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临床输血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

胡兴斌;张献清;陈要臻

关键词:循证医学, 临床输血, 教育教学
摘要: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我国各综合性大医院临床各学科已经开始积极倡导、实践循证医学理念.输血是临床各治疗单元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临床不合理用血的现象难以消除.将循证医学理念及时引入到临床输血领域,有望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促进科学合理用血,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对立.要想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引入到临床用血实践中去,必然要求在输血医学的初始、继续教育中培育正确的理念,引导医学生和临床医师接受循证医学思维模式,从而增强和促进科学合理用血能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酸吸附快速分离法与国外同类试剂盒及传统方法的比较与评估

    目的 评价核酸吸附材料及配套系列核酸分离试剂,与国外同类试剂盒及传统方法提取核酸结果的比较,探讨其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可行性.方法 将核酸吸附法、传统法及国外三种试剂盒分为5组(A,B,C,D,E)进行比较,每组分别从细胞、细菌、血液、植物中提取DNA和RN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浓度,以吸光度A值检测样品纯度,凝胶电泳法检测核酸完整性.结果 DNA含量:A组14.073±0.033 μg/ml,B组4.31±0.041 μg/ml,C组14.325±0.030 μg/ml,D组13.876±0.023 μg/ml,E组12.654±0.012 μg/ml,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75,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4,P=0.989;t=-0.525,P=0.627;t=0.453,P=0.674).RNA含量:A组287.740±0.036 μg/ml,B组32.121±0.055 μg/ml,C组285.12±0.027 μg/ml,D组276.10±0.034 μg/ml,E组264.36±0.071 μg/ml,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84,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836;t=-0.825,P=0.456;t=0.474,P=0.66).DNA纯度;A组1.828±0.016,B组1.201±0.013,C组1.836±0.022,D组1.819±0.014,E组1.796±0.025,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8,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9,P=0.926;t=0.111,P=0.917;t=-0.833,P=0.452).RNA纯度:A组1.952±0.021,B组1.331±0.017,C组1.950±0.018,D组1.947±0.026,E组1.879±0.034,A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5,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4,P=0.982;t=0.061,P=0.954;t=1.434,P=0.225).A组和C,D,E组提取的核酸无降解,完整性好.B组核酸出现降解现象,完整性差.结论 核酸吸附分离法较传统法简单快速,提取的核酸纯度高、产量高,不使用酚-氯仿有机溶剂,与国外同类试剂盒效果相当,为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及实现技术原始创新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饶国洲;石建峰;李昂;魏虹;苟建重;周洪;李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分布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分布情况,为临床Rh同型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1月期间到闽南地区三家三甲医院申请血型鉴定的27 049名受检者的标本,其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漳州)10 435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泉州)9 141例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7 473例,由Diana全自动血型鉴定仪完成加样,用微柱凝胶法检测红细胞上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D)抗原、Rh(C)抗原和Rh(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漳州:99.7%,91.4%和42.4%;泉州:99.6%,93.8%和43.2%;厦门:99.8%,90.8%和44.1%,三地间各抗原分布无明显差异;整个地区Rh(D)抗原阳性组C,E抗原分布为:C+E-.56.5%,C+E+:34.6%,C-E+:8.6%,C-E-:0.3%;Rh(D)抗原阴性组为:C+E-:37.2%,C-E-:62.8%,两组间C和E抗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分布无明显差异,有该地区的特点,可为三地市之间医院与血站提供相关血型信息资源,促进医疗资源同城化,亦可建立Rh(D)阴性者血型档案,三地市间可及时互通有无,避免特殊血型患者紧急用血风险.为尽量做到Rh同型输注,应将输血患者及其相应供血者的Rh(D),Rh(C)和Rh(E)抗原纳入常规血型检测中.

    作者:黄燕雪;原敏;谢晓辉;俞少扬;宋育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性激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率男性比女性高,显示出性别差异.通过综述性激素(包括雄激素和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对HBV复制的影响,探讨性激素及其相关受体在HBV复制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诱导的肝癌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罗浩;权志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实验室检验耗材全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依托杭州创业公司的LIS系统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开发临床实验室检验耗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条形码作为载体,实现对临床实验室试剂与耗材的全程信息化追踪管理,具备随时查询或统计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进出库、开始使用、使用完毕、失效预警、高/低库存预警、使用效率、运营成本等功能.达到提高临床实验室试剂与耗材管理的效率并规范其使用、符合监管部门的管理要求、保障临床检验的质量等效果.

    作者:梁映亮;隋洪;曾方银;陈光辉;徐灼均;钱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朗道定值质控品的质控项目未包含HDL-C,LDL-C,CK-MB和RBP,因此探讨朗道质控品作为HDL-C,LDL-C,CK-MB和RBP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方法 每个工作日使用两个水平朗道质控品(Level2中值,Level3高值)进行生化项目室内质控,同时测定HDL-C,LDL-C,CK-MB和RBP的含量,第1个月连续测定20次,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暂定靶值,连续测定5个月,计算每个月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计变异系数,后计算6个月的累积均值、累积标准差和累积变异系数.数据用Excel和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HDL-C,LDL-C,CK-MB和RBP的Lev-el2暂定靶值分别为:1.37 mmol/L,1.97 mmol/L,7.65 U/L和61.5 mmol/L,变异系数分别为:5.11%,3.55%,6.41%和2.75%;Level3的暂定靶值分别为:2.52 mmol/L,3.05 mmol/L,22.2 U/L和61.1 mmol/L,变异系数分别为:3.17%,2.95%,7.07%和2.54%.HDL-C,LDL-C,CK-MB和RBP的Level2 6个月累积均值分别为:1.36 mmol/L,1.97 mmol/L,7.74 U/L和61.3 mmol/L,累积变异系数分别为:5.98%,3.82%,6.50%和2.82%,每个月份之间经方差分析,HDL-C,LDL-C,CK-MB和RBP的F值分别是2.056,1.197,2.246和1.786;P值分别是0.076,0.315,0.054和0.121,P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C,LDL-C,CK-MB和RBP的Level3 6个月累积均值分别为:2.52 mmol/L,3.05mmol/L,22.2 U/L和61.0 mmol/L,累积变异系数分别为:3.93%,2.88%,7.28%和2.59%;每个月份之间经方差分析,HDL-C,LDL-C,CK-MB和RBP的F值分别是0.687,0.673,1.212和2.004;P值分别是0.635,0.645,0.308和0.083,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朗道质控品稳定性好,可以作为HDL-C中值和高值两个水平质控品;同时可以作为LDL-C和CK-MB参考值临界的质控品;Level2,Level3中RBP的含量几乎一致,均可以作为RBP中值质控品.

    作者:李全双;邓演超;吴燕;岳婵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四项检测性能的西格玛水平分析

    目的 评估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MB(CK-MB)、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四个检测项目的性能.方法 收集2012年4月全国临床实验室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室间质量评价(EQA)和室内质量控制(IQC)数据,用EQA数据评估偏倚,IQC数据(变异系数,CV)评估不精密度水平,引入我国目前的EQA评价标准和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并通过公式σ=(TEa-bias)/CV计算各检测项目的西格玛(d)度量值.结果 参加实验室数量CK-MB 165家,Mb 239家,cTnI 199家和cTnT 75家,对于不精密度水平的评估,无论何种质量规范,cTnI项目的合格率都比其他项目低.对于σ度量值,CK-MB,Mb和cTnT项目大部分实验室的d水平均在3~6之间,且σ>6的实验室均大于20%.而cTnI项目约有50%的实验室的σ水平在0~3之间,且σ>6的实验室比例小,只有7.98%.结论 6σ质量理论可以反映检测项目的性能.心肌损伤标志物中CK-MB,Mb和cTnT项目检测水平较好,cTnI项目的检测水平还有待提高.

    作者:肖亚玲;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喉癌术切口肿块处分离出1株阿萨希毛孢子菌

    阿萨希毛孢子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感染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国外报道多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白细胞减少症等患者的皮肤感染.我院微生物室于2012年6月从一患者喉癌术切口肿块处分离出1株阿萨希毛孢子菌,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8岁,1998年行声带息肉摘除术.2010年5月出现声音嘶哑,未行治疗,2012年3月因声音嘶哑加剧,遂至某综合医院就诊,行电子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菜花样肿块.CT示:右侧声带占位,考虑声带癌.于3月16日在该医院行“喉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右侧声带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作者:杨晓芳;郭凤丽;张永瑞;周友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早期预防冠心病发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早期预防冠心病(CHD)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和2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cy含量,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Hcy含量的水平差异,评价Hcy在早期预防冠心病发生中的临床应用.结果 实验组血清Hcy水平(20.1±7.9 μmol/L)高于对照组(13.1±3.6 μmol/L);实验组中60岁以上人员血清Hcy水平(20.5±7.8 μmol/L)高于60岁以下人员(17.9±8.6 μmol/L),男性人员血清Hcy水平(20.5±8.5 μmol/L)高于女性人员(17.8±6.7 μmol/L),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1.81,2.543,2.697,P均<0.01).结论 高Hcy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尤其是老年男性,定期监测血清Hcy水平并进行干预,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滕毅;苏秋丽;王惠萱;贾雄飞;姜昌丽;田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低危型HPV感染可导致皮肤良性病变,高危型HPV感染可以导致宫颈癌及其他肿瘤.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分子,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在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该文重点就HPV感染与Toll样受体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袁杭;毛源;张厚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Ⅰ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

    目的 了解尿液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Ⅰ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及其结构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分离的288株大肠埃希菌和71株肺炎克雷伯菌.PCR方法扩增细菌的Ⅰ类整合酶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的扩增产物分别用Hinf I和RasI进行酶切,相同类型酶切图谱的PCR产物随机挑取一例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用blastn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Ⅰ类整合酶阳性率分别为51.7%和54.9%,基因盒的阳性率分别为35.4%和29.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含有9种和7种不同类型的基因盒.基因盒携带的耐药基因主要含有耐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和氯霉素.结论 Ⅰ类整合子在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对细菌的耐药性播散有重要作用.

    作者:魏云凤;于奇;吴奎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标准诊断的糖尿病前期血糖血脂异常特点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新建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标准和经典的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标准诊断的糖尿病前期(PDM)人群血糖、血脂参数异常的特点,从糖尿病危险因子的角度验证HbA1c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 对2011年1月~1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497名广州籍汉族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血脂参数检测,分别对HbA1c标准与OGTT标准所定义的PDM组和正常糖耐量(NGT)组的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2hPG)、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和ApoB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A1c标准诊断时,PDM组FPG(5.41±0.48 vs5.20±0.39 mmol/L),2hPG(7.06±1.49 vs 6.67±1.23 mmol/L),HbA1c[中位数(四分位数):5.9%(5.8%,6.1%)vs 5.5%(5.3%,5.6%)],TC(5.83±1.07 vs 5.54±1.02 mmol/L),LDL-C(3.30±0.67 vs 3.11±0.64 mmol/L),ApoB(0.93±0.24 vs0.87±0.25g/L)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或Z=2.269~16.687,P<0.05).OGTT标准诊断时,PDM组FPG(5.68±0.42 vs5.08±0.31 mmol/L),2hPG(7.86±1.44 vs 6.19±0.88 mmol/L),HbA1c[5.9%(5.7%,6.1%)vs5.8%(5.6%,6.0%)],TG(1.84±1.41vs1.55±1.22 mmol/L)水平明显高于NGT组,而HDL-C(1.50±0.36 vs 1.61±0.42 mmol/L)水平明显低于NGT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或Z=3.395~17.50,P<0.05).相同诊断两种标准间比较,HbA1c标准定义的PDM者的FPG和2hPG水平明显低于OGTT标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3~7.020,P=0.000),而HbA1c水平与OGTT标准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24,P=0.085);HbA1c标准定义的NGT者的FPG和2hPG水平明显高于OGTT标准者,而HbA1c水平却明显低于OGTT标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Z=3.060~10.932,P=0.000).结论 相比OGTT标准,ADA建议的HbA1c标准诊断的PDM人群存在糖代谢异常,但程度可能相对较轻,具有不同的发生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的血脂危险因子,在中国人群中应用有其合理性.

    作者:伍绍国;黄钰君;陈波;李志海;鲍蓓;段传伟;杨烈;朱常青;李婉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花生四烯酸和二磷酸腺苷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47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后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AA(0.4,0.5,0.7,0.8,1.0,1.5和2.0 mmol/L)或ADP(2.5,5,7.5,10,15,20,40和100 μmol/L)各浓度上机,采用血浆比浊法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在诱导剂AA浓度在0.4~2.0 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为(53.9±29.5)%~(64.0±14.5)% (F=5.19,P<0.05);在诱导剂ADP浓度在2.5~100 μ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为(51.5±8.7)%~(74.9±7.1)%(F=78.44,P<0.05).AA诱导血小板聚集在AA 0.7 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高,随AA浓度进一步增高,聚集率有降低的趋势;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随ADP浓度逐渐增高而增高,ADP浓度与血小板聚集率呈线性相关(P<0.05,r=0.764 9).结论 诱导剂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明显,在PRP血小板浓度250×109/L左右时,诱导剂AA 0.7 mmol/L和ADP 10μmol/L为诱导血小板聚集的适宜浓度.

    作者:陈兴明;吴樵;李祖兰;黄永娣;冯熹文;王红霞;张艳萍;万璐;郭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蒙古自治区健康青少年血清总钙、磷、碱性磷酸酶的参考范围

    目的 调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健康青少年血清总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建立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健康青少年血清总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参考范围.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于2009年7月~2010年6月,从内蒙古自治区随机抽取2 324名9~18岁健康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筛除离群数据个体后,共2 319名受试者入选,男1 070名,女1 249名,测定血清总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建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健康青少年血清总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参考范围(P2.5~P97.5).结果 描述了9~18岁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血清总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均值、标准差、第2.5和97.5百分位数.男性血清总钙浓度(2.51±0.09,2.49~2.53 mmol/L)与年龄无相关性(r=-0.035,P=0.256),女性血清总钙浓度(2.49±0.10,2.47~2.54 mmol/L)与年龄呈负相关(r=-0.129,P<0.001),每增加1岁,血清总钙浓度降低0.005 mmol/L.男性血清磷浓度(1.63±0.24,1.31~1.79 mmol/L)和碱性磷酸酶浓度(246±82,130~292U/L)从9岁开始逐渐升高(r分别为0.137和0.153,P<0.001),每增加1岁,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分别增加0.023 mmol/L和9 U/L,至12岁高,然后逐渐下降(r分别为-0.647和-0.661,P<0.001),每增加1岁,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分别降低0.09 mmol/L和38 U/L;女性血清磷浓度(1.52±0.24,1.31~1.76 mmol/L)和碱性磷酸酶浓度(180±95,82~288U/L)在10岁年龄段高,然后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r分别为-0.682和-0.786,P<0.001),每增加1岁,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分别降低0.063 mmol/L和31 U/L.青少年人群的血清总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该研究同期的内蒙古地区成年人(男性t分别为10.64,52.90和61.56;女性t分别为16.15,36.83和39.59,P<0.001).结论初步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健康青少年血清总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参考范围,对临床医生特别是儿科医生对上述指标的结果解释和临床干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程歆琦;程倩;邱玲;谢少伟;丁金文;徐成丽;朱广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RA患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适用性.方法 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151例,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待测样本中抗CCP抗体含量,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对临床诊断的有效性.结果 两方法检测RA组血清抗CCP抗体含量均显著高于非RA组(P均<0.01);ELISA和化学发光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一致性分别为78.6%,89.5%,85.4%和76.8%,94.7%,88.1%;两方法间比较r=0.885,P=0.07>0.05,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ELISA和化学发光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7和0.933.结论 血清抗CCP抗体检测对RA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符合率良好,方法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国瑞;常林;郑田;严孝岭;王艾丽;虞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近十余年来,细胞因子发展迅猛,现已发现几十种细胞因子,并形成研究细胞因子的专门学说-细胞因子学.细胞因子是一类可诱导的多肽,通过作用于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or),引发靶细胞内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发挥作用.近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尤其是病毒,可能通过分子模拟(molecularmimicry)利用细胞因子系统、扰乱免疫系统而攻击宿主.因此深入研究细胞因子受体和微生物蛋白之间的关系可为疾病的预防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何涛君;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仪常见异常情况排除

    OLYMPUS AU54OO是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双加样、双圈比色杯模式,具有速度快、精密度高等优点,每小时完成4 100个测试(包括电解质).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结果报警和仪器报警的状况.我们通过实践中不断摸索,翻阅仪器说明书,并查阅一些文献资料[1~3],积累了一点经验,现总结如下.1 检验数据报警 ①检验数据“*”报警:可能试剂变质;可能清洗头堵塞,比色杯漫水;可能光源老化(一般340 nm波长检测的项目报警).②检验数据“@!”报警:一般出现在多点定标的项目.当检验项目吸光度超出该项目定标品大值的吸光度时,传到LIS的结果为1或2.此时需稀释标本后重测.③某日磷项目质控在控,但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负值或很高的值:此情况系试剂瓶装载过满,试剂盘快速转动时产生气泡所致.

    作者:孙亚楠;张帆;孙旦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的意义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慢性乙型肝炎(CHB) 95例和同期正常对照67例抗核抗体(ANA),nRNP/sm,sm,dsDNA,核糖体P蛋白,SSA,SSB和RO52,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与抗线粒体抗体M2.用定量PCR检测HBV-DNA与HBV基因分型;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与AST,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纤维化指标.结果 ①CHB组ANA的阳性率为23.2%,与正常对照组(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6.85,P=0.001),以低滴度为主,核型以核颗粒型为主.②CHB组肝病相关抗体主要为ASMA,LKM和M2,对照组未发现此类抗体.③自身抗体阳性的CHB组(CHB自抗阳性)ALT,AST,病毒载量与HBV基因型分别为116.2 IU/L,86.3IU/L和4.8 IU/ml,HBV B型21/25,C型3/25,与自身抗体阴性的CHB组(CHB自抗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HB自抗阳性组血清Ⅳ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与CHB自抗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这些自身抗体的存在与HBV含量与基因型没有关联,ANA与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有一定意义,可能是诱发乙肝后肝硬化的病因之一.

    作者:汪永强;周振忠;李婷;袁平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Gly-HCl/EDTA放散法用于HDN抗体放散试验的确认

    目的 确认Gly-HCl/EDTA放散法用于新生儿溶血病(HDN)抗体放散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南京地区医院送检的ABO血型HDN的病例50例.以经典热放散法为参考方法,与Gly-HCl/EDTA放散法进行配对比较,检验它们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用McNemarx2检验Kappa检验进行两种方法的不一致性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Gly-HCl/EDTA放散法相对热放散法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3.3%,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8%.McNemarx2检验,P值0.06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检验,Kappa值为0.671,一致性良好.结论 Gly-HCl/EDTA放散法可以替代热放散法进行HDN的抗体释放试验.

    作者:薛敏;郑凌;刘衍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空针低负压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附睾疾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小空针低负压针吸细胞学对附睾肿瘤诊断的价值,并对其细胞学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小空针低负压针吸细胞学检查附睾疾病且经组织病理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学分型证实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附睾肿块中,针吸细胞学直接诊断202例,诊断符合率97.12%,误诊率2.88%.结论 小空针低负压针吸细胞学检查附睾疾病的技术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获取标本满意,能够明显提高附睾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波;陈万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伴发高尿酸血症的分析

    目的 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伴发高尿酸血症及脂代谢情况.方法 应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新入院患者279例,分别测定其血尿酸(SUA)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120例健康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高尿酸血症检出率42.2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31.55,P<0.0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脂异常检出率TG,TC,LDL-C和HDDC分别为:47.67%,29.75%,28.67%和37.6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x2=19.74~30.40,P<0.0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SUA,TG,TC和LDL-C平均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7.70~14.65,P<0.01),而HDL-C平均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t=9.55,P<0.01).结论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伴有血尿酸及血脂代谢异常,应及早对该类患者进行血尿酸及血脂浓度检测,积极治疗与干预.

    作者:刘光美;余林蔓;宛长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