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红蛋白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调查

尹利民;饶迪;贾蔚;胡大春

关键词:血红蛋白, 参考区间, 昆明
摘要:目的 建立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C28-A2文件推荐的间接抽样法,选取了2010年5月~2011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共10 970例(男性6 076例,女性4 894例),年龄18~80岁,用Sysmex XS-800i对HGB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用Stata 11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计算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P2.5~P97.5)如下:HGB男性为146~187 g/L,女性为120~161g/L;红细胞计数(RBC)男性为(4.69~6.35)×1012/L,女性为(4.16~5.58)×1012/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男性为318~355 g/L,女性为309~346 g/L;红细胞压积(HCT)男性为43.8%~55.3%,女性为37.7%~49.0%.不同性别组的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分析,需分别给出;而不同年龄组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可予以合并.结论 昆明地区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明显高于以往采用的参考区间,因此建立或验证该实验室HGB的生物参考区间非常必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与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8月~10月门诊确诊1型糖尿病患者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以及103例体检确认的健康者,依据尿蛋白/血肌酐比(albumin-to-creatinine rate,ACR)和血清肌酐水平将糖尿病确诊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ACR<30 mg/g·cr),微量蛋白尿组(ACR=30~299 mg/g·cr),临床蛋白尿组(ACR≥300 mg/g·cr)和肾衰竭组(Scr>176.8 mmol/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尿L-FABP浓度,同时检测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肌酐、尿清蛋白和尿胱抑素C等指标,MDRD校正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健康人群尿L-FABP水平为13.0(10.8~14.8)μg/g·cr,95%参考值范围为9.0~17.5 μg/g·cr;随着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尿L-FABP水平增高(各组间比较H=282.5,P<0.005);糖尿病患者尿L-FABP水平与尿胱抑素C(r=0.623,P<0.01),尿蛋白/血肌酐比(r=0.701,P<0.01)呈正相关关系,与eGFR (r=-0.780,P<0.01)呈负相关关系,与HbA1c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尿L-FABP水平能准确反映糖尿病肾损伤程度,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曾宪飞;李军民;谈昀;王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对胸腔积液和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各指标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并分析31例肺癌和2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 分析每个指标及其在胸腔积液与血清中的比值(P/S)的诊断性能,以供肺癌诊断时参考.结果 肺癌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CEA,CYFRA21-l和NSE含量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胸腔积液CYFRA21-1,血清CYFRA21-1及CEA的P/S值在各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胸腔积液和血清CYFRA21-1及CEA的P/S值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胸腔积液CYFRA21-1的诊断价值大.

    作者:冯纾琪;黄钰君;廖春淼;周珍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淋巴细胞亚群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发生活动性感染时,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确诊CMV抗原阳性的肾移植受者(n=50),根据感染源不同分为CMV感染组(n=13)和并发感染组(n=37),对照组为无感染的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n=10).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CMV抗原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样本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CMV感染组与并发感染组的CD3+T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68.6±8.64)%和(61±21.74)%,与肾移植稳定组(72.9±8.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感染组与并发感染组的CD4+T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23.8±0.75)%和(21.85±8.83)%,与肾移植稳定组(50.8±10.35)%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32 8,8.873 2,P值均<0.05);CMV感染组与并发感染组的CD8+T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39.2±1.53)%和(36.2±15.1)%,与肾移植稳定组(20.6±7.56)%相比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605,3.235,P值均<0.05);CMV感染组与并发感染组的CD4+/CD8+比值分别为(0.63±0.11)和(0.69±0.18),与肾移植稳定组(2.25±0.58)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88 5,8.396 9,P值均<0.05).CMV感染组与并发感染组的B细胞含量分别为(10.2±3.43)%和(11.8±20.9)%,与肾移植稳定组(8.9±2.0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CMV感染组和并发感染组的NK细胞含量分别为(8.01±2.5)%和(7.2±1±0.14)%,与肾移植稳定组(15.4±7.9)%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50 4,2.363 8,P值<0.05).结论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并动态监测其变化,对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症CMV感染以及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钰;肖漓;石炳毅;冯凯;马锡慧;孔祥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调节受损患者血浆sEPCR,sTM,vWF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蛋白C受体(sEPCR)、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糖调节受损状态下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59例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浆sEPCR,sTM和vWF.结果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浆sEPCR,sTM和vWF含量分别为120.92±24.46 μg/L,19.94±5.08 μg/L和99.13±14.78 U/L,高于对照组(117.28±20.27 μg/L,18.09±6.37 μg/L,98.12±10.70 U/L),t为1.9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耐量减退患者血浆sEPCR,sTM和vWF含量分别为126.34±28.52 μg/L,21.61±7.60 μg/L和106.02±22.85 U/L,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为0.95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相关分析,血浆sEPCR,sTM和vWF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1;r=0.55,P<0.01;r=0.88,P<0.01).结论 随糖调节受损的发生发展,血浆sEPCR,sTM和vWF水平随之也增高,血浆sEPCR,sTM和vWF变化可能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提供依据.

    作者:廖国玲;杨风琴;杨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苗族2型糖尿病与PGC-1基因SNPs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与分析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苗族2型糖尿病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GC-1)基因SNP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恩施地区土家族、苗族糖耐量正常人46例,2型糖尿病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IVS2+52C>A,SSCP检测出现异常条带样本直接测序,采用PCR扩增后直接检测G1y482Ser,Thr528Thr,Ler577Ser,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NGT组PGC-1基因IVS2+52C>A 位点AA基因型频率与T2DM组比较(OR=2.208,95% CI=0.947~5.138,P<0.05);T2DM组A等位基因频率虽略高于NGT组,但χ2=2.682,P=0.101>0.05.两组之间IVS2+52C>A,G1y482Ser(G>A),Thr528Thr(G>A)和Ler577Ser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分别为χ2=4.117,2.338,2.338和0.967,P=0.128,0.311,0.311和0.325.携带CC基因型的FPG和TG含量,两组经比较t=8.424,3.085,P=0.000,0.003.携带CA基因型的FPG,TG,HDL-C和LDL-C含量,两组经比较t=3.229,3.433,2.339和2.781,P=0.002,0.001,0.022和0.007.携带AA基因型的FPG,TG和HDL-C含量,两组经比较t=10.457,3.135和3.242,P=0.000,0.002和0.002.结论 PGC-1基因IVS2+52C>A多态位点的AA型可能是恩施地区发病易感位点,但G1y482Ser和Thr528Thr则与T2DM发病无关.PGC-1基因IVS2+52C>A位点突变可能会影响体内糖、BMI及脂代谢.

    作者:李祚品;崔显念;杨继青;李宗清;刘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偏肺病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偏肺病毒(hMPV)是荷兰学者于2001年首先发现的一种新型呼吸道感染病毒,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以儿童为甚.该文就国内外学者对hMP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原检测及可能的治疗和预防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刘爱玲;谭辉赟;陈明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干、湿化学方法检测献血者ALT比对分析

    目的 通过对干、湿化学方法检测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更适合献血者血液初筛方法.方法 分别用MissionTMC100干式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和半自动生化仪Photometer 4040及配套试剂每日取8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以1~8和8~1的顺序分别进行两次ALT检测,取每份标本结果的平均值,连续检测5天,并分别与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仪ALT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度.并分别检测ALT质控品20次,计算CV%值,比较两种方法检测ALT的重复性.结果 3种方法散点图MissionTM C100干式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趋势线R2=0.092 1,半自动生化仪Photometer 4040 ALT检测结果趋势线R2=0.014 4,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仪ALT检测结果趋势线R2=0.024 8,半自动生化仪Photometer 4040 ALT检测结果与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仪更符合.两种方法对ALT质控品20次的检测结果的CV%值分别为4.72%和1.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5).结论 湿化学法检测ALT的准确度及重复性优于干化学法.

    作者:赵建鹏;杨秀萍;刘晓丽;李天君;赵锋;田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Roche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的分析灵敏度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建立

    目的 探讨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的分析灵敏度(analytical senstivity,AS)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 reportable range,CRR).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配制一系列低浓度样本进行日间重复测定,用参数或非参数检验方法估计分析灵敏度并确定功能灵敏度(functional senstivity,FS);参考EP6-A,配制超过厂家声明的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上限的高值样本与选用尽可能低的值的患者标本按比例混合成等间距的不同浓度样本进行重复测定2次,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AMR;配制一份高浓度样本用空白血清做不同倍数稀释,计算稀释回收率确定大允许稀释度并结合FS建立CRR.结果 Roche 9180分析仪检测血清锂的AS为0.129~0.162 mmol/L,AMR为0.185~5.821 mmol/L,FS为0.166 mmol/L,大允许稀释度为1∶25,CRR为0.166~145.525 mmol/L.结论 采用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具有良好的分析灵敏度和分析测量范围,完全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监测需要.通过本次研究为实验室建立了更具体更合理的报告方式.

    作者:潘锡龙;陈扎生;何淑玲;平军娇;张嘉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并发症的早期预示指标研究

    目的 临床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时间和周期比较长,早期预警判断感染的并发需要实验室的辅助.方法 收集46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其中28例治愈,18例治疗失败.比较不同预后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re-alb)水平和腹膜炎前透析液/血浆肌酐(D/P)比值等;留取腹膜透析后在应用观察抗生素治疗的第0天~第7天的腹腔透出液,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腹膜透析后的不同时间点,腹腔透出液白细胞计数(WBC)、微量清蛋白和总蛋白水平.结果 ①治疗失败组72 h内血清CRP显著高于治愈组(171.5 vs 89.1 mg/dl,t=2.409,P=0.023),清蛋白、前清蛋白浓度和腹膜炎前透析液/血浆肌酐(D/P)比值等指标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失败组腹膜透析后第4~7天腹腔透出液WBC显著升高(P<0.01);③治愈组第5天腹腔透出液微量清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失败组(P=0.021,P=0.040);ROC曲线确定第5天微量清蛋白的cut-off值为618.5 mg/d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56.2%),曲线下面积0.825(95% CI:0.607~1);微量总蛋白的cut-off值为885.5 mg/dl(敏感度85.7%,特异度55.6%),曲线下面积0.746 (95% CI:0.527~0.965).结论 除外腹膜炎的严格诊断指标,选择监测第5天的腹腔透出液WBC、微量蛋白水平、透析3天后的血清CRP水平,能够早期预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并发症的发生,为及时干预、改善预后提供有效的实验室辅助.

    作者:徐晓萍;徐磊;唐碧霞;方炜;应春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的重组表达、纯化及免疫特性研究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KatA)进行重组表达和纯化,并进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 采用PCR扩增幽门螺杆菌katA全长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katA,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通过包涵体洗涤和亲和层析纯化出重组蛋白,并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等方法对其进行免疫学特性研究.结果 克隆出幽门螺杆菌1 518 bp的全长katA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出50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58 000的重组KatA蛋白,其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0%,且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亲和层析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85%,并可与兔抗Hp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重组蛋白的动物免疫可产生高效价抗血清,并特异性识别多种Hp菌株.结论 成功重组表达与纯化出幽门螺杆菌KatA蛋白,并具备良好的免疫学特性,为Hp致病机制、血清学诊断以及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重要的实验基础.

    作者:屈玲;黄萍;苏明权;郑善銮;马越云;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抑郁症患者血清精氨酸升压素水平和病情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精氨酸升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水平及其与病情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11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43例正常对照者、45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AVP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韦氏记忆量表中的记忆商数(memory quotient of wechsler memory scale,WMS-MQ)评定记忆功能.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AVP水平比较以及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AVP水平、HAMD评分、WMS-MQ评分比较用t检验.抑郁症患者AVP水平和HAMD,WMS-MQ评分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①患者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AVP水平分别为71.90±19.33 ng/L,90.52±24.01 ng/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62.47±56.87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5,P<0.01;t=18.33,P<0.01);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AVP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P<0.01).②患者组治疗4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WMS-Q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1;t=25.83,P<0.01).③患者组基线时的AVP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6,P>0.05),与WMS-MQ评分呈正相关(r=0.77,P<0.01);AVP治疗前后变化值与HAMD减分率的相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r=0.05,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血清AVP水平下降和记忆功能受损,AVP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与记忆有关,但与临床疗效无关.

    作者:张岳春;包敏洁;凌卫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游离脂肪酸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FFA)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1月,以同期GDM组(67例)、正常孕妇组(40例)及正常非孕组(40例)为研究对象.酶联法检测空腹血清FFA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非孕组、正常孕妇组及GDM组血清FFA水平(0.41±0.15,0.65±0.12和0.97±0.19)mmol/L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21.904,P<0.01),且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3.781,P<0.01);三组HOMA-IR值(0.77±0.29,1.04±0.45和2.94±0.96)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55.613,P<0.01),且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12.048,P<0.01).GDM患者空腹血清FFA水平与HOMA-IR值呈显著正相关(r=0.709,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着高FFA血症及IR状态,FFA水平与IR相关,此为早期干预GDM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杨文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为了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广西民族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计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在10月~9岁之间.同时收集健康儿童共计6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在10个月~10岁之间.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对所有患儿分别在入院时及痊愈后抽取静脉血2 ml,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所有血样标本经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术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和Simulset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与65例健康对照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8.47,5.38,6.58(P<0.05);而CD8+则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t值为7.55(P<0.05).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有所提高或恢复正常,CD8+也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27,0.75,0.51,0.44(P>0.05).结论 手足口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出现异常.因此,检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少云;梁娟英;杨晓泉;叶晓明;农智新;陆作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湖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基因测序分型及疗效评估

    目的 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分析湖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特点,探讨基因型、HCV病毒载量的治疗基线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1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用基因测序仪测定靶片段的基因序列,分析患者HCV基因型及分布特点;选取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HCV-RNA含量、HCV基因型,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检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有1b型,2a型,6b型,1b/2a混合型,1b/2k混合型,6d/6k混合型.其中,HCV 1b型149例(89%),2a型8例(5%),1b/2a型5例(3%),6b型3例(2%),1b/2k型2例(1%),6d/6k型1例(0.7%).1b型患者显著多于其他型别患者(χ2=754.3,P<0.01).选取进行疗效评估的患者,非1b型患者的快速病毒应答(RVR)的比例显著高于1b型患者(χ2=4.67,P<0.05).不同基线HCV RNA水平与患者的病毒学应答无显著性差异(χ2=0.17,0.22,1.51,0.09,均P>0.05).结论 湖北地区HCV RNA基因型以1b型为主,亦可见混合型及罕见型别.非1b型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包安裕;李艳;童永清;郑红云;吴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检验技术和新方法在临床实验室的不断应用,各种高效率、高自动化仪器的不断引入,我国临床检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检验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2006年出台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以及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成为我国国家标准GB/T 22576-2008,这对临床实验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核心的工作就是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自20世纪50年代统计质量控制技术被引入医学领域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本文将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在这60多年内的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丽涛;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8年~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2008~2011年期间临床和门诊患者样本的1 2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BIOMIC仪进行药敏试验,通过WHONET5.4软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2008~2011年海军总医院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 252株,其中MRSA 898株,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平均发生率为71.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以痰标本为主.4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株,对呋喃妥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性尚好,耐药率小于30%;对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红霉素、阿齐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且表现为多药耐药,其中以五种耐药率高(84.1%),痰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除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外均高于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结论 MRSA耐药性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郝秀红;赵强元;李艳君;郭建巍;钱扬会;刘力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红蛋白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调查

    目的 建立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C28-A2文件推荐的间接抽样法,选取了2010年5月~2011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共10 970例(男性6 076例,女性4 894例),年龄18~80岁,用Sysmex XS-800i对HGB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用Stata 11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计算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P2.5~P97.5)如下:HGB男性为146~187 g/L,女性为120~161g/L;红细胞计数(RBC)男性为(4.69~6.35)×1012/L,女性为(4.16~5.58)×1012/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男性为318~355 g/L,女性为309~346 g/L;红细胞压积(HCT)男性为43.8%~55.3%,女性为37.7%~49.0%.不同性别组的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分析,需分别给出;而不同年龄组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可予以合并.结论 昆明地区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明显高于以往采用的参考区间,因此建立或验证该实验室HGB的生物参考区间非常必要.

    作者:尹利民;饶迪;贾蔚;胡大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引起乙肝病毒耐药相关基因位点突变的总结分析

    目的 总结核苷(酸)类似物抗乙肝病毒过程中耐药基因相关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与万方中文数据库检索核苷(酸)类似物抗HBV及HBV耐药基因多突变位点检测相关文献.结果 乙肝病毒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耐药存在多位点、多模式基因位点突变且以拉米夫定耐药发生率高和发生时间早;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存在较多耐药交叉点.结论 明确HBV耐药基因相关突变形式及发生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确认乙型肝炎患者HBV耐药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作者:古丽娣;张丹;曾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O型洗涤红细胞残留ABO血型抗体检测及非O型患儿输注安全性观察

    目的 采用多种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O型洗涤红细胞中残留ABO血型抗体(IgM抗-A,抗-B;IgG抗-A和抗-B)的含量,观察非O型患儿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的安全性.方法 取O型洗涤红细胞上清,首先采用盐水试管法检测其中IgM抗-A、抗-B含量.再用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手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其中IgG抗-A、抗-B含量.选取非O型患儿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者(异型组)与年龄体重相当的输等量同型洗涤红细胞的患儿(同型组),分别比较2组患儿输血前后血红蛋白上升幅度、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直接coombs试验结果.结果 共检测O型洗涤红细胞上清液597份,盐水试管法在室温及4℃ 条件下均未观察到凝集现象,显微镜下也未观察到凝集现象.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手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IgG抗-A和抗-B均为阴性.2组患儿输血前后血红蛋白上升幅度、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0.19,0.22和0.13,P> 0.05),直接coombs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血型血清学方法无法检出O型洗涤红细胞中残留ABO血型抗体.非O型患儿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是安全的.

    作者:马曙轩;宋文琪;赵宇东;靳剑芸;邵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乳酸脱氢酶37℃参考方法在临床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37℃乳酸脱氢酶(LDH)的参考方法,并对酶校准品定值,探讨血清LDH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方法 依据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LDH酶催化活性参考方法,用参考方法测定LDH(ERM AD453/IFCC)参考品,验证参考方法的准确度,并对其精密度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用参考方法对制备的酶校准品进行准确定值,按照NCCLS EP9-A方案分别比较40份人血清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和参考方法LDH结果,计算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相关系数及相对偏倚.结果 用参考方法测定ERM-AD453LDH参考品结果497.3 U/L,在其给定的502±7 U/L范围内.初步建立的37℃ LDH参考方法总CV<1%.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和参考方法比较,相关性均良好,r2分别为0.997,0.995和0.994,与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相比较,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相对偏倚明显降低,在10%以下.结论 LDH参考方法基本建立,采用参考方法为酶校准品定值,可以提高血清LDH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作者:周铁成;张莹;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