR-30a-5p进行验证,同时测定miR-30a-5p在尿液中的含量.结果 低密度芯片结果显示,30种miRNA在患儿血清中的表达量是健康儿童的2倍以上,其中miR-30a-5p为正常对照的104倍.qRT-PCR检测证实,miR-30a-5p在患儿血清中的含量4.34±0.08,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2(Z=5.916,P<0.000 1),在患儿尿液中的水平也明显升高(3.44±0.05 vs 1.00±0.04)(Z=3.312,P=0.001).用于诊断NS的血清miR-30a-5p 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60(95% CI,0.915~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98.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或尿液中的miR-30a-5p含量与患儿年龄、性别、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NS患儿血清miRNA表达谱与健康儿童有明显差异,miR-30a-5p在患儿血清及尿液中水平显著升高,与NS密切相关,是NS潜在的分子诊断指标.
作者:时永辉;罗阳;王成;陈熹;曾科;张辰宇;夏正坤;蔡晓懿;汪俊军;张春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血红素结合蛋白(hemopexin,Hp)又称结合珠蛋白、触珠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和游离血红素(原卟啉Ⅸ,heme)有特异结合能力.当广泛溶血时,循环中游离的血红蛋白可降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两部分.血红素不溶于水,可与Hp结合成复合物而运输到肝.研究表明,在许多与氧化应激、炎症相关的疾病中,例如糖尿病、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血红素结合蛋白表达均发生改变.
作者:时岩;史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液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和PCR法对真菌性尿路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65例疑似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标本分别采用尿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法、中段尿沙氏琼脂分离培养、鉴定、PCR法进行真菌检测.结果 在65例尿液标本中,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为27.69%,分离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38.46%,PCR法的阳性检出率为41.54%.直接涂片法与P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分离培养法与PCR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三种尿液真菌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将尿液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与PCR法相结合,可提高对真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
作者:张玥;周萍;王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抗原抗体表达及乙肝病毒载量与T细胞亚群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5月~10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乙肝患者70例(实验组)、正常对照40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微粒子酶免分析法获取HBV抗原抗体结果、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按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为HBeAg阳性乙肝组与HBeAg阴性乙肝组.按HBV-DNA载量分为三组(<104,104~106,107~108) IU/ml.结果 ①HBeAg阳性乙肝与HBeAg阴性乙肝T细胞亚群检测值(%)分别为CD3+:69.81±1.1,68.76±3.03;CD4+:32.84±2.55,35.32±3.45;CD8+:31.66±1.67,29.68±2.58,与正常人T细胞亚群结果(CD3+:75.17±1.31;CD4+:42.29±2.13;CD8+:24.73±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637~7.468,P<0.001).两检测组间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但CD4+与CD8+比值后者高于前者.②HBV-DNA定量结果小于104 IU/ml时,只有CD3+(69.59%±3.73%)与正常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574,P=0.000 8).当病毒量大于104 IU/ml而小于106 IU/ml时,CD3+(71.89%±2.21%)与正常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665,P=0.010 1),CD8+(31.29%±2.03%)与正常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7.183,P<0.000 1).当病毒量大于107 IU/ml而小于108 IU/ml时,CD3+,CD4+,CD8+(66.71%±1.99%,33.79%±2.22%,32.84%±1.52%)与正常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5.514~9.567,P<0.000 1);且该组与上一组CD4+(38.38%±3.20%)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297,P=0.025).结论 临床上乙肝患者HBV抗原抗体的不同表达,其T细胞亚群、DNA含量与正常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它们的协同检测可以监控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适时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为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胥萍;陈慧;吴敏娟;吴建鸿;杭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标本前处理因素对临床全血标本血铅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技术测定全血标本血铅浓度,比较标本浓度、保存时间、标本管类型、反复冻融次数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价可能对血铅定量检测结果的标本前处理因素.结果 ①相同的保存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标本显示出不同的稳定性;②大于三次的反复冻融将导致血铅测定结果偏高;③2~8℃保存130天未见血铅测定结果出现升高或降低.④应用两种厂家肝素抗凝管采集的标本进行血铅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使用同一抗凝剂的不同厂家的抗凝管不影响检测结果.结论 影响血铅检测结果特别是冻融后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检测前需要考虑标本浓度水平,保存温度,冻融次数等多种情况,严格控制这些因素能够保证血铅检测结果稳定再现.
作者:甘春玉;石华;李文胜;方晶晶;王永文;张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脂和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B、清蛋白、球蛋白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全血中糖化血红蛋白使用高压液相方法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糖控制较好组高于血糖控制欠佳组;清蛋白、清球比、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在糖尿病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血脂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赵丽华;何谦;徐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为临床区别地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调查问卷方式和血清学检查方法,以2011年3月~2012年9月上海浦东新区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1 429个病例.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家族史、吸烟、饮酒、钠盐摄入量等生活习性;血清学检查包括血脂4项和肝肾功能部分指标.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性别之间、遗传性因素和生活习性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在生活习性的体重指数、饮酒史、吸烟史、钠盐摄入量四个方面男性组较女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4.47~7.81,P值均<0.05).而在性格类型上,女性患者A型性格(0.714)比例比男性高(0.6543),(T/χ2=5.31,P=0.002).②血清学指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女性组血脂4项(TC,LDL-C,HDL-C,TG)高于男性组,(T/χ2=3.39~5.51,P值均<0.05),而男性组肝肾功能指标(ALT,Cr,UA,Cys-C)高于女性组(T/χ2=3.45~5.31,P值均<0.05).结论 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性对发病的影响在男、女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发病危险因素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预防,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施惠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部位的骨髓穿刺术的不同操作要领和检查效果.方法 病例样本为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需要做骨髓检查的患儿84例,分为两组,其中42例为上半年的就诊患儿,骨髓穿刺部位为传统的髂后上棘,采用12号骨穿针进行骨髓穿刺;另外42例为下半年的就诊患儿,骨髓穿刺部位改为小儿胸骨部位,采用7号针头5 ml或8号针头10 ml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的力度、针头经过骨质的滞涩感、落空感、针体是否固定做相应的比较分析.结果 髂后上棘骨穿术针头的落空感明显高于胸骨穿刺术的针头落空感(χ2=55.33,P<0.05),胸骨穿刺术的进针力度明显小于髂后上棘穿刺术(χ2 =45.86,P<0.05),髂后上棘骨穿术和胸骨穿刺术都有针头经过骨质的滞涩感(χ2 =0.114,P>0.05),从两组患儿穿刺后制作的骨髓片的报告结果可以得出,两组患儿骨髓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两组患儿均达到针体固定的程度.结论 两组患儿骨髓检查效果无明显区别,但是小儿髂后上棘骨穿术操作时落空感特别明显是其主要的成功标志,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胸骨骨穿术在体会落空感的同时,更应关注的是针头经过骨质的滞涩感和针体是否固定.
作者:王玲;肖延风;刘红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VCS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已经通过叶酸、VitB12检查和骨髓涂片确诊的MA患者49例,并分为MA1组(叶酸缺乏组,19例)和MA2组(VitB12缺乏组,30例),以12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60例,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其血常规分析结果正常,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器质性疾病.通过LH750血液分析仪(Beckman Coulter)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体积(volume,V)、电导(conductivity,C)和光散射(light scattering,S)参数,用Stata/SE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A1组和MA2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ean neutrophil volume,MNV)、平均电导率(mean neutrophil conductivity,MNC)和平均散射率(mean neutrophil scatter,MNS)以及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ean lymphocyte volume,MLV)、平均电导率(mean lymphocyte conductivity,MLC)和平均散射率(mean lymphocyte scatter,MLS)均高于对照组,其中MA1组和MA2组的MNV,MLV和MLS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19.29~-7.62,P值均<0.01).MA患者中性粒细胞MNV值与血清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686,P=0.003),而其余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VCS参数与血清叶酸和VitB12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M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VCS参数发生了改变,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张丽霞;高丽;陆琳;张杰;刘健;潘世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该文对FUS-200尿液分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处理方法,排除故障,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日常操作流程和操作界面的改进意见,以供各位同行和厂家参考.
作者:曾林林;陈伟才;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ELISA法检测EB病毒抗体血清样本优化,并探讨其在体检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经典EBV-CA-IgA,EBV-EA-D-IgA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者阳性分布特点,将体检血清每两人等量混合稀释为一个标本后,按原操作说明书操作.结果 合并血清方法(改良方法)和经典方法(标准方法)进行平行试验,EBV-CA-IgA,EBV-EA-D-IgA的Kappa值分别为0.94和0.99,表示两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改良方法的批内、批间精密度较好(CV在2.3%~6.98%之间),不同患者血型间的交叉干扰和类风湿因子干扰以及非特异性抗原(HbsAg,HbeAg)的干扰,偏差均小于10%.EBV-CA-IgA和EBV-EA-D-IgA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6%和98.0%,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优化方法简便、实用、可减少成本和检测工作负担,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谢松业;徐艳玲;葛永新;吉梅;陆元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cTnI)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期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变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共扼双烯(CD)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期,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I,经检测ACS患者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0例、稳定心绞痛(SAP)患者30例,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 ACS不同病变程度组即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与对照组cTnI含量和LDL氧化修饰期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4,15.48,22.49,P<0.01;t=32.76,25.35,22.05,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cTnI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9,P>0.05),LDL氧化修饰延滞时间在上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76,P<0.05).结论 ACS患者联合检测cTnI和LDL氧化修饰期的变化,可界定ACS病变程度.
作者:王维梅;再努拉·阿不都艾尼;王长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通过对迈瑞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总结,归纳出由于设备配套、运行环境配置、人员操作经验等原因导致的非技术性问题的分析思路与排除方法.
作者:任从棉;李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金标法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方法比较.方法同时用金标法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50例儿童患者的鼻咽拭子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结果 350例中,直接免疫荧光法检出173例阳性,阳性率为49.4%;金标法检出121例阳性,阳性率为34.6%,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0.702,基本一致.结论 直接免疫荧光法比金标法的灵敏度高,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郭虹;金正江;胡兴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同一医院内血清葡萄糖在两台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可比性进行验证.方法 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法包括:选择比对的分析物,选择比对的仪器,确定可比性检验接近的分析物浓度,计算用于比对样本选择的期望的浓度,选择可比性的样本,设定可比性检验的临界差值,患者结果可比性检验可接受标准,确定检测重复的次数.结果 两台生化分析仪(仪器A和B)在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制物(质控物1和2)的不精密度(CV%)分别为:1.17%,0.92%;1.47%,1.44%.质控物1合成的CV为1.76%,质控物2合成的CV为1.46%.患者样本范围计算为控制物均值的20%,即为4.33~6.49 mmol/L和10.48~15.72 mmol/L.对于比对试验选择在分析仪器A上样本初的值为5.54 mmol/L (样本1)和13.25 mmol/L(样本2).临界差值可接受标准定为1.90%.根据极差检验的临界差值(%)以及上述的信息可选择两个不同水平的患者样本,且每一样本只作三次检测来检验两台仪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两台检测系统对于两个浓度水平的患者样本的极差值分别为1.83%和1.30%,因为极差值小于临界差值,对于两样本方法的可比性对于给定的已知的差值是可接受的.结论 极差检验方法为评估在一个医疗机构内检测同一患者样本的不同系统的可比性提供了指南,比传统的方法比对试验简单、易实施.
作者:赵海建;王萌;张传宝;王薇;闫颖;张天娇;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均相酶法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方法参照CLSI EP文件及其它文献,评估新型sd LDL-C均相酶法液态双试剂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和携带污染率,并以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DUGC)为参比方法,评价新型sd LDL-C均相酶法液态试剂盒的准确度.结果均相法各项精密度及特异度良好,灵敏度可达0.048 mmol/L,低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总精密度分别为8.69%和4.64%,测定结果与DUGC法相关性良好(Y=1.065 4X-1.8354),线性范围上限可达2.634 mmol/L,可以抵抗临床中常见的干扰现象,符合试剂说明书的参数和临床应用的要求.结论新型sd LDL-C均相酶法检测试剂盒各项性能良好,是一种可用于临床常规的快速简便sd LDL-C检测方法.
作者:林文涛;李江;孙菲;赵兴波;Yasuki Ito;Motoko Ohta;鄢盛恺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