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干眼症患者泪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蓉;曾洁梅;徐邦牢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 干眼症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干眼症患者泪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干眼症组(n=40)和对照组(n=40),在征得其知情同意后以毛细玻管轻置于穹窿结膜与球结膜交界处,使泪液引流入毛细玻管,分别收集左、右眼泪液并转移至同一离心管;用ELISA试剂盒测定以上泪液标本中的MMP-9浓度,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以及干眼症患者泪液中MMP-9的含量分别为850.6±69.44 μg/L及2 266.1±31.84 μg/L,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干眼症患者泪液中MMP-9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3.65,P<0.05).结论 干眼症患者泪液中MMP-9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MMP-9可能在干眼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检测CEA,CA125,CA199及ADA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腺苷脱氨酶(ADA)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38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恶性胸腔积液组(A组)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B组)51例和其他病因胸腔积液组(C组)41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入组人员胸腔积液中CEA,CA125,CA199及ADA的水平,计算上述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三组CEA水平(ng/ml)分别为18.27±7.83,0.90±0.35和1.10±0.55;CA125水平(U/ml)分别为114.38±50.32,45.14±21.12和15.77±6.51;CA199水平(U/ml)分别为59.08±22.31,5.84±2.02和8.01±4.21;ADA水平(U/L)分别为10.04±4.96,35.11±10.10和12.28±5.61.A组CEA,CA125及CA199水平高于B组和C组,B组ADA水平高于A组和C组,B组CA125水平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四种标记物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发现四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敏感度提高.结论 CEA,CA125,CA199及ADA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均具有临床意义,且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君;梁晓燕;智彩艳;张薇;王静;王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型ELISA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评价

    目的 评估基于戊型肝炎病毒(HEV)主要免疫表位多肽及其截短多肽的新型ELISA检测抗HEV IgM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方法 根据抗HEV抗体与主要免疫表位多肽的高反应性以及与截短多肽的不反应性,分别以两种多肽为包被抗原,建立新型ELISA法,检测2007~2012年收集的612例可疑HEV感染者血清抗HEV IgM,并与万泰HEV IgM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结果不一致血清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确认,x2检验比较两种试剂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抗HEV IgM检测中,新型ELISA阳性326例,阴性286例;万泰试剂阳性370例,阴性242例;两种试剂同时阳性320例,同时阴性236例.在万泰试剂阳性而新型ELISA阴性的50例中,Western blotting证实阳性21例,阴性29例;在万泰试剂阴性而新型ELISA阳性的6例中,Western blotting显示阳性与阴性各3例.以两种试剂同时阳性或Western blotting阳性为标准,万泰试剂与新型ELISA灵敏度分别为99.1%(95% CI:0.972~0.998)和93.8%(95% CI:0.907~0.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88,P<0.001);特异度分别为89.2%(95% CI:0.847~0.925)和98.9%(95% CI:0.965~0.9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66,P<0.001).结论 与万泰试剂相比,新型ELISA检测抗HEV IgM敏感度略低,但特异度较好,可减少抗HEV IgM检测中的假阳性.

    作者:陈珊珊;毕永春;胡伟;潘金顺;冯振华;周乙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孕早期补充叶酸与先兆子痫发生危险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早期服用叶酸与随后先兆子痫发生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单胎先兆子痫患者69例,按照孕早期是否服用叶酸分为药物干预组(36例)及未干预组(33例),于孕32~35周检测其血清叶酸含量.结果 ①通过比较药物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患者进食含有叶酸的食物(绿叶蔬菜、水果、谷类食物、奶、肉、蛋等)对叶酸值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叶酸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9.75 ng/ml vs 9.68 ng/ml,t=0.54,P=0.37).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体重指数、年龄、饮食习惯、教育程度等混合因素后,服用叶酸对预防先兆子痫发生的危险因子OR=1.17(95%置信区间1.08~1.33).结论 孕早期口服叶酸不能降低先兆子痫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李黎;王绒;郭进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变化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作用.方法 天津市公安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患者共41例,健康对照组38例,采用酚-氯仿-异丙醇法提取研究对象皮损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皮损组织COX-2表达水平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对象组织标本切片中COX-2表达.结果 银屑病组和对照组COX-2/β-actin比值分别为1.05和0.3,COX-2在银屑病皮损组织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2,P<0.01).经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COX-2表达阳性率为92.7%(38/41),对照组COX-2表达阳性率为7.9%(3/38).两组之间COX-2表达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2,P<0.01).结论 COX-2将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新靶点,进一步推广到实验室诊断银屑病的新靶标.

    作者:翟成;陈敬;刘毅钧;田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门诊和住院患者当中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95例,检测AFP,CEA,CA199,CA125,CA724,FERR和NSE等肿瘤标志物.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AFP,CEA,CA199,CA125,CA724,FERR和NSE的单项检出异常率分别为64.2%,19.6%,75.9%,78.0%,4.1%,43.7%和22.2%;AFP阳性和AFP阴性时,原发性肝癌患者FERR,CA199和CA125都有较高的阳性率;三种不同组合的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检测的异常率分别为85.6%,89.4%和91.5%.结论 肿瘤标志物阴性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但组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作者:李芒会;张利侠;李亚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与耐药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临床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为临床诊疗白色念珠菌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用黑马鉴定板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别白色念珠菌120株,电镜下观察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用M-H琼脂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阳性率为75.0%(90/120).白色念珠菌有生物膜者对抗真菌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83.3%,77.8%,61.1%,84.4%,44.4%和38.9%.而无生物膜者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33.3%,26.7%,20.0%,36.7%,16.7%和10.0%.白色念珠菌有生物膜者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无生物膜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27.23,P均<0.01).有生物膜的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其它唑类抗真菌药物(x2=8.21~26.37,7.49~26.87,P均<0.01).对酮康唑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它唑类(x2=3.48~5.24,P均<0.05).结论 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率较高,致使其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可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

    作者:米热尼沙·热米吐拉;甄雅惠;张路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尔基体蛋白73对中国人群肝癌诊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万方、中国知网、NCBI PubmMed,EMBSASE数据库中2000~2013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以血清GP73诊断中国人肝癌的文献8篇,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GP73诊断肝癌敏感度为78%,95%可信区间为0.74~0.81;特异度为75%,95%可信区间为0.73~0.78;阳性预测值为5.07,95%可信区间为2.95~8.72;阴性预测值为0.29,95%可信区间为0.23~0.37;诊断优势比为18.98,95%可信区间为8.46~42.54;综合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Q值为0.79.结论 GP73作为肝癌肿瘤标志物在肝癌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国明;夏永杰;李业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RP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 了解C反应蛋白(CRP)测定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为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29例输血患者输血前后的全血CRP水平.以发生发热反应的32例输血患者作为发热反应组、发生过敏反应的46例输血患者作为过敏反应组、无输血不良反应的51例输血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输血后发热反应组和过敏反应组CRP分别为27.9±10.7 mg/L和16.7±9.3 mg/L,高于输血前的12.7±9.6 mg/L和10.0±6.3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发热=3.238,P发热<0.05;t过敏=5.041,P过敏<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输血不良反应组输血前后CRP比较,t=2.5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是炎症标志物,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CRP显著升高,CRP测定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魏世锦;宋任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croRNA-31表达及相关免疫分子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corRNA-31表达情况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12年8月期间,在上海长海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确诊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和同期健康对照各30例,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croRNA-31(miR-3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血清中IgG,IgA,IgM)和细胞因子(IL-4,IL-10,IFN-γ,TNF-α)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隐球菌脑膜炎患者PBMCs中miR-31表达(0.856±0.231 vs 0.470±0.242)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0,P<0.001)且与血清IL-4水平正相关(r=0.644,P<0.001),与IgG,IFN-γ负相关(r=0.645, 0.671;P值均<0.001).结论 提示miR-31可能通过调节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了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机制,这为进一步研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提供了新的线索.

    作者:张蕾;陈明坤;石磊;谷明莉;张薇薇;邓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的分析质量要求》的适用性评价

    目的 应用实验数据验证行业标准的适用性.方法 使用按照仪器说明书验证合格的血液分析仪为例,依照行业标准(WS/T 406-2012)规定的性能验证方法和分析质量要求,对仪器性能进行验证.结果 WBC,RBC,Hb和Plt本底计数大值均为0,携带污染率范围为(0~0.08)%,线性回归斜率范围为0.980 4~1.003 5,相关系数平方值范围为0.999 7~1.000 0;全血细胞计数8个项目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范围为(0.5~2.2)%,低、中、高三浓度水平质控品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8~3.4)%,(0.5~2.1)%和(0.5~1.3)%,正确度验证结果偏倚范围为(-1.0~2.2)%,准确度验证结果偏倚范围为(-2.7~3.7)%;WBC,RBC,Hb,Hct,MCV和Plt在手动与自动模式下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范围为(-1.7~3.5)%;WBC,RBC,Hb,Hct和Plt可比性验证结果的相对偏差范围为(-8.9~9.3)%;所有项目的验证结果均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结论 行业标准对验证方法和分析质量要求有明确的规定,便于临床实验室的操作;行业标准的规定是血细胞计数分析质量的基本要求,多数验证项目(如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和精密度等)的质量要求比企业标准低,当所用仪器的企业标准较严时,临床实验室应使用企业标准判断仪器性能.

    作者:陆红;李臣宾;周文宾;高倩;崔皓园;彭明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2年河北省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耐药监测分析

    目的 调查2012年河北省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区域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 按细菌耐药监测方案要求,收集17家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数据,用CLSI2010标准,用Whonet5.6分析数据.结果 共收集阴沟肠杆菌398株,占革兰阴性杆菌分离量的第5位,大多数为呼吸道标本.阴沟肠杆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50%),对头孢吡肟(29.0%)、头孢噻肟(20.1%)的耐药率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头孢哌酮/舒巴坦(9.0%)、碳青霉烯类药物(<9%)的耐药率低,可作为临床重症感染首选药.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抗菌活性高的药物,但应警惕阴沟肠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控制耐药菌的发生与传播.

    作者:李志荣;杨靖;时东彦;刘晓雷;强翠欣;李继红;宋文杰;魏红莲;孙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床旁即时检测(POCT)的质量控制

    目的 加强床旁即时检测(POCT)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获得优质报告结果.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POCT设备得出优质结果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因素,同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得出优质的报告结果.结果 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保证了分析中的质量,对分析前和分析后影响POCT设备得出优质结果因素的分析可以加强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结论 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相结合,同时加强分析前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可以保持POCT系统的质量,确保患者POC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妍;王薇;何法霖;钟堃;王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为慢性进行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殖性疾病,主要累及红系、粒系和巨核系,也可增生引起红细胞量绝对增多,血红蛋白增高,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及脾大[1]106.PV在病程中可发生各种转化,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比例为1.3%[2],转化成急性白血病亦以急性粒系或粒单系统白血病为主,转化为巨核细胞白血病的未见报道.近来我院诊断了一例患PV 6年的病人转变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丽;冉向阳;李玮;李芳;张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价值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122例患儿(细菌性感染67例,病毒性感染55例),检测所有患儿PCT,hs-CRP和WBC的浓度水平,并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分别为7.26±2.24 ng/ml,15.45±8.37 mg/L和(13.57±2.39)×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91±0.56 ng/ml,5.27±3.85 mg/L和(9.79±3.65)×109/L;对照组分别为0.76±0.45 ng/ml,2.45±1.35 mg/L和(6.77±2.35)×109/L;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分别为1.15±0.86 ng/ml,6.21±3.57 mg/L和(9.35±4.56)×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64±0.48 ng/ml,3.68±2.94 mg/L和(8.48±4.73)×109/L.治疗前三组间PCT,hs-CRP和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4~16.56,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与hs-CRP,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5.83,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hs-CRP,WBC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23,P均<0.01),但病毒感染组治疗后PCT,hs-CRP,WB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7~4.21,P均>0.05).②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P<0.05),局部与严重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P<0.05);hs-CRP,WBC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0.85,P均>0.05),且局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P>0.05),严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8.57,P<0.05),且PCT与hs-CRP,WBC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5.37,9.00,P<0.05,0.01).③对于诊断细菌感染以0.5 ng/ml为临界值,PCT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0.6%,阳性预测值为81.5%,阴性预测值为92.6%;以2 ng/ml为临界值,灵敏度为55.2%,特异度为87.8%,阳性预测值为93.7%,阴性预测值为96.9%.结论 细菌感染时,PCT,hs-CRP和WBC均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PCT比hs-CRP和WBC有更高的特异度,而且PCT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动态监测PCT,有利于合理治疗,为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提供较好的依据.

    作者:郭向阳;严晓华;王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标本保存条件对甲状腺抗体测定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温长时间保存对血清甲状腺抗体(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anti-TPOAb)测定的影响.方法 留取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实验室2013年6月的30份剩余血清,制备甲状腺抗体低、中、高三个浓度的混合血清.低、中、高三个浓度血清分别分装在54支eppendorf管中,盖上盖子,取6支测定甲状腺抗体水平,剩余48支密封于20℃或者80℃保存3个月,观察甲状腺抗体检测结果是否有变化.使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原始标本和保存3个月标本甲状腺抗体水平,对20℃或80℃保存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原始的低、中、高三个浓度的anti-TgAb水平(U/ml)分别为493.6±5.6,1 010.0±I0.4和2 746±54, 20℃保存3个月后,分别为450.6±6.1,931.9±6.9和2 268±74;-80℃保存3个月后,分别为462.9±11.3,988.7±12.7和2 205±69,均与保存前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原始的低、中、高三个浓度的anti-TPOAb水平(U/ml)分别为170.2±8.5,289.4±5.3和432.0±8.4, 20℃保存3个月后,分别为142.6±4.2,276.1±4.9和413.2±7.5;-80℃保存3个月后,分别为155.2±1.4,278.6±9.6和384.1±8.4,均与保存前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清低温(20℃或80℃)保存对甲状腺抗体检测无影响.

    作者:张茜;孙琦;连小兰;柴晓峰;白耀;戴为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对于诊断患者冠心病病变程度和冠脉狭窄支数的意义.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的生化指标(主要是MPO和Lp-PLA2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一病变人群依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冠脉狭窄(Ⅰ组)45例、双支冠脉狭窄(Ⅱ组)40例、三支冠脉狭窄(Ⅲ组)35例,并进行MPO和Lp-PLA2水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和SAP组的TG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t=4.912~6.984,P均<0.05),HDL明显比对照组低(t=3.987~4.512,P均<0.05),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2~4.687,P均<0.05).MPO和Lp-PLA2在冠心病各亚型患者中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且AMI组分别和SAP,UAP组相比,SAP和UA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54~11.065,t=10.954~12.005,P均<0.011).Ⅰ组、Ⅱ组和Ⅲ组间M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p-PLA2指标三组间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MPO和Lp-PLA2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14,P<0.01).结论 冠心病不同病变患者检测MPO和Lp-PLA2两个指标可反映患者病变程度和冠脉狭窄支数情况.

    作者:阿尔孜古丽·吐尔逊;古力娜尔·依明;田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四种腹泻病毒抗原联检技术在临床儿童腹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四种腹泻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抗原联检技术在临床儿童腹泻病毒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法,四种腹泻病毒抗原联检技术(博晖腹泻四病毒联合检测系统)对临床采集的270份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检测,并用进口的四种腹泻病毒酶免法单检试剂盒同时进行比对实验.结果 酶免法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37%,14.81%,1.48%和2.96%;荧光免疫法的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63%,10.37%,4.07%和2.22%.采用配对资料的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分别为121.710,4.685和47.592,P值分别为0.000,0.030和0.000,P值均<0.05),对星状病毒的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值为0.187,P值为0.665,P值>0.05);两种方法对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58,0.4<Kappa值<0.75),对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分别为0.142,-0.025和0.361,Kappa值均≤0.4).结论 两种腹泻病毒检测方法之间除轮状病毒外,其它病毒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这些方法只可用于腹泻病原的初步筛查,确认必须进一步做培养或分子诊断.但是,在临床检测工效上,荧光免疫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泽滨;王琼;胡琴;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1,3)β 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2月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疑似IFI患者204例,根据IFI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IFI组和非IFI组,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BDG)的含量,比较两组BDG的阳性率,及不同真菌感染者BDG浓度的差异,用ROC曲线法确定BDG的佳诊断值,并评价G试验对IFI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204例患者中血浆BDG阳性117例,总阳性率为57.4%,其中ICU病房阳性率高,为90.7%.204例患者中,临床诊断IFI患者99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占75.8%.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BDG高于曲霉菌感染者(t=2.514,P<0.05).以厂家给定的值10 pg/ml为诊断界值,IFI组BD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IFI组(x2=127.069,P<0.01).BDG用于IF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和80.8%.ROC曲线法确定的佳诊断界值为16.2 pg/ml,以该值为阈值,特异度可提高到81.7%,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结论 血浆BDG葡聚糖检测可用于IFI的早期诊断.以16.2 pg/ml为阈值可适当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阿曼古丽·牙生;顾挺;孟存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抑制素B和FSH检测预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获取并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成功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抑制素B和FSH测定用于预测同时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的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获取术(TESE)成功与否的价值.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所有受试者分成3组.第1组包括24例需要进行TESE术同时进行ICSI术治疗的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额外2组作为阳性的对照组,第2组包括2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不育男性,第3组包括26例精液参数正常的精液捐献者.使用市售试剂盒对受试者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和二聚体抑制素B(INHB)浓度进行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第1组与第2组、第3组相比,FSH浓度显著增高(P<0.01),而INHB水平显著降低(P<0.001).TESE成功男性与TESE失败男性相比,血清INHB的浓度显著升高(P<0.001).相比之下,这两个组的血清FSH或睾丸大小之间没有可检测到的区别.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NHB而不是FSH可区分第1组受试者的TESE术的成功与失败.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INHB区分TESE成功与失败的佳值是>42 pg/ml(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90.0%).结论 血清INHB的测定是一个有用的非侵入性的精子生成的预测指标.因此,在进行TESE术之前,除了测定FSH和分析核型外,所有无精子症的男性都应该测定血清INHB的浓度.

    作者:黄永富;张峰;王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粉防己碱对β-葡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生长、胞内游离钙及cAMP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Tet)对β-葡聚糖(β-glucan)诱导的巨噬细胞增殖、胞内游离钙及环磷酸腺苷(cAMP)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终浓度为100 μg/ml的β-glucan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et(0,0.01,0.1,1,10,100 μmol/L)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动态检测Tet(0.01,0.1,1μmol/L)剂量组对胞内游离钙和cAMP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et(0.01,0.1,1μmol/L)剂量组A值升高(P<0.01);胞内游离钙在Tet作用5 min时表达增加(t=4.18,4.17,3.40,P均<0.01);cAMP浓度在1 min时明显升高(t=3.33,3.84,3.18,P均<0.01).Tet>10 μmol/L时,A值下降(P<0.01).结论 适当浓度的Tet可以促进β-glucan诱导的RAW264.7细胞生长,协同βglucan调节细胞内游离钙及cAMP的表达.

    作者:郭兰芳;刘大标;倪慧艳;胡辰晨;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