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妙珊;黄樾;林敏;吴教仁;杨立业
目的 检测各种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肺炎衣原体(Cpn)各种抗体水平,探讨AIS和Cpn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2例AIS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用ELISA方法检测CpnIgG,IgA和IgM水平.结果 AIS组CpnIgA阳性率为61.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3.3%)的阳性率(χ2=7.24,P<0.01),LA和SA两种亚型AIS患者间Cpn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和5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98,P>0.05);LA和SA两种亚型AIS患者间Cpn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6%和5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1,P>0.05);CpnIgM抗体阳性病人和心源性AIS及不明原因AIS病人数量太少,不适合做统计分析.结论 Cpn新近感染与AIS相关,可能参与AIS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童伟;王超;周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C28-A2文件推荐的间接抽样法,选取了2010年5月~2011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共10 970例(男性6 076例,女性4 894例),年龄18~80岁,用Sysmex XS-800i对HGB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用Stata 11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计算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P2.5~P97.5)如下:HGB男性为146~187 g/L,女性为120~161g/L;红细胞计数(RBC)男性为(4.69~6.35)×1012/L,女性为(4.16~5.58)×1012/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男性为318~355 g/L,女性为309~346 g/L;红细胞压积(HCT)男性为43.8%~55.3%,女性为37.7%~49.0%.不同性别组的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分析,需分别给出;而不同年龄组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可予以合并.结论 昆明地区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明显高于以往采用的参考区间,因此建立或验证该实验室HGB的生物参考区间非常必要.
作者:尹利民;饶迪;贾蔚;胡大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37℃乳酸脱氢酶(LDH)的参考方法,并对酶校准品定值,探讨血清LDH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方法 依据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LDH酶催化活性参考方法,用参考方法测定LDH(ERM AD453/IFCC)参考品,验证参考方法的准确度,并对其精密度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用参考方法对制备的酶校准品进行准确定值,按照NCCLS EP9-A方案分别比较40份人血清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和参考方法LDH结果,计算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相关系数及相对偏倚.结果 用参考方法测定ERM-AD453LDH参考品结果497.3 U/L,在其给定的502±7 U/L范围内.初步建立的37℃ LDH参考方法总CV<1%.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和参考方法比较,相关性均良好,r2分别为0.997,0.995和0.994,与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相比较,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相对偏倚明显降低,在10%以下.结论 LDH参考方法基本建立,采用参考方法为酶校准品定值,可以提高血清LDH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作者:周铁成;张莹;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2008~2011年期间临床和门诊患者样本的1 2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BIOMIC仪进行药敏试验,通过WHONET5.4软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2008~2011年海军总医院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 252株,其中MRSA 898株,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平均发生率为71.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以痰标本为主.4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株,对呋喃妥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性尚好,耐药率小于30%;对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红霉素、阿齐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且表现为多药耐药,其中以五种耐药率高(84.1%),痰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除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外均高于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结论 MRSA耐药性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郝秀红;赵强元;李艳君;郭建巍;钱扬会;刘力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广西民族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计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在10月~9岁之间.同时收集健康儿童共计6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在10个月~10岁之间.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对所有患儿分别在入院时及痊愈后抽取静脉血2 ml,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所有血样标本经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术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和Simulset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与65例健康对照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8.47,5.38,6.58(P<0.05);而CD8+则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t值为7.55(P<0.05).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有所提高或恢复正常,CD8+也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27,0.75,0.51,0.44(P>0.05).结论 手足口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出现异常.因此,检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少云;梁娟英;杨晓泉;叶晓明;农智新;陆作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网织血小板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108例妊高征患者、4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与40例正常非孕妇女进行网织血小板百分率(IPF%)、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的IPF%较正常非孕对照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明显升高,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01),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P=0.001).妊高征组的PLT较正常非孕对照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降低,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2,P=0.042),而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785).妊高征组的MPV较正常非孕对照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升高,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01),而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146).妊高征组的PDW较正常非孕对照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明显升高,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01),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01).结论 网织血小板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骨髓中血小板的生成情况,对监测妊高征病情发展及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翁妙珊;黄樾;林敏;吴教仁;杨立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肺结核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95与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63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95与PD-1,PD-L1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95的表达率为(62.07±14.87)%,与正常对照组(35.74±10.14)%比较显著升高(t=8.515,P<0.05);PD-L1的表达率为(26.55±12.8)%,与正常对照组(18.56±6.46)%比较显著升高(t=3.127,P<0.05);而PD-1的表达率(13.64±9.10)%与正常对照组(28.71±7.06)%比较显著降低(t=-7.766,P<0.05);经相关性分析,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95与PD-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279,P<0.05),CD95与PD-L1表达水平无确定相关性(r=-0.025,P>0.05).结论 CD95和PD-L1在肺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明显升高,这可能在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健;王昕升;王宝英;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与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8月~10月门诊确诊1型糖尿病患者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以及103例体检确认的健康者,依据尿蛋白/血肌酐比(albumin-to-creatinine rate,ACR)和血清肌酐水平将糖尿病确诊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ACR<30 mg/g·cr),微量蛋白尿组(ACR=30~299 mg/g·cr),临床蛋白尿组(ACR≥300 mg/g·cr)和肾衰竭组(Scr>176.8 mmol/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尿L-FABP浓度,同时检测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肌酐、尿清蛋白和尿胱抑素C等指标,MDRD校正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健康人群尿L-FABP水平为13.0(10.8~14.8)μg/g·cr,95%参考值范围为9.0~17.5 μg/g·cr;随着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尿L-FABP水平增高(各组间比较H=282.5,P<0.005);糖尿病患者尿L-FABP水平与尿胱抑素C(r=0.623,P<0.01),尿蛋白/血肌酐比(r=0.701,P<0.01)呈正相关关系,与eGFR (r=-0.780,P<0.01)呈负相关关系,与HbA1c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尿L-FABP水平能准确反映糖尿病肾损伤程度,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曾宪飞;李军民;谈昀;王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苗族2型糖尿病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GC-1)基因SNP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恩施地区土家族、苗族糖耐量正常人46例,2型糖尿病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IVS2+52C>A,SSCP检测出现异常条带样本直接测序,采用PCR扩增后直接检测G1y482Ser,Thr528Thr,Ler577Ser,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NGT组PGC-1基因IVS2+52C>A 位点AA基因型频率与T2DM组比较(OR=2.208,95% CI=0.947~5.138,P<0.05);T2DM组A等位基因频率虽略高于NGT组,但χ2=2.682,P=0.101>0.05.两组之间IVS2+52C>A,G1y482Ser(G>A),Thr528Thr(G>A)和Ler577Ser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分别为χ2=4.117,2.338,2.338和0.967,P=0.128,0.311,0.311和0.325.携带CC基因型的FPG和TG含量,两组经比较t=8.424,3.085,P=0.000,0.003.携带CA基因型的FPG,TG,HDL-C和LDL-C含量,两组经比较t=3.229,3.433,2.339和2.781,P=0.002,0.001,0.022和0.007.携带AA基因型的FPG,TG和HDL-C含量,两组经比较t=10.457,3.135和3.242,P=0.000,0.002和0.002.结论 PGC-1基因IVS2+52C>A多态位点的AA型可能是恩施地区发病易感位点,但G1y482Ser和Thr528Thr则与T2DM发病无关.PGC-1基因IVS2+52C>A位点突变可能会影响体内糖、BMI及脂代谢.
作者:李祚品;崔显念;杨继青;李宗清;刘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检验技术和新方法在临床实验室的不断应用,各种高效率、高自动化仪器的不断引入,我国临床检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检验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2006年出台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以及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成为我国国家标准GB/T 22576-2008,这对临床实验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核心的工作就是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自20世纪50年代统计质量控制技术被引入医学领域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本文将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在这60多年内的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丽涛;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胸腔积液和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各指标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并分析31例肺癌和2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 分析每个指标及其在胸腔积液与血清中的比值(P/S)的诊断性能,以供肺癌诊断时参考.结果 肺癌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CEA,CYFRA21-l和NSE含量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胸腔积液CYFRA21-1,血清CYFRA21-1及CEA的P/S值在各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胸腔积液和血清CYFRA21-1及CEA的P/S值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胸腔积液CYFRA21-1的诊断价值大.
作者:冯纾琪;黄钰君;廖春淼;周珍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pH、贮存温度及放置时间对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纠正方法.方法 210例共420份尿液标本(每例2份)以尿常规pH值分成7组(pH4.5,pH5.0,pH5.5,pH6.0,pH6.5,pH7.0,pH7.5,每组30例,含肾小管损伤的病例组20例,健康对照组10例),在不同pH、贮存温度(25℃,4℃)及放置时间(0,60,120,240 min)采用Axsym免疫分析仪分别测定每份标本的尿β2-MG结果,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程度并进行校正.结果 相同贮存温度及放置时间各pH组内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尿β2-MG降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6~1.852,P>0.05);25℃时pH5.0以下,4℃时pH4.5的尿β2-MG降解率、测定值与贮存温度、放置时间存在差异且与放置时间呈负相关(t=2.486~21.685,P<0.05或<0.001;相关系数r=-0.863~-0.946,P<0.05),采用校正系数对尿β2-MG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平均相对误差在1.99%~8.58%之间.结论 对25℃时pH5.0以下、4℃时pH4.5的尿β2-MG测定结果进行校正是可行的和可靠的.
作者:王国政;周华君;金美彤;戴玉珠;杨琼;陈龙;孙长贵;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精氨酸升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水平及其与病情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11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43例正常对照者、45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AVP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韦氏记忆量表中的记忆商数(memory quotient of wechsler memory scale,WMS-MQ)评定记忆功能.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AVP水平比较以及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AVP水平、HAMD评分、WMS-MQ评分比较用t检验.抑郁症患者AVP水平和HAMD,WMS-MQ评分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①患者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AVP水平分别为71.90±19.33 ng/L,90.52±24.01 ng/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62.47±56.87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5,P<0.01;t=18.33,P<0.01);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AVP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P<0.01).②患者组治疗4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WMS-Q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1;t=25.83,P<0.01).③患者组基线时的AVP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6,P>0.05),与WMS-MQ评分呈正相关(r=0.77,P<0.01);AVP治疗前后变化值与HAMD减分率的相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r=0.05,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血清AVP水平下降和记忆功能受损,AVP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与记忆有关,但与临床疗效无关.
作者:张岳春;包敏洁;凌卫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分布情况.方法 对张家口地区2007~2011年95 713位献血者的梅毒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做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95 713位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36%(344/95 713).其中男性梅毒阳性率为0.29%(185/63 171),女性梅毒阳性率为0.49%(158/32 542),两者比较,χ2值为22.33,P<0.05;按学历由高到低梅毒阳性率依次为0.21%,0.28%,0.30%和0.51%;不同职业梅毒阳性率也有一定差异.结论 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2007~2011年逐年升高;军人、学生、工人是低危人群,而农民、商业服务人员、教师是高危易感人群;在不同年龄组中,46岁~55岁人群是梅毒感染低危人群,其他年龄组是易感人群;女性梅毒阳性率为0.49%,高于男性的0.29%;本科组、专科组、中专组及初中组梅毒阳性率逐渐升高,为0.21%<0.28%<0.30%<0.51%,显示学历越高梅毒阳性率越低.
作者:田庆华;李天君;李延伟;赵锋;徐云鹏;于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临床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时间和周期比较长,早期预警判断感染的并发需要实验室的辅助.方法 收集46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其中28例治愈,18例治疗失败.比较不同预后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re-alb)水平和腹膜炎前透析液/血浆肌酐(D/P)比值等;留取腹膜透析后在应用观察抗生素治疗的第0天~第7天的腹腔透出液,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腹膜透析后的不同时间点,腹腔透出液白细胞计数(WBC)、微量清蛋白和总蛋白水平.结果 ①治疗失败组72 h内血清CRP显著高于治愈组(171.5 vs 89.1 mg/dl,t=2.409,P=0.023),清蛋白、前清蛋白浓度和腹膜炎前透析液/血浆肌酐(D/P)比值等指标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失败组腹膜透析后第4~7天腹腔透出液WBC显著升高(P<0.01);③治愈组第5天腹腔透出液微量清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失败组(P=0.021,P=0.040);ROC曲线确定第5天微量清蛋白的cut-off值为618.5 mg/d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56.2%),曲线下面积0.825(95% CI:0.607~1);微量总蛋白的cut-off值为885.5 mg/dl(敏感度85.7%,特异度55.6%),曲线下面积0.746 (95% CI:0.527~0.965).结论 除外腹膜炎的严格诊断指标,选择监测第5天的腹腔透出液WBC、微量蛋白水平、透析3天后的血清CRP水平,能够早期预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并发症的发生,为及时干预、改善预后提供有效的实验室辅助.
作者:徐晓萍;徐磊;唐碧霞;方炜;应春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更年期妇女与健康育龄妇女阴道菌群构成及数量的差异.方法 采集10例健康育龄妇女,6例更年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构建阴道细菌16SrDNA基因文库,对3 200个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鉴定.比较更年期和健康育龄期妇女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两组标本中优势乳酸杆菌数量的差异.结果 健康妇女阴道菌群构成单一,多为2~3种细菌,乳酸杆菌属细菌占绝对优势,在更年期妇女和健康育龄期妇女分别为86.7%和99.2%.健康育龄期妇女阴道菌群构成以卷曲乳酸杆菌为主占72.2%,更年期妇女阴道菌群构成以惰性乳酸杆菌为主占81.4%.更年期妇女阴道乳酸杆菌的16SrDNA基因拷贝数对数值为5.27±0.31(Log10 copies/ml),较健康育龄期妇女5.76±0.35(Log10 copies/ml)明显减少(z=-2.242,P<0.05),其中卷曲乳酸杆菌数量由育龄期的5.62±0.32(Log10 copies/ml)下降为更年期的3.74±0.42(Log10 copies/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56,P<0.05).两组标本中的惰性乳酸杆菌16SrDNA基因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3,P>0.05).结论 更年期妇女和健康育龄期妇女阴道菌群构成上存在差异,乳酸杆菌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明显改变.
作者:彭国丽;吕治;苏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I,II在胃癌前疾病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2月就诊的79例胃部疾病患者,根据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四组.胃癌组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0例,胃溃疡组27例,对照组48例均无消化道、肝脏、肾脏疾病及胃痛病史.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胃蛋白酶原I,II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PGI降低(q=7.727,P<0.01),PGI/PGII降低(q=6.839,P<0.01),CEA升高(q=8.609,P<0.01),CA19-9升高(q=9.127,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I降低(q=5.371,P<0.01),PGI/PGII降低(q=5.936,P<0.01),CEA(q=0.764,P>0.05)和CA19-9(q=1.174,P>0.05)均无明显变化;胃溃疡组PGI升高(q=3.029,P<0.05),PGII显著升高(q=5.045,P<0.01),CEA(q=1.577,P>0.05)和CA19-9(q=1.675,P>0.05)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其亚群在胃炎演变到胃癌的过程中,水平呈现不同的变化,相比传统肿瘤标志物仅在胃癌时水平升高,更能有效识别癌前疾病并对胃癌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程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ayer ADVIA 120羊水板层小体计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诊断及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10月~2011年6月住院的57例孕产妇羊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9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RDS,48例确诊无RDS),利用Bayer120 及Coulter STKS血小板计数通道对上述羊水中板层小体(LB)计数,以×103/μl表示,以25×103/μl作为判断易发生RDS的临界值,进行结果判断,分别计算出上述两种仪器用于RDS诊断的诊断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似然比、正确诊断指数、符合率、阳性结果预测值、阴性结果预测值),以评估两种仪器用于RDS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采用多参数测定血小板的Bayer120在测定羊水中的LB计数值高于Coulter STKS测定结果(t=-3.099,-5.702,P<0.05),其用于诊断RDS时的阳性似然比(LR)和阳性结果预测值明显高于Coulter STKS(χ2=10.25,7.52,P<0.05),而假阳性率明显低于Coulter STKS(χ2=8.52,P<0.05).结论 该研究表明采用具有多参数血小板计数功能的血液分析仪在计数羊水中的LB以预测RDS发生的临床价值,要优于采用单参数血小板计数的血液分析仪.
作者:洪俊;饶永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腮腺液胆固醇检测方法进行探索和条件优化,探讨其与龋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lominary方法收集不同龋敏感者的腮腺液,冷冻干燥后用Folch方法提取脂质.采用Alltech ODS作为预富集柱,采用反向HPLC 对腮腺液胆固醇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预富集流动相:乙腈/(甲醇/0.1 g/dl磷酸水溶液=6∶1)=5/95(V/V),流速0.3 ml/min;分析流动相:乙腈/甲醇=1/9 (V/V),流速1.0 ml/min,CS-HPLC优于HPLC,t=5.473,P<0.05;高龋组腮腺液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无龋组.结论 CS-HPLC可以有效实现唾液痕量物质的预富集和净化,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腮腺液胆固醇与龋病具有相关性.
作者:赵东方;郭永利;郭青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表达及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两者在DN早期的作用.方法 选择单纯糖尿病(DM)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CD62P,CD63的表达水平,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结果 ①单纯糖尿病组的CD62P(5.56±2.31)%和CD63(7.60±2.18)%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1.60±0.56)%高(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D62P(8.60±2.43)%,CD63(15.67±3.35)%的表达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高(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0.64±0.28mg/L)结果较单纯糖尿病组(0.91±0.12mg/L)高(P<0.01);②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D62P,CD63与Cys-C呈正相关(r1=0.394,r2=0.592,P<0.05).结论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水平与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李云婷;赵建宏;付洁;杨敬慈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