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靖园;袁鹏丽;吴文婧;刘军辉;陈葳
目的 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联检的弱反应性结果的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检测的22例HIV弱反应性标本,分别用第三、第四代HIV试剂,采用ELISA对HIV抗体进行重复检测,并与疾控中心确证试验中的免疫印迹法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初筛的22份弱反应性的标本,用ELISA第三代和第四代试剂复检,结果均为阴性;确证实验室检测,ELISA复核1例为有反应性,蛋白印迹结果为17份样本有一条带或多条带HIV抗原阳性(占77.3%).结论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在对HIV抗原抗体联检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对艾滋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晓康;王香玲;李妙羡;邢爱华;张妮;付钰琳;孟昊;邹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健康成人静脉血中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 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建立血小板参数参考范围.方法 使用Sysmex公司生产的XE2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校准品及质控品,经过校准,并通过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西安地区体检合格的健康成人(排除炎症和肿瘤患者,排除心血管、肝脏、肾脏及血液系统疾病,排除使用影响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1 896例(其中男性1 054例,女性842例,年龄在18~60岁),检测其静脉血中血小板参数PLT,MPV,P LCR,PDW和PCT,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对不同性别组之间各参数进行t检验,按x-+1.96s计算得到血小板五项相关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西安地区健康成人静脉血血小板参数PLT(×105/L),MPV(fl),P LCR(%),PCT(%),PDM (fl)男性分别为113.10~264.64,9.02~12.86,0.167~0.447,0.129~0.281和8.74~17.60,女性分别为120.23~281.73,8.96~13.12,0.160~0.498,0.139~0.299,8.54~17.98.PLT,MPV,P LCR和PCT,两性别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6.526,2.237,2.084,8.084,P<0.05),PDW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是0.884,P>0.05).结论 正常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常因地域、性别等不同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该地区的参考范围,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胡淑玲;党小军;崔化龙;张利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抗凝血沉淀试验在羊水栓塞早期确诊中的价值,为复苏与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液沉淀试验,通过回顾分析,对2005年3月~2014年3月发生在蒲城县医院和其他医院的10例羊水栓塞病人(观测组)的静脉抗凝血,离心后取血浆上层及全血底层样本,分别做羊水成分检测,并对同期该院随机抽取的10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破膜后至产后2h内的抗凝血标本做同样检测.结果 观测组10例,6例(60%)血浆上层和全血底层均检测到脂肪球、毳毛、鳞状上皮细胞、胎粪、黏液和碎片,3例(30%)检出脱落上皮和鳞状上皮,1例(10%)检出脂肪球和毳毛,阳性检出率100%.对照组100例,仅1例(1%)标本有极少量脂肪球,其余均未见任何羊水成分,阳性检出率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X2=192,P<0.005).结论 外周静脉抗凝血离心沉淀试验对羊水成分的检出,快速、简单、经济.具有更早期确诊和警示栓塞发生的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特点.方法 收集珠海地区两家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的316株大肠埃希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其表型,再用双纸片法确定,所有产酶菌株用PCR的方法扩增其TEM,CTX M和SHV基因.结果 316株大肠埃希菌检出13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43.7%(138/316);13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检测的结果为TEM型阳性的有72株,CTX M型阳性的有59株,SHV型阳性的有7株,检出率分别为52.2%(72/138),42.8%(59/138)和5.1%(7/138);同时携带TEM型和CTX M型的共23株,占16.6%(23/138).结论 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阳性率高,其基因型别主要以TEM型和CTX-M型为主,同一菌株可携带有两种型别的ESBLs.
作者:杨小影;吴洪秋;李丽琴;宋惠萍;严长征;谢建红;肖奇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邢台地区献血人群中ABO血型分布规律及正反定型不符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2011~2012年期间邢台地区91 718名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对筛检出的106例疑难血型标本进行ABO正反定型、吸收放散、唾液型物质测定、以及抗人球蛋白实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分析并分类.结果 91 718名献血者除106例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外,A型22 170人份(24.2%),B型32 797人份(35.8%),O型27 300人份(29.8%),AB型9 345人份(10.2%),106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别为冷自身抗体37例,亚型26例,抗体减弱或消失10例,温自身抗体5例,同种抗体3例,人为因素25例.结论 掌握ABO血型系统在该地区献血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标本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时,排除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后,应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防止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漏检和假阴阳性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刘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化疗前血红蛋白(Hb)水平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SOX化疗方案至少2个周期,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测定Hb值,比较化疗前不同年龄、性别、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不同位置肿瘤患者Hb值,并比较86例患者化疗前后的Hb值、有效和无效患者化疗前Hb值及贫血患者和非贫血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对患者随访观察,比较贫血患者和非贫血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化疗前不同年龄、性别、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不同位置肿瘤患者Hb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F值=0.568~0.904,P值均>o.05),发生内脏转移、腹腔转移患者Hb值分别高于无内脏转移、无腹腔转移患者[(116.9±19.5)g/L vs (107.2±18.7)g/L,(116.5±18.6)g/L vs (106.1±19.8)g/L;t=2.301,2.221,P=0.024,o.029];化疗前86例患者Hb值高于化疗后[(111.3±18.6)g/L vs (104.5±17.8)g/L,t=2.449,P=o.015];所有患者中化疗后有效36例,无效50例,有效患者化疗前Hb值高于无效患者[(115.8±18.7)g/L vs(106.3±17.4)g/L;t=2.421,P=0.018];化疗前58例患者贫血,28例患者不存在贫血,化疗前非贫血患者有效率高于贫血患者(57.1% vs 34.5%,Z=3.984,P=0.046),平均生存时间稍长于贫血患者[(463.6±156.4)天vs (397.1±149.8)天,t=1.902,P=0.061)].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Hb含量降低,伴有贫血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较差.
作者:刘立峰;刘增儒;成志儒;王翠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疾病与血浆D-二聚体(D 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了口腔外科疾病患者444例,其中口腔外科间隙感染组(A组)30例、颌骨骨折组(B组)30例和颌面软组织损伤组(C组)31例、口腔良性肿瘤组(D组)113例、口腔恶性肿瘤组(E组)104例、恶性肿瘤术后组(F组)96例、恶性肿瘤术后转移组(G组)40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炎症外伤组为A组、B组和C组,肿瘤组为D组、E组、F组和G组.结果 血浆DD含量为:A组1.42±1.42 mg/L,B组2.30±2.83 mg/L,C组0.71±0.44 mg/L,D组0.56±0.67 mg/L,E组1.42±1.86 mg/L,F组0.72±0.67 mg/L,G组1.00±0.89 mg/L和正常对照组0.52±0.34mg/L.血浆FDP含量为:A组6.29±1.63 mg/L,B组7.16±3.41 mg/L,C组5.46±1.37 mg/L,D组5.34±1.47 mg/L,E组5.94±3.42 mg/L,F组5.18±1.36 mg/L,G组5.28±1.78 mg/L和正常对照组2.91±1.28 mg/L.A组、B组、C组、E组、F组和G组血浆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8~ 2.182,P均<0.05),D组血浆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组血浆FD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72~ 6.053,P均<0.05).肿瘤各组血浆DD水平E组和G组高于D组(t=4.454, 2.894,P均<0.05),E组高于F组(t=3.621,P<0.05),G组高于F组(t=2.082,P<0.05);血浆FDP水平E组高于F组(t=2.095,P<0.05),肿瘤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外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DD=10.245和FFDP=34.204,P<0.05).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DD=10.568和FmP =17.487,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颌骨骨折、颌面软组织损伤和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血浆DD和FDP的联合检测,可及时评估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同时为口腔颌面恶性肿瘤预后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的参考数据.
作者:景娟;牛洁;陈鑫;刘亚东;孙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糖化清蛋白(G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2014年2月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T2DM患者13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根据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Scr)水平分为4组:①非DN组(30例):uAER< 20 μg/min,Scr<133 μmol/L;②早期DN组(33例):uAER为20~200 μg/min,Scr<133 μmol/L;③临床期DN组(34例):uAER≥200 μg/min,Scr<133 μmol/L;④终末期DN组(33例):Scr≥133 μmol/L.记录与检测患者年龄(AGE),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糖化清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各组患者的年龄,BMI,SBP,DBP,TG,TC等基础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各组GA水平均明显升高(t=2.675~3.275,P<0.05);在T2DM患者中,DN各组GA水平均高于非DN组(t=2.984~3.097,P<0.05),并且在DN组中GA水平随疾病进展呈递增趋势:终末期DN组>临床期DN组>早期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6~4.20,P<0.05);在DN组中,Ccr与GA呈负相关(r=0.158,P<0.05).T2DM各组HbA1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也明显升高(t=2.73,P<0.05),但是DN各组间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与HbA1c也无显著相关性(r=0.019,P>0.05).结论 GA在DN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与DN的分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T2DM肾功能分期的参考指标.
作者:汪靖园;袁鹏丽;吴文婧;刘军辉;陈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血清葡萄糖检测以及血清凝集反应的原理判断培养基中的菌株是否为污染菌.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1月272例细菌培养阳性且所分离菌株能分解葡萄糖的病例,于病程的初、中、末三期采集患者血清分别进行如下试验:将所选取经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出并已确定为致病菌的菌株和非来自患者的其它菌株(污染菌)分别配制成2.5 MCF菌悬液.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上述两种菌悬液与患者定量血清进行凝集反应,并将终所余反应物进行葡萄糖检测以确定各自参考区间.结果 病原菌(2B/A)三期的区间范围分别为:0.772 5±0.102 0,0.452 5±0.088 9和0.297 5±0.044 2;污染菌(2C/A)三期的区间范围分别为:0.012 9±0.006 5,0.012 5±0.006 7和0.012 7±0.006 3.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别将2B/A与2C/A的三组数据进行比较,2B/A值在抗生素应用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81.351,P<0.01);而2C/A值在抗生素应用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1,P>0.05).结论 上述区间范围表明,病原菌与污染菌在该试验中相关数据具有明显差异,由此可制定出污染菌判断的参考区间.
作者:宋雪冬;张剑平;刘文国;闫立静;李冬梅;宋任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含量与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heart disease,CAD)的关系,以期研究冠心病辅助监测新的血液指标.方法 选取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内分泌代谢疾病者50例作为对照组,100例CAD患者作为病例组,依据临床诊断将病例组100例患者分成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分别检测其血浆LP PLA2含量、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尿酸(U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浆中LP PLA2含量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在LP PLA2含量及TC,TG,HDL C和LDL C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3.43, 4.05,3.76,P均<0.05),而两组之间在GLU,UA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0.55,P均>0.05);冠心病中三组分别与对照组TC,TG,HDL C和LDL C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3.21,3.49~3.85,3.05~3.89,2.81~3.37,P均<0.05),在GLU,UA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1.68,0.85~1.39,P均>0.05);冠心病UAP组、SAP组及AMI组之间在LP PLA2含量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98~5.31,P<0.01),冠心病三组之间LDL C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0.81~1.31,P>0.05);在SAP组与UAP组、SAP组与AMI组之间的TC,MTG,HDL C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02,2.85,P均<0.05),但在UAP组与AM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P>0.05);冠心病患者LP PLA2含量与GLU,LDL C和UA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5,0.35,0.01,P均>0.05),而与TC,TG和HDL C水平显著相关(r=0.42,0.41, 0.37,P均<0.01),且LP PLA2含量与TC,TG水平呈正相关性,而与HDL C存在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组血浆LP PLA2含量与CA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血浆LP PLA2含量有助于区分CAD的病变程度.
作者:阿尔孜古丽·吐尔逊;努尔比亚·阿布都热西提;田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嗜水气单胞菌致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治疗效果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0年~2013年的15例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病人,其中5例痰标本,4例粪标本,6例分泌物标本.对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药敏分析并依据药敏进行治疗.结果 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有5例肺炎型,4例急性肠胃炎型,6例皮肤感染型.且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全部耐药,对多数第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只有40%,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高度敏感,均为100%,对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90%,氯霉素和四环素为70%.结论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非肠道感染增多,且耐药率较高,特别是免疫力低下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病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任超杰;扈会整;汪建军;吴斌艳;任伟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安徽省六安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年龄特征及基因型分布状况,并就HPV疫苗对宫颈癌的影响进行预估.方法 用Luminex流式芯片技术对1 257例20~74岁的妇科就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同时留取标本作病理学检验.使用SPSS 19.0软件对组间HPV检出率及多重感染率的差异性进行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基因分型进行分析,根据HPV基因型的感染状况预估注射HPV疫苗对HPV感染率以及宫颈癌的影响.结果 ①1 257例就诊者中HPV感染者406例,阳性率为32.30%.在感染者中单一感染179例(44.09%),多重感染227例(55.91%).②35~39岁、40~44岁以及60~64岁是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段,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2.20%,45.82%和41.67%.③406例HPV感染者样本共检测出731株HPV病毒,分为25个基因型,感染率高的5个基因型依次为:HPV16 (15.87%),HPV52 (14.36%),HPV58(11.76%),HPV31(9.30%)和HPV18 (9.03%).④各组HPV阳性率及多重感染率依次为:正常组8.24%和3.13%;炎症组11.50%和3.90%;CIN Ⅰ组50.87%和22.17%;CINⅡ组92.20%和74.47%;CINⅢ组100%和80.95%;宫颈癌组96.36%和43.64%.⑤假设为安徽六安地区女性接种可100%预防HPV16,18,52和58的疫苗,可减少29.67%的HPV感染率和56.36%的宫颈癌发病率.结论 安徽六安市女性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段为35~44岁和60~64岁,HPV感染率高的5个基因型依次为HPV16,52,58,31和18.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P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研发出能有效预防HPV16,18,52和58的疫苗对于减少HPV的感染率和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华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干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α)探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其内在的联系.方法 以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质粒转染抑制PDGF-α的表达,观察细胞PDGF-α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0,12和24 h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HRPE细胞经转染后的PDGF-α表达水平(吸光度A=0.228)比对照组scr细胞(吸光度A=0.813)明显降低(t=9.314,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对照组scr细胞S期细胞数占总细胞数为45.5%±2.5%,G2/M期为17.1%±1.5%.而降PDGF-α表达的HRPE细胞S期为23.5%±2.1%,G2/M期为40.5±1.5%.两者相比细胞分裂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5.478,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降PDGF-α表达的HRPE细胞划痕愈合速度与对照组scr细胞相比明显减慢.结论 干扰PDGF-α的表达有助于改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程度.
作者:玛依拉·库尔班;玛依拉·依山;古力娜尔·依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五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差异.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11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就诊的结核病患者624例,其中肺结核534例,结核性胸膜炎60例,淋巴结结核12例,气管内膜结核12例,结核性脓胸6例.对照组50例为非结核感染病人.各组分别进行TB DNA荧光定量PCR法,T SPOT.TB,结核抗体检测法、结核杆菌培养法以及漂浮集菌法五种方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为57.7%,特异度为98%;T SPOT.TB法的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89.9%;结核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60%;结核杆菌培养法的灵敏度为43.8%,特异度为100%;漂浮集菌法的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96%.五种检测方法中,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高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0,P=0.037);T SPOT.TB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和漂浮集菌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883,34.879,21.408,P均=0.000);结核抗体法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和漂浮集菌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29,P=0.030; F=17.807,P=0.000; F=8.521,P=0.003).结论 T SPOT.TB和结核抗体法对结核病检测的灵敏度较高,但这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并不能够确诊所患为结核病.荧光定量PCR法、漂浮集菌法与结核杆菌培养法的检出特异度较好,但灵敏度并不高.因此,在临床诊断结核病时建议将荧光定量PCR法和T-SPOT.TB作为常规检测,同时进行分离培养法或漂浮集菌法检测,根据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度与灵敏度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诊所患疾病是否为结核病.
作者:段静;王艳;袁杭;毛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染色体异常检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组合探针检测14例CLL患者11,12,13及17号染色体异常情况,14例患者采用FC方案后,观察疗效并随访12~34个月.结果 采用FISH技术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4.2%;随访12~34个月,13(92.8%)例患者存活.结论 FISH在检测CLL染色体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可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CLL提供较为准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信息,指导临床与预后分析.
作者:黄俊;邓明凤;陈永玲;唐元艳;张利铭;黄知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是外周皮肤和黏膜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体.HSV和VZV的外周感染具有潜伏、发病、反复复发以及传播的复杂性.HSV和VZV外周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对制订疾病治疗方案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既往的细胞学检查、抗原检测由于其低灵敏度或特异度,已经逐渐被淘汰.HSV和VZV特异性抗体检测对感染鉴别、感染状态和复发状况的判定,在临床诊断上应用有限.普通或壳瓶细胞培养方法作为实验室诊断HSV和VZV感染的金标准,仍就在一些实验室应用.但其耗时长,需要专业细胞培养设备,同时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基于体外核酸扩增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其特有的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成为临床实验室诊断HSV和VZV感染的主要手段.
作者:范菲楠;汤一苇;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精子计数板对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对2013年2月10日~4月30日,48份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分别用三块计数板进行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检测,并对结果进行F检验;对这三块计数板用Filmetrics F20激光间隙测量仪进行多位点深度检测,根据平均浓度判断是否合格.结果 用A型(金属板)、B型(玻璃板)和C型(Macro板)计数板测得的平均精子浓度分别为:(50.3±27.1)×106/ml,(76.5±30.5)×106/ml,(65.5±24.2)×106/ml,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0,P<0.05);三块计数板所测得的平均精子活力无差异;A型、B型计数板平均深度分别是7.74 μm,13.01 μm,均不合格,C型10.01 μm判为合格.结论 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配套用的精子计数板严格按照《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的要求进行验收和定期复检,可确保精子分析质量.建立精子计数的室内质量控制可监测计数板的深度变化.
作者:范久波;孙莉;刘海菊;刘开琴;李智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IL-6水平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关系,寻找糖尿病前期人群逆转干预效果评价指标.方法 根据2010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选择2013年5月~10月来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或体检的糖尿病前期患者58例,其中IFG 22例、IGT 13例、IFG伴IGT者23例,血糖正常人群组30例,用ELISA法分别检测该两群人血清APN,IL-6水平.结果 糖尿病前期组与正常人群组血清APN与IL-6均值分别为9.60±4.00 ng/ml,12.70±6.70 ng/ml,190.08±70.1 pg/ml,129.45±27.67 pg/m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前期不同状态组APN与IL-6组间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组与正常人群组血清APN与IL-6水平不同,较正常人群组APN有下降趋势,IL-6有增高趋势,血清APN与IL-6水平可作为糖尿病期人群筛查和逆转干预效果评价指标.
作者:权志博;周雪宁;马艳侠;王丽;赵莉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疆乌苏地区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3年间临床分离的1 961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病原菌的来源以伤口分泌物、尿液和痰液为主,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7.07%,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各占40.74%和2.1s%.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肠球菌等.大多数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高(敏感率>70%),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和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耐药率>70%),还发现了部分泛耐药菌.肠杆菌属对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低于非发酵菌属,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细菌的耐药状况形势严峻,临床医师应结合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合理、有效、正确的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尚丽霞;史颖;王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患者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013年62例临床确诊大动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的含量.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配对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动脉炎患者胸腹主动脉型、广泛型、肺动脉型和头臂动脉型的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含量(94.4±26.3,114.9±49.8,122.7±51.7,107.0±41.5) ng/ml与正常对照组(52.1±14.1 ng/ml)相比均明显增高(t分别为2.92,3.01,3.09,3.36,P值均<0.01);治疗后大动脉炎患者广泛型、胸腹主动脉型、头臂动脉型和肺动脉型人类软骨糖蛋白-39的含量(60.7±15.9,59.4±15.7,62.8±16.3和66.0±17.1 ng/ml)均明显下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1,2.84,2.97,8.23,P值均<0.01).结论 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与大动脉炎密切相关,对其疾病的诊断、发生、发展、转归以及疗效的观察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吉翔;张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